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香港保卫战:英国“绝不放弃”背后的真相

来源中国军网

香港保卫战:英国“绝不放弃”背后的真相

赤柱军营的炮台。曲延涛 摄

战争与和平,绝美与血腥

“悠悠五千载,风流孰与伦。浅人轻弃掷,何处立本根。要当承伟业,舍陈焉出新。我需宁作我,不羡域外民。”这是诗人外交家周南所作《江南行》中的诗句。

作为当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和香港回归的主要参与和执行者,新华社香港分社原社长周南在6月1日出版的香港《紫荆》杂志刊文——《一点感想——写在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之际》。

文中说: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是件值得全体炎黄子孙热烈庆祝的大事,是中国近代史、也是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迈向祖国全面统一的重要步骤,又是用“一国两制”的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范例。

在读罢周南文章的两天后,6月3日,我们乘车来到了位于香港最南端的赤柱军营。站在赤柱军营的高坡上放眼望去,绿树环抱、三面临海、雾气袅袅,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这里似乎从来就是一处安宁的乐土。然而,回头望去,残破的炮台遗址却触目惊心,隆隆的枪炮声仿佛在耳畔回响。

香港保卫战:英国“绝不放弃”背后的真相

站在赤柱军营高处远眺海面,隆隆枪炮声仿佛在耳畔回响。VR摄影 曲延涛

尽管火炮已然不在,但仍可看出,临海而建的赤柱炮台,直面辽阔的南中国海,地势险要、气势磅礴,确是一处军事要地。登上一号炮床,规模宏大的战备工事可容纳上百余名官兵作战。远望二、三号炮床,曾经的防卫工事已经改为卫星通讯站,建有成群的卫星通讯天线,是今日港岛对外联络的通信枢纽。

听驻守岛上的官兵说,这里以前是英军的通讯基地,驻扎着英军的本土军队,叫黑色守备团。赤柱营区是二战时期香港保卫战的最后战场,赤柱炮台,见证了驻港英军最后的抵抗。

史载,在18天的香港保卫战中,有4000多名军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来自香港、英国、加拿大、印度等地,他们就静静地躺在离此不远处的赤柱军人坟场,而时任港督杨慕琦却在圣诞节这一天举起白旗投降了。

香港保卫战:英国“绝不放弃”背后的真相

香港赤柱军人坟场。

战争与和平,腥风血雨同风光如画,就这样并存。真实的历史总是这样残忍。恰如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所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丘吉尔:香港这个殖民地唯一的任务……

2015年7月3日,93岁的加拿大老兵麦克唐奈在多伦多的住所内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讲述了香港保卫战18天的一幕幕情景。

“没有人认为日本人会愚蠢到真的发动袭击。”麦克唐奈回忆:1941年12月8日日本开始进攻香港,与偷袭珍珠港几乎同时。战争打响第一天,日军就摧毁了我们的海军舰艇,炸毁了我们在启德机场的军机。随后一周,香港保卫战进入巷战肉搏阶段,士兵们收到温斯顿·丘吉尔的命令,“不能投降,全力摧毁日军,拖住他们,争取时间,绝不妥协,不放弃香港岛,和中国人民一起战斗到最后。”

与力量悬殊的日军顽强抗击18天后,麦克唐奈所在的C军团伤亡惨重,1975名士兵中有500多人战死,余者被迫投降沦为战俘。“我们被逼到赤柱半岛,但没有举起双手投降,只是得到命令放下武器。”12月25日,香港沦陷。

麦克唐奈与他的战友们被关在香港深水埗战俘营。麦克唐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游击队曾策划营救行动,在美军轰炸袭击日军时潜入香港,希望救出他们逃到中国内地,可惜功亏一篑。“几乎就要成功了,但最后一刻被日军发现。你看,中国人也绝不放弃,他们一直坚持抗战。”

香港保卫战:英国“绝不放弃”背后的真相

关押麦克唐奈的深水埗战俘营。(资料图)

然而,麦克唐奈至今可能也不知道:英国其实早有战争预感,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对香港的态度,更非他对守军下令的“绝不放弃”。

从1939年起,香港开始征召男丁入伍,组成义勇军;1940年起,超过55岁的男丁也被征召,组成休斯兵团。随着战事临近,香港英籍男丁纷纷入伍备战。从1935年起,香港便开始展开预算高达500万镑的防御计划。

英国政府对于香港防务的态度始终是前后矛盾的。战前,英军陆军司令向丘吉尔首相报告说:“我们一共讨论过3套香港防务标准,将香港防务分为A、B、C三级,作为一个海军基地的防务标准,我们逐渐下降,最后采取的是最低标准。也就是说,仅仅向香港提供支持拖延行动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兵力。”

对此,丘吉尔首相说:“香港这个殖民地目前唯一的任务是尽可能长久地拖住日本人,以便使新加坡得到有力增援。不但不应增加守军,还应把兵力减少到象征性的规模,我们应避免在难以守住的据点消耗我们的实力……”

战事之前,香港共驻守英军和印度籍士兵1万多人。包括刚刚加盟的加拿大部队,一共有6个步兵营,还有成年英籍市民组成的义勇军几千人,少量的海军和更少的空军。

18天香港沦陷谁之过?

