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分享 | 日本鹿岛建设公司的基业长青之道
日本鹿岛建设公司(鹿岛建设株式会社,以下简称“鹿岛”),是世界顶级的建筑商,是日本自江户时代末期以来日本最大的建筑公司之一,在西式建筑、铁路和大坝建设中,尤其是在核电厂建设和高层建筑建造中享有盛誉,在日本建筑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鹿岛公司介绍
(一)概况
鹿岛成立于1840年,总部位于东京。截至2019年,鹿岛在日本本土设有12个分支,40个子公司,在全球拥有6个海外办事处,在亚洲、欧洲、北美18个国家和地区共有53个子公司和分支机构,本土7887名员工,全球16000多名员工。
鹿岛在2019年ENR250全球承包商排名中名列第19名,在2019年ENR250国际承包商排名中名列第36名。
(二)业务领域
鹿岛是一个从土地规划到工程设计、监理、施工、住房销售和售后维修服务以及有关机械设备设计、制造、销售、出租的大型综合建设公司。其业务主要包括:建筑(土木工程和房屋建筑)、房地产开发、建筑设计、土木工程设计、工程(指炼油厂、发电厂、钢厂等重工业工厂及码头方面)及其他。
2019年,鹿岛总营业额约189.2亿美元,营业利润率6.6%。主要业务营业额约122.8亿美元,其中土木工程27.1亿美元,建筑施工90.1亿美元,房地产及其他5.6亿美元。
(三)代表性项目
鹿岛成立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参与建设的大小工程项目无数,有很多知名的工程至今耳熟能详。
1924年
日本大峰水坝(日本第一座混凝土水坝)
1968年
日本霞关大厦(日本第一座高层建筑)
1971年
日本京王广场酒店(日本第一家超高层酒店)
1972年
美国迪士尼度假酒店及水疗中心
1978年
德国国际贸易中心
1984年
日本国技馆相扑竞技场
1986年
北京万寿宾馆
1987年
北京高尔夫俱乐部
1989年
印度尼西亚坦林塔
1990年
中国上海商城
1994年
泰国隆比尼公园皇冠假日酒店
日本关西国际机场
1995年
巴拿马苏伊士运河隧道返修
1997年
中国台湾士林电机总部大楼
1998年
美国长滩太平洋水族馆
日本明石海峡大桥
美国安格布鲁克高尔夫俱乐部
1999年
美国威斯汀纳尼亚海洋别墅酒店
日本西武狮体育馆
2000年
中国台湾新竹国宾大饭店
2003年
日本汐留塔
2004年
中国台湾士林SOGO百货公司
2005年
日立物流(中国)天津公司
2007年
日本GC研发中心
日本富士电视台望安工作室
日本鹿岛总公司大楼
2008年
日本佳能大分材料公司
2009年
日本阿祖基博物馆
捷克利贝雷茨购物广场
2010年
日本富豪集团总部大楼
日本海青山棒球场
日本三洋葛西工厂
日本东京国际机场
2011年
日本欧姆龙医疗株式会社新总部
2012年
日本樱花广场
2013年
日本冲绳蒙特利水疗度假酒店
日本浅草学园音乐学院
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万豪酒店
2014年
福特印度Sanand汽车和发动机组装厂
泰国马自达动力制造变速器厂
日本京极水力发电站
2015年
捷克杜布罗夫兹亚马逊配送中心
日本姬路城古城堡遗址修复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费尔蒙酒店
2016年
泰国久保田亚洲研发中心
日本胜木之塔
2017年
日本银座六号
2018年
日本资生堂全球创新中心
2019年
日本大东町市政厅
1
图 | 迪士尼度假酒店及水疗中心
2
图 | 日本浅草学园音乐学院
3
图 | 日立物流(中国)天津公司
4
图 | 日本姬路城古城堡遗址修复
5
图 | 美国杜克能源中心
6
图 | 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万豪酒店
这些项目中,鹿岛在2015年的修复工程——姬路城古城堡遗址是日本第一名城,是日本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始建于14世纪中叶,自主体建筑建成以来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日本保存最为完整的城堡。
二、发展历程与发展经验
首先看一下鹿岛的经营理念等战略方面的内容。
(一)经营理念、使命、目标与愿景
1、经营理念:
不断努力发展业务,为社会做贡献。
2、目标:
赢得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尊重,包括股东、客户、业务合作伙伴、当地社区和员工。
3、使命
鹿岛以履行社会责任为企业使命,不断研究和改进其技术,通过其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筑物和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为客户提供便利,舒适和安心。
4、愿景
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和创新现场管理方法来应对建筑行业的新挑战。
(二)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
1840年,创始人鹿岛岩吉在江户(现东京)成立了一家叫“Ih-Iwa”的商店。鹿岛岩吉是一位木匠,当时江户经历多次大火,需要重建,为木匠提供了大量的机会,鹿岛岩吉从封建大领主那里接到了大量工作。
到了1858年,日本和美国签署友好条约,日本幕府急需在一年内建立横滨港口。领事馆、商业办公室和住宅的市场需求强大。鹿岛岩吉看准时机,关闭了江户的商店,在横滨建立了业务。最终,获得了建造英美贸易公司首批办事处以及许多其他外国贸易公司办事处的合同。
由于承建的项目是西方建筑风格的项目,鹿岛通过建设这些项目,获得并积累了大量的西方建筑经验,1874年日本第一家现代化造纸厂由鹿岛建设完成。
2、从铁路建设向土木工程腾飞
明治时代,日本快速现代化。1872年,日本第一条铁路开始运营,鹿岛通过提供砾石和其他材料的形式首次参与。从19世纪80年代,鹿岛开始专注于铁路建设的业务。1899年,鹿岛开始在韩国和中国台湾(1895-1945年,中国台湾处于日本管辖之下)开展铁路建设项目,随后在中国东北修建铁路。
