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苦多——香港电影极简史
#港影回录忆#1897年,彼时的香港已沦为英国殖民地长达半个世纪,许多舶来品随着英国人的到来而流入香港,电影便是其中之一。翌年,贫瘠落后的香港就开始有了商业性的电影放映。
1901年,香港拥有了第一家电影院喜来园,标志着电影的商业化开始形成。1909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在香港拍摄了影片《偷烧鸭》,属于香港最早的电影。
1913年,黎民伟和美国人合办了香港第一家制片机构——华美影片公司,摄制了故事短片《庄子试妻》。
1923年,黎民伟又和他的兄弟等创办了香港第一家全部由香港人投资的制片机构——民新影片公司,1925年上映了它拍摄的香港第一部长故事片《胭脂》。
《胭脂》剧照
1935年,香港电影正式步进有声时代,电影的数量也开始剧增,慢慢形成有规律、有模式的产业机构,但很快抗日战争打响,此期间内刚形成电影行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很多电影拷贝和底片也被烧毁或遗失。
抗日战争结束后,内战又使得国内局势变得混乱且紧张,一些内地的财阀纷纷选择移民去香港开始重新生活。其中就包括了许多电影工作者。
邵逸夫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把原本在上海的邵氏电影公司先进的设备及商业理念全部移到香港,跟本地影人合作拍片,为香港日后蓬勃的电影业打下基础。
邵逸夫(右)与希区柯克
新中国成立后,香港仍属于英国殖民地,经济和文化都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意识主导与潮流,因此这给予香港电影市场野蛮生长的空间。
50年代中期,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电影新势力的到来,以及原有的被美、日、欧电影文化所带来的冲击,此时的香港电影就像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年人,面前是一片阳光的未来。
60年代邵氏电影公司开始培养大批艺人、明星,拍摄功夫电影,一部接一部,就像工厂流水线,成本低,效率高。因为当时的影片拍摄不像如今有各种各样的特技,但是就工业水平而言,此时的香港已经超过亚洲其他地区。
这种垂直一体化的工业模式和自产自养明星的经营理念把邵氏公司带向鼎盛,也为香港成为亚洲电影中心奠定坚实的工业基础。
邵氏片场
邵氏的成功还离不开麾下的四大导演:李翰祥、胡金铨、张彻、楚原。
李翰祥擅长风月片和历史宫闱片,知名代表作品有《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倩女幽魂》、《大军阀》、《声色犬马》等等,片中各种鬼马台词迭出,堪称段子王。
李翰祥(1926~1996)
胡金铨作为李翰祥的好兄弟,是最早享誉海外的武侠导演,在邵氏以一部《大醉侠》成名,之后又有《侠女》、《龙门客栈》、《笑傲江湖》这样的经典之作。
胡金铨(1932~1997)
一代武侠宗师张彻,成名于《独臂刀》,成为当时的百万导演。同时他也为邵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功夫小生,较为知名的有王羽、狄龙、姜大卫、傅声、罗烈等等。午马和吴宇森也是张彻的徒弟,尤其是吴宇森,他继承了张彻的暴力美学,成为一代大导演。
张彻(1924~2002)
楚原最擅长拍古龙的武侠电影,他和古龙、狄龙组成“铁三角”将古龙小说的唯美意境发挥的淋漓尽致,《流星蝴蝶剑》、《萧十一郎》、《白玉老虎》、《天涯明月刀》等至今仍是经典。
邵氏除了四大导演之外,还有功夫大师刘家良、禽兽导演鼻祖桂治洪、岳枫、孙仲等等,他们共同缔造了当年的邵氏电影王国。
楚原(1934~2022)
虽说在70年代初,香港电影的兴起离不开邵氏的牵头,但是在海内外影响最大的无疑还是嘉禾电影公司。
首先不得不提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李小龙。
他的出现直接改写了嘉禾的历史。
李小龙(1940~1973)
70年代,在美国凭借《青蜂侠》崭露头角的李小龙决定回到香港发展。他首先选择了实力雄厚的邵氏集团,但由于给出的片酬实在太低,嘉禾趁虚而入,前往美国登门拜访,开出7500美元一部的天价片酬将李小龙招入麾下。
1971年,李小龙在嘉禾的第一部电影《唐山大兄》上映,创下香港开埠以来最高票房纪录。1972年的《精武门》打破亚洲票房纪录,同年嘉禾趁热打铁推出的《猛龙过江》更是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经典之作。随着嘉禾国际地位的提升,1973年,他们与华纳电影公司合作拍摄了《龙争虎斗》,在国际上掀起了一阵“功夫热”。
嘉禾与李小龙相互成就,前者助后者到达事业巅峰,后者让前者在香港独领风骚。
1973年李小龙意外去世,嘉禾陷入困境。好在老板邹文怀稳定军心,与素有“冷面笑匠”之称的许冠文展开了密切合作。他自编自导自演的《鬼马双星》、《半斤八两》和《摩登保镖》帮助嘉禾安然渡过难关,同时进一步拓展了嘉禾在东亚、东南亚的电影市场。
许冠文
但是李小龙的离世依然是嘉禾与邹文怀难以平复的心伤。嘉禾,整个香港乃至华人世界都亟需一位武打巨星,能够撑起功夫片的大旗。就在1979年,嘉禾迎来了第二条“龙”——成龙。
这个当年在《猛龙过江》中给李小龙当替身的年轻人,虽然仍脱离不了李小龙的影子,但是在《蛇形刁手》和《醉拳》等早期电影中,成龙已经将自己特有的喜剧元素格融入进武打中,很快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影星。
