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09日 星期四

二战悬挂日本头上的利剑:不归路——日本海军燃料血泪史 (下)

在东京,东条首相炫耀说:攻陷香港花了十八天,攻陷马尼拉二十六天,攻陷新加坡七十天。一种“胜利狂热”遍市全国。在1942年上半年,惊人的军事胜利使股票市场突然兴旺,行情猛涨,以致政府不得不进行干预,迫使股市下跌。有人说,这个国家已“陶醉在胜利之中”。只有少数人提出警告说,次日的黎明终将来临。

二战悬挂日本头上的利剑:不归路——日本海军燃料血泪史 (下)

1942年,东条英机在日本受到狂热“追捧”

在1942年的头几个月里,美国人珊珊来迟地为战争进行动员之时,日本人却在炫耀着一连串惊人的胜利,并且开始考虑下一步行动。他们已经变得如此自信,以致国家的军事首领们想向西挺进,与中东或俄国方面的德军联合,并帮助他们切断盟国来自巴库和伊朗的石油供应。当然,并非所有的日本人都被“胜利狂热”冲昏了头脑。1942年4 月,袭击珍珠港的策划者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在写给他最宠爱的艺妓的信中说:“‘战争的最初阶段’类似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它将很快消逝;现在进入了成年时期,所以我或许不应当再沉迷下去,而应奋发图强。”犹如日本其他海军领导人那样,山本依然深信并委身于一场能够把敌人逐出战争的“决定性战役”。他从自己在美国生活的岁月中懂得,由于美国的石油和其他资源,以及它的工业实力,迅速取得胜利是必要的。因此,日本决定在夏威夷以西仅一千一百英里的中途岛发动一次重大进攻。至少,日本人计划利用中途岛来扩大其防御范围。而如果美国舰队能被诱使出战,那就更好了,因为那时日本就能展开一场决定性的战斗,以完成它在珍珠港已经开始进行的消灭美国太平洋海军的任务。

1942年6月初爆发的中途岛战役,证明是决定性的,但其结果却不是像大多数日本人所期望的那样。相反,它正是山本曾担忧的“成年时期”来临。由于美国海军已从珍珠港灾难中得到明显的恢复,并且已破译敌方密码,它把趾高气扬的日军打得落花流水,击沉帝国海军的四艘航空母舰,而它本身只损失一艘航空母舰。

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一个真正转折点,也是日军攻势的终点。此后,力量的平衡将有所转移,美国人在人力、资源、技术和组织能力上的强大无比的力量,及其不屈不挠的决心,开始迫使日军在太平洋上一次又一次的浴血战斗中节节败退。在中途岛战役后两个月,反攻开始,美军在新几内亚附近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随后进行了长达六个月的残酷战斗,但最终美军占领了该岛,这被称为美国在战争中的首次进攻。一度围绕着日本陆军的战无不胜的光环开始破灭。但在耗尽这个顽固敌人的资源——如果不是意志的话——的长期斗争中,这只是走出了代价沉重的一小步。

二战悬挂日本头上的利剑:不归路——日本海军燃料血泪史 (下)

中途岛海战图

二战悬挂日本头上的利剑:不归路——日本海军燃料血泪史 (下)

残酷的中途岛搏杀

最初试图不让日本获得东印度石油的种种努力实际上并未造成很大的障碍。日本人曾预计到那种破坏活动——很久以来便已显露出这种可能性——尽管壳牌石油公司在巴厘巴板,标准一真空石油公司在苏门答腊都作了努力,但日本人发现其破坏程度并不像他们预期的那样严重和广泛。日本人立即着手恢复东印度的石油工业。钻井队、炼油工人和设备纷纷涌现。在短期内,占本国石油工人总数70%的大约四千名油田工人乘船南下。

结果令人惊异。在战争爆发以前,日本军方曾计划在两年以内从东印度——被称为“南方战区”——取得足够的石油,以弥补缺额。这一目标已超额完成。1940年,南方战区的石油产量为六千五百一十万桶。1942年,日本人只能生产二千五百九十万桶,但至1943年,他们使产量回升到四千九百六十万桶——1940年产量的75%。在1943年的头三个月中,日本的石油进口量比美国、英国和荷兰在1941年7月实施石油禁运前的1941年同期,增长了80%。正如他们所计划的那样,日本人能够利用被占领的东印度来增加石油储备。而且,在南方战区也不缺少石油。日本舰队可在当地随意加油。

