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下跌引发百万人失业潮,未来走向预期?
近期有志前往硅谷科技业工作的工程师们,似乎开始感到“风向不对劲”了。去年还听到硅谷人才荒、科技业大举征才的消息,不到几个月后的今天,突然发现很多科技大厂瞬间冻结招募职缺,裁员的消息也大幅度传出。
其实了解美国经济体系,就知道科技业的起起落洛,总是历史重演般地相似:景气好的时候,资金瞬间大笔大笔地涌入,一堆投资人捧着资金等着你钦点;但景气状况不好时,树倒猢狲散的速度,也快得让你以为曾看过的荣景都是假象。
更不用说,不论景气好坏,在硅谷生存,依赖工作薪水养家糊口的科技业员工们,永远都是绷紧神经,时刻为下一阶段做准备的。员工是如此,以赚钱为目的企业主们更是如此。
未来经济产业都面临重新布局及快速适应的挑战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等了两年多,全球疫情好像看到了些许的曙光。随着 2022 下半年即将到来,许多公司开始梦想着疫情结束后终于万事回归正轨、准备再起。“理论上”许多公司此刻正开始盘点手上的资源、预估营收与接下来的投资,准备大举扩张才对,不是吗?
然而,当这些企业算盘一打,却发现情况好像没有如此乐观:首先是疫情影响了全球经济,长期的宽松货币政策尽管维持表象的荣景,却也让全球的金融投资市场震荡剧烈、物价高居不下。如今各国都在努力对应实体经济滑落、物价却不断上涨的问题,也带出了美国为首的升息潮──而当消费水平上升、利率也上升,消费者可支配所得变少,便会更加谨慎消费。
对科技业或新创产业而言,以往资金来得太快,投资方过热,只要“有前景”都有机会。但在疫情期间,尽管软件科技产业(尤其少数巨头)看似不受影响,很多时候更可以在家工作、薪水奖金照领;但再“数字”的科技业,终究仍与其他产业高度相关──好比乘载应用软件的3C产品(指计算机类、通信类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三者的统称,亦称“信息家电”。例如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或数字音频播放器等。),仍需其它供货商的支持,生产制程的工作无法在家制作,原物料的短缺、物流端的塞港等问题,更造成全世界的产业炼出现成长停滞。
下跌的美国科技人才市场回顾
我们简短回顾一下过去一年的美国人才市场状况:在2021下半年直到2022第一季以前,美国科技业都是难得的“求职者市场”。因2021下半年全球疫苗接种率提高、较稳定的疫情,让美国几乎所有科技大厂都持续看好产业前景,也想提早布局人才,才不会让竞争厂商抢得先机。
也因此,这些科技巨头纷纷大幅扩编、更新增了许多“梦幻职缺”:不但薪水可议价,提早入职还给签约金。在家工作没问题,股票选择权加码给,福利也是能多花俏就有多花俏,甚至连内推奖金都史无前例的高。
而其他业者眼看人才纷纷被挖,也只好“不能被比下去”地纷纷加码。在市场一头热的情况下,许多应征者手上的机会突然多的不得了:一周接到三个猎头来电都不足为奇,硅谷的 HR 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招募人员也为此不断扩编……。
然而就在一瞬间,在今年上旬进行 review 时,有些科技业的老板赫然发现:在成本大幅增加的同时,自己却正面对着疲软的成长、不如预期的营收,缺料让产线跟不上销售速度,市场需求也不若从前……。怎么办?那只好重新来调整目标,重新调配组织,重新检视人力。
这一检视后更发现,增补人员的效益根本还不知何时方能显现,倒是现在每个月要付出的人员薪资成本已高得吓人。
于是,几个科技界大厂像是说好了一般,开始“默默收手”。直到有些科技大佬跳出来批评部分员工“趁着疫情浑水摸鱼”、“我们不需要这么多员工”,其它大厂也像是默认了这些说法后,原本热闹滚滚的职缺需求,竟突然间一片死寂。
由于美国科技业目前仍是全球经济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当然也会同步影响欧美其它国家科技业者对市场前景的预期。再加上许多欧美国家现在光是要维持经济不衰退都来不及了,早没有多余的资金救市。于是银行贷款紧缩,再加上原物料及俄乌问题的影响,全球的科技产业趋势就这样突然“保守”起来。
