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8日 星期二

中国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看待中国经济需有全局观|速览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7日 三分钟速览《光明日报》


1、中国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吗?看待中国经济需有全局观(11版)

中国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看待中国经济需有全局观|速览光明日报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增大,前三季度GDP增长6.7%,其中三季度增长6.5%,低于上半年6.8%的增速,与去年同期比也有所下滑。投资增速下滑,工业和消费增长也有所放缓,外贸形势也并不乐观。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的质疑和担忧又开始出现,一些人担心中国将跌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增长趋势呢?

中国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吗?看待中国经济需有全局观


2、“大合唱”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1版)

中国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看待中国经济需有全局观|速览光明日报

“大合唱”而非“独唱”,才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共商共建,共担共享。新时代,以开放为鲜明标识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在对外开放中创造更大的奇迹,走出一条与世界各国携手前行的发展大道,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不懈奋进。东方浪潮涌动,大河奔流不息,人类航船从上海再起航,将驶向更广阔的远方,更美好的未来。

“大合唱”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3、意大利AW139直升机、全世界最薄的血压仪,进博会上有哪些“黑科技”?(5版)


中国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看待中国经济需有全局观|速览光明日报

从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里陈列的意大利AW139直升机、高密度汽车点焊生产线SRA系列机器人、德马泰克多层穿梭车,到医疗器械及医疗保健展区中全世界最小的心脏起搏器、全世界最薄的血压仪、全世界最快的免疫分析仪……在进博会上,记者们总被展会上的“黑科技”所吸引。与此同时,很多外国企业也敏锐地察觉到了中国举办进博会的用意,以及背后的广阔商机。

意大利AW139直升机、全世界最薄血压仪,进博会有哪些“黑科技”

4、《延禧攻略》《扶摇》在海外成了网红剧,中国影视“出海”风劲帆满(9版)

中国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看待中国经济需有全局观|速览光明日报

近年来,国产影视剧越来越受到海外观众的关注。今年,在网络平台播出的古装剧《延禧攻略》成为暑期档的一匹黑马,不仅在国内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甚至,在越南的大型视频网站ZingTV上还出现了盗播现象。古装剧《扶摇》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及欧美主要视频网站Youtube、Viki、Dramafever同步热播,更是成了巴基斯坦的“网红剧”。除了古装剧,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在海外也一直受欢迎。从《媳妇儿的美好时代》在非洲热播开始,《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生活启示录》《北京青年》等接连登陆海外,《欢乐颂》《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亲爱的翻译官》等在加拿大、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热播……很多海外观众感叹道,“原来中国的现代爱情剧这么好看”。

《延禧攻略》《扶摇》在海外成网红剧,中国影视“出海”风劲帆满

5、别让自带流量的“IP”沦为一次性产品(15版)

中国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看待中国经济需有全局观|速览光明日报

一首歌是一个IP,一部文学作品是一个IP,一个经典的动画形象也是一个IP。而在实际应用中,IP当然不只是一首歌、一部文学作品、一个动画形象那么简单,它之所以能始终站在市场的聚光灯下,还得益于它经过产业化运作后的变现价值和能力。

因此,它能吸引来大量资本进入;也因此,在资本蜂拥而至后,IP的发展逐渐有些变味了。变味体现在哪儿?对利益的过分追逐,使得一些资本在发展IP的过程中放弃了对质量的考究和打磨,缺乏内容的沉淀,导致IP沦为一次性消费品。

别让自带流量的“IP”沦为一次性产品

6、《这就是灌篮》《来吧!冠军》,体育综艺重在竞技性而非娱乐性(11版)

中国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看待中国经济需有全局观|速览光明日报

当下,竞技体育类综艺节目的出现,短时间内赢得了许多观众尤其是体育迷们的关注。《这就是灌篮》《来吧!冠军》《冰雪奇缘》《绿茵继承者》等节目的出现,的确起到了对体育比赛规则的科普和对“全民健身”的推广作用。

但在一些节目中,观众可以明显感到,有的运动员及公众嘉宾缺乏综艺感,有的明星嘉宾缺乏体育运动的专业性,导致节目很难在娱乐性和专业性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有的节目追随大型体育赛事的热度匆匆制作,缺乏对人物塑造及节目意义的深层思考。这造成了竞技体育类综艺节目不温不火,难以走出小众窠臼。

《这就是灌篮》《来吧!冠军》,体育综艺重在竞技性而非娱乐性

7、一次出齐15部,三联版的金庸一统“武侠小说江湖”(16版)


中国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看待中国经济需有全局观|速览光明日报

虽然没有人能对金庸小说拥有的读者数量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但没有人会否认其作品所拥有的巨大号召力。有人称:“凡有华人处,人人读金庸。”此言并不夸张。但是,回顾金庸小说在内地的出版历程,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曾经比较尴尬的事实:因为主流文化对金庸小说的排斥,内地图书市场一度充斥着铺天盖地的盗版金庸小说,甚至还出现了冒金庸之名的“伪书”,这一现象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

1994年三联书店出版了金庸作品集,以其精美的设计及编辑、印刷质量,相对低的价位,受到武侠小说爱好者的喜爱,直到今天,仍有读者向三联书店寻购。而此后,国内其他出版社相继出版的梁羽生、古龙等武侠小说作品,也纷纷沿袭了“三联版金庸”的整体风格,难怪有人戏称,三联版的金庸一统“武侠小说江湖”。而从更深远的文化意义上来讲,三联书店出版的这套金庸武侠小说作品,不仅创造了大众读物的经典,也标志着金庸作品从此被纳入主流文化渠道。

一次出齐15部,三联版的金庸一统“武侠小说江湖” 三联书店出版金庸武侠小说始末:创造大众读物的经典

内容来源:综合自11月7日《光明日报》

本期编辑:张永群 刘嘉丽

上一篇新闻

暑期档实力突围成全民爆款,《扶摇》为古装剧市场注入强心剂

下一篇新闻

起点欢迎你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