日本人还从加利福尼亚一得克萨斯石油公司的成就中得到好处。这家公司是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和得克萨斯石油公司在东半球的合伙公司。刚在战争发生之前,加利福尼亚一得克萨斯石油公司在苏门答腊中部发现一片大有希望的属于迈纳斯结构的油田,并运进了一套钻井和必需的设备。日本人继续进行这项工作,利用加利福尼亚一得克萨斯石油公司设备钻探一口已发现的油井。这是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冒险开掘的唯一油井。

他们探测到了一片特大的油田,是加利福尼亚州和中东之间的最大油田。在南方战区的整个工作竟获得如此成功,以致东条首相在1943年宣称,曾经促使日本扩张的石油问题已获解决。但东条未免言之过早。丸之战”:消耗战在制定其军事战略时,日本人曾设想南方战区的丰富资源——石油、其他资源和粮食供应——必能满足其资源贫乏的本土各岛的经济和各种需求,从而使日本能有建立和维持“太平洋屏障”的持久力量。那时,日本人就能向美国人和英国人挑战,使他们的决心丧失,一直到他们感到厌倦而求和,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拱手让给日本帝国。这种战略乃是一场赌博,其成功不仅取决于削弱敌人的决心,而且还有赖于日本自身的海运系统保持绝对完整。日本是在其石油储备足以维持两年的情况下投入战争的——或者说日本的决策者是这样设想的。两年之后,日本就必须依赖东印度的石油。用“美国战略轰炸调查报告”的话来说,这种依赖性“证明是一个致命的弱点”。或者,正如一本有关日本军事战役的历史著作中所说的,“缺乏液体燃料乃是日本的唯一弱点”。

二战悬挂日本头上的利剑:不归路——日本海军燃料血泪史 (下)

美军潜艇击沉的日本油船

一个明确的弱点是,日本的石油航运易受潜艇攻击。令人奇怪的是,日本的军事 决策者几乎没有考虑到那种危险。他们低估了美国的潜艇及艇上的官兵。日本人认为美国人吃不起苦,贪图享受,无法忍受海底生活和作战的艰辛。事实上,美国潜艇在战争中表现得最为出色。一旦配备着改良的鱼雷,它们就是一种致命的武器,能够削弱乃至切断日本南方战区与本土各岛之间的重要航线。按照日本人对所有商船的称呼,这次时间拉得很长的冲突,被称为“丸之战”。但直至1943年末,日本人才开始认真注意保护其航运免受潜艇的攻击,包括建立护航队。他们的努力既不充分又不全面。一位护航队指挥官沮丧地说:“当我们要求空中保护时,只有美国飞机出现。”日本的航运损失有增无减。

此外,护航队本身也有问题,这实际上有助于盟国。集结和指挥护航队的行动要求建立一个无线电通讯网,这和其他情况合在一起,无异于宣布准确的“时间地点”。美国人破译的日本密码电文,为潜艇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情报。总的说来,其结果是毁灭性的。在日本战时的所有货运轮船中,大约有86%在交战中被击沉,另有9%则受重创,直到战争结束时仍未能投入运行。占美国海军作战人员不到2 %的潜艇作战人员,认真负责地造成敌船总损失的55%。其他盟国的潜艇有助于击毁其他5%的敌船。这一战役——实际上是一种不断加剧的禁运和消耗战——的成功,被一批日本经济学家称之为“对日本战时经济的致命打击”。

油船是潜艇特别喜爱攻击的目标。从1943年起,被击沉的油船数目骤增。到1944年,被击沉的油船远远超过新造的油船。在1943年财政年度的第一季度内,日本的石油进口量达到高峰。一年后,即在1944年的同一季度内,进口量不到1943年的一半。到1945年第一季度,石油进口已完全停止。“形势濒临绝境,”一位日本船长说,“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说,一艘油船离港后,不久就会被击沉。油船不可能抵达日本,对此,我们心中没有多大疑问。”

