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台湾连长连夜抱着两只篮球游到中国,后来怎样了?
引言
1979年5月16日的深夜,台湾陆军金门防御司令部连长站在一块巨石上。他认真凝望着远处无边无际的大海,内心宛如汹涌的波涛一样此起彼伏。
只见2000米之外的福建、厦门的海岸线若隐若现,这里是他眺望过无数次的地方。此时此刻,他当初的愿望即将成为现实。
于是,他抱着两只篮球纵深一跃,从冰凉的海水中奋力朝着对岸游过去。这个行动,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幸运的是,他的这次行动成功了。
而这个从台湾游到大陆的连长,叫做林正义,后改名为林毅夫。他是什么人,是什么促使他冒着巨大的风险游到大陆,而他来到大陆后,命运又如何呢?
今天,笔者便带大家走进林毅夫的人生。
图右为林毅夫
台大高材生
1952年10月15日,林火树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这个老实巴交的百姓,祖祖辈辈受够了贪官污吏的欺凌,希望有人能为他伸张正义,他便给儿子取名为林正义,这个孩子,便是后来的林毅夫。
林毅夫的家乡是台湾东部宜兰,此地位于台湾发展最边缘的东半部。在台湾工业化均衡的发展策略下,此地比较落后。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经济状况才有所好转。
和当地所有的宜兰人一样,林毅夫从小家境贫困,母亲以洗衣谋生。他们虽然家境贫寒,但父母亲还是咬牙坚持让林毅夫去学校读书,因为这样会改变孩子的命运。
林毅夫在家中排行老小,家中五个兄弟姐妹。但两个哥哥非常疼爱他。为了让他能上学,哥哥很早就开始出来工作,只为补贴家用。
好在林毅夫也很懂事,每天都会骑车去很远的亲戚家中提着泔水喂猪。受父亲的影响,林毅夫从小便喜欢历史,也渐渐了解到中国的辉煌历史。
林毅夫出生地
即便的家庭并不优渥,但他的功课却一直优秀。从宜兰中学初中部毕业后,林毅夫被保送到宜兰高中。
1971年,在台湾大学联考中,林毅夫以优异的成绩被台湾大学农学院农业工程水利组录取。而林毅夫的传奇经历,正是从台湾大学开始改变。
彼时的林毅夫虽然是大一新生,但此时的他已经表现出了和旁人与众不同的气质。
这一年,对台湾而言也注定是极为不平凡的的一年,爆发了台湾历史上第一次学生运动,即“保钓运动”。
事情的起因是美国和日本的一次交易。1970年8月,美国将钓鱼岛作为托管的琉球群岛一部分还给日本,日本则拟在岛上开采石油。
消息传来后,一时间激起了台湾爱国学生和美国留学生的群情愤慨。两千多名大陆和台湾留美学生在联合国总部进行示威,高呼着:“保卫钓鱼岛!”
之后,这批学生成立了“保钓委员会”,并在台湾岛和美国各地举行示威游行活动,抗议日本和美国的无耻行径。
保钓运动
此时,两岸的关系还处于对峙中。但对于钓鱼岛列岛的主权问题,态度是一致的。台湾和北京先后发表了评论和声明,不承认美日达成侵犯主权的“归还冲绳协定”。
除了“保钓运动”之外,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宛如大海中的一艘小船,处于风雨飘摇中。
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宣布出访中国,消息传来后,台湾上下无不震惊。已经85岁高龄的蒋介石忍不住破口大骂:“尼克松可真不是个东西!”
