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需要每五年换一个君主
马来西亚疆域被海洋分成东西两部分,分别是马来亚和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巴、砂拉越。马来西亚诞生于1963年,其实行君主立宪,也就是在马来西亚总理之上还有一个最高元首。最高元首从世袭的王室成员中选出,每五年换一个,而负责遴选的则是马来西亚统治者会议。
马来西亚统治者会议由柔佛、霹雳、森美兰、吉兰丹等9个州的世袭统治者和马六甲、槟城、砂拉越、沙巴4个州的元首组成。该会议的主要职责是从各州的世袭统治者中选出一个资历最高者来担任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最高元首任期五年,其虽是马来西亚最高领导者,伊斯兰教领袖和武装部队统帅,但这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的掌权者乃是总理领导下的内阁。总体来说,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的权力可分为两个明确部分,一是依据总理、部长的建议行事;二是独自行使酌情权,比如委任在下议院中得到最多支持的议员出任总理或否决总理要求解散下议院的请求等。而马来西亚之所以会存在九个王室,与马来亚历史上苏丹国林立的状况和英国的殖民统治有关。
那么马来亚地区为何会出现众多苏丹国呢?十五世纪时,一个名叫马六甲王国(中国明朝称之为满剌加国)的国家在马来半岛形成了。其凭借扼守东西方海上交通要冲的地理优势,逐渐发展为一个贸易极为兴盛和经济无比繁荣的国家。然而随着中国明朝厉行海禁和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盛极一时的马六甲王国迅速走向终结,在1511年的时候亡于葡萄牙舰队之手。马六甲王国灭亡后,马来半岛立即分裂出了众多互相征战不停的土邦,如马六甲王室后裔建立的柔佛苏丹国和霹雳苏丹国,以及印度尼西亚东部的武吉斯人建立的雪兰莪苏丹国等。
内部的四分五裂给外来敌对势力的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从十八世纪末迫使吉打割让槟榔屿开始,英国殖民者便步步为营,逐步吞并和征服了马来诸邦。1826年,英国将槟榔屿、马六甲和新加坡合并为海峡殖民地;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又迫使霹雳、雪兰莪、彭亨、森美兰四邦接受英国保护;1909年,又从暹罗王国手中得到了原属马六甲王国的四个土邦,即吉打、吉兰丹、玻璃市和丁加奴。而随着柔佛苏丹接受英国顾问总揽其行政和司法之责后,英国完成了对马来亚地区的征服。可以说,英国的殖民统治使马来亚逐渐由分散走向了统一,并奠定了现代马来西亚疆域的基础。
英国殖民势力进入马来亚后,虽然引入了许多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但并未刻意打破当地土邦林立的格局和传统的苏丹统治结构,这就是马来西亚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历史渊源。
二战后的1945年9月,英军以受降为名在马来亚登陆。后来为了恢复和强化殖民统治,英国推出了马来亚联邦计划。马来亚联邦计划就是英国要将统治马来亚的方式由间接变成直接,剥夺各个土邦苏丹的统治权。同时实行平等公民权,即给予华裔和印度裔同马来人一样的平等地位。但此计划却遭到了马来人的激烈反对。马来人认为英国剥夺苏丹统治权的行为,是对其民族特性和国家认同的沉重打击,而开放平等公民权更是严重威胁到了马来人在政治上的特殊地位。所以在1948年2月的时候,英国殖民者用马来亚联合邦取代了马来亚联邦,重新恢复了各个土邦苏丹的统治权。所以在马来西亚独立的时候,保留苏丹,实行君主立宪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