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将日本当靠山,停飞我国航班拒绝我国游客的国家,后来怎样了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腾飞的速度是世界有目共睹的,国家GDP总量也稳居世界第二。
凭借14亿人口的庞大而具有潜力的市场,世界各国都抢着和中国做生意,想方设法把当地特色商品销往中国,即便是偶有摩擦的美国或者日本,中国仍然多次成为他们的最大贸易伙伴,多国领导人曾经坦言:世界离不开中国!
但是总有些国家不走寻常路,喜欢逆历史潮流,其中就包括孤悬在太平洋上的岛国——帕劳。
这个国家一度将日本和美国轮流当做靠山,自成立以来不与中国建交,不开设直达的航班,需要去港澳台中转才能到达,帕劳甚至以停飞航班为手段拒绝我国游客,帕劳为何要一意孤行,如今现状又如何呢?
(一)天然旅游圣地
十八世纪初期,是西方冒险家大航海时代的“黄金时期”,一位西班牙航海家操控一艘货轮在西太平洋前行,因为扛不住一阵阵风暴,整艘船和一百多号人都掉入海中。
庆幸的是这位航海家抓住了救命的桅杆漂浮在海上,虽然在海水里浸泡了三天三夜,但好在捡回一条命,还奇迹般的发现了一座面积不大的群岛。
他在这里见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色,于是给这座小岛命名为帕劳,在西班牙语里,是“群礁”的意思。
帕劳位于西太平洋的加洛林群岛西侧,陆地面积仅有459平方千米,南侧是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西侧是菲律宾群岛,东北是关岛,帕劳被包围在中间,又与这些地区都有着一定的距离,可以说帕劳是孤独的悬在太平洋上的。
他的旅游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因为距离赤道只有400米,所以整个群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与马尔代夫,巴厘岛等著名的海岛旅游景点不同的是,帕劳没有被大规模开发,也更加突出来它的原生态和纯粹。
如果说帕劳的城市建设不如我国的某个不知名的乡镇,那么它的海底世界就是一方仙境,或深蓝,或蔚蓝的海水下有无数花色各异的热带鱼和珊瑚礁,从三尺海底向下俯视,还能看见2000尺的大断层,拥有巨大落差感的海底大断层,是无数热爱探险的人的毕生追求。
清澈的海水也孕育了世界上唯一无毒的黄金水母,和一千五百多种海洋生物,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和垂钓者前来欣赏,帕劳被《时代周刊》和《国家地理》杂志称赞为“一生中总要去一次的十大地方之一”。
当地最有特色的是美容圣地——牛奶湖,由于海底的火山岩富有天然矿物质,与有杀菌作用的海洋微生物发生化学反应,就形成了天然绝佳的美容护肤品。
火山泥虽然是白色的,但绝对不像名字一样散发牛奶香,而是让人难以忍受的放屁的气味,帕劳当地特色美食有红树林蟹和椰子蟹,是一种吃水果长大的海鲜,口感独特,肉质鲜美。
(二)多次易主,遭文化入侵
拥有世界上最纯粹的自然美景,是帕劳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回顾其历史,不难发现大量殖民主义留下的伤痕和印记,一直伴随至今。
一战前,帕劳被西班牙和德国统治,但由于当时的交通工具不发达,所以天生远离大陆的帕劳并不是一颗“香饽饽”,德国人和西班牙人望着岛上稀少的资源并没有想要开发的意思,于是相继离开。
帕劳的控制权在1919年发生了变化。一战爆发,欧洲战场战火纷飞,自然无暇顾及远在西太平洋的帕劳,这时靠得更近的日本“近水楼台先得月”,乘机攻占了帕劳,并且派遣了大量武装人员与渔民入驻。
“易主”对于帕劳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日本文化的入侵给帕劳整个国家带来无法消除的后果与影响。
得益于1868年明治天皇开展的维新变法,日本在渔业,农业,工业等很多方面都远超同为海岛国家的帕劳。
在占领帕劳之后,日本利用掠夺的廉价劳动力进行开荒,从事农业生产,一方面通过种植水稻,玉米,发展农牧业,渔业,帕劳经济有所提高,尤其是日本将其最引以为傲的捕鲸文化“传授”给帕劳人民,正好和群岛异常丰富的渔业资源相契合。
帕劳人民因此尝到了甜头,渐渐忘记日本只是作为侵略者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没有因为被侵略而感到羞耻,而是无条件的接受“引狼入室”。
另一方面,帕劳被强制移民了一大批人口在此繁衍生息,其中人员身份复杂,其中有教师,医生,士兵,也不乏有罪犯,海盗,一大批日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日本文化在帕劳渐渐占据主导地位。
二战期间,要选出一个最有野心的亚洲国家,还是非日本莫属。
殖民主义的铁蹄几乎落在了其他所有亚洲国家身上,东南亚的国家也没有幸免,比如新加坡就曾经遭受过日本的大屠杀,新加坡人民一直记恨在心,就算是日本在1945年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法庭还是判决了多达一万名日本人死刑,可见新加坡对日本多么“记仇”。
如果把新加坡当做“君子报仇 十年不晚”的正面例子,那么帕劳就是反例。可以说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也是东南亚国家中被日本“洗脑”最成功的。
二战期间帕劳人民为了“报答”日本人,帮助法西斯主义耗费巨资修建防御工事。1945年,已经是战争结束,听闻日本无条件投降,帕劳虽被美国托管,但是举国上下还是沉浸在悲痛之中,又耗费巨资专门为日本战犯修建了纪念碑。
这还不是“致敬”的全部,日本军队根据国际条约撤离时,帕劳政府为了纪念日本这些年的“功绩”,决定把日语当做官方语言,地位和帕劳语等同,甚至在选择国旗时,也只是将日本的白底红日旗换了一个颜色。
所谓美国托管五十年,其实本质上还是文化入侵,美国被允许在帕劳加强教育管理,来提高国民素质,安全过渡到共和国时期,一个正常发展的国家,怎么可能需要别的国家提供托管?
