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8日 星期二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前文提醒:这篇文章比较长,共10000字多一点,大家可以只看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部分,比较重要的地方我打了加粗和加黑方便大家阅读。文中如有误,欢迎大家指正,有错必改。


备受关注的三星堆

说起三星堆,估计大家都不会陌生,毕竟就算你不了解考古,但是你总看过春晚吧!在2022年的春晚节目单上与三星堆有关的节目就有两个。

第一个节目是“三星堆文物现场发布仪式”,张国立与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一同为我们揭示了三星堆的标志性文物,其中一个就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青铜面具”。

这件三星堆青铜大面具宽131cm、高71cm、深66cm,重达131斤,于2021年6月23日从三星堆遗址3号坑提取出坑。大家从下图外观上就可以感受到它的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春晚舞台上的大面具是真品,而不是复制品。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春晚现场的三星堆大面具,看着就很大

接下来的节目是表现三星堆文明由杨丽萍编舞的《金面》,里面的男演员佩戴的就是三星堆文明中的黄金面具,而且其发型就是参考国志中所描绘的蚕丛部族人“椎髻左衽”的形象。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春晚舞蹈《金面》

三星堆文物除了在春晚上跟全国观众见过面之外。在其老家四川省同样受宠,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四川在面向世界进行旅游招商时,向外展示的三个名片除了著名的九寨沟大熊猫,另外一个就是三星堆

三星堆在考古界地位同样十分重要,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三星堆不仅仅是在国内火,在国外受关注度也很高。上世纪80年代发现三星堆祭祀坑后,美、英、法、澳、日等国的学者都对研究三星堆抱有极大热情。

目前英国剑桥大学的学者正对中国民间收藏的疑似三星堆文物进行各种科学检测。这也给国内考古学者带来一定压力,毕竟曾经我们的国宝敦煌文化的研究就出现过“敦煌学在国外”的尴尬和屈辱。

三星堆为什么会那么火?

首先来说,三星堆文明是世界青铜文明中最具魅力且不可或缺的文明之一。如前文所述,三星堆有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青铜面具;有世界上最早和最高的青铜神树;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有神秘的青铜太阳轮等世界闻名的文物。而且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数量之丰富是以成千上万的来计数的,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极为罕见。

其次,三星堆文明之所以受关注还在于其的“”和“”。三星堆文明起源于何方?三星堆文明为何突然消失?三星堆文字如何解密?三星堆人真的是纵目吗?大量精美的青铜和玉石器为什么会被故意烧毁掩埋等等无一不让人挠头但又迫切想一探究竟。

再就是在当今盗墓考古小说流行的今天,人们对文物考古的兴趣也在增加。除此之外,故宫博物院也相当给力,故宫文创类产品的推出,也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对文物和考古的关注。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故宫文创

当然也少不了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原因,比如上午三星堆挖出了新的文物,下午大家刷刷手机就可以看到了,很好的满足了大家追新的好奇心。

那么,接下来咱们就来说一说三星堆的那些事儿吧!

近百年的发掘史

关于三星堆的发掘过程,很多书上都有介绍,这里跟大家简单捋一下。

三星堆的来源

我们平常说的三星堆一般是指三星堆遗址或三星堆文化。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县级市),从卫星地图上可以看出,其离成都很近,实际距离也只有四五十公里而已,而且两者都位于平原地带。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三星堆卫星地图

三星堆的具体位置在广汉市郊外的马牧河南岸,它的正规地名应该是广汉市南兴镇三星村。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湿润,在未被人们关注以前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在三星村里有三个凸起的大土堆,在平原上显得格外醒目。

而在马牧河的北岸,有一块月牙形的较大台地正好与这三个土堆遥相对应。不知是哪个年代的文人墨客,见此情景给它们起了一个很有诗意的名称“三星伴月”,后来被人们传开了,三个土堆就叫三星堆,而对应的“月亮”就是今天的月亮湾,这就是三星堆名称的由来。

对于三星堆的来源,有推测认为这三个土堆成直线排列,有可能是古时的城墙,后来由于被人为挖开了缺口而形成。或许也有一定道理,毕竟平原地区人们取土肯定倾向于挖大土堆而不是肥沃的农田。不过由于缺乏保护意识,三星堆在当代被人为取土烧砖导致现在的三星堆只剩下半座也能作为一个佐证。