由于石油形势的恶化,日本人采取许多应急措施和权宜之计。他们把石油装在许多规格的桶子里,甚至灌进安置在货船甲板上的纤维盛器内。日本人将重达三百至五百桶的石油装进大橡皮袋中,以便用拖船拖到日本。尽管这样做有点别出心裁,但这种想法由于各种原因而归于失败:汽油侵蚀橡胶,把油灌进橡皮袋和倒出橡皮袋都很困难,而且橡皮袋降低了拖船的机动性,使它们更易成为空袭的目标。在绝望中,日本人甚至想用他们自己的潜艇来运输石油,并且设法用日本的修理设备作为交换,迫使德国潜艇运送石油。

二战悬挂日本头上的利剑:不归路——日本海军燃料血泪史 (下)

日本,石油进口面临枯竭

在国内,由于石油进口枯竭,日本人一再紧缩消费。1944年的民用汽油消耗量降至二十五万七千桶——仅为1940年消耗量的4 %。那些被认为是必须使用汽油来行驶的车辆改装成使用木炭或木柴。工业用油则从黄豆、花生、椰子和蓖麻中提炼。民间贮藏的上豆、糖和米酒——甚至零售店货架上的瓶装米酒——都被征用来提炼酒精,用作燃料。

1937年,日本人曾雄心勃勃地一心致力于生产合成燃料。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前的几个月内,东京有些人曾主张以生产合成燃料作为不进行战争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办法。但事实上这项战时工作遭到严重失败,既苦于缺乏钢材和设备,又遇到技术、工程、机械和人事方面无穷无尽的一系列问题。1943年,日本的合成燃料产量总计为一百万桶——仅为原定当年生产一千四百万桶的8%——而那些燃料从未达到石油总需求量的5 %以上。何况一半以上的产量来自满洲,那里在1944年末和1945年由于被封锁而使那些燃料无法利用。

合成燃料生产不仅仅是一次失败,而且是一次影响很大的失败,因为它耗尽了大量的资源、人力和管理力量,以致有一位分析家评论说:“从投入的原料和人力以及有限的产量来说,日本的合成燃料工业在战争期间与其说是一项投资,还不如说是一笔负债。”“保全舰队是无意义”石油的日益减少越来越制约着日本的军事力量,而且直接影响到许多战役的进程。早在1942年6 月的中途岛战役中,这种压力已经可以感觉到。正如一位海军上将所说:“我们当时用去大量燃料,超过我们预计的需要;其影响一直到事后仍可感觉到。”在中途岛获胜后,盟军采取攻势,海军与陆军联合作战,从一个岛屿跳跃到另一个岛屿,向西挺进,从吉尔伯特群岛的塔拉瓦岛和马金岛到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岛和埃尼威托克岛,再到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和关岛。

无论哪一方似乎都为每一个海滩上的每一码地方付出了数以百计的生命。但美国人已经进行破坏性的一揽子计划,航空母舰的空中力量和工业实力汇合成为一股毁灭性的作战力量。日本人无法应付如此巨大的资源消耗。当密电破译人员获悉曾经策划过珍珠港毁灭性攻击的山本海军上将预定巡视新几内亚附近的布于维尔时,美国人甚至在1943年4月要为珍珠港事件进行报复。等待伏击的美国战斗机从云层中飞出,山本海军上将的座机被击中起火,坠落在丛林之中,山本也随机丧命。

二战悬挂日本头上的利剑:不归路——日本海军燃料血泪史 (下)

山本五十六之死

然而,正如另一位海军上将所说,一直到1944年的头几个月,潜艇才最终使帝国海军“极为深切地”感觉到燃料缺乏。日益耗尽的石油储备也开始影响到各种战略决策,导致日趋毁灭的后果。在1944年6 月的马里亚纳群岛的战役中,日本战舰因燃料不足而未参战。此外,为了节省油料,航空母舰不再迂回而是直接驶近美军。一位日本指挥官后来说:“采用较长的航线,将会耗用太多的燃料。”直接出击是一种代价高昂的作战方式,结果,在通称为“马里亚纳火鸡大射猎”的战斗中,日军损失飞机一百七十三架,而美军只损失二十九架。由于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的胜利,美国人终于进入了日本防卫的内圈。

