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非遗传承与保护(上)|活态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
重庆日报 韩毅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等方面,对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了部署。
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悠久历史,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兼收并蓄,汇聚成独特的历史文脉,凝结出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这些珍贵遗产“活”起来、传下去?结合《意见》的出台,重庆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妈妈,快看,这个刺绣好漂亮哟”“呀!还有‘男绣娘’,手指好灵活,飞针走线,就像在布上跳舞”……8月28日,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5A级景区桃花源,不少家庭抓住假期最后的尾巴带孩子研学旅行。
景区内的市级非遗项目——酉州苗绣是游客热门打卡地。“男绣娘”陈碧海更是引人关注,身边围着不少游客拍照、录视频。
非遗进景区,实现文化与旅游双向赋能,不仅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也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之举。
事实上,桃花源景区引入苗绣项目,只是我市在非遗传承保护、活化利用上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通过“非遗+旅游”“非遗+乡村振兴”“非遗+产业”等模式,创新探索出了不少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案例。
非遗+旅游
文化“出圈”,让景区见人见物见生活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酉阳依托鲁(山东)渝(重庆)扶贫资源,在村里建起苗绣工坊,同时开展鲁渝共建非遗扶贫培训班,组织周边留守妇女、贫困群众学习苗绣技艺。(受访者供图)
“苗绣,被誉为‘古苗文化的活化石’。它用色夸张大胆,以红、绿为主,辅以其它色彩艳丽的丝线,花纹稠密、富丽堂皇,适合用作旅游商品,是游客带得走的记忆。”陈碧海一边介绍,一边飞针走线。
现年57岁的陈碧海本是一名庄稼汉,家住酉阳清泉乡茶溪村。1993年,他跟村里多数青壮年一样外出务工,在湖南郴州不幸遭遇车祸,左腿高位截肢、左手失去3根手指。伤愈回乡后,他一直赋闲在家,靠低保度日。
2014年,“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同意实施〈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的复函》,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同年,由山东省文化旅游厅、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举办的鲁渝共建非遗扶贫培训项目启动,陈碧海在当地政府关怀下,参加了酉州苗绣培训班,正式成为一名“绣工”,在桃花源景区苗绣坊上班。陈碧海激动地说:“现在我月薪1900元,有‘五险一金’,不仅甩掉了穷根,还到全国多地进行非遗技艺展示,甚至还到了新加坡参加文化交流。”
“我们借助非遗进景区项目,先后开设了竹编坊、苗绣坊、织锦坊、染布坊等工坊,开发苗绣、土家织锦、竹编等特色非遗产品和文创产品,在丰富景区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让游客的旅行变得更能‘见人见物见生活’,增强了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桃花源景区相关负责人称。
非遗怎么“活”?当然就是要回归生活、贴近群众,让普通人随处可见、触手可及,这样的非遗才具有可以持续传承的生命力。“非遗+旅游”无疑是文化与旅游双向赋能的有益探索。
非遗+乡村振兴
文化“下乡”,让软实力变成硬支撑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市民正在选购非遗产品。当天是第七届西旅会暨2021重庆文旅会开幕第二天,不少市民携家带口喜逛“两会”,购买文旅产品。(摄于6月12日)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沿着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走进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先锋组村民谭明兰家,院子干净整洁,土家吊脚楼别具一格。
50岁的谭明兰动作利索,一根绣花针在她手中上下飞舞,用夏布制作的干花、胸花、布老虎、手提袋等非遗产品在她的一针一线中逐渐成形。
“党的政策好,我们也要努力往前跑。”她说,曾经层层叠叠的大山阻碍了村子对外交流,也阻挡了村民的致富路。7年前,她与丈夫双双生病,加上儿女上学,她家成为建卡贫困户。
前年,我市探索“非遗+扶贫”新模式,遴选夏布、刺绣、编织、木雕等12个产业化程度高、市场前景广的项目,在曾经的18个深度贫困乡镇举办非遗传统技艺培训班,兴建非遗扶贫工坊,采取“公司+农民+传统技艺”运营模式,以招工、计件合作等多种方式,满足农村妇女、残疾人等人群想要劳动强度低、工作时间灵活、工作地点离家近的就业需求,拓宽他们的增收渠道。
谭明兰参加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夏布技艺培训,掌握了夏布染制、刺绣、工艺品制作等多种技艺,成为了一名农村手艺人。
“我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农忙时可下地料理庄稼,闲暇时再绣几针,全是手工活,工坊按件记薪,忙农活、照看家、挣钱都不耽误。”谭明兰称,凭此技艺,她现在每月待在家里都能挣1000多元。如今,她家年收入已突破5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已建立39个市级非遗工坊,有效解决近千人居家就业,不仅助推了乡村振兴,也推动了非遗传承保护,还解决了非遗企业的用工难,提升了他们的生产能力,实现“一举多得”。
非遗+产业聚集
文化“融合”,让资源变成财富
▲荣昌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身穿汉服的爱好者正在观看荣昌陶、夏布和折扇等非遗文化。(摄于2020年9月13日)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在荣昌安陶小镇,每走几步便能看到一个荣昌陶的铺面。“金竹山,瓦子滩,十里河床陶片片,窑公吆喝悍声远,窑火烧亮半边天……”这首传唱数百年民谣中描述的场景在此得以重现。
在安陶小镇众多铺面中,荣昌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梁先才的“荣昌安陶”店铺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呈“前店后厂”布局,前店展示着数百种精美陶器,吸引了不少客人选购;后厂,是梁先才授徒和制陶的地方。
“如今,荣昌陶可谓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年过七旬的梁先才称,他9岁就跟随父亲学习制陶,16岁学习拉坯制作,23岁时就能制作各种工艺陶。为了不让荣昌陶这门技艺失传,2013年,他专门成立了陶瓷技能专家工作室,从事陶瓷艺术品的研发、制作。
“非遗不能‘冻’起来,要‘动’起来;只有‘动’起来,文化才能‘活’起来。”荣昌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称,近年来,该区对非遗资源进行了充分的挖掘、提炼和表达,围绕荣昌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打造产业群,推动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把文化资源变成文化财富。
在陶方面,荣昌确定了“陶瓷产业园”和“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双轮驱动的陶瓷产业发展思路,陶瓷产业园突出一个“优”字,力争打造200亿级陶瓷产业发展集群;陶文化创意产业园突出一个“新”字,不断提升荣昌陶的品牌和形象,并努力把安陶小镇建设成为集陶产业、文化、旅游、体验、教育于一体的国家5A级景区。
目前,荣昌有陶瓷企业7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26家、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日用陶、工艺美术陶、包装陶、园林建筑陶等产品体系。
“强大的产业集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奠定了物质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为产业兴旺凝聚了更加厚重的文化底蕴。”梁先才称,他现在已带了上百个徒弟,其中不乏大学生,不仅不用担心手艺失传,荣昌还正在创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国陶器之都,“传承千年的窑火必将越烧越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