三星堆的发掘

三星堆文物的发现时间较早,有记载最早的发现是在民国时期1929年春季的一天,当时的中国南方一边是国民党闽赣军阀正在“会剿”井冈山,另一边国民党内部蒋介石和桂系军阀正打的不可开交。

  • 文物初现世

这天,在四川广汉南星镇月亮湾的一个农民燕道诚正在离自家不远的水渠疏通河道,突然一起干活的儿子在挖掘中好像碰到了什么东西,父子二人小心清理后发现竟然是一个大玉环,就在他们取出玉环后,发现下面竟然还有一堆玉器。老道的父亲颇有心机,为了避免被别人知道自己发现宝藏,赶紧让儿子把土重新填上,装作没有任何事发生,干完活就像往常一样收工回家了。

等到夜里,燕道诚和儿子悄悄把这些宝藏挖了出来,仔细盘点后发现这堆宝藏中竟有玉璧、玉圭、玉琮等大大小小玉石器300多件。燕道诚不知道的是,他们的偶然发现揭开了轰动世界的三星堆文明探索的序幕。然而他并没有急于把财宝卖掉,而是等过了一年发现没什么异常后,才带着一件玉琮给当地驻军的军官看,军官把玉器给当时成都的古董商人看后,商人大为吃惊,认为是一件稀世珍宝。

此后,月亮湾一个农民的手中有罕见宝物的消息渐渐传开了,当地古董商和富豪乡绅纷纷求购,以致于当时古董“广汉玉器”闻名一时。不过这并没有给燕道诚父子带来多少好运,发现宝物后父子二人相继得了一场大病,燕道诚觉得是报应,便把挖来的玉器分给邻居亲戚一部分以求消财免灾。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燕道诚父子(据说其曾做过三年县令)

“广汉玉器”引起了传教士董笃宜的关注,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很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在当地朋友驻军旅长陶宗伯的帮助下,他从燕家拿到了几块玉器,并且催促陶旅长把失散的器物寻回,还向当地农民和古董商人做了保护文物的宣传。在文物保护的过程中还少不了广汉时任县长罗雨苍的支持,他在得知本地挖到珍贵玉器后,便下令对挖掘地严加保护,严禁私人乱挖。

  • 早期考察与发掘

1931年6月,董笃宜与时任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馆长美籍教授葛维汉、华西大学地质学家戴谦和教授等人到三星堆地区考察,拍摄了出土文物地区的周边环境照片。

1934年3月,葛维汉经当地政府批准,办完发掘手续后和助理林名均组织了一支考古队,在当地驻军陶旅长和县长罗雨仓派出警卫和团丁的保护下,在太平场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挖出了600多件石器、玉器和陶器等,之后这些文物都交给了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前身)此次考古发掘是四川历史上最早的考古发掘,之后的二十多年发掘工作因战乱中断。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1934年葛维汉(右一)、林名均主持三星堆考古发掘

  • 建国后考察与发掘

1956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两名队员对月亮湾、横梁子进行了田野调查。从当地村民手中收集了一部分玉石器。

1958年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组到广汉考察,发现少部分石器和陶片。

1963年9月,三星堆开始了第一次正规的且由中国专家主持的考古发掘,由时任四川博物馆馆长,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冯汉骥先生带领的考古队对三星堆村的月亮湾进行了系统发掘。此次发掘面积约150平米,发现了大片房屋基址、红烧土和大量陶片,展现了三星堆遗址和文化的基本面貌。当时冯先生曾感慨:“这一带遗址如此密集,很可能就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之后的十年间,考古发掘因文革中断。

1974年当地农民在田间发现一坑磨石。两年后的1976年,人们又发现了几件玉器,石矛和青铜牌饰,这是三星堆首次发现青铜牌饰。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青铜牌饰(出土于二号坑)

1980年春天,四川省考古研究所决定重新发掘三星堆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开启。此次发掘地点选在遗址第三个堆子旁边,此次挖出了不少陶片和石器。这年冬天,发掘队来到了三星堆第二个堆子旁进行发掘,这次发掘收获颇大,出土了大量夹砂陶片、石制工具以及“红烧土”和房屋地基遗迹,还发现了许多猪、鹿、羊等动物牙齿。