在那次战役结束后,日本人应该作出战略上的合理考虑,将其帝国舰队的两个战舰基地设在本土海域——或设在冲绳岛,或设在本土各岛——以便向各个方向出击。但是,前往本上各岛的石油供应线被切断,石油储备又迅速减少,都不允许采取这种部署。因此,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部分舰队以日本为基地,在那里等待新的飞机和飞行员,同时也在消耗最后的油料储备。重型战舰则驻在新加坡近海,以靠近东印度的供应地。但在那里,一旦投人战斗,舰队便无法加油,也不能在大约一个月内再次作好战斗准备。当日本需要一支真正的联合舰队,使其力量强大到足以击退盟军的进攻时,石油短缺所导致的全部后果却分散了它的海军力量。

日本的空军作战也因燃料匮乏而受到严重阻碍。1944年,飞行员训练时间缩减到三十小时,为必要时数的一半。1945年,由于燃料短缺的情况愈益严重,航空训练被完全取消;飞行员直接随领航机攻击目标。几乎无人可望生还。航空汽油采用唯一可以利用的原料松节油制成,其中掺入越来越多的酒精。劣质的燃料、训练不足的飞行员和未经充分测试的飞机等合在一起,是一种致命伤。仅在运输飞行途中,日本便损失了多达40%的飞机。

为了节约石油供应,许多日本船舰使用未经提炼的婆罗洲原油;犹如多年前马库斯,塞缪尔所称,它确实适宜于用作燃料。可是,它也极易燃烧,因此对使用那种燃料的船只来说,是个威胁。

塔威塔威岛之所以被选为日本第一机动舰队(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基地,主要是因为美国潜艇不断毁伤日本油船,使日本海军长期处于燃料短缺状态,日益难以实施海上作战。塔威塔威岛离西加罗林群岛较近,位于“阿号”作战所预定的决战海区之内,而且靠近盛产原油的婆罗洲油田。这里出产的原油质纯,挥发性特强,急需燃料时,不经加工舰船即可使用。但是,后来的历史证明,日军以塔威塔威岛作为基地从战略上讲很不利的。这可以说重要后勤物资短缺决定战争命运的典型例证。

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日本人甚至逆船舶推进的历史潮流行事,在任何有煤的地方,将现役船只改装成烧煤。建造中的船舶则在下水前改建为用煤推动。相对来说,那种做法保障了燃料供给,但也意味着失去速度和灵活性。

正是由于燃料这个首要问题,最终促使帝国海军于1944年10月在菲律宾近海倾其全力投入莱特湾战役。至此,包围圈已日益缩小。1944年8 月,关岛被克复,使日本本土各岛的城市已在新式B -29轰炸机的航程之内。在南方,麦克阿瑟将军于9 月15日在仅距菲律宾三百英里的摩鹿加群岛的莫罗太岛登陆。他向菲律宾那个方向眺望时说:“他们正在那里等候我。”对日本人来说,除了千方百计试图阻止美军攻陷菲律宾外,看来别无选择,因为菲律宾位于对本土各岛实行空中攻击的距离之内,也处于连接日本与它在东南亚占领区的海上通道之间。海军总参谋长丰田副武海军上将下达命令。发动一次海战史上的最大战役。他后来说:“如果我们在菲律宾战役中失败,那么往南的航道就会被完全切断;那样,即使舰队能够返回日本海域,它也无法得到燃料补给。如果舰队继续留在南方海域,它就无法得到弹药和武器补给。不惜失去菲律宾来保全舰队是毫无意义的。那就是我下达命令的理由。

二战悬挂日本头上的利剑:不归路——日本海军燃料血泪史 (下)

“倒塌”日本的能源补给链

但在菲律宾战役中,燃料的匮乏不断地困扰着日本人。由于基地分散,他们的海军必须设法把部队从距离遥远的各个方向调集到关键性地点来。两艘日本战列舰因缺乏石油而始终未能参加这次重大战役。相反,它们驶往新加坡加油,然后返回日本。其他战舰为了节省燃料而低速航行,因而在关键时刻迟到了几小时。1944年10月25日,第二舰队司令官粟田健男海军上将已在进入蒙特湾的适当位置,有可能击溃麦克阿瑟将军的防卫薄弱的进攻部队,改变战役的进程。但在仅距登陆海滩四十英里时,粟田突然掉转船头离去。