在被托管20年后的1969年,帕劳与美国开启了未来政治地位的长期谈判。
1982年,双方签订了《自由联系条约》,这也是美国自导自演的一场阴谋,即一个自由国家同另一个主权国家在政治上存在一种“自由合作”的荒诞关系。
即使以后帕劳建国了,也需要同美国保持“自由联系”,允许在岛内设立军队和训练基地,这和“附庸国”没有实质区别。
1994年10月1日,帕劳结束了被美国托管的日子,成立共和国。但背后始终与美国,日本保持着暧昧的关系。
岛内存在着非常多的日本人生活和工作,他们遍布帕劳的各行各业,就连总统都可以让日本人来当。
曾经一段时间,帕劳还专门选举了中村邦夫来担任本国的总统,可见帕劳与日本人的关系,早就亲如兄弟了,历史渊源就在此。
随着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经贸往来愈加频繁,日本的警惕之心日渐暴露。
几乎每一次访问帕劳,都会借机聊上中国,企图牵制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实质上就是在挑动阵营对抗和拼凑军事集团,从而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三)如今帕劳的旅游业现状如何?
随着4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经济焕如新生,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是全世界旅游景点最重视的群体。
提供各种优惠政策的同时,也采取措施方便了中国人的出行,出境旅游逐渐成为一个热门选项,如今帕劳的旅游业现状如何?对华不友好态度会怎样影响经济发展?
自2014年开始,中国游客占据去往帕劳游客的半壁江山,到了2015年,岛内全都是成群结队的中国游客,占总游客的62%,这是帕劳人意想不到的。
从事旅游产业的商人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酒店和旅游设施,中国人的消费力强大到什么地步?
在科罗尔商业区的百悦大饭店的75间客房中,只有一间不是中国人订的。
可是岛上的原住民却不喜欢大量的中国游客涌入帕劳,原因是自己心里根深蒂固的日本文化思想,认为中国人不友好,没有素质,会严重影响他们纯净的居住环境。
他们没有看到中国游客对帕劳的支柱产业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中国游客,旅游业不会如此兴旺,鼎盛时期也不可能占到帕劳GDP的85%。
2015年3月,政府出台相关文件表示,由于不希望本国旅游业过于依赖某国游客,所以下个月会减少来自中国的包机,并且表示这不是歧视任何一个国家,依旧欢迎中国游客和投资商,这就是典型的“打你一巴掌,再给你一颗糖”。
中国人从来不吃这一套,如果不欢迎大可以不去,于是旅游人数开始走下坡路。
不仅如此,近年来帕劳政府始终不与大陆建交,而是和台湾保持着紧密的官方联系,这是我国游客去往帕劳人数断崖式下跌的根本原因。
2018年,由于人数下跌日趋明显,帕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早就招架不住了。帕劳总统雷门格绍依旧坚持访台,“硬生生”地表明要加强与台湾当局的双方关系,共享手足之情,实际上那一年台当局所谓的“友邦”仅仅只剩下17个,与台湾断交成为一种大势所趋。
外界猜测,当雷门格绍结束任期之后,下一届政府很有可能与大陆建交,可是继任者惠普斯继续重蹈覆辙,不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他曾经对着英国《卫报》说,要想抵抗东方某个大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压迫”,只能巩固与美国台湾的友谊。
2022年,帕劳政府又在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推迟访台的情况下顶风作案,大肆邀请台当局出席其举办的海洋大会。
可笑的是,台当局虽然参会,但始终被要求保持低调,不允许使用“具有主权象征的符号”,因为美方并不希望台当局太过引人注目,招惹中国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对于美国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如今在科罗尔商业区,平日里繁荣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沙滩边和机场里,放眼望去是一排排空巴士和游船。
2018年前,国人再次准备兴建一大批酒店,公司和优质沿海房地产,不过现在已经超过60个项目暂停。
帕劳以怨报德的行为确实很迷惑,他们也自酿自饮了这杯苦酒,至于何时复工,怕是要等到猴年马月了,帕劳政府如果没有实质性的态度变化,恐怕再也无法唤回中国游客和投资商。
面积四百多平方千米,人口不到两万的小国,敢在中国面前上蹿下跳(虽然中国没有把它放在眼里),其实也离不开美国,日本在背后撑腰壮胆。
美日是其第一和第二大援助国,再加上台湾和外国的经济援助,帕劳的基建初步发展,国家GDP总量全靠旅游业撑着,人均GDP达到了1.69万美元。在没有工业体系,农作物水果靠外国援助的情况下,成为大洋洲第三富裕的国家。
实际上这种发展是畸形且危险的,因为“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
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与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大,大多数国家包括美日,只求能够保全自身发展,无法兼顾“盟友”。
帕劳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其实真正的发展应该顺应历史潮流,靠自身的实力争取,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发展,而不是依赖其他国家的援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