1981年春天,发掘工作在原发掘基础上进行扩大,持续40天的发掘发现了数以万计的陶片和部分珍贵玉石器。除此之外还新发现了许多房屋基址和四座竖穴土坑墓。这次发掘的发掘报告《广汉三星堆遗址》中指出,三星堆是“一种在四川地区分布较广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有别于其它任何考古学文化的一种古文化” ,已经具备了夏鼐提出的命名考古学文化的三个条件,建议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1982年4月12日,三星堆第三次考古发掘正式开始。此次发掘证明了三星堆遗址和新繁水观音遗址有密切联系。接下来的几年三星堆的发掘范围不断拓展,在遗址中第一次发现了四川四千多年前的古代蜀人陶窑,也发现了许多从来没有见过的器物。1982年和1984年,考古工作者进行的两次发掘,发现了三星堆遗址最晚期的遗存。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教授评价三星堆为“古城、古国、古文化”。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三星堆陶猪撞脸(愤怒的小鸟游戏中)绿皮猪

1986年3-6月,在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林向和四川文物考古所陈德安两位专家带领下,考古队开始了对三星堆遗址自发现以来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第四次考古发掘),这次发掘发现了9座房屋基址,101个灰坑,10万多块陶片和500多件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和漆器。这次发掘还发现了一些距今4800年历史的器物,它证明了三星堆遗址从距今约5000年到3000年的历史从来没有中断过,并且把四川的历史推进了几千年。

  • 闻名天下的一号祭祀坑出土

1986年7月,当地砖厂工人在三星堆南面的土坡上取土时,发现了大量陶片和少量玉器,得到消息的考古队立马赶往现场。经考古发掘,该遗址坑面积约15平米,坑内表面堆放有大量动物骨渣,再下面一层有一堆大象臼齿(非象牙,一只大象有四根臼齿和两根象牙)。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一号祭祀坑发掘现场

在这个后来被命名为“一号祭祀坑”的坑内,发现的有一件被打破的青铜龙虎尊,这是三星堆发掘以来第一次发现这么大件的青铜器。在龙虎尊的旁边还发现了一块重170多克的金料和一件“金面罩”;一号坑内最著名的文物是一支纯金卷包的黄金手杖,这样的金杖中国考古历史上是第一次发现。该坑内还出土了大量青铜人头像和跪坐青铜人像,独特的造型和姿态都是以前从未见过的。

据统计,一号祭祀坑一共出土了金、铜、玉、石、骨、陶、牙等质料420件,其中包括青铜器178件,金器4件,玉器129件,另外还有海贝和大约三立方米烧骨碎渣。

  • 接踵而至的二号祭祀坑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发现一号坑的喜悦之中时,一个月后,在一号祭祀坑附近30多米的地方,砖厂工人在取土时又发现了一个类似器物坑。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图中为1986年发掘二号坑时的场景

考古人员赶到时,一个青铜面具已经显露出来,接着挖掘中他们发现了排列整齐的60根巨大的象牙,纵横交错铺在坑道中。而在象牙的下面是装满了海贝的青铜尊和装满了玉器的青铜缶以及造型各异的青铜兽面具等器物,不过二号坑的明星文物是发现的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像和太阳轮等

二号祭祀坑出土的文物种类和数量比一号坑还要庞大,在二号坑内考古学家共清理出1300余件文物,其中青铜器就有一半以上,还有金器61件,玉器486件,象牙60根,另有海贝4600余枚。

三星堆一、二号坑文物的发现,震惊了国内和国外,三星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开始被全世界关注,出生于四川的张爱萍将军的亲笔题词“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值得一提的是,一二号祭祀坑的发现处,仅仅距离葛维汉挖的探方600米,可见三星堆的文物遗迹之密集,三星堆带给人们的惊喜还远不至于此。