战后,一位日本海军上将被问到为什么要如此。他回答说:“因为燃料缺乏。” 历时三天的莱特湾战役对日本人来说,是一次毁灭性的失败。他们损失三艘战列舰、所有的四艘航空母舰、十艘巡洋舰和十三艘驱逐舰。正是由于那次战役所产生的绝望情绪,日本人公然开始采用一种新武器——被称为“神风”的自杀飞行员。“神风”是十三世纪忽必烈人侵日本时使其强大舰队遭到覆没而未能在日本登陆的飓风。那些受命将其飞机(包括特制的人工操纵火箭炸弹)撞击美国战舰甲板的自杀飞行员,意欲成为日本精神的最终化身,以激励所有同胞作出彻底的牺牲。

但对于油料、飞机和熟练飞行员奇缺的一个国家来说,他们也为一个非常实际的目标服务。日本人作过条分缕析的测算,要击沉一艘美国航空母舰或战列舰,需用八架轰炸机和十六架战斗机,但只要用一架至三架自杀飞机便可取得同样的效果。如果飞行员撞毁自己的飞机,无疑会造成更大的破坏,而且他们那种视死如归的决心,还会使无法理解这种行为的精神含义的敌人,闻风丧胆;不仅如此,由于飞行员不打算返航,他们所需的燃料也可减少一半。

帝国海军的末日日本人几乎无法阻止太平洋美军获得源源不断的燃料和其他补给,不管其给养基地多么遥远。美国人建立起规模巨大的浮动基地——由加油船、修理船、供应船、拖轮、浮坞、救护船、驳船和军需船组成——使美国海军有了跨越太平洋漫长距离的“长腿”。由两三艘巨大油船和驱逐舰护航队组成的流动加油部队,在指定地区设立加油站,那是一个宽二十五英里、长七十五英里的辽阔矩形区域,美国舰队常在那里集合加油。

1944年下半年,当关岛成为美军轰炸日本的主要基地时,那里每日供给十二万桶航空汽油。与此同时,在所有战线上的全部日本空军每天仅消耗二万一千桶航空汽油,仅为关岛所供应的1 /6.日军几乎在每条战线上溃退。到1945年初,美国人重新占领了菲律宾的马尼拉和硫黄岛,尽管为了争夺一个长4.5 英里、宽2.5 英里的岛屿,就付出了惊人的代价——六千八百名美军和二万一千名日军丧生,另有两万名美军受伤。在南亚,英国人在缅甸发动最后攻击。日本人放弃了巴厘巴板和东印度的其他主要输油港口,而他们在本土各岛的大多数炼油厂则已无油供应。1945年3 月,最后一支日本油船护航队离开新加坡。它在中途沉没,从未抵达日本。

在国内,事实上石油已从国内经济中消失,成为更大的资源匮乏局面中一个组成部分。煤气、电力、煤和炭的供应都奇缺。日本人已不可能在私人浴室里洗澡,公共浴室则变得非常拥挤。人们把这种情形称为“在澡盆里洗土豆”——热能来自街上抬取的碎木柴。许多日本人开始把藏书当作燃料生火,他们估计那些书籍在以后的空袭中终究难免毁灭。

二战悬挂日本头上的利剑:不归路——日本海军燃料血泪史 (下)

几近“挺尸”太平洋的“大和”号战列舰

从1944—1945年的严寒冬季开始,直到1945年5 月,东京始终没有燃料配给。在此之前,大多数居民已经学会在这个饱受轰炸的城市里,用烧焦的残木片烧饭。每天从食物摄取的热量降至1800大卡,大大低于2160大卡的最低需要量。军用燃料的状况变得如此严峻,以致海军决定采取一种仿效“神风”式空袭的激烈手段——牺牲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和作为日本舰队骄傲的“大和”舰。在此之前大和”舰始终是日本小心珍藏的镇国宝物,人们对太平洋战争时“大和号”战舰迟迟不出动总有疑问。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石油。瓜达卡纳尔岛战役时,大本营参谋政信中佐曾经亲自到“大和号”上面见山本五十六请求支援,但山本五十六就是下不了出动“大和号”的决心。其实当时制空权还没有完全落到美国人手里,起码“大和号”不至于会遭到像最后那样刚刚开了几炮就葬身海底的命运。除了对美国航空兵的顾虑,问题还是在石油,包括“大和号”在内的联合舰队一出动,一天就是一万吨燃料,进行中途岛海战竟耗费了和平时期海军一年近40万吨的石油量。而当时吴军港的重油储备就只有65万吨了。