20世纪初开始,日本对电力需求激增,开始大量兴建大坝和水力发电厂。到了20世纪30年代,除了铁路和水电设施相关的土木工程服务,日本国内对港口、水和污水处理系统、河堤和道路建设等产生大量的需求。鹿岛积极进军这些领域,在土木工程建设方面积累了广泛的专业知识。
从50年代起,为快速恢复经济,日本开展了很多大型的国家发展和城市发展项目,这些项目很大一部分涉及电力系统,主要是水力发电设施,鹿岛抓住机会参与了很多相关项目的建设。1957年,鹿岛建设完成了日本第一座核反应堆;1963年,完成新干线线路的建设,这是一条为服务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而建造的一条交通线路。
3、建造摩天大楼和其他建筑物
明治时代,鹿岛的建筑工程大部分涉及火车站和发电厂等土木工程,但在大正、昭和初期,公司逐渐增加了一般建筑工程,其中代表性的重要项目包括古河国明芦生铜矿(1915年)和中央大学(1918年)。这一时期,公司开始在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东北开展业务。
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公司参与了许多特殊建筑重建项目。如东京建设的上野火车站(1934年),东京涩谷区的东横百货,以及大量办公楼、工厂、学校和其他建筑物。
二战期间,受日本政府委托,鹿岛负责建设了制造军火的工厂,并承接了军事设施项目。1945年,日本战败,鹿岛的外国资产遭受极大损失。在绝望困境下,鹿岛通过建设占领军的项目以及战后重建项目渡过难关。50年代的朝鲜战争,对日本经济产生有利的影响,公司资金得以积累。战时的破坏造成办公空间严重短缺,刺激了办公楼建设的繁荣。鹿岛参与了东宝人寿保险福冈大厦和东京霞关综合部大楼等著名建筑的建设,东京霞关综合部大楼是战后时代(1950-1957年)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政府大楼。
50年代后期,日本开始发展大型建筑物和工厂,其中之一是三井大楼,是鹿岛在建筑施工领域全面开展业务的标志性项目。
1963年,在奥运会前的建筑热潮达到顶峰时,鹿岛创下了全球建筑公司年度最大订单额。在那年,开发柔性建筑结构理论的前东京大学教授武藤清吉(Kiyoshi Muto)担任公司副总裁。1965年,鹿岛及其合作伙伴聚集当时最先进的抗震和建筑技术,建设了高36层的日本第一座超高层建筑——霞关大厦,并于1968年建成竣工,终结了高层建筑不适用于日本和其他地震多发地区的神话。鹿岛成为后来日本高层建筑建造的主要参与者。
4、展现综合实力
1957年,从建造日本核电研究中心一号反应堆开始,鹿岛预见到日本国家能源政策的未来趋势,先后参与了日本大约一半的核电相关建设项目。
此外,鹿岛开展了许多集中在日本海岸线某些地方的众多钢厂、炼油厂、火力发电厂和其他重工业工厂项目的建设。在大型码头、工业园区和火力发电厂方面的特殊技术专长,特别是大型码头的建筑技术促进了鹿岛海外业务的拓展。
这一时期,日本交通网络升级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鹿岛参加了许多相关项目,包括三条新干线以及成田新东京国际机场的第一阶段建设。
此外,鹿岛参与建设了各种超大型和其他国家项目,确立并巩固了具有真正综合能力的顶级总承包商的地位。
5、响应日本国际化
(1)重新进入海外市场。
1954年,鹿岛开展了战后的第一个海外项目:在缅甸建造Baruchan第二水电站(1954-1960年)。该项目属于日本提供战争赔偿金的资助项目,改善了缅甸与日本之间的关系。
此后不久,鹿岛又在缅甸、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建造了许多水坝、发电厂、码头和其他设施。
(2)设立海外基地。
1964年,在洛杉矶成立鹿岛国际公司(KII),是第一家在美国开展全面业务的日本建筑公司,承建了许多大型城市发展项目;1987年,成立鹿岛建设美国公司、鹿岛欧洲公司;1988年,成立鹿岛海外亚洲有限公司。
三个子公司分别是公司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地区总部,是公司全球网络的枢纽。
6、应对经济衰退并迎接21世纪的挑战
1991年,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进入通货紧缩时代,建筑需求急剧下降。2004年,全球经济复苏,日本私营部门的设施投资和出口增加,但建筑需求仍然是下降趋势。面对经济的衰退,鹿岛通过以下措施进行应对,并迎接未来挑战:
(1)拓展领域。积极扩展到改建,环境,工程和其他领域,以及PFI项目和房地产证券化。
(2)提高其盈利能力。鹿岛致力于通过包括响应日本以外的基础设施发展需求在内的措施来提高其盈利能力。
(3)继续推进防震工程和技术方面的工作。2011年,日本东部地震,鹿岛参与了震后灾区的修复和恢复工作。此次灾难让人们清楚了解到:如何确保地震和海啸期间的结构安全,实现业务连续性计划(BCP)日趋重要。
(4)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技术,并实现零能耗建筑(ZEB),努力创建低碳、安全、高质量生活的未来社会。
(三)发展经验
1、积极适应外部环境,把握发展机遇。
日本建筑界素有“政治的鹿岛、技术的清水、能力的大成 ”的提法,“政治的鹿岛”体现的正是鹿岛在不同时期,适应外部环境和发展需要,把握发展机遇,积极投入到国家迫切需要领域的情况。这些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
(1)鹿岛最早的木工业务,来源于封建领主。
(2)1858年,日本和美国签署友好条约后,政府需要建设横滨港口,鹿岛关闭江户商店,到横滨发展业务。
(3)后来政府鼓励铁路建设,鹿岛就开始专注于铁路建设业务(1880年)。
(4)上世纪初,日本电力需求激增,港口、水和污水处理、河堤和道路建设等国家和城市发展项目需求迫切,鹿岛积极进军这些领域,建设了大量大坝项目。
(5)二战期间,为政府建设军工厂和军事工程。