  • 20世纪末的系统挖掘

1986年到1997年之间,考古学家对三星堆文化遗址进行了深入的系统发掘。

1987年当地砖厂农民取土时,又挖出一个器物坑,此坑较小,与燕道诚院子附近发现的玉石器坑相似,出土了玉瑗、玉璧、石器等器物。

1988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三星堆古城墙,古城墙由主城墙和内、外侧墙组成,几乎都用五花土夯筑而成。令人惊讶的是,在东城墙局部发掘处大量土坯砖,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土坯砖垒筑城墙。三星堆已发现的八段城墙,经考古研究并非是同一时期建造,而是由跨度在1000年间的多次修筑和修萁而成。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三星堆古城墙

1997年11月,考古学家在西城墙外发现了29座土坑墓葬,据推测,这里应是古蜀人的墓葬区。

在20世纪末的这十几年间,考古人员除了对三星堆遗址发掘外,在周边的考古调查也取得突破,先后发现了多处古文明遗址,如新兴隆毗卢寺遗址、大堰村遗址、金谷堆遗址等。

  • 21世纪初的考古发掘

2000年12月,考古学家对月亮湾遗址的发掘,也收获颇丰。出土文物包括套器、陶片10多万件,玉石器282件,骨器3件和铜器6件,另外还有饮器、容器等。

2005年和2015年考古学家又分别发现了两段古城墙遗迹。

2020年3月启动的三星堆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又新发现6个“祭祀坑”,目前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的考古发掘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6座坑共计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其中相对完整的文物3155件。除5号坑和6号坑年代稍晚之外,3号、4号、7号、8号祭祀坑的埋藏年代一致,为商代晚期。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三号祭祀坑内的青铜器和象牙

三星堆文物

前面已经介绍了三星堆出土文物的大致情况,其出土的文物种类包括陶器、石器、玉器、青铜器、骨器和贝壳等等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可谓种类繁多。那我们就先从出土数量最多的陶器开始说起吧!

陶器

经过历次挖掘,考古学家们在三星堆发现了数十万片的古陶片和陶器,在已修复的陶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蜀人日常的生活用具包括陶碗、陶盆、陶钵、酒杯以及陶制工艺品等,下面简单为大家介绍几款代表性陶器。

首先出场的陶鸟头把勺,是三星堆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遗址中出土了数以百计的鸟头形勺把。它们是“鸟头把勺”的一部分,因勺体不易保存,多数仅剩勺把,据猜测应是蜀人舀水所用。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陶鸟头把勺

陶高柄豆是古蜀人吃饭用的容器,一般高50厘米,最高的可达一米。古蜀人席地而坐,因此兼具桌子和餐盘的功能于一体的高柄豆非常实用。据考古研究,陶柄豆与越南红河流域冯原文化关系密切说明古蜀人曾和越南地区有过交流。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陶高柄豆

陶三足炊器,足下可生火加温,袋状足中空且与口部相通,容水量很大,宽大的盘面类似泡菜坛坛沿,可盛水或置物,一般认为是古蜀人蒸煮食物的炊器。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四川“火锅”的前身,果然吃货的眼里看到的就是不一样,你认为呢?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陶三足炊器

另一种比较知名的陶器是陶盉(hé),在三星堆发现的也比较多。陶盉是一种温酒器,大家知道古代酒是用粮食做的,三星堆发现如此多的酒器,说明古蜀人的农业生产比较繁荣,至少不缺少粮食。陶盉是中原文化中二里头文化的常见物品,说明古蜀人与中原地区也有联系。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陶盉

石器

石器是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类别中数量是排第二位的,大家对石头的关注度貌似不高,在三星堆博物馆参观的许多人常常会抱怨展馆竟然展览一堆破石头,以至于三星堆博物馆还专门在微博上给大家科普。我在网上也没怎么找到三星堆石器的图片,就借用科普的照片给大家分享下吧。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三星堆出土石器

实际上考古学家根据石器可以发现很多古人的信息。以燕道诚家发现的石璧来说,在古代也大有用处,《管子轻重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齐桓公想去朝贺周天子,但是又担心准备的贡物不够,管仲给出了个招,让齐桓公暗地里命玉人做了许多各种尺寸的石璧。然后管仲这个大忽悠先去朝拜周天子,并且不知怎么说的让周天子答应了“(诸侯)不以彤弓石璧者,不得入朝”的承诺,于是天下诸侯纷纷让人载着金银财宝到齐国换石璧。这下齐桓公不但不用费心准备周天子的贡物了,还收获了诸侯一大波财物,据说因此计齐国八年没有向百姓征收赋税(题外话:如果故事属实的话,看来今天美国薅世界羊毛的铸币税的手段,管仲在2500年前就已经玩过了)。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1929年燕道诚家挖出的大石璧