而今日本的末日就要来临了,是必须拿大和”舰去赌国运的最后时刻。它将成为一支“特种攻击部队”的核心,撞上增援进攻冲绳部队的美国船舰,造成尽可能大的破坏,然后在海滩上搁浅,使用舰上巨大的十八英寸口径的炮保卫冲绳岛。丰田海军上将说,“几乎没有可能采取需要大量燃料补给的任何大规模作战行动。甚至在集结舰队时,我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收集到必需的二千五百吨燃料。但是,尽管没有胜负各半的希望,人们仍然感到,让那些军舰闲泊在本土海域内,将会一事无成。而且,尽管我们无法明确地预计到是否有一半的成功希望,但是不让它们出去,就将违背日本海军的传统,那就说明了燃料状况是何等危急。”

这显然是一次自杀性的使命。“大和”舰所载的燃料只够单程航行。4 月6 日早晨,这艘巨型战列舰及其随行的船舶离开德山,按照“神风”作战的要求,没有任何空中保护。4 月7 日中午,三百架美军飞机从低垂的云层中飞出,开始猛烈轰炸。下午,“大和”舰和其他大多数船只已被击沉。对许多人来说,“大和”舰在能进行自杀性攻击之前就被击沉一事,标志着“帝国海军的末日”。曾以主宰整个西太平洋自豪的日本舰队,现在甚至已被逐出本土的近海。战斗到底?

日本的处境愈加恶化。燃料缺乏迫使其飞机在一个月内至多飞行两小时。是否还有其他途径来取得油料呢?在非常需要燃料的情况下,海军不顾一切,发起一场异想天开的挖掘松树根运动。在“两百个松树根能使飞机在空中飞行一小时”的口号指导下,本土各岛全民开始挖掘松树根。儿童被派到郊外去寻找树根。松树根经过十二小时加热后,生产出一种原油代用品。三万四千只锅子、蒸馏器和小型蒸馏装置组合在一起,旨在使每组日产三四加仑油料。但所需劳动力显示出这种努力是徒劳无益的。生产每加仑油料需要两个半劳动日。要达到日产一万二千桶的官方指标,每天就需要一百二十五万个劳动力!松树根运动的有些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山上的所有树木和树苗都被拔得精光,大捆的树根和树株堆积在路边。到1945年6 月,松根油的产量达到了每月七万桶。但提炼方面的种种困难仍未解决。事实上,到战争结束时,从松根油中只提炼出千桶供飞机使用的汽油。没有证据表明,那种汽油曾经真正敢试用于飞机。

二战悬挂日本头上的利剑:不归路——日本海军燃料血泪史 (下)

美军空袭日本本土

日本的末日正在临近。在美军毫不放松的轰炸下,全国许多以木材建屋的城市都化作焦土废墟,经济运转更趋缓慢,发动军事反攻的能力实际上已不存在。1945年4 月5 日,苏联宣布废止它同日本签订的中立条约。然而,根据有关条款,条约的有效期要到1946年4 月才终止。此时,日本的海军高级军官们又想出另一种主张,其疯狂程度不亚于松树根运动——试图直接向苏联试探,要求它在东京、华盛顿和伦敦三方之间进行斡旋,并想以南方战区的资源换取苏联的石油。前首相和驻莫斯科大使广田弘毅受命开始与苏联驻日大使对话。但日本人并不知道,斯大林在那年2 月的雅尔塔会议上已向罗斯福和丘吉尔许下诺言,苏联将在欧洲战事结束后大约九十天内对日宣战。此外,斯大林还做了一项远比仅限于原料的更有吸引力的交易。作为参战的代价,他在领土方面取得了许多让步:重新确立苏联在满洲的特权,收复萨哈林岛的南部,以及获得千岛群岛。

虽然斯大林是一个属于少数民族的格鲁吉亚人,但他却是个典型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有了那些报酬,他大可为沙皇俄国在1905年被日本战败报仇雪耻。因此,在6月末的会晤中,苏联大使拒绝了广田提出的所有政治性建议。至于向日本出口石油,这位大使补充说,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苏联本身也非常缺少油料。

