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月13日 星期日

四岁女童虐死案:学前中心反思并加强儿童保护措施

四岁女童梅根(中文名江雨惠)不幸被虐致死并焚尸的悲剧,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她曾是隶属于彼岸社会服务(Beyond Social Services)的Healthy Start学前中心(HSCDC)的学生。事件发生后,机构深刻反思制度中的不足,并采取多项措施以提升儿童保护力度,力求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彼岸社会服务在4月8日(星期二)发布的声明中表示,将以透明、谦虚和坚定的态度面对这一事件,并对梅根的离世表达深切哀痛。尽管悲剧发生在2020年,但其影响至今仍深深触动机构。随着相关法律程序的推进,机构借此机会向公众说明对事件的反思以及后续改进举措,同时理解公众对案件的关切。

根据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提供给《联合早报》的时间线,早在梅根去世前约一年,Healthy Start学前中心就曾发现她身上的伤痕,但未向儿童保护服务处报告。后来,梅根被母亲符丽萍安排退学后下落不明,机构虽向社区儿童保护中心及幼儿培育署寻求协助,但由于当时各方未能意识到案件的严重性,最终错失了及时救助的机会。

彼岸社会服务坦言,梅根的案例暴露了在识别和上报潜在虐待风险时的不足。事发时,机构评估梅根的外婆是一位可靠的照顾者,因此安排了临时照护计划,由外婆继续照看她,并定期探访家庭,提供包括管教指导在内的支持,旨在保障她的安全并寻找长期的保护性安排。然而,这一计划未能有效阻止悲剧的发生,凸显了在风险通报和升级机制上的缺失。

为弥补漏洞,自2020年起,彼岸社会服务全面检讨并更新了内部政策,实施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若儿童连续两天未到校,必须确认见到孩子并在疑虑持续时立即上报的“缺席两天通报规则”;加强退学后的跟踪机制,一旦失联即刻通知儿童保护服务处及相关机构;制定正式的事件记录流程,包括用身体图示标注伤势严重程度;将学前中心的儿童保护流程与幼儿培育署的缺席及虐待通报守则对齐;以及对所有员工进行强制培训,内容涵盖儿童保护筛查与通报指南。

彼岸社会服务强调,保护儿童不仅是单一机构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机构表示全力支持政府完善儿童保护体系的举措,并正与政府部门、合作伙伴及社会服务组织携手,推动系统性改进,旨在提高协调效率、加快介入速度,并采取更主动的保护策略,以重建公众信任。

声明中还提到,参与梅根照护的员工在过去五年中承受了巨大的情感压力,机构呼吁外界尊重他们的隐私,让他们有空间继续疗愈。同时,机构重申,梅根的个案促使他们重新审视并强化儿童福祉保障措施,确保即使是最微弱的预警信号也能被及时发现、快速上报并有效传达给相关单位。

上一篇新闻

特朗普下令审查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计划的影响

下一篇新闻

四岁女童虐死案:为何未能及时干预?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