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脱贫| 重庆“非遗+扶贫”的全新实践

在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建非遗扶贫工坊,举办22期培训班——

重庆“非遗+扶贫”的全新实践

一把剪刀、一枚绣针、一根彩线……4月11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景区,游客不算多,但“男绣娘 ”陈碧海身边仍聚集一些游客拍照、录视频,他俨然成了一名“网红”。

“若不是国家扶贫政策好,我今天这样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陈碧海说。

去年,我市探索“非遗+扶贫”新模式,遴选夏布、刺绣、编织、木雕等12个产业化程度高、市场前景广的项目,在18个深度贫困乡镇举办22期非遗传统技艺培训班,兴建18个非遗扶贫工坊,在实现精准扶贫的同时,更引发出“涟漪”效应。

“非遗扶贫,让我重获新生”

“酉州苗绣用色夸张大胆,以红、绿为主,辅以其他色彩鲜丽的丝线,花纹稠密,富丽堂皇。”陈碧海一边给游客讲解,一边飞针走线,插针、洒针、点针、挑针等技法一气呵成,而凭借的仅是左手残存的2根手指,让人对他肃然起敬。

56岁的陈碧海本是一名庄稼汉,家住酉阳清泉乡茶溪村。在“地无三尺平”的老家,陈碧海虽然起早贪黑地劳作,一家人仍挣扎在贫困线上。穷则思变,1993年他决定走出大山进城务工,然而这一决定却让他陷入了困境。

在湖南彬州,第一次出门还未找到工作的陈碧海就遭遇车祸,左腿高位截肢、左手失去3根手指,伤愈回家,妻子照顾了他一段时间后就失去了联系。

失去劳动能力的他只能靠低保金度日。2018年,由山东省文化旅游厅、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举办的渝鲁共建非遗扶贫培训项目启动,常年伤残赋闲在家的陈碧海在当地政府关怀下,参加了酉州苗绣培训班。

“大男人绣花本不易,我左手又只剩2根手指,操针更加困难。”陈碧海回忆称,别人培训半天的技法,他至少需要五六天,“心里虽然清楚怎么绣,但手不听使唤,常常还被针扎得血肉模糊。”

不过,酉州苗绣非遗传承人、酉阳子月苗族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国桃对身残志坚的他十分照顾,常常手把手教授他。培训结束后,陈碧海正式成为陈国桃公司的一名“男绣娘”。

“如今,我月薪1800元,还买了‘五险一金’,不仅甩掉了穷根,还到全国多地进行非遗展演,甚至还出了一次国,到新加坡参加文化交流。”陈碧海感激地说,非遗扶贫,让他获得第二次生命。

“党的政策好,我要努力往前跑”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走进谭明兰干净整洁的院落,土家吊脚楼显得别具一格。

“这是我家去年翻修的,外墙刷成了土黄色,水泥硬化了院坝,还把旱厕改建为冲水式厕所……”49岁的谭明兰说话声音爽朗,一根绣花针在手中上下飞舞,夏布制成的干花、胸花、布老虎、手提袋等非遗产品在她一针一线中逐渐成形。

巍峨重叠的大山“封闭”着石柱中益乡华溪村先锋组对外交流的渠道,也阻挡了谭明兰家脱贫致富的步伐。6年前,谭明兰与丈夫双双生病加上儿女上学,她家成为建卡贫困户。“最困难时,家里唯一的电器是手电筒,照明都用煤油灯,最好的伙食是红苕、洋芋、包谷粑。”说起以前家里的生活情况,她就直摇头。

去年4月,渝鲁共建非遗扶贫培训班在华溪村开班,谭明兰参加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夏布技艺培训。“培训专门针对留守妇女、贫困户、残障人士,老师们热情又细心,一对一地教。”谭明兰称,通过学习,她掌握了夏布染制、刺绣、工艺品制作等多种技艺,并被聘为“非遗扶贫工坊”的一名绣娘。

“我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农忙时可下地料理庄稼,闲暇时再绣几针,全是手工活,工坊按件记薪,忙农活、照看家、挣钱都不耽误。”谭明兰称,凭此技艺,她现在每月待在家里都能挣1000多元。