成龙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香港电影从八十年代开始逐渐“吹”向大陆,成龙、周润发、刘德华、张国荣、洪金宝等港片群星都在这个时期走进了大陆观众的眼里和心里。
成龙率先在80年代达到了巅峰,经过了多年磨砺,成龙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功夫片风格,五福星系列、快餐车、条子故事、A计划系列,成龙带来的喜剧功夫片往往让一家老小都爱看,次次通过搏命换来的高票房使成龙真正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80年代另一个代表性的男演员就是周润发。发哥早期演技也不错,但是票房就是上不去,一度被封为票房毒药,直到1986年《英雄本色》的出现才改变了格局,之后一路顺风,《赌神》中的背头造型更是一代人的经典记忆。
周润发
《英雄本色》拯救的不止周润发,还有导演吴宇森。
吴宇森最早在嘉禾于1983年到新艺城后事业沉入低谷,1985年执导的电影《笑匠》遭遇票房失败后,回到香港加入徐克的工作室,1986年在徐克的帮助下执导了《英雄本色》。该片不但奠定了吴宇森一线导演的地位,也开辟了一种独特的暴力美学风格,不管从剧情规模还是人物的塑造,都是香港电影之前没有的尝试。
吴宇森
另一名大导演徐克,也是这个时期崛起的。1984年与妻子施南生组建电影工作室,成为当时香港影坛的幕后大人物。而他自己执导的电影《刀马旦》不仅取得国际性的好评,更被誉为香港八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之一。
正是在这些导演、演员、影视公司的影响之下,香港的电影产业蒸蒸日上,日渐成熟,逐渐走向多元化、市井化,让香港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好莱坞”。
世上没有金身不败的王者。1987年成立的永盛、1996年成立的星辉等众多新兴电影公司都对邵氏和嘉禾两大传统电影巨头形成了挑战,尤其是随着周星驰等新一批电影明星的崛起,市场的口味不再只局限于武侠、功夫片,制片模式由简单的工厂制造逐渐向成熟的制片厂转变。
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后期,香港电影基本上被“双周一成”霸占。
周星驰率先开始了他的辉煌,1990年的《赌圣》连续公映28天以票房4132万的成绩刷新了香港电影票房纪录,周星驰名声大噪,红透全香港。
周星驰与吴孟达
周润发的《赌神2》也已破纪录的5000万港币的票房成绩迎接90年代,成龙也不认输他的功夫喜剧片也一次次刷新香港电影纪录,仅次于“双周一成”的就是刘德华,他在90年代以《赌侠》4000多万的票房成绩开始,雷洛传、九二神雕侠侣、整蛊专家的票房大卖以及一年10电影以上的傲人的成绩成为那个时代的巨星。
成龙与周星驰
当然也少不了杜琪峰银河映像、刘伟强的古惑仔系列以及王晶的情色片,他们都是组成香港电影空前繁荣的局面的一部分。
宏观来看,虽然电影较80年代有了进步,但是自90年代中后期,香港电影从质量、数量、票房呈逐年下滑的趋势。
这其中当然有本土著名演员导演纷纷西去好莱坞的原因(吴宇森、唐季礼、袁和平、周润发、成龙等),导致人才外流。
而有趣的是伴随香港的巨星们在国际上的名气越来越大,却很少有香港的电影公司找他们拍戏了。原因是港片能回本的机会非常困难,况且在那个年代,盗版VCD、录像带的横行,严重影响了电影公司的收入。
而西方电影的工业革命无疑给香港的电影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侏罗纪公园》在1993年创下六千万元票房佳绩,《泰坦尼克号》更是在1998年创造了一亿一千万元的票房神话。相比之下,香港本土电影显得相形见绌。
《泰坦尼克号》剧照
有人说85到95年,这十年的是港片最辉煌的十年,恰恰也是这十年的辉煌,掩盖了香港电影隐藏的危机。实际上在93年,当《侏罗纪公园》夺得香港历史票房冠军的时候,香港电影就应该开始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但是依然选择享受历史红利,到了《泰坦尼克号》上映算是彻底“沦陷”。
当二战后大部分国家都忙着战后重建,香港凭借特殊的地理(港口)及政治(英租界)免于这些,得以快速的发展文化事业。
这既催生了香港电影的蓬勃发展,过度的商业化也让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终于无法承受。
97香港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首长董建华先生在《施政报告》中宣布拨出一亿港元开发电影科技及接受资助申请,令香港电影稍有起色。
从《无间道三部曲》、《功夫》、《黑社会》到《岁月神偷》、《桃姐》、《树大招风》,新世纪之后的香港不是没有好电影,但是90年代末亚洲金融风暴的余波,香港电影的昨日辉煌终究无法重现。
《无间道》剧照
比起经济的下滑和技术的缺失,香港电影最致命的就是失去了新的东西。
现在的港片来来回回还是那几个老熟脸在撑门面,哪怕是今年的《神探大战》和《明日战记》,老演员、老导演、老套路,这在影视行业无异于慢性自杀。
今年是香港回归的第25个年头,以“历久弥新·经典永存”为主题的香港主题电影展一票难求,这也意味着大家还没有放弃香港电影,既然观众没有放弃,我相信香港电影人也不会放弃,就像刘德华说得那样:“我不敢放弃香港电影!“
原创 摸鱼暴龙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