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推长期护理补贴新政:一次性费用返还+津贴上调 减轻家庭负担
新加坡政府推出过渡期财政协助措施,2025年3月8日至2026年6月期间,卫生部资助的长期护理服务用户可享一次性费用返还。依据家庭人均月收入及服务类型,最高月补贴可达720新元。
在国会财政预算辩论中,卫生部长王乙康阐明该计划旨在协助年长者负担院舍护理、居家照护等服务。当前入住疗养院的新住户虽需承受调涨后的收费(较原标准最高上浮40%),但新政实施后自付成本将明显下降。
2024年疗养院收费已进行调整以覆盖运营成本,但现有住户的加价幅度被限制。部长坦言这种双向补贴模式难以为继,护理机构正逐步将住户费用纳入标准化管理体系,2026年后新旧住户费用结构将趋近统一。
补贴体系多维升级
多项调整将于2026年7月同步实施:终身护保计划覆盖范围扩大至1969年前出生人群;居家看护津贴上限从400新元调升至600新元,申请资格提升至人均月收入4800新元。此举预计可为每个受助家庭每年节省4000-6000新元护理支出。
医疗专家指出,新规特别关注未能参与终身护保计划的群体,其津贴比例提升15%。按当前申报数据测算,8万多名年长者五年内将获总计21亿新元的支持,享受最高补贴的家庭占比从20%扩至30%。
真实案例见证成效
居住在疗养院的64岁患者Abdul Majid Bin Khairon展示了政策温度。历经多次重大手术及意外跌倒后,他自2022年起领取居家护理津贴。其69岁的配偶Norsimah透露:「补助增加后,我们每月能多购买30次餐食,还可添置基本药物与个人卫生用品。」
卫生部强调,新政既维护中小护理机构运营可持续性,又通过阶梯式补贴设计保护弱势群体。后续将联合服务商评估费用结构,确保补贴精准覆盖确有需要的家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