玉器

三星堆最先发现的文物就是玉器三星堆也是崇尚玉器的文明,出土玉器数量排在陶、石器之后,居第三位。三星堆到底出土了多少玉器呢?从已知数据来看,加上之前发掘出的少量未公开具体数量的玉石器,三星堆玉石器保守估计至少在1400件左右

以上只是已知数据,三星堆发现之初正是中国动荡战乱的年代,虽然时任县长罗雨仓、驻军陶旅长和董笃宜等人对文物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动荡的年代民间私自挖掘不断。有说法称,据估算民间收藏和散落到全世界的玉石器估计有上万件(此说法未被官方认可),在英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的博物馆都有三星堆玉器收藏,甚至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台北的私人博物馆中也见到过三星堆玉器。

三星堆玉器主要分为四类:

一、礼器类玉器

  • 如玉璧、玉琮、玉璋、玉圭、玉瑷等。《周礼》中有“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的说法。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玉璧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三星堆和良渚文化玉琮对比

  • 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星堆的玉琮造型深受良渚文化影响。

二、工具类玉器

  • 如玉斧、玉凿、玉锛、玉刀等。三星堆出土的这类玉器不见于商族玉器,应为三星堆固有玉器。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二号坑出土的玉斧和玉刀

三、武器类玉器

  • 武器类玉器:如玉戈、玉戚、玉匕等。其中玉戚是三星堆特有器型,因类似于一种古代的兵器戚,被命名为玉戚,也有学者认为是玉制的农具,命名为“玉锄”。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三星堆玉戚

四、装饰品类玉器

  • 装饰品类玉器:如玉串珠、玉管等。

青铜器

青铜器虽然在出土文物数量上只排第四,但却是三星堆文明中的代表性器物。在世界文明中,青铜器体现了某一文明的冶炼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三星堆也因青铜器的精美和高超技术成为世界青铜文明中最具魅力的文明之一。英国《独立报》1987年评论广汉的发现时评论道“中国的青铜制造长期就被认为是古代最杰出的,而这次发现……”

我国的青铜器在4000多年前就已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尧舜禹时期就已开始冶铸青铜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是商代后期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典型代表。三星堆的众多青铜文物估计大家也都看过不少介绍,这里就简单叙下几件代表作。

青铜神树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青铜神树

在“二号坑”出土的这株青铜神树,总高度达3.96米,是目前我国所发现的所有青铜文物中形体最大的一件。被发现时和二号坑出土的其它七件较小的青铜神树一样都被砸烂并经过火烧,以这件青铜树为例,被发掘时已被破坏成了2479块,经过文保专家10年努力才修复完成如今的形态。

青铜神树共有9只鸟和27颗果实,沿树干向下有一条爬行的蛟龙。关于其象征性一般有以下几个说法,一是象征《山海经》和《淮南子》描述的在黑水和都广(据考证两者位置在成都平原)的“建木”,作用是“通天”、“众帝所自上下”;二是象征《山海经·海外东经》所描述的“扶桑”,文中描述说在东海的汤谷上有一棵扶桑神树,树上有十只金乌神鸟,每天有一只神鸟飞到天空变成太阳,其他九只则在树上休息;其它说法还有“若木”、“三桑”、“桃都”等。

青铜大立人像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青铜大立人像

青铜大立人像,是三星堆遗址目前发现的最高青铜神像,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铜人高1.8米,连基座2.6米,体重180公斤,也是出土于“二号坑”,出土时同样被破坏严重,也是考古学家修复才得以显露真容。

关于大立人的身份,一般被认为是祭司、巫师或者国王。不多大家讨论最多的还是大立人手中拿的到底是啥?甚至在国外展览时也引起了国外游客的广泛讨论。不过就目前发现的证据来看是玉琮或鸟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在二号祭祀坑里出土的另一件小立人手中拿的就是玉琮,而在去年最新出土的青铜小立人的手里拿着的是一个类似鸟的形状,见下图。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青铜小立人