与此同时,她病愈的丈夫把家里的6亩土地入股到村集体公司,用于发展黄精产业,之后她家又“返承包”了家附近的5亩黄精种植地。

“党的政策好,我们也在努力往前跑。如今,我家终于实现了稳定脱贫的心愿。”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谭明兰,她家打理这5亩黄精地,3年可获管护费1万元,黄精上市后还可获得土地入股分红,再加上她和丈夫就近务工收入,去年她家的年收入已突破5万元。

“家里创‘薪’,我也吃上文创饭

4月的开州区大进镇,草木吐绿,鲜花盛开,把这一山中小镇映衬得格外迷人。

32岁的郑代令一边守着一对儿女上网课,一边穿针引线,制作精美的旗袍盘扣。“别小看这个小物件,可是旗袍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做的一件高品质旗袍可以卖上万元。”她笑盈盈地称。

郑代令的家本在大进镇明红村二组,从大进场镇出发,先要坐将近半小时的汽车,再步行1个多小时山路。山上因没剩下几户村民,至今未通公路。

“信息闭塞、交通落后,我们把农作物和农副产品弄到街上卖,除了人工,根本换不了多少钱。”郑代令称,村民的主要收入全靠外出务工,她与丈夫初中毕业后就到广东打工,她进了鞋厂,丈夫到工地当小工。

4年前,因老家山上没有就读条件,她一对儿女要到镇上读书,几经权衡后,她只身回家,当起留守妇女,并在镇上租了一间屋子,专门照顾两个孩子。家里开销全靠丈夫挣钱,日子过得紧巴巴。

去年3月,鲁渝共建开州区旗袍传统技艺非遗扶贫培训班在大进镇开班,在村干部的帮助下,郑代令参加了培训班学习。由于人年轻且有鞋厂工作经验,她很快掌握了旗袍制作中镶、嵌、滚、荡、盘、钉、勾、绣等传统装饰工艺,成为学员中的佼佼者,成为非遗“旗美人”旗袍扶贫工坊的一名员工。

“目前,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创‘薪’,按照工坊要求,依托旗袍及盘扣制作技艺,专门制作旗袍、盘扣、抱枕、摆件等非遗产品及衍生的文创品,月收入在2000多元,基本满足我母子三人在镇上的生活所需,老公的钱则存起来。前不久,我们家还在镇上买了一套房,生活有了很大改观。”郑代令高兴地说。

非遗扶贫产生涟漪效应

“去年3月起,我们承接渝鲁共建非遗扶贫培训项目后,先后在城口沿河乡、石柱中益乡、城口鸡鸣乡,开展了6期技能培训,建立了3个扶贫工坊,实现120人居家就业,其中有45名建卡贫困户、8名残障人士。”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壹秋堂夏布坊品牌创始人綦涛称,此举措不仅对贫困地区进行了精准扶贫,也为公司储备了人才,增加了产量。去年,公司年销售额突破了4000万元,增长超过10%。

市级非遗“旗美人”传承人、重庆旗美人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皮飞霞表示,他们承接非遗扶贫培训项目后,先后在石柱中益乡、开州区大进镇举办了4期培训,培训学员300多人,建立了2个扶贫工坊,实现当地80多人居家就业。去年,公司的年产量和销售量实现双增长,增幅均超过10%。

随着一期又一期培训班结业、一批又一批学员走进工坊,我市非遗扶贫不仅精准扶贫见高效,产生的涟漪效应也日益凸显。去年,我市在非遗项目中筛选出了刺绣、编织、木雕等12个产业化程度较高、市场销售前景开阔的项目,对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的留守妇女、贫困户、残障人士等进行22期培训,共培训学员1100多人,建立18个非遗扶贫工坊,有效解决630多人居家就业。

“这一项目不仅涵养了本地文化,传承了非遗技艺,还在提升非遗产品产能的同时,推动了我市文旅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遗产品及衍生品(文创产品)被设计出来,撬动我市文旅商品销售年增长超过20%。”市文化旅游委非遗处相关负责人称。

目前,我市还正在着力打造重庆国际非遗城,建设集非遗产品、非遗衍生品、非遗文创产品的展示、体验、销售及文旅融合新地标。“随着文旅融合纵深推进,非遗产品及衍生品(文创产品)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大,其未来可期。”该负责人说。

上一篇新闻

“呼吸:2020中俄艺术展”中方参展艺术家作品欣赏(节选二)

下一篇新闻

屯溪区妇联全面启动开展"百千万巾帼大宣讲"活动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