• 07月18日 星期五

颜芷妗带队组屋社区践行环保理念 旧物改造+双语手册深化回收实践

日常环保习惯正在成为全民推动力。义安理工学院数据科学专业学生颜芷妗(21岁)深耕社区环保宣导,既以校园环保社团领导身份参与教育部「认领组屋」行动,更将永续理念转化为居民可操作的生活技能。

这项由2024年启动的政府计划提倡学生团队以三座组屋为据点,通过四元素推广活动建立可持续生活模式,覆盖水电节约、绿植培育、资源分类等场景。马林百列社区的活动数据显示,学生义工结合年长者生活经验设计十余场手作课程,平均每场吸引25位以上学员掌握改造技能。

来自义安理工学院的学生义工,通过分段教学制作过渡期花盆。(受访者提供)
来自义安理工学院的学生义工,通过分段教学制作过渡期花盆。

课堂物料包含磨损衣物改造环保袋、密集报刊折叠立体相框、塑辣瓶解构重组花盆等模块。除既定项目外,长者学员更灵活运用边角材料完成吸水杯垫等个性化创作,展现跨代知识传递的创新可能。

团队同步分析社区回收箱分布需求,完成中英对照版《居民精准投放手册》。手册覆盖纸张/金属/玻璃/空塑辣瓶四类可回收物存管规则,明示收据等蜡质纸张因涂层影响排除,同时解析瓶盖与瓶身份类要点。

双语手册同步传递水电节约及回收物料解构要点。(受访者提供)
双语手册同步传递水电节约及回收物料解构要点。

「当居民了解15种衣物纤维回收标箱距离后,行动便利性提升显著。」颜芷妗在此计划执行中发现,明确环保实践步骤比单纯倡导理念更有效。数据显示最优改善区域发生于瓶类投放预处理环节,空瓶再利用率提高42%。在布料再造场景中,某组学员因制作杯垫获得后续市集展售机会,触发自愿循环倡议 2.0 版本上线。

年长者完成作品后于记录实体书柜空间使用率数据。(受访者提供)
年长者完成作品后于记录实体书柜空间使用率数据。
上一篇新闻

学生环保行动助力永续发展|跨代工坊推动社区绿色实践

下一篇新闻

中国人民银行2024年降准降息安排有哪些?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