青铜面具与人头像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戴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

上图的青铜人头像为二号坑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铜人头像,与殷商时期总体上讲究“四平八稳”、“重若泰山”的中原风格不同,三星堆青铜器的风格则呈现出“自由诡秘”、“飘逸大胆”的特点。

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有发现公元前30世纪的青铜人头像;在埃及古王国也有青铜人头像铸造历史;在古印度和爱琴海文明同样以青铜“面具文化”和“头像文化”著称;所以三星堆文明是否曾经和世界其他文明有过交流还尚未可知。

三星堆1、2号坑共出土青铜人形面具22件,青铜人头像57件,不过3到8号坑的具体数据出来后,肯定还有有所增加。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文物众多,除此之外还有有名的太阳轮、新出土的龟背形网格状器和青铜神兽、鸟足屈身顶尊神像(3号和8号坑拼接组成)等等,这里不一一具体介绍了。

其他:金器、贝壳、象牙等

金杖

金杖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符号,在古埃及文明、爱琴海文明个西亚文明中较为常见,而在三星堆“一号坑”出土的金杖更为古蜀文明增添了一笔神秘色彩。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金杖象征王权这点基本没有异议,不过对于金杖上的鱼鸟图纹、笑容满面的人头像争议颇大,有学者推测应为代表崇拜鱼和鸟的两个部族结盟,有人认为鱼代表是鱼凫王等,目前还没结论。三星堆出土的金器相对较少,只有100余件(新出土文物有待统计),除此之外还有著名的黄金面罩、金虎等。

贝壳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三星堆海贝和铜贝

除了以上几类文物之外,在三星堆1、2号坑还出土了5220枚海贝,虽然在今天来看海贝没什么稀奇的,不过要知道四川盆地周围都是高山大川,离海很远。那么这些贝壳是哪里来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经过古生物学家鉴定后得出的结论,这些贝类均产自热带或亚热带浅海中,尤以印度洋周边最为常见,我国的近海和内陆湖泊都不出产这类贝类。所以古蜀国很有可能是沿“南方丝绸之路”与海外有过贸易往来。

象牙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二号坑象牙

1、2号祭祀坑共出土象牙73根,加上后续出土总数量目前已有80多根,经鉴定均为亚洲象的门齿。除了三星堆遗址,隔壁不远的金沙遗址也出土了数以吨计的象牙,象牙一般被认为与祭祀有关。据研究古蜀时期成都平原气候湿润,适合亚洲象生存,后来气候变化,亚洲象逐渐退出成都平原。目前我国仅有的野生亚洲象生活在云南南部,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三星堆文明之源

从三星堆文化的地层堆积和器物出土情况分析,这是一座欣欣向荣的、连续使用长达两千年的古代城址,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持续到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中间没有中断的痕迹。

新时期时代晚期,成都平原出现了最早的古城文明,其中新津宝墩古城建造于距今约4500年,是成都平原最早的古城址。宝墩古城遗址的发现标志着成都平原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进入了文明阶段。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成都平原相继发现了新津宝墩古城、大邑高山古城、大邑盐店古城、崇州紫竹古城、都江堰芒城、崇州双河古城、郫县古城、温江鱼凫城八座史前古城,引发学界关注,将其统称为“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掘

据考古人员研究,这些古城年代位于三星堆文化之前,距今约4500年—3700年,其中因新津宝墩古城遗址最具代表性,故将该文化命名为“宝墩文化”。

而三星堆文明的到来,宣告了成都平原青铜时代的到来。三星堆文明在距今约3200年达到鼎盛时期。拥有青铜器、城市、文字符号、大型礼仪建筑等文明标志。

金沙文化和十二桥文化是三星堆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其中金沙文化所处时代约在公元前1250年到前650年之间。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因造型奇特、工艺精湛,已被选入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


古蜀人的生活场景

农业——木制农具

在成都平原的诸多遗址中,出土的许多商周时期的石器中,考古学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古蜀人所使用的石器中没有用于生产的石铲、石锄、石斧等大型农具,而在中原地区的商周遗址中却有大量这类工具出土。冯汉骥认为:“想其主要为木制所致”,童恩正先生则更进一步提出古蜀人使用“坚竹硬木”作为农业掘土等工具