(6)参与特定时期的重建工作,包括二战后重建、关东大地震后重建、2011年日本东部大地震后的重建等。以二战后重建为例,当时第4任社长鹿岛守之助是一名职业外交官兼学者,在他的带领下,鹿岛更加紧密接近日本政府,为公司带来了发展“良机”,并在战后重建中为公司创造了机会。
以上基本都是在政府鼓励号召、国家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参与的,可以看出,鹿岛在特定时期,顺应社会发展大趋势,紧扣政府发展需求,与时俱进,从而成为社会、时代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
2、创新技术研发和应用。
为关注并满足客户和社会的新需求,1949年,鹿岛成立了日本第一家建筑业技术研究所——鹿岛技术研究所,主要开发适用于高层建筑、核电站和地震设备等的广泛领域的新技术。
通过先进建筑技术研发、技术支持、培训与技术传播,为鹿岛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3、重视质量管理,用质量赢得荣誉和市场。
1978年,鹿岛引入全面质量管理。基于用户满意的基本思想,全员参与,提高工作质量,不断地进行质量改进,确保企业成长和生命力。1982年,鹿岛荣获了日本质量领域最高奖项——戴明奖。
4、强大的综合能力
(1)通过建造日本核电研究中心一号反应堆,鹿岛预见到日本国家能源政策的未来趋势,开展与核电有关的工作。
(2)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鹿岛着手研究沿海工业地区的综合开发,把填海造地、道路建设、港口设施的兴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业务链。
(3)随后,鹿岛向高层建筑、核电站、液态天然气储罐、海洋开发工程等领域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经由一系列顺应社会需求的发展,鹿岛形成了强大的综合能力,成为业务领域广泛、技术领先的国际公司。
5、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使命
鹿岛致力于成为诚信、充满企业道德和社会使命感并受到社会信赖的企业。在社会责任(CSR)框架的基础上,鹿岛通过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的业务为社会和客户做出贡献;通过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确保得到建筑业的支持,社会和客户的信任,以有利于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实现稳定发展。鹿岛通过以下五种基本方法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筑物和服务:一、为鹿岛团队成员创造最高价值;二、确保合规;三、为客户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并改善环境;四、与当地社区合作;五、与利益相关者沟通。
三、启示
(一)顺应发展需求,适应外部环境。
企业发展战略受内外部环境影响巨大,企业应时刻分析并了解社会发展需求和包括政治、经济政策等在内的宏观环境,积极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才能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二)加强质量管理,提供高水平产品和服务。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业务持续的根本。加强质量管理水平提升,提高工程质量,以高质量的产品、服务,推动企业持续发展,是每一家企业所应理解并予以足够重视,并列入发展策略的内容。
(三)加强技术创新,打造竞争优势
在提供基础设施,建筑物和服务的过程中,鹿岛通过运用创新技术解决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超出客户期望的技术解决方案,如在结构控制和基础隔离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并将其技术投入实际应用,帮助鹿岛确立了其在超高层建筑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
创新是企业的战略核心,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并制定相适应的制度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对于建筑企业提高服务能力,特别是打造在某一领域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四)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
建筑企业设计和建造的建筑物、基础设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承载并直接支持着社会和个人的活动,对社会、个人的影响非常重要,也非常长远。因此,建筑企业应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和举措,努力成为一个充满企业道德和社会使命感的诚信企业,得到社会的信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将数字化列入公司发展的愿景。
数字化是当前建筑业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将其从发展战略高度列入发展愿景,必将促进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的深度理解和认识,抓住发展机遇,引领行业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