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文艺漫谈|像阅读但丁一样阅读奥古斯丁

文艺漫谈|像阅读但丁一样阅读奥古斯丁

在《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一部传记》这部短小而深入的作品中,普利策奖得主、历史学家加里·威尔斯讲述了《忏悔录》的来龙去脉——奥古斯丁口述《忏悔录》的动机、该书的本意以及该书诞生一千五百年来所遭受的种种误读。继创作奥古斯丁传并翻译《忏悔录》之后,威利斯再次以其无双妙笔向世人介绍了这部在基督教及西方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巨作。

现代读者着迷于奥古斯丁的传奇人生,往往将《忏悔录》当成自传来读。威尔斯却指出,这种读法是错误的。这本书并非自传,而是一篇长长的祷文,充满了《圣经》的言词;它致意的对象不是人,而是上帝。奥古斯丁自叙生平不是为了夸示,而是为了确认自己充满罪孽与救赎的戏剧性人生在圣史(Sacred history)中的位置。威尔斯在书中写道:“我们应当像阅读但丁一样阅读奥古斯丁,留意那丰富多彩、重重叠叠的圣经隐喻与神学象征。”威尔斯也谈到了《忏悔录》的持久影响,这部作品面世之初饱受争议,在中世纪一度遭到忽视,到十四世纪重新获得瞩目,从此一直备受重视。如今,对《忏悔录》感兴趣的早已不仅仅是基督徒,更包括历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文学评论家。

威尔斯运用无与伦比的清晰笔法和高超的技巧,剥除了十几个世纪以来堆积在奥古斯丁这部灵性巨著上的层层误解。

城市塑造着亿万人的生活与观念,但在现代政治学中,城市的概念却被民族国家、认同群体以及正义和自由等等理念所覆盖。《城市的精神:城市“个性”在黄金时代的意义》一书重拾古典学派的观点,提出一座城市能够表达它独有的气质或价值观。在远古时代,雅典与民主是同义词,而斯巴达则代表着军事化纪律。在这部充满原创性、令人着迷的作品中,贝淡宁和阿维纳·德沙利探讨了这一古典观念在现代城市中的体现,并指出哲学及社会科学应当重新发现城市的精神。

贝淡宁和德沙利带领读者游览九座现代城市,并解读了它们各自特有的气质。这九座城市分别是耶路撒冷(宗教)、蒙特利尔(语言)、新加坡(国家建设)、香港(物质主义)、北京(政治权力)、牛津(学习)、柏林(宽容与狭隘)、巴黎(浪漫)与纽约(野心)。贝淡宁和德沙利比较了每一座城市的悠久历史以及相关小说、诗歌、传记、旅游指南、标志性建筑,并加以他们自己的看法与思考。本书展示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如何在其政治、文化和经济生活中得到体现,更展示了城市自豪感如何抵制全球化带来的同化倾向并抑制民族主义的过度发展。

《城市精神》具有不加掩饰的印象派风格。该书结合了轻松的叙事和前沿理论,鼓励不同观点的争鸣,为哲学与社会科学开启了新的探索方向,是世界各地城市爱好者的必读之作。

贝淡宁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致远客座教授兼北京清华大学比较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他的著作包括《中国新儒家》及《超越自由民主》(均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汉译本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阿维纳·德沙利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任民主与人权特聘教授兼社会科学院院长,著有《人民劣势及权力:在怀疑主义时代教授政治哲学》(Disadvantage and Power to the People: Teaching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Skeptical Times)。

在今天这个嘈杂混乱、无法预测的世界,我们向科学寻求必然与答案,出现问题的时候又怪罪于科学。《盲点:科学与不确定性的危机》一书则指出,视科学为必然其实是一种危险的错觉;我们只有通过拥抱科学的模糊本质,才能真正欣赏科学之美并驾驭其潜质。

本书对气候变化、全球金融危机等等当代最令人困惑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大胆挑战我们对科技与进步所怀有的神圣信仰。与此同时,本书也揭示了科学发展的关键恰恰在于我们最意料不到的地方——在于那些不确定的、模糊的、绝对无法预测的因素。威廉·拜尔斯阐述了为何科学探索中的主观因素正是其生命力的来源;他一方面展示了科学对必然性与严格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创造力、自由和奇迹的重要性。拜尔斯引用了一系列趣味十足的例子,从华尔街过度依赖算法在不确定的市场中强求确定性,到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中的不可判定问题,乃至乔治·康托(Georg Cantor)提出的看似矛盾却千真万确的无穷论;通过这些例子,他证明了我们可以而且必须认识存在于我们的科学及数学认知中的盲点。