盘点下自己“职涯价值观”的时刻来了
那么,在这个科技业人力需求“由过热到急冻”的浪潮下,身在科技业,或是想进入科技业的求职者,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首先,还是要鼓励所有人在准备求职或转职前,一定要先进行你心目中“工作关键价值”的排序。这一点,在此时尤其显得重要。现在,许多科技业工作者在经历疫情造成的生活重大变化后、纷纷改变了他们对“工作”的想法:例如有些人倾向将在家工作的新工作型态视为未来的常态;有些人则发现自己其实更想专注于某个领域的核心工作,不想担负繁文缛节的管理责任……等。
简言之:不只是公司,我们也随着疫情,变了。
同时,每个人对于工作、生活、家庭的价值观,因其扮演角色的不同,对职涯发展的想法也必然会有所差异:有人重视成长发展机会,有人在意主管同事相处,有人则希望薪水能有一定水平等等。
因此,先别急着担心“人才市场萎缩”等问题,动手把所有你重视的职涯面向写下来,再将这些项目依照对你个人而言的重要性加以排序。排名的前五项,就是你此刻在职涯转换时最需要被优先满足的项目。
这个排序,自然有可能会随找工作所获得的市场状况、信息而进行动态调整;但它也可以帮助你不致迷失在一些看似不错的职缺优点中、错失了对你来说更重要的关键项目。
环境在变,求职者也在变,这始终是个供需不会平衡的市场。机会好时,勇于尝试;大环境保守时,也别因为心焦、贸然接受不适合自己的位置,更别因为不清楚自己究竟想从工作中获得什么,而不断在圈内漂流、浮沉。
目前科技领域前景依旧可看好
科技产业的范围太广、机会更从不限于硅谷一地而已。同时,尽管整体而言,硅谷领头的科技大厂确实正在紧缩招募,但其中仍有不少具前景的领域或关键职位,有不错的发展机会,也未受到这波紧缩太大的影响。例如:信息安全、医学生物科技、AI 软件应用或能源科技产业,到大家熟知的半导体产业,目前就各方产业分析来看,应至少还有未来几年的好光景。
但仍建议大家在考虑职缺时,需谨慎查询公司的商业模式及获利状况──例如在此时加入新创,可能相较于过去,更容易遇到经营状况不稳或获利未达标,因而大幅裁员的情况。
若你不只将工作机会限于美国的话,近期新加坡、澳大利亚也都非常欢迎科技业人才──由于这两个国家均非常仰赖外国人力的输入,也深耕科技产业已久,都是值得考虑的选项:
在疫情期间,新加坡、澳大利亚两国由于停发工作签证,加上受到大量外籍工作者纷纷于签证到期后回国之影响,解封之后,均急需外籍人才快速让他们的产业回春,因此在薪水、待遇上,通常更愿意给出具竞争力的条件。
不过也需再次提醒,政府政策、产业趋势的变化如今均极为快速,对职涯转换有兴趣的朋友,需要时时关注这些转变。毕竟在异乡工作的国际人才,需要面临的考验与成本并不低。
科技产业面对这些年的挑战,疫情也好、战争也好,都是让公司学习到如何更快速地反应市场,更灵活地因应政策变化,藉以保障公司得以生存、继续壮大。
但对于所有的工作者而言,还是老话一句:“在你现在的位置上,所获得的经验和‘已入袋的钱’,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其他无论是公司团队遥远的“愿景”,或新创企业看似梦幻的“股票选择权”等条件,都有可能转眼成空。
而放眼未来,若能让自己跟着趋势前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才能,甚至从中发现自行创业或发展副业的可能性,都能让自己不至因为外界的变动而担心受怕,紧抓现在不甚满意的工作。
因此,如果想在科技业继续奋斗,我认为机会之门并未关上。工作者只要认清自己在这产业的发展方向,更重视自己的工作价值观,并且学会面对瞬习万变的世界局势,从中培养快速适应的能力,必能帮助你不只在科技业走得更长久,也能对自己的职涯发展开创全新的视野。
作者:孙雅为
编辑:张翔一 校对:刘一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