铃木首相下令对日本的作战能力进行调查,以决定是否足以继续作战。1945年6月中旬提出的调查报告表明,日本的战时经济由于燃料的匮乏和美国空袭的猛烈而几乎瘫痪。各项数据进一步证实日本处于绝望的境地:1937年4 月的燃料油储备为二千九百六十万桶,到1945年7 月1 日,储备只有八十万桶。如果少于一百万桶,海军便无法作战。它已没有油料来实现一切实际目的。对于日本政府中的有些人来说,“日本处境的毫无希望”是显而易见的。但决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种想法。日本政府的高层人士远远不能接受日本有投降的可能性,甚至在提到这一点时也会遭到许多人的极力反对。政府还在号召“万众一心,为国捐躯”。陆军和一些海军成员为敦促铃木内阁死战到底而进行搏斗。

日本人似乎为了显示他们所下的决心,于1945年4 月对美国进攻冲绳岛进行了猛烈而疯狂的抵抗,以其有组织的形式一直抵抗到1945年6 月21日为止。美国人在夺取该岛的战斗中,伤亡人员的比例达35%。假定在进攻本土各岛时仍保持同样的比例,那么美军指挥官们预计,在进攻的最初阶段,美方至少会有二十六万八干名官兵伤亡。总计起来,他 预计美军伤亡人数将达一百万——日军伤亡也将达到同样人数,并会有数以百万计的平民死亡。

二战悬挂日本头上的利剑:不归路——日本海军燃料血泪史 (下)

在长崎空爆的“胖子”原子弹

二战悬挂日本头上的利剑:不归路——日本海军燃料血泪史 (下)

在广岛爆炸的“小男孩”

二战悬挂日本头上的利剑:不归路——日本海军燃料血泪史 (下)

原子弹爆炸后的惨景

日军在冲绳岛战斗中的浴血顽抗,有力地促使美国决定在必要时使用一种新武器 ——原子弹,虽然它的威力尚未证实,但不久即将进入美军的武器库。美国领导人知道日本的战斗力正在崩溃,可是他们看不到它的战斗精神正在消失的任何迹象。而且事实上,整个岛国看来正在动员起来决一死战;甚至年幼的学童也奉命开始制造竹标枪,准备用来杀死美国人。美国破译的东京与莫斯科之间密码电文,难以充分说明日本政府准备求和——因为日本并不准备求和。

尽管局势不断恶化,日本政府在投降问题上的态度依然模糊不清,难以确定,实际上反映出国内的意见尚未一致,而且主战派仍居上风。东京顽固地反对盟国的“波茨坦宣言”,此项宣言本来可使日本能够在包括保留天皇制等合理的基础上放弃战争。许多日本领导人不愿采取行动,以使包括军人和平民在内的日本人民以狂热的民族主义思想和无休止的黩武主义名义,在历经痛苦折磨之后免遭更大的灾难。对盟国来说,几乎毫无迹象表明东京有任何放弃战斗到底的决心。

1945年8 月6 日,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投下。8 月8 日,苏联对日宣战;并派遣军队进入满洲,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周,以确保它在战争结束前参战。8 月9 日,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投下。但是迟至轰炸长崎时,日本陆军总参谋长甚至仍在坚持提醒高级军官们,要他们不准日本陆海军士兵在任何情况下投降。自杀是唯一受到欢迎的出路。8 月13日,在轰炸长崎后第四天,“神风”战的创始人大西泷治郎海军中将仍在主张政府拒绝投降。相反,他说,日本国民应当血战到底,二千万国民应当在反抗入侵军队的自杀性攻击中献出生命。

可是,日本的处境是那么危急,原子弹的震撼又是如此巨大,并且由于苏联进攻东北的新威胁,局势更加恶化。因此,那些谋求停战的人士最终克服了军方的强烈反对。8 月15日,天皇宣布投降的讲话,太平洋战争结束了。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愿意遵旨行事。同一天清晨,陆军大臣阿南惟畿剖腹自杀;次日,大西海军中将进行了最后一次“神风”式攻击。在日本投降和美国占领军政府建立之后,美军当局发现总共有三十一万六千桶石油,它们由帝国陆军和海军秘密储藏在僻远的岩洞里和无数隐蔽的地点,是专门用来对人侵者进行自杀性战斗的。还有储存的一些松根汽油在投降后被发现——日本进行抵抗的最后希望之一。那些汽油在美军吉普车上试用,证明是一种质量非常低劣的燃料,使发动机粘着而无法使用。