同年年底,联合国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台湾当局被逐出联合国。这一年发生接二连三的事件,在台湾引发了巨大反响,台湾校园一时间也风起云涌。
在台大校园中,最出名的人是“保钓青年”马英九。和马英九相比,林毅夫虽然只是一名大一新生,但他也表现出了领袖才华。
林毅夫发起了“大一学生代表会”组织,并当选为“一代会”主席,和当时的“全校班代表联谊会”、毕业生代表联谊会分庭抗礼,在台湾大学争取发言权。
林毅夫旧照
身处1971年这个云橘波诡的政治局势中,林毅夫是一名关心家乡前途的学生,对台湾当局寄予很大希望。
可惜的是,他因为参加了太多学生运动,成绩并不优秀,大一上学期的成绩很一般,平均成绩只有60多分。
和大陆的新生一样,台湾学生每年也要参加军训,军训的地方则在成功岭台湾军营。对于1971年参加了“成功岭训练”的林毅夫而言,“成功岭”便是他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
当时的林毅夫身高一米八三,人高马大,在受训的连队中鹤立鸡群。在受训期间,他很能吃苦,总是将棉被叠得有棱有角,深受排长和班长的喜爱。
毅然投笔从戎,受到蒋经国赏识
就在林毅夫受训进行到第五周的时候,他向部队排长和班长报告,决定不回到台大读书,投笔从戎!
参谋总长同意了林毅夫的请求,并当面接见了这位“报国心切”的同学,倾听了他投笔从戎的心声,接受了他的请缨申请书。
蒋经国接见林毅夫
林毅夫作出的这个选择并非是简单的个人选择,引发了巨大轰动,台湾《联合报》等媒体多次发表文章赞扬林毅夫的举动。
对于台湾当局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典型和宣传造势的机会。蒋经国更是非常激动,亲自接见了他,赞赏了他的行为。
就这样,林毅夫成为了一名模范“青年军官”选择在军校就读。但让人意外的是,他并没有选择和自己背景相似的中正理工学院读书,而是选择了凤山陆军官学校就读。
来到新的学校后,他的名字从原来的林正义改名为林正谊。他也没有辜负各级长官的期望,以第二名89.75分的成绩毕业。
求学期间,已经升任“行政院院长”的蒋经国非常关心他的情况,还特别嘱咐当时的“总政战部”主任王昇将军对他特别照顾。
毕业后,林毅夫被保送到政治大学攻读研究生。在如愿拿到硕士学位后,林毅夫又于1978年夏天回到部队,又被派往金门马山连担任连长。
关于林毅夫报道
在林毅夫担任金门马山连长的1978年到1979年期间,是两岸关系最敏感的年份之一。
尤其是1978年12月15日晚上,美国总统可卡特宣读了和中国建立外国关系的联合公报,同时终止1954年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将美国的军事人员从台湾撤出。
一时间,台美关系跌入历史的最冰点,两岸关系也进入了“心战”时期。
当时,不少进门的守军都会哼唱《东方红》,因为他们每天都会被厦门广播站的这首音乐叫醒。此外。大陆的播音员会用大喇叭鼓励国民党军官投诚。
当然,金门方面也会反攻,马山广播站也会播放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甜蜜蜜》等歌播,以至于大陆将一度将邓丽君的歌视为靡靡之音。
在这个特殊大时代中,林毅夫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
据媒体报道,林毅夫在金门马山连,专程购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每到夜深人静之际,他就会悄悄收听大陆电台的广播。
在一个偶然机会下,林毅夫还听别人讲了一个故事:10年前,金东旅某连部的一个搜索排长,向蛙人借了“蛙鞋”,从天魔山后屿坡游到对岸。第二天,对岸便宣布这名排长“起义归来”。
这个故事给林毅夫很大启发。经过深思熟虑后,一个大胆的想法从他脑海中冒出来了。
1979年5月,林毅夫从金门回到台湾探亲,并和老同学张家生共进晚餐。交谈间,两人触及了一个共同想法:唯有中国强大起来,台湾才有希望。
林毅夫在张家留宿一晚后,便于翌日清晨赶赴台北松山机场乘飞机回到金门。这次回乡探亲,似乎是他和亲人好友做最后的道别。
林毅夫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和妻子陈云英在台湾一见钟情。婚后,两人感情融洽,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儿子小龙,另一个小生命正在孕育当中。
可就在此时,林毅夫却离奇失踪了。
金门
因何连夜
按照的当时盛传的说法,1979年5月16日那天,林毅夫下达了几天命令:
- 让连传令兵通知沿海的岗哨,不允许驻防马山播音站的官兵在晚上点名之后离开营房;
- 如果发现有人在海中游泳,禁止开枪射杀,以便游泳者游到对岸;
- 即便听到了异样的枪声,不准出去一谈究竟。
其实,林毅夫所说的这个“游泳者”并非别人,正是他本人。
