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9日 星期日

10元起家到千亿身价,豪赌三次营收翻40倍

文 | AI财经社 杨雅芳

编 | 梁夜

2018年10月10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8胡润百富榜》,马云家族以2700亿元财富排在榜首,许家印和马化腾紧随其后。榜单前10位的名字大多常年出现在财经新闻的头条上,只有一位例外:王文银家族。此人以1100亿元身家与雷军并列第10名,备注的公司叫做正威,全名是正威国际集团。

10元起家到千亿身价,豪赌三次营收翻40倍

对于王文银和正威,大多数人可能没有太多了解。王文银是谁?正威又是哪家公司?5年前,正威集团空降世界500强第387位时,时任深圳市市长的许勤也有同样的疑问。

一直以来,王文银和他的正威都非常低调,很少出现在公众视线中。王文银曾表示,不做“出头鸟”,要做“隐形冠军”。在他看来,等到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上万亿的企业,到时候就不用低调爬行了。

放弃国企工作,南下打工

1968年,王文银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梅城镇下辖的河湾村。他家祖上三辈都是农民,家境贫寒,但这不妨碍他从小就想做个大人物。读小学时,王文银就告诉母亲,千万别把他上学时笔记和课本当废品卖了,如果有一天他成了大人物,这些都是无价之宝。

最初,王文银对商业世界没什么想法,他想当官。在县城读高中时,王文银的爷爷因家里缺钱看不起病而离世,他开始意识到,光做官不行,还得有钱。

王文银从潜山中学毕业,考入南京大学天文学系。1989年,毕业后的王文银被分配到了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每个月工资400元,这在当时几乎是上海市平均工资的2倍。高薪、稳定,这样的工作在大多数人看起来绝对是个金饭碗,安分守己地干下去,早晚能在上海买房。

想做大人物的王文银不满足于此。1993年,王文银停薪留职,揣着400元准备到深圳打工。当时的深圳热闹非凡,满大街都是淘金客和打工仔。

辗转两周来到深圳的王文银手头只剩下10元钱,根本住不起旅店,只能到路边桥洞下暂住。因大学学的是天文学,不好找对口工作,王文银收起大学毕业证,拿着高中文凭,找到一份仓库搬运工的工作。上班一个月后,发了工资,他才从桥洞搬出来,租了一间3平米的小房间住。

他所供职的公司名叫恒都,是一家生产电线插头的香港企业。公司仓库中的缆线、插头、连接件足有几千种,对应的物料编码也有几千种。王文银只花了一个星期就把上千个编码都背下来了,当时需要问物料库存信息,基本都只问他一人。

有一次,香港的大老板来库房检查,随口问起一款产品的库存,王文银立刻报出准确数字。大老板回港后,立马将王文银提拔为库房管理部总经理助理,而后又一路升至工厂生产物料控制总经理,工资也从最开始的月薪800元增至数千元。

担任总经理期间,王文银亲自跑销售,一年跑遍全国500多个城市,公司业绩增长了300%。恒都总裁曾对外评价王文银称,他撞了墙绝不会回头,而是要在墙上打个洞,然后将洞扩展成一扇门。

10元起家到千亿身价,豪赌三次营收翻40倍

被日本老板看不起,自己创业

因表现出色,王文银被日本日立公司以年薪100万加2个点提成的条件挖走。在日立公司的第二年,王文银主动请缨开拓一个新区域,一年下来,单是提成就拿到了2000万。

在这家公司的一段经历使得王文银决定创业。当时他发现一位客户有拖欠贷款的前兆,于是向老板建议,不要和此人继续做生意,但公司另一位日籍销售人员却不同意王文银的观点。日本老板最终采纳了日本销售人员的建议,结果导致公司数千万元的巨额贷款没有收回。

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采访时,王文银回忆了这段经历,他说:“这件事对我的刺激很大——虽然我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但这位日本老板可能是下意识看不起我这个中国人,最终采纳了日本销售人员的意见。正是在这件事情之后,我有了创业的冲动,决定创办自己的企业,自己给自己打工。”