《盲点》一书提供了一种看待科学的全新视角,不但强调科学的强大力量,更强调科学的局限性以及无可避免的模糊性。除此之外,本书也告诉我们如何以更明智的方式解读当下最棘手的种种问题。

威廉·拜尔斯是蒙特利尔市肯考迪亚大学的数学及统计学名誉教授,著有《数学家如何思考:用模糊、矛盾和悖论创造数学》。

如今,美国慈善事业在学术研究、社会运动、公民权力、政策制定、人道救援等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美国社会中一股强大而不可或缺的力量。慈善事业是如何发展壮大的?《美国慈善史》是第一部深入研究这一独特现象二十一世纪发展历程的著作。从老洛克菲勒等大亨建立的大型基金会,到红十字会和“硬币大军”(March of Dimes,美国一家关注

儿童医疗的慈善机构)这类汇聚涓滴之力的组织,再到比尔·盖茨、乔治·索罗斯等等后起的个人力量……著名历史学家奥利维尔·如恩斯记录了私人捐助与公共事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展示了这种联系如何扩大民主、创造历史。

如恩斯探讨了美国慈善业的深层意义:慈善事业不仅意味着捐助穷人,更是一种开放的、不无争议的手段,孕育了独立调查和问题解决等行业,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支持科研和高等教育,将这些领域推上了世界舞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霍华德·皮休(Howard Pew)有意赞助年轻的比利·格拉汉姆(Billy Graham)对抗自由主义慈善家,预示了未来的文化之争,并增加了对宗教的慈善援助。在六十年代,福特基金通过教育、选民登记运动和社区行动项目支持了民权运动。如恩斯提出,美国提供的捐助使其能够在二战后向其他国家出口自己的理念。此外,他也探讨了联邦税收政策对于统一各类非盈利产业所起的作用。

《美国慈善史》指出美国对慈善业的扶持与依赖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并探讨了公益思想如何植入国民意识形态,成为公民民主的一部分。

奥利维尔·如恩斯是弗吉尼亚大学的访问历史教授,著有《为什么20世纪是美国世纪》(Why the America Century)、《美国法人化》(Making America Corporate)和《多变的不平等》(The Changing Face of Inequality)。

大多数人都知道长得漂亮是有好处的。为了追求美,我们在化妆修饰乃至整形手术上花费了不计其数的时间与金钱。但是好相貌究竟有多“好”?证据表明,好相貌的好处相当大。《美貌的价值:为什么外表漂亮的人更成功》是第一部以科学态度测算美貌带来的利益的作品。本书展现了美貌的人如何受到社会的偏爱,漂亮脸蛋儿如何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获得令人震惊但又无可否认的好处。著名经济学家丹尼尔·哈默迈什告诉我们,长相好的人更容易找到工作,工作中更能事倍功半,实际收入更丰厚,更容易获得贷款且贷款条件更优,配偶更漂亮、受教育程度更高。哈默迈什阐述了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并解读了这种情况对于长得漂亮以及不那么漂亮的人分别意味着什么。

哈默迈什在本书中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普遍的美的标准是否存在?他用大量事例论证了外表漂亮的员工如何挣到更多的薪水,这种现象的性别差异,以及不同行业对外表的不同重视程度。他讨论了给美貌的人高工资是否有歧视之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又是谁在歧视谁。

哈默迈什调查了外貌在男女交往中的商品价值,并考察这一价值观对于寻找更聪明或收入更高的伴侣具有怎样的影响,甚至讨论了政府是否应该为长得丑的人提供补助。他也讨论了美貌的经济利益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外表障碍”者应该如何克服自身的缺陷。

《美貌的价值》所考察的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敏感话题,它证明了美貌带来的好处绝非我们所想象的那么肤浅。

丹尼尔·S·哈默迈什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任经济学基础特聘教授,同时在荷兰马斯垂克大学任劳动力经济学教授。他著有《劳动力需求》(Labor Demand,普林斯顿出版社出版)及《无所不在的经济学》(Economics Is Everywhere)。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上一篇新闻

熔铜十五年,朱炳仁熔铜艺术是世界铜艺术史的另一个高峰

下一篇新闻

适珍拍卖线上拍卖 | 中国书画——名家书画专场(八十三)(2)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