二战悬挂日本头上的利剑:不归路——日本海军燃料血泪史 (下)

遗弃在荒野中缺油的军车

从占领的最初时刻起,人们就可感受到日本燃料匮乏的影响。8 月30日,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抵达日本厚木机场。机场上的日本飞机,已被拆除螺旋桨,使之不能被用来进行“神风”式攻击。麦克阿瑟将军立即随一支临时凑集的汽车队出发,由一辆形似图纳维尔有轨电车那样的红色消防车开道。他的目的地是横滨和“密苏里号”战列舰,那艘战列舰停泊在港内,三天后将在舰上签署投降文件。沿汽车队行驶路线两旁排列着日本士兵,他们背朝着行进中的麦克阿瑟——过去是专向天皇表示敬意的姿态。

虽然路程只有二十英里,汽车队却行驶了两小时。那些破烂的车辆是日本人所能提供的最好车辆,因为没有汽油,车辆是用焦炭而不是用汽油来驱动的。车队沿途多次抛锚。十二天后,即1945年9 月11日,驻东京的美国官员来到一片精耕细作的农田边上的一所简朴的单层房屋前。这所房屋属于战时首相、“剃刀‘冻条英机将军所有。东条出现在一扇打开的窗户后面。他被告知已被逮捕,应立即准备跟随美国人走。他表示同意,并关上窗户。屋内传出一声枪响。美国人冲入屋内,发现东条坐在一把大椅子上,他自己用手枪击中心脏下面一点点的部位,正在流血。

二战悬挂日本头上的利剑:不归路——日本海军燃料血泪史 (下)

东条英机自杀未遂

在四年前的1941年,先任陆军大臣、后任首相的东条,认为日本帝国的命运因缺乏石油而安危莫测,所以他促使日本决定与美国交战。东条及其同僚们发动战争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整个太平洋战争使二千多万人丧生,其中约有二百五十万日本人。时至1945年,东条本人的性命也安危莫测了,这不是由于他自己射击的枪伤必然会使他丧命,而是因为首先难以找到一位合适的医生,其次难以找到一辆在油箱里储有汽油的救护车。燃料匮乏如此普遍,以至于寻找一名美国医生被证明比寻找一辆有油的救护车较为容易。但最终找来了一辆燃料充足的救护车。它在东条开枪自杀后二小时到达他的住宅。东条被送往医院,治疗后康复。1948年,他作为一名战犯受审,判决有罪处死 。

日本20世纪的侵略扩张历史,说到底,是后起的军事帝国争夺资源燃料与商品倾销市场的过程,在获取战争机器的血液石油方面,日本是竭尽所能,不遗余力的,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科技手段与军事掠夺,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一度保证了燃料的自给自足。但日本毕竟是后起的工业国家,他的科技水平与美,德等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当南方的石油产地和中国东北的矿化油工厂往日本本土的石油大动脉被美国切断后,日本的军事工业生产就迅速衰竭,而仿效德国的人造石油工业,因为技术水平的落后,无法规模化生产。

二战悬挂日本头上的利剑:不归路——日本海军燃料血泪史 (下)

因缺少能源而战败,站在被告席上的“日本”

在黔驴技穷时刻,日本的“杰出”科学家终于想出了用松树根提炼燃料的妙计,除了使日本旧貌换新颜,青山变秃岭,结果却是提炼了一批连汽车都无法使用的劣质燃料,燃料的缺乏还直接影响了日本的战术思维,大和武士们最后认定;没有燃料的军舰和飞机还不如烧火棍!于是从飞机到潜艇甚至最大的战列舰,节约燃料不买回程票的自杀式攻击蔚然成风。日本,终于完成了由战略自杀到战术自杀的可喜军事革新!?

结束语:日本因为没有石油维持侵略扩张的军事体系,而发动席卷亚洲的太平洋战争,战争罪犯在穷途末路时,竟也因为石油,而没有逃脱作为日本军国集体的代表必须面对的惩罚。日本军国主义因为缺乏资源而奋发一度几近成为世界第一,又是因为缺乏资源而掉进万丈深渊。这真是历史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莫大嘲讽。

上一篇新闻

割中国电缆、截中国物资,为中情局崛起做出关键贡献的美国特工

下一篇新闻

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军事基地分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