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加坡预算案:短期补贴生活成本,长期布局经济韧性
在2025新财年预算编制中,新加坡政府采取双重策略应对当前经济社会形势。预算不仅着眼于缓解居民短期内的经济压力,更通过战略性资源配置强化社会保障体系与产业升级能力。
新加坡交通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徐芳达于3月10日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表示,本届预算案以建国60周年为契机,综合运用政府储备金和财政盈余实施普惠性福利措施。通过社区发展理事会邻里购物券计划,每户公民家庭将获得总额800新元的消费补贴,年满21岁的合法公民还可额外申领600-800新元的SG60特别购物券。
面对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徐芳达强调预算案在资源配置上采取前瞻性策略。相较于直接应对物价波动的临时性措施,政府更多将资源投向基础设施升级、医疗保障深化和社会福利体系优化等长期领域。数据显示,上一财年已安排超过10亿新元专项基金用于员工技能培训,本年度将继续加强此类投入。
为增强经济自主权,新加坡规划建立灵活的财政储备机制。徐芳达指出,充足的政府储备金使国家在遭遇外部冲击时可独立决策,2024年上半年就通过关税调整应对措施,有效缓解了8.7%的潜在成本转嫁压力。
对话会现场透露,新加坡政府正协同教育部、人力部等部门优化人才引进方案。工商联合总会副主席李坚辉等业者反映,通过调整雇员培训框架和外籍人才配额机制,已帮助科技企业如独角兽专利数据库公司Patsnap降低30%的人才获取成本。
作为年度十大公共政策研讨活动之一,今年的预算对话会吸引了110家商会及企业代表参与。活动由《联合早报》财经中心主任沈越主持,电子支付服务商星网电子(NETS)作为技术支持伙伴参与,完整会议记录将在3月13日通过《联合早报》全媒体平台发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