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艘开进洲头咀的仿古木船是为了纪念“辛巴达”
唐代经由海路而来的外国人形象
广州博物馆中陈列的苏哈尔号模型
1981年7月11日,一艘来自阿曼、构造奇特的船开进了广州港。这是一艘按照古代阿拉伯船样式造的仿古木帆船,叫“苏哈尔”号。这艘仿佛穿越时空而来的船,在广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它是第一艘抵达广州的仿古木帆船,而且和《一千零一夜》里传奇的航海家辛巴达有关。按照书里的故事,辛巴达的第七次航海就来到了广州。而“苏哈尔”号原本的船主,就是辛巴达的原型之一。
《一千零一夜》的明星
曾来广州做生意
《一千零一夜》描述辛巴达的第七次航海“置办了一批适宜于海洋运输的货物和行装,捆扎停当,从巴格达城运到巴士拉……我们顺利起程,一路顺风。大家兴高采烈,兴致勃勃地相互交谈着旅行和经商的话题,不知不觉中眼看就要到达中国城(即广州)”。就在这时,船只遭遇飓风和巨鲸的袭击,“将船刮起老高,落下时撞在一块巨大的暗礁上,顿时被撞得粉碎。所有的船板都散开了,船上所有的货物、商人、乘客全部落入大海。”辛巴达在海中奋力挣扎,终于凫水上岸,又经过重重困苦和努力,才返回巴格达,但他在此趟行程中依旧获取了巨大的商业回报。
虽然是民间故事集,但和《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一样,《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和人物也并非都是虚构的。广州港务局专家、中国水运史研究委员会委员程浩就指出:“根据阿曼学者考证,辛巴达的历史原型就是公元8世纪(相当于我国唐代)出生在阿曼历史古城苏哈尔的著名航海家艾布·阿比达·阿卜杜拉。这位航海家曾不畏风险,漂洋跨海,前来广州访问。”阿拉伯文学家根据他和在此前后曾经访问过印度洋、中国的那些不知名的航海家的真实资料,进行艺术加工,编撰成辛巴达航海的传奇故事。“苏哈尔”号的远航探险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还原辛巴达的海上之行。
“苏哈尔”号的重建工作从1979年开始。程浩指出:“它完全袭用一千年前阿拉伯人的造船方法和当时的船型结构。造船工艺要求很高,不能采用现代的造船工具,其中难度最大的要算装嵌船板。这道工序不仅不能使用一颗钉子,而且还要求装嵌后的船板缝隙之间的误差不得超过六十四分之一英寸。”为了保证建造质量,阿曼专门从造船历史悠久的苏尔、马特拉赫等地招来30多名擅长建造木帆船的能工巧匠。
造船的材料也是千里迢迢从印度南部森林采伐,经过精心挑选的麻栗木、椰子木、树胶和棕绳。工人用人工把麻栗木、椰子木锯成板材,再用手工搓成的椰子绳将一块块木板绑紧穿牢,缝隙处则用椰子皮和橄榄糖泥填紧。建造这艘长29米,宽7米,主桅杆高25米的木帆船共用了7500个椰子壳,缝合船板用了长达650公里的椰子绳,另有4吨棕绳用作索具大缆。程浩说,这种阿拉伯人的古老的造船方法,在我国西晋的文献中便有了记载。
用古老的观测设备确定航向
曾经误入鲨鱼群
程浩指出,本来椰子树纤维是最脆弱的,理论上是经不起风浪。但由于船型结构合理,加上船壳本身具有较好的伸缩性能,船在航行中通过一定的伸缩变化,抵销了船所受的应力,因此,虽然经历了9500公里的海上风浪,船身坚实如故。这说明当时阿曼造船业已经十分发达。
根据程浩的记述,参加这次航行的共有20名船员,其中8名是阿曼人,4名来自阿曼产生出色海员的巴蒂那海岸,4名从阿曼捕捞历史悠久的苏尔挑选出来。船上还有3名海洋生物学家以及服务员、潜水员、摄影师、录音员、医生、厨师等。1980年11月23日,“苏哈尔”号从马斯喀特港出发,历时220天,于1981年7月11日驶入洲头咀码头。
“苏哈尔”号除设有一台用以发电照明的小马达和一部应急备用的六分仪外,没有其他任何机械动力设备和现代化导航仪器。航行中,靠海风作动力,用牵星板等古老的观测设备看天星来导航。船员们连食物也模仿古代阿曼航海家,只带阿拉伯大饼、鱼干和椰枣等,只是每天通过无线电报向马斯喀特汇报自己的行踪。
根据船长蒂姆·赛弗林的记述我们可知,“苏哈尔”号的海上航行也是相当惊险。3月18日,被他描述为“鲨鱼日”。那天中午时分,他们开进了一大群肥大的鲭鱼中。正当船员们兴高采烈地捕鱼时,一大群凶猛的鲨鱼杀进了鱼群。一场大战开始了。捕捞上来的鲨鱼在甲板上疯狂跳动,船员们必须小心翼翼,防止被它们张开的大嘴咬到。20分钟内,船员们就抓上来17条鲨鱼,获得了200多公斤鲨鱼肉。
在苏门答腊附近海面,暴风打断了帆船主桅杆上挂大帆的横杆。船员们冒着生命危险与风浪搏斗了一昼夜,才脱离险境。之后他们在苏门答腊岛上砍伐了一棵大树,修好了横杆。船上的海洋生物学家在潜水员的配合下,考察了附近的海底生物。据说这是人类第一次在这个海区进行这样的科学考察项目。
船帆快要全毁之时
看到了中国的岛屿
6月11日,“苏哈尔”号离开新加坡,驶向广州。这段航程中海风特别强劲。6月15日凌晨4时,海风从二级骤然升到八级,瞬间撕开了厚厚的船帆。接下来不到8个小时内,海风撕裂了4张船帆。船上只剩下3张备用帆了,船只很可能会因为失去动力而只能在海面上无助漂荡。船员们冒着倾盆大雨,换帆、补帆,艰难而勇敢地向着珠江口驶来。
“当水手赛义德爬在高高的桅杆上,将望到的第一个岛屿告诉同伴们时,大家立刻涌向甲板,高兴得唱起船歌, 跳起阿拉伯舞蹈”,程浩这样写道,“有一位阿曼船员在采访时还告诉我们,当他看到中国的第一个岛屿时,开始还以为在做梦。”
6月30日,“苏哈尔”号终于抵达珠江口桂山岛锚地。当时风浪大作, 风雨交加,为了确保安全,黄埔港专门派出一艘设备较好的拖轮和经验丰富的老引水员,于7月1日把它引进到黄埔新港。7月11日,在我海军护卫舰的护送下,拖轮将“苏哈尔”号引进到广州港洲头咀码头,受到了我国对外文委、地方省市领导以及各界的热烈欢迎。阿曼政府代表团和阿曼驻华大使也参加了欢迎仪式。
后来,“苏哈尔”古船回到了出生地苏尔造船厂。如今,它的模型摆放在马斯喀特布斯坦宫酒店外,人们时刻都能看到它的身姿。船底四周,人工泉不停歇地日夜涌动,模拟出它在海上航行的场景。人们也在洲头咀码头上立起一座造型别致的纪念碑,纪念这次精彩的海上之行,纪念中国和阿曼之间的宝贵友谊。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