1995年,王文银拿着打工赚的第一桶金,在深圳创办了携威电源线厂。创业初期,他和工人一起加班加点,晚上睡在车间。仅1个月,工厂实现盈利;3个月后,电源线厂的销售额从200万元增加到了1000万元。

10元起家到千亿身价,豪赌三次营收翻40倍

这离王文银的目标还很远。早在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工作的时候,他就心怀要做成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梦想。据《中国企业家》报道,王文银有一本绿色封皮的文件夹,保存着1990年以来的历届世界500强名单。

世界500强名单由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发布,诞生于1955年。1989年,中国银行进入榜单,中国企业的身影才开始出现在500强的名单中;而直到2008年,联想集团以167亿美元年收入排在榜单第499位,中国民营企业才首次在世界500强里有了一席之地。

以王文银创业那年的世界500强名单为例,排在最后一名的是美国公司道康宁,年营收22亿美元,这个数字是王文银的电源线厂所望尘莫及的。

豪赌三次,营收10年翻40余倍

2012年,王文银接受采访时称正威集团要成为世界500强。次年7月,《财富》放榜,正威集团首次进入世界500强榜单,排在第387位,成为新上榜的16家中国企业中仅有的两家民营企业之一。

创业17年,当初那个看起来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居然让王文银做到了。梳理他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王文银更像是一个高明的赌徒,在关键节点抄底,实现了突破。与王文银有过接触的人,对他的评价基本都是“狂人”“疯子”。

1997年,适逢亚洲金融危机,可王文银却选择在这个时候扩张。在他看来,当时厂房房租都大幅降低,生产设备滞销,正是囤房囤设备、降低创业成本的好时机。王文银说服供应商,以分期付款的形式,支付10%的定金买下100台设备。当年在深圳,规模最大的厂房也不过拥有100台机器。

王文银对外宣称设备是全款购得,以此吸引大批客户。金融危机过后,电源线进入了旺销期,王文银身兼数职,白天送货,晚上与客户谈业务,有时累得吐血。很快,他就赚得盆满钵满,并行业内彻底打响了名头。

第一次押注成功后,1999年,王文银整合旗下几家工厂组建了正威国际集团,从电线厂开始向产业上游拓展延伸,开办了自己的电缆厂、塑胶厂、铜材加工厂,把产品卖到了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3年,“非典”来了。当其他企业纷纷放缓投资时,王文银先后买下国内几座铜矿山和钨矿山。这个举动一度遭到合伙人余兴旺的反对,余兴旺放话:“你要买铜矿我就走人。”依据行业经验,买矿山风险太大了,很有可能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幸运的是,王文银又一次赌赢了。这些矿山虽然短期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但也让正威集团一举成为铜行业的最大“庄家”,不再受制于原材料忽上忽下的价格波动,完全超脱了常规层面的经营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王文银再次出手。在铜价暴跌至每吨2万多元时,他连续出手并购了一系列贬值的欧美铜加工企业,买入了几十万吨现货铜,同时在日内瓦、美国、新加坡设立了三个海外总部。金融危机过后,铜价回升,王文银又以每吨4到8万元的高价将铜出手,仅几十万吨的现货铜,就实现了百亿级别的营收。

10元起家到千亿身价,豪赌三次营收翻40倍

2008年后,正威逐步发力,年营收呈现出连年翻倍上涨的态势,从2008年的116亿元,一路涨到了2011年的1280亿元,并在2012年跨越了2千亿营收的门槛。

2013年,正威以295.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48亿元)的营收成为世界500强第387名,王文银也在同一年成为胡润百富榜的第19名,身价300亿人民币。

从2013年至今,王文银的名字已连续5年出现在胡润百富榜上,一直稳定在前20名。2018年,王文银首次进入前10,与雷军并列。正威集团的表现也同样让人侧目:2018年,正威成为世界500强第111名,较前一年上升72名;营业额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是全国民营企业制造业的第2名,仅次于华为。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上一篇新闻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7岁上大学,突然从美国回国,成了一个白领

下一篇新闻

透着灵气、掩着心气,韩国内外有一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