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尊师往事 北洋海军在新加坡的拜师故事

清王朝在1888年正式批准设立的北洋海军,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舰队,某种意义来说,也可以认为是第一支现代的海军舰队。从筹建开始,北洋海军就扮演着事实上的国家海军角色,其活动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北洋”所指的黄渤海地区,实际上北洋海军的活动范围北起俄罗斯海参崴,中至日本、朝鲜,南迄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南洋地区,是当时东亚最为活跃的一支海上力量。

1889年冬季,北洋海军循旧历,从北方南下过冬、巡弋,春节驻泊于香港。3月末,在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率领下,“定远”“镇远”“经远”“来远”“致远”“靖远”“济远”7舰编队从香港出发,前往越南西贡、以及菲律宾群岛访问,途中首次正式访问了英国在远东的重要殖民地新加坡。

在北洋海军访问新加坡期间,发生了一件于当地十分轰动的事件。即到访的中国各舰舰长突然于一天盛装拜访当地一座小小的律师楼(墨经梳律师楼),引起当地人纷纷尾随围观。抵达律师楼后,戎装佩剑的中国军官并不是要办理法律事务,也没有与律师楼的东家有所交际,而是集体参拜一位在律师楼工作的普通文书,军官们纷纷五体投地,行三叩九拜大礼,此举在当地引起轰动,事后才渐渐了解,那位受到中国军官叩拜的老者,实际曾是这些军官们的老师,北洋海军不远千里首次正式访问新加坡之际,各舰长们没有忘记尊师重道。

受到北洋海军军官集体敬拜的老者,名叫曾锦文,本身也极具传奇色彩。

1866年,左宗棠、沈葆桢在福建马尾创办了中国首个综合性的近代化海防机构——船政,同时举办中国首个西式的海军军官学校和船舶工程学校,即著名的船政后学堂和前学堂。当时,船政学堂的招生主要在福州地区展开,籍贯福州、1851年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的曾锦文也前来报名入读,时年15岁的曾锦文由于之前曾在槟榔屿的大英义学(Penang Free School)学习,英文能力远远超过当时在读的福州本地学生,在缺乏师资,由其缺乏外语人才的情况下,船政后学堂破格建议曾锦文退学,转而将他提拔为助教,配合当时年仅25岁的英国海军军官嘉乐尔(J.Carroll)开展船政后学堂的教学工作。

尊师往事 北洋海军在新加坡的拜师故事

船政后学堂第一届驾驶班学生合影,邓世昌、刘步蟾、林泰曾等后来成长为北洋海军中坚骨干的将领都在其中

当时船政后学堂采取快慢班制度,根据学员的资质和学习进度,将首届航海专业分为一、二两个班级,其中一班为学习进度较好的快班,由嘉乐尔教授,二班为学习程度相对较慢的班级,主要由曾锦文教授,当一班学生毕业后,再由嘉乐尔对二班进行强化教学。同时,船政后学堂采取一师制,即每个班级的所有课程均有一位老师全部包办。由此,曾锦文就与很多船政后学堂学生都有了师生之谊,如叶祖珪、黄建勋等。

1872年,曾锦文因故从船政后学堂辞职,回到南洋,辗转到了新加坡定居工作,未能料想的是,那些年纪只比他小几岁,甚至年纪还比他大的学生们,仍然记得这位小老师。10余年过去后,在船政后学堂早期毕业生已经担当起中国海防重任之际,这些已经身为将官、舰长的学生们,依然牵挂着这位老师,乃至于在到访新加坡时,特意前去行了师生大礼。

尊师往事 北洋海军在新加坡的拜师故事

船政后学堂首任助教曾锦文

从当时的一些细节看,到新加坡拜访老师并非是北洋海军军官的临时起意,可能早在香港乃至威海卫时,这些学生们就已经预做了准备。对曾锦文行三叩九拜大礼时,这些北洋海军军官还同时给老师献上了一份颂词,颂词由林泰曾撰稿,刘步蟾书写,直接到新加坡拜师的各军官没有在颂词上具体列明,而当时在威海卫等地,无法亲自来拜师的军官们的名字则附在颂词之后,分别是李和、萨镇冰、黄建勋、戴伯康、林颖启、林履中、蓝建枢等。

颂词的具体内容为:

……我朝肇兴船政之始,左恪靖虚心擘划,广开揖客之门;沈文肃实力规营,大启延宾之席,裁培俊秀,期为成材,罗致名贤,位之西席。先生乃首承礼聘,暂屈笔耕,高拥皋比,宏开马帐,譬如生公说法,石亦点头。何惭韩愈为师,人欣鼓篋。始调音学,分清浊于腭唇。继讲算章,辨毫厘于铢黍。研竖亥步天之法,窥管候星。摭道元注水之经,按图测海。阐西人不传之秘,为诸生独得之奇。用是别户分门,各勤执事;探纯索隐,大有传人。窥循循善诱之心,咸知努力。迨汨汨穷年之候,具见会心。先生讲学愈殷,直绍关中伯起,刮目相待。不轻吴下阿蒙,期作楫于巨川,勉成大器。媲传经于绛帐,不倦清规。所以济济英才,乐灸郑康成之范,烝烝髦士,胥出文中子之门。盖殷拳主教者六七年,而造就成材者数十辈……

北洋海军访问新加坡期间,高级军官集体拜见曾经的老师,成为一段佳话。此后,这些高级军官仍然继续与老师保持着交流,直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曾锦文的很多学生化作了中国海军的烈士。

尊师往事 北洋海军在新加坡的拜师故事

北洋海军“靖远”管带叶祖珪为老师曾锦文的译作题写的跋

尊师往事 北洋海军在新加坡的拜师故事

曾锦文翻译的《水浒传》节译本《宋江》

曾锦文在新加坡从事文书工作之余,寄情于翻译,先后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兴唐传》、《东周列国志》、《聊斋志异》等翻译或节译为马来语本,成为将中国古典名著译为马来语的先行者。只是后来人大多不了解这位皓首穷经的老者,竟然与中国海军有过一段特殊的情缘。

上一篇新闻

历史剧|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94版三国演义(下)

下一篇新闻

谁说女子不如男?《老三国》最大的“战争戏”竟然是个女导演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