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01日 星期六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骑楼之下,出行根本不需要雨伞。

骑楼曾是风靡整个广州城的一种建筑形态。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加上骑楼内部结构大多狭窄,生活不便,广州有很多骑楼都已经拆的拆,废的废,以前住在骑楼里的人也都早已搬走,只留下斑驳的墙迹在行人眼中匆匆而过。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当你雨天在北京路行走,大概也不会为头上有挡雨的屋檐而庆幸,这样一想,有点替骑楼委屈啊。

不过在北京路骑楼连片当中,有一幢红色的“歌莉娅225”尤为显眼和突兀,这座旧骑楼在十年前就由广州本土著名设计师李伟斌(Ben)改造,至今散发出旧骑楼改造后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在介绍这个成功改造案例之前,先说说骑楼本身吧。

| 骑楼那些事儿 |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骑楼是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500前的古希腊,怪不得看着总觉得有帕特农神庙的影子……不过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由英国殖民者建造,时称“廊房”;后经新加坡总督设计,有了现代骑楼最为显著的标志——五脚基,才定型如此。

各家店屋用五脚基相连,就会形成一条有屋檐的长街,可挡风避雨可乘凉,与亚热带气候完美相存。在东南亚一带迅速风靡,从南洋返乡的华人,也就把这种完美的建筑也带了回来,因此现今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都能见到这种建筑。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东地区最早出现骑楼的地方其实是香港,尽管很多香港人都以为境内的骑楼是从广州传过去的。

早在1878年,香港殖民政府就颁布了《骑楼规则》,而10年之后两广总督张之洞发现香港骑楼的功用才开始倡导在广州建造铺廊”,不过成效不大,止步于“纸上谈兵”。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骑楼真正兴起于民国初期,时任广东都督的陈炯明不仅第一次把骑楼写进了官方文献,更把它变成了美术建筑,分为甲、乙、丙、丁、午、己、庚7等,在城市各路兴建。

短短10年间,就建成了40公里长的骑楼街,北至德宣路(今东风路),西至龙津路,南至河南同福路,东至东华东路,仿佛整个广州都被骑楼“骑”着。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一德路和永汉路(今北京路)处的骑楼,都位列甲等,也许这也是它们能够保存至今的原因吧。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为适应城市发展,广州骑楼开始遭到拆迁,直到九十年代末,保护骑楼的呼声响起,才保住这些见证大半个世纪变迁的建筑。

十年建成,十年拆迁,这些建筑被时代喜好折腾得越发斑驳。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骑楼的结构共分三段:下段为约宽为4米的走廊列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檐口或山花;沿街的一面在各层窗台以下的墙面或檐口窗楣处大多都有丰富的装饰花纹或浅浮雕。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西关骑楼是早期骑楼的代表,外观主要采取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山花和楼身设计大多直接体现古罗马的装饰特征,如罗马柱、卷曲花纹等;但也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比如墙体多是中式清水砖材料,其中最具中式建筑特色的是在西关大屋中常见的满洲窗———由一块块细小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的方形窗。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 北京路225号 |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保护骑楼”的呼声让很多骑楼留了下来,但它们都是在风雨飘摇的历史中走过七八十年的旧楼,保育又成了一个大问题,加上产权混乱,二十年过去了,广州骑楼的变化竟然止步不前,最多是外墙翻修甚至直接荒置,但在这二十年里,有一栋骑楼在一片感叹唏嘘声中熠熠发光——北京路225号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2008年,Ben接受了改造北京路225号的挑战,他在楼里楼外转了一圈后,发现这基本上已经是座“危楼”

为了保住建筑的外形和架构,Ben花了8个月的时间去加固,期间还要尽量减少工人们上上下下、搬搬抬抬对它造成的二次伤害……完成这一部分后才开始正式改造设计的。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改造其实很不讨好,拆了重新建一栋楼,既省时省力还没那么大压力……但我自小在广州长大,小时候的傍晚在路边等公交看马路对面骑楼的满洲窗,被屋内的灯光折射出隐隐约约又五彩斑斓的身影,那是一种充满烟火气的温暖,令我至今记忆犹新,所以我想,还是不讨好地留住一些城市印记吧。”

Ben沉静地细说自己的回忆,我仿佛看见了他和他同龄人们被骑楼温暖的童年。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所以在这栋建筑里,处处点滴都是过去的回忆:狭长又陡的楼梯,颇具怀旧感的水磨石米花街砖,五彩透光的满洲窗等等,全都不是新时代的人们所熟知的。

尤其是那些花街砖,近些年虽然又流行了起来,但在十年前根本没人生产,是Ben去泰国寻得再运回来的,才得以呈现一栋令大家都惊叹和回忆的“225”。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如果你在北京路逛着街走进这里,一定要留心这几点: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1 | 一楼那扇玻璃门上的门把手,其实当初留在五楼的旧椅子上的扶手。那把椅子是明末清初时期的,Ben拿到手时它已经全然腐朽,只那扶手还完好,于是就巧妙地成了门把手。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2 | 三楼一直都有不同的展览可看,当中有根“柱子”造型有些许奇特,那其实是三个旧箱子摞在一起,主人已经寻不得,它们以另一种身份继续留在了这栋楼里。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3 | 正梯的楼梯扶手,是一直保存至今的。如果你低头仔细看,会发现上面有锈迹也有掉漆。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4 | 进门的右边,贴着一张不是特别显眼的门牌解说,上面写着这栋楼几经易主,曾经有过哪些人哪些事,我建议你在楼里充分感受过后再出来看。

| 花与爱丽丝 |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 一楼·花店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二楼·服饰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三楼·展览厅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四楼 ·素食馆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五楼·主题民宿

2016年,Ben又重新小改了一番这栋建筑,现在的“225”,一楼是花店,二楼是服饰,三楼是展览厅,四楼是素食馆,五楼是主题民宿,与它“花与爱丽丝”的设计主题更为贴合,也更加层次分明了。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歌莉娅225

| 地 址 |

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225号

广州的近现代史,都在它们的见证下发生,是极有故事的建筑物

上一篇新闻

深圳新剧开票|限时6.6折!畅销绘本音乐剧《花格子大象艾玛》暑期档巨献

下一篇新闻

致那些一被“异性关注”,就沦陷的女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