根据潮汐表显示:晚上十点正是退潮时间,海水水位最低,便于行动。林毅夫便开始了准备工作。
他穿绳一身绿色军服,套上救生衣,口袋中怀揣着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补给证,战斗腰带中别着水壶、急救包和指北针。
林毅夫游泳的示意图
林毅夫在下海之前,将的写有“连长”字样的球鞋脱掉。等到一切准备就绪,便抱着篮球下海,奋力朝着对岸游过去,开始了另外一段截然不同的人生。
但林毅夫抱着篮球游到大陆的说法,显然是来自想象。对此,他曾在2008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澄清,自己抱着篮球来到大陆时谣言。
新闻发布会上,林毅夫的妻子陈玉英表示。林毅夫是个游泳健将,如今依然能连续游泳2000米。
林毅夫还幽默回应:“没人能抱着篮球游到大陆,不信你试试看!”
之所以这个谣言盛传,是因为台湾军中流传着这个说法。为了避免此事重演,便下令不让官兵们不允许打篮球。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篮球成为了进门驻军的违禁品。即便后来允许打篮球,但在打球结束后,必须要给篮球放气,统一进行保管,甚至连保特瓶都不准使用。这成为两岸对峙年代在金门前线的一段笑话。
林毅夫
很多人都好奇,林毅夫的这个大胆举动背后的原因。事实上,就在他回到中国的第二年,便给在日本东京的表兄写了一封长信。
在信中,他详细说明了自己在来到大陆后的感受和心中的抱负。在信中,其中一段话这么说:
做为一个台湾人,我深爱这块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愿为它的繁荣、幸福奉献一生的精力:但是做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台湾除了是台湾人的台湾之外,台湾还应该能对中国的历史发挥更大的贡献。长期的分裂,对大陆不利,对台湾不利,对整个中国的历史更不利。因此,如何在不损害台湾人民利益的前提下,促使中国早日再度统一,是我辈有志青年无以旁贷的责任。
此外,林毅夫还在2008年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披露:“我选择回到大陆,并不是一个冲动的决定,而是长期思考的结果。读台大、去军校、念MBA,都是我思想不断变化的轨迹。”
就在林毅夫回到大陆之后的一年,林毅夫在有关方面下的安排下,陆续参观了大陆的许多地方。
北大校长张龙翔找到著名经济学家、北大经济系主任陈岱孙教授,说是一个台湾学生想去北大经济学读书,现在人已经在北京,正在招待所等待消息。
张龙翔口中的这个学生,便是林毅夫。林毅夫刚来到大陆,起初想要去中国人民大学读书,但校方以他“来历不明”将其拒之门外。
北大
无奈之下,林毅夫选择在北大攻读社会主义经济学。这一年,也是刚刚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是北大经济系第一次招收研究生。
虽然陈岱孙是个德高望重的教授,为人处世向来练达。但对于是否接受这个学生,他表示要谨慎考虑。在和经济系副主任董文俊商议之后,决定让董文俊先出面和林毅夫先谈一谈。
就这样,董文俊在北京西直门的一家招待所见到了林毅夫。初次接触,董文俊对这个年轻人颇有好感,长谈了整整一下午。
董文俊问他为什么学经济学。林毅夫回答:“台湾回归是迟早的事,中国既需要懂台湾经济的人,也需要懂大陆经济的人,我想成为第一个这样的人。”
就这样,林毅夫坚决舍家企业、渡海求学的决心感动了北大。1980年,林毅夫来到北大经济系读书。
为了照顾他,学校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单间。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改了原本的名字,正式取名为林毅夫,对外声称自己是来自新加坡华侨。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北大校园,林毅夫以深谙西方经济学理论,加上一口流畅的英语口语,很快脱颖而出。
如何成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1980年,中国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即诺贝尔经济学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由于林毅夫英语流畅,便成为了最佳翻译人选。
从此,林毅夫便和舒尔茨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是因为这个意外的机会,为他打开了通往世界经济学最高殿堂大门。
对于这个年轻人,舒尔茨大加赞赏,他还问林毅夫:“你想不想来美国读博士?”林毅夫想也没想便脱口而出:“当然想啊!”
