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新加坡政要担忧中美在台海开战,对此发出警告,中方早已把话挑明

受台海局势影响,中美关系剑拔弩张,很多人担忧中美是否会在台海爆发冲突。


8月15日,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的接班人黄循财在接受美国彭博社采访时就当前紧张的中美关系发出警告。他认为,佩洛西不听劝阻执意窜台,此举使得台海局势更加紧张,如果中美两大国不缓和局势的话,可能会像“梦游”一般爆发冲突,此事不得不警惕。

新加坡政要担忧中美在台海开战,对此发出警告,中方早已把话挑明

作为李显龙的接班人及新加坡第四代领导人核心,黄循财的话还是有些分量,这种担忧确实存在,他并没有耸人听闻。


其实,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说过类似的话,佩洛西访问新加坡时,李显龙便提醒美国谨慎处理中美关系,避免双方走向对抗。


新加坡是东南亚唯一发达国家,是美国的盟友,与美国关系匪浅,但与此同时,新加坡与中国大陆也保持密切联系。毕竟,新加坡是以华人为主的国家,包括李显龙在内的新加坡人的祖籍基本上都是中国大陆,与中国大陆打断骨头连着筋,自然不会像日本一样彻底倒向美国,站到中国大陆的对立面。

新加坡政要担忧中美在台海开战,对此发出警告,中方早已把话挑明

另外,从新加坡自身的安全来讲,一旦中美开战,必定如惊涛骇浪一般,搞不好就是大规模战争。新加坡弹丸之地,很容易遭受池鱼之殃。而且,新加坡作为美国的盟友,若中美开战,新加坡可能会被逼出兵参战,这样一样新加坡就危险了。


所以,眼看着中美关系持续恶化,新加坡自然很担忧,这也是新加坡领导人经常在公开场合谈论中美关系的原因。


黄循财认为,一旦中美两国任何一方做出错误决定,都会给周边国家带来危险。

新加坡政要担忧中美在台海开战,对此发出警告,中方早已把话挑明

他认为,其实中美双方都不想卷入战争,但战争具有不可预知性,会像梦游一般到来。黄循财以一战为例,认为一战的起源是欧洲各国合力上演的悲剧,起初他们都未料到会发展到世界大战那一步,等事情难以控制时,各参战国宛如懵懂无知的“梦游者”。


其实,黄循财说得不无道理,就拿俄乌冲突来说,很多人都以为俄罗斯能够速战速决,乌克兰根本毫无抵抗之力,但事实是战争持续到现在,双方依旧没有要停火的意思。而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同样很奇怪,明明被制裁的是俄罗斯,但受伤最严重的却是欧盟国家。


此外,黄循财还以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为例,希望中美双方管控分歧,保持对话,冷静、理智地做决定,防止事态恶化。

新加坡政要担忧中美在台海开战,对此发出警告,中方早已把话挑明

黄循财表示,新加坡希望在“新的世界秩序”下建立一个“重叠的朋友圈”,简而言之就是既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搞好关系,又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睦共处。


中国自然不会逼新加坡选边站,但美国未必允许自己的盟友“两头讨好”,势必会向其施压,逼其站队。

新加坡政要担忧中美在台海开战,对此发出警告,中方早已把话挑明

关于黄循财的担忧,其实中方不止一次说过,中国无意与任何国家发生冲突,但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这是中国的底线,如果他国胆敢侵犯中国的主权,我们必将强硬回击,奉陪到底。


简而言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新加坡政要担忧中美在台海开战,对此发出警告,中方早已把话挑明

中国外交部曾指出,中方对佩洛西窜台所采取的一切反制措施都是基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合理合法的正义之举。当某些外媒颠倒黑白地指责解放军军演造成台海局势持续升温,中国驻挪威大使易先良驳斥称,造成台海局势升温的是美台勾结,他们才是罪魁祸首,而非中国大陆。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红线,不管是哪个国家,但凡越过了这条红线,中方必定强硬回应,坚决捍卫国家主权。


美国是“台独”势力背后的最大推手,多年来一直与台当局狼狈为奸,极力阻止两岸统一,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最大的障碍。

新加坡政要担忧中美在台海开战,对此发出警告,中方早已把话挑明

中方曾多次警告过美方,并划下了红线。而美国为了不与中国大陆撕破脸,表面上作出“三不一无意”承诺,多次重申不支持“台独”,但是否言行一致,大家有目共睹。


在中美军方会晤时,当着美国防长奥斯汀的面,中国防长魏凤和说出了“不计代价不惜一战”的时代强音,表明了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心与决心。

新加坡政要担忧中美在台海开战,对此发出警告,中方早已把话挑明

时隔多日,易先良大使也表示,“台独”意味着战争,若美方越过了红线,14亿中国人不答应,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不惜与美国一战。


中国不好战,但不会忘战,若有人胆敢侵犯国家主权,不管对手是谁,也不管对手有强大,我们一定会打回去,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上一篇新闻

李显龙警告,大国或擦枪走火致亚太冲突,新加坡人需为此做好准备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总理警告,美国限制芯片出口破坏世界稳定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