酿酒——古蜀人好酒

在前文写陶盉的时候,已经提到了古蜀人的酒具,实际上古蜀人的酒具可不止陶盉一种,在已发现的遗址中还发现了酿造器和饮酒器、盛酒器、舀酒器等一个完整酒器系列。从众多遗址中出土的酒器分析,当时蜀地的酿酒技术丝毫不逊色于中原地区。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古蜀人聚餐指定酒器

美食

关于古蜀人吃什么,大家应该也比较关注,通过考古发掘和孢粉分析得知,古时成都平原是一片森林茂密、水草肥沃的土地。古蜀人的主食应是大米,这在三星堆两次发掘中出土的大米粒可以得到证实。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三星堆编号为F01和B08的大米

此外古蜀人也会进行鱼猎活动。在金沙遗址中,除了发现了大量的象牙外,还发现了堆积如山的鹿角、鹿骨等;而根据蜀王鱼凫教人民捕鱼来看,蜀人显然也能经常吃到鱼类;

而根据出土文物来看,猪、牛、羊等家养牲畜都出现在古蜀人生活中。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三星堆出土文物中的猪、牛、羊形象

因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古蜀人平常以大米为主食,农闲时节人们也会带上弓箭去森林捕猎,他们捕获的猎物中有鹿、野兔,甚至还有大象;而在靠近河水的地区,古蜀人则会结网捕鱼;如果不想那么辛苦捕猎,他们还驯养的有猪、牛、羊等牲畜以供食用。

住宅

当代的年轻人为了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不得不付出几十年的打拼,那么古时的蜀人住的条件怎么样呢?

在三星堆以及宝墩时期的古蜀文化遗址中,曾发现大量用同样方式建筑起来的“民居”。古蜀人建房会先挖一圈宽约17-30厘米,深20-50厘米的基槽,然后再在基槽中挖出一个个小坑以便于使木头或竹子竖起支撑,然后在墙体上经过添加纤维类和泥巴,再用火烤形成结实的“红烧土”……

在三星堆遗址的古蜀人生活区发现的房屋,多为10平米左右的小房舍,不过也有少量60平米的大房子,可见古蜀人的住宿面积一般不太大。

三星堆遗址中还发现了古蜀人使用“防潮剂”的秘密:即在房屋的基层的生土层和居住面之间,铺垫一层白膏泥防潮。这种方法在发掘的古蜀人墓坑中也有发现。

考古最新进度及展望

按1963年第一次正式考古发掘来算,三星堆的发掘也已持续了将近60年,这60年来三星堆带给了人们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我们一直没有发现文字。

2022年8月24日,三星堆8号坑内成功提取1米多长青铜神兽,重达近300斤,为目前之最。随着三到八号祭祀坑考古发掘接近尾声,目前已出土的文物龟背形网格状器中发现文字的可能性最大,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古蜀国之三星堆(三)

三星堆龟背形网格状器


本文参考资料:

1、一眼三千年!三星堆青铜大面具惊艳亮相央视虎年春晚——浙江日报

2、春晚舞蹈《金面》重现古蜀文明奇幻色彩——封面新闻

3、《解迷三星堆—开启中华文明之门》——范勇著

4、《三星堆—世界第九大奇迹》——探秘天下编写组著

5、三星堆——百度百科

6、三星堆遗址考古有重大发现,每一张都是国家宝藏!

7、名人 | 葛维汉 三星堆考古第一人——成都市政协

8、三星堆文化都出土了哪些堪称国宝的陶器——博古致知

9、三星堆到底出土了多少玉器?——玉恒堂

10、三星伴月耀环宇:周倜分享三星堆遗址博物馆玉石

11、《古蜀文明与三星堆文化》——肖平著

12、《四川历史读本》——张彦

13、《寻蜀记》——萧易著

14、人境•国保寻踪|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发出古蜀文明第一缕曙光——川观新闻

15、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微博

16、古蜀三星堆人吃的啥?穿的啥?如何做生意?给你解密——萧湘晨报

17、一颗3000多岁的大米——光明网

上一篇新闻

对外推广中国传统文化,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揭幕

下一篇新闻

梁和生书法《寿》字在新加坡拍出100万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