林毅夫原本以为这只是随口一问而已。没想到,就在舒尔茨回国没多久,便写信邀请林毅夫前往美国攻读博士,并给他提供全额奖学金。
1982年,林毅夫便远渡重洋,进入芝加哥大学深造,成为了舒尔茨的甘门弟子,主攻农业经济。
也是在同一年,林毅夫的妻子陈云英收到丈夫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消息。要知道,自从她得知丈夫失踪或者去世消息,终日以泪洗面。
就在全家人为林毅夫立起牌位时,生性倔强的陈玉英始终不相信丈夫去世的消息,坚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陈玉英
就在这时,他想起丈夫失踪前说过的一些话:“如果我有一天不见了,你可能像王宝钏那样苦守寒窑。”
幸运的是,就在第二年,表兄给他带来了口信,只有短短几个字:“他或者,没事,让你改嫁。”
当然,其实林毅夫也牵挂着妻子和家人。但在那样的状况下,他无论如何是不能和家人团聚的。
一直到1982年,才有了和妻子相遇的机会。巧合的是,陈玉英也通过了托福考试,准备前往美国攻读博士。
1983年,陈玉英和林毅夫团聚了,两人忍不住抱头痛哭。半年后,他们的两个孩子也被接到美国。
在芝加哥读书期间,林毅夫只用了4年的时间便拿到了别人要用5年甚至7年完成学业,成功拿到了博士学位。
林毅夫夫妇
1986年,林毅夫又来到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取得博士后学位。1987年,林毅夫在学成之后回国,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从海外回国的经济学博士。
同年6月18日,陈玉英在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后,也跟随丈夫来到了北京。
回国之前,北大经济系很多师生都猜测林毅夫不会回来了。毕竟他的家人孩子都在美国。再加上当时正赶上了“出国热”,大家产生这种想法也不离奇。
林毅夫回到大陆后,先是在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法研究所副所长,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副教授的,坚持了自己的学术梦想。
1992年,林毅夫和吴敬琏一同荣获了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志芳经济学奖。1993年,他又被授予具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称号。
同年,他又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大卫.莱姆经济学家”荣誉称号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业研究和国家粮食中政策中心政策论文奖、美国中国经济学会授予的终身成就会员荣誉。
林毅夫
同年6月,林毅夫和李周、蔡妨共同完成了阐述中国改革专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经济改革》,并在三个月内卖空,成为学习中国经济改革的必读书。
1994年8月17日,北京大学成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任命林毅夫担任中心主任。同月下旬,林毅夫回到北大上班。
同年9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为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4门课程。
在林毅夫的努力下,刚刚成立没多久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最前沿,成为了世界经济学界的中国窗口,此后更成为中国政府决策部门重要的智库之一。
2002年,对于林毅夫无疑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他的父亲病逝。林毅夫希望回乡尽孝,此时台湾以他“叛逃”和投降的罪名对其发出了通缉令,拒绝放行。
无奈,只能让林毅夫的妻子陈云英代替他回乡奔丧,自己则在家中亲自设灵堂祭奠逝去的父亲。
林毅夫夫妇
2007年3月,第三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上,林毅夫等人被选为2006影响中国金融十大专家人物。
2008年,林毅夫又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兼任主管发展经济学资深副行长。一些学者甚至预言:他可能是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而林毅夫思想以及经历,是受时代和历史的影响。我们也完全可以相信,林毅夫能有回到家乡,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那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