在二战之前,英军从未与日军交战。尽管兵力不足,但驻港英军司令仍傲慢地认为,虽然中国军队抵抗不了日军,但精锐的英军不是那么好惹的。

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华南的抗日武装——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曾表示希望能与英军共同抵抗日军来犯,并提出由港府提供武器弹药。但是,他们被港英政府视为散兵游勇,谈判不欢而散。国民党政府也曾经提出派兵共同防御香港,但是英国政府担心在香港的统治权受到威胁,也予以拒绝。

就这样,当年的香港凭着临时凑成的三支杂牌部队,意图抵挡如狼似虎的日本精锐师团。战前,英军方面乐观地认为:九龙半岛的防线至少可以守半年,整个港岛可以守一年。而日军最初的估计是:最多半年可以拿下整个香港。事实上,日军不到3天便占领九龙半岛,香港战役只进行了18天。

香港保卫战:英国“绝不放弃”背后的真相

在开战时驻扎在香港的英国皇家海军蝉号炮舰。(资料图)

1941年12月25日,随着时任港督杨慕琦宣布向日军投降,绝大部分英军举起了白旗、放弃了抵抗。

驻守赤柱的英军东旅指挥官华里士准将虽然接到了投降命令,但是他却不敢相信,因为此前,他对港英高官反复宣称的“英军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颗子弹”深信不疑。他要求进一步确认消息,但是通讯已经中断,英军指挥部杳无音讯。华里士准将便继续指挥赤柱炮台的3座9.2英寸口径大炮猛烈轰击日军,造成了日军较大伤亡。直到26日凌晨,华里士的副官将投降手令带回,东旅才宣布投降,并交出了所有武器。

在香港保卫战中,英军共有数千人伤亡、失踪,上万人被俘;日军数百人死亡,一千余人受伤。驻港英军司令莫德庇,受到了日军指挥官酒井隆中将的鄙夷和嘲讽,因为日军认为,近八成的部队放弃抵抗、向敌军投降,是一个军队指挥官的耻辱。而英勇抵抗的加军罗逊准将,则得到了日军的尊重,其遗体被日军安葬于牺牲地,并立碑纪念。

1941年12月25日,这一天在香港被称为“黑色圣诞节”。这一天起,香港彻底沦陷了,昔日美丽的校园变成了集中营,拘禁了近千名英军和加拿大士兵。

当天,日军攻下香港最大中学——圣士提反中学。当时这里被当作伤兵医院。日本丧心病狂地展开大屠杀,据史料记载,有近200人被残杀,其中有170名是伤兵和手无寸铁的被俘军士。

在日本侵略者统治香港的3年零8个月里,华人陷入了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凶残的日本兵白天当街搜掠市民,夜间则三五成群挨家挨户破门而入,发现女人就破门追逐轮奸。许多女人吓得跑上楼顶,甚至失足坠楼而亡。养和医院当年的院长李树芬医生曾在著作中表示,他那时估计至少治疗了一万名强奸受害者,其中许多人是被刺刀捅倒在大街上。

日本人对香港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就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后,日军还在香港的大屿山犯下了另一桩血案——银矿湾屠村事件,烧杀、抢掠,杀害数十名无辜村民……

20年,最令中国人自豪的上岗

显而易见,在英国殖民统治者的心中,本土的利益高于一切,至于殖民地香港的死活,那就听天由命吧!如此,香港沦陷也就成了必然。

二战结束后,发生在香港的这些血案,鲜有人提。个中原因,却不能不深思。这终究是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它让我们更深刻地懂得一个道理:在危急关头,祖国,唯有祖国与同胞,才是最大的凭借与靠山。那种把希望寄托在洋主子身上的念头,其结局只能是徒伤悲。

香港保卫战:英国“绝不放弃”背后的真相

1997年6月30日,被称为“日落仪式”的英方告别仪式在香港添马舰东面举行。

香港保卫战:英国“绝不放弃”背后的真相

英军离港,最后降旗。资料图片

“博浪方知沧海阔,攀峰又见碧山雄。”

1997年7月1日,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在滂沱大雨中,第一次踏上了香港这片神圣的国土,担负起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防务。

1997年6月30日,23时58分,一名英军中校向我军中校谭善爱敬礼报告:“谭善爱中校,威尔士军营现在准备完毕,请你接收,祝你和你的同事们好运,顺利上岗。长官,请允许我让威尔士亲王军营卫队下岗。”

香港保卫战:英国“绝不放弃”背后的真相

视频截图

谭善爱声若洪钟:“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英方指挥官随即下令撤离,23时59分55秒,最后一名英军士兵走出营门。7月1日零时零分,威尔士亲王军营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再过数日,就是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将满20周年。仍然记得“你们下岗,我们上岗”振聋发聩的这句话。

这无疑是20年来最令国人欣喜的“下岗”,最令国人振奋的“上岗”。

赤柱炮台上空的海风徐徐吹拂,饱经沧桑的古老工事仿佛在讲述一个道理:

“保家卫国、守土有责”是军人能够战胜强敌的力量之源;

“有血性、敢亮剑”是夺取战争胜利的精神密码。

香港保卫战:英国“绝不放弃”背后的真相

上一篇新闻

上航申请开通浦东—新加坡、浦东—墨尔本航线

下一篇新闻

中国最长国际直飞航线之一美国洛杉矶直飞广州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