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姜立夫:“数学圣贤”(下)

七、当代圣贤

作为最早接受西方现代教育的姜立夫,从美国留学回来后,为人处世从无"洋派"作风,他亲切随和、作风正派,淡泊名利,就像古代诲人不倦的又略带迂腐的"老夫子"。中国学术界公认,姜立夫无论在人格上、道德上,都堪称当代圣贤。学者胡适在1940年1月3日的日记中写道:"前几年我在《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曾说:‘凡受过这个世界的新文化的震撼最大的人物,他们的人格,都可以上比一切时代的圣贤,不但没有愧色,往往超越前人'。我举出九个人:高梦旦、张元济、蔡元培、吴稚晖、张伯苓、周诒春、李四光、翁文灏、姜蒋佐。"(引自《胡适日记全编》杂抄之九),胡适笔下的"姜蒋佐"就是"姜立夫"。

姜立夫的高风亮节体现于谦让不争,奖掖后进。筹备中央研究院数学所之时,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傅斯年就力请姜立夫为数学所所长,他致姜立夫的信中写道:"此学为一切科学之本,本院成立15年,尚于此无所尽力,以难得其人故也。全蒙先生不弃,实本院之荣幸,欣喜无极。将来此所成立,自非先生主持无以成丰长之进步,此节请万勿谦抑,今即作为定论也。"据"中央研究院第二届评议会第一次年会纪录"(1941年3月13-15日)载:"本院增设数学研究所,请姜立夫先生任所长。"

在傅斯年的再三要求下,姜立夫答应任筹备处主任,但是他申明:"至于筹备处主任一节,则系临时性质,既承雅命,义不容辞,自当竭蹶从事,勉襄盛举",至于"所长之职,于立(按:姜立夫自称)实不相宜"。他还恳切地说明了理由:自己身体不好,难以专心学术,且不谙行政,又为南开大学所倚重,不忍贸然离去。1947年,数学所筹备工作基本就绪,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写信给远在美国的姜立夫,要他回国就任数学所所长一职,但是姜立夫回信坚辞,并推荐自己的学生陈省身任所长。"请任命陈省身先生为第一任所长。忆立受命之始,早经声明不为所长。代理主任陈省身志趣纯洁,干练有为,与全院新旧同人相处融洽,其学业成就尤为超卓,所发表之论文能以少许胜人多许,所研究之问题极为重要,所得之结果饶有价值,不但美国数学家一致推重,所见欧陆当世大师亦复交口称许。本院数学所长之选,宜推省身第一。况研究所初告成立,需要创造之精神,需要推动之力量,是皆立之所短,而为省身所长,故请毅然加以任命,以利所务之进行。"朱家骅最后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由姜立夫任所长,由陈省身为代理所长。他在复函(1947年3月6日)称:"所长一席,非兄莫属,万祈切勿谦让。成立时决发表先生为所长,并同时发表陈省身先生为代理所长,在台端未返国以前,即由彼代理。"最后,姜立夫只好接受这种安排。他不争名利,不计个人得失,让贤陈省身,成为学界一段佳话。

姜立夫还是一位胸怀坦荡,正直无私,没有任何门户之见的学者。从1941年3月数学研究所筹备处成立至1943年,他以兼容并包的雅量先后聘请陈建功、苏步青、江泽涵、陈省身、华罗庚、李华宗等人为研究员,这些人员留日、留美、留德、留法、留英等国,背景复杂,但是姜立夫唯才是举,集数学精英于一堂。

20年代末,苏步青在日本东北帝国大学读研究生时,曾用英文名发表了几篇论文,引起姜立夫的注意,他向厦门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推荐苏步青,其时他们二人并不认识,后来才知道苏步青是平阳老乡。当时姜立夫已收到浙江大学聘书,得知苏步青也去浙江大学任职,他就放弃去浙江大学任教的计划。后来两人相遇,苏步青知道了其中原委,深为感动。苏步青曾经这样评价姜立夫:"中国现代数学史不仅要写那些在研究上取得出色成绩的人,更要写为了数学事业的发展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教学、组织等基本建设上作出贡献,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姜立夫先生虽然写论文少一些,但他对中国现代数学事业,功劳重大,影响至深,没有他,中国数学面貌将会是另一个样子。"这是公允的评价。

为使中国数学能与国际交流,姜立夫想方设法支持青年学者出国进修或访问,正是他的努力促成华罗庚出访苏联、美国。1944年华罗庚计划赴苏联考察,但时局艰难,经费无着。为此,姜立夫多次致函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和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希望给华罗庚出洋的机会,他在信中称赞:"华君天才卓越,成绩斐然","近年由堆垒数论,一转而入自守函数,再转而入方阵几何,湛思积悟,创获更多,无如战时交通梗阻,国内工具缺乏,深以闭门造车、事倍功半为苦。……鄙意拟请先生特别设法,派遣华君赴苏考察一年,庶使华君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本处筹备设施亦得多所取法。是华君个人之幸,亦即国家学术之幸"。后来因苏联方面的原因,姜立夫又转而推荐华罗庚改派赴美。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华罗庚最终于1946年先后赴苏、美作访问学者。

姜立夫:“数学圣贤”(下)

八、情系大陆

抗战胜利后,内战硝烟又起,在国共两党斗争中,国民党军队一败再败。1948年,蒋介石预感政权不保,为了做好退路,他决定先把一部分科研机构和科学家带到台湾。

中央研究院决定迁台湾,因运输工具和经费的困难,结果只能将历史语言和数学两所的人员、古物、图书、设备等运到台湾。作为数学所所长的姜立夫负责将图书装箱运出,把全家也搬迁到台湾。当时兵荒马乱,到台之后没有适当房屋,古物和图书无处存放,只能在杨梅乡租得铁路仓库两座,才存放下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文物图书,而数学研究所暂时安顿在台湾大学的一间教室内,整个研究工作已经停顿下来。

1949年夏天,学生江泽涵回国途经香港,顺便到台湾看望姜立夫,见他偷偷地收听大陆电台,便知姜立夫身在台湾,心系大陆,便劝说老师回大陆。此后,姜立夫又收到留在大陆的学生吴大任寄来的一封信,信中吴大任恳切希望恩师回到大陆,为新生的政权服务。信后还附着一幅吴大任儿子的图画,画面是一艘轮船上有姜的两个孩子,吴的两个儿子在招手,欢迎他们靠岸。

姜立夫从台北回到大陆广州,还离不开陈序经的努力。姜立夫是陈序经南开大学同事,此外,陈序经又与姜立夫的姐夫黄志新是老友。陈序经在新加坡中华书局买书时认识黄志新,其时在该书局任职员。抗战时期,黄志新任重庆新华银行总经理,曾给予陈序经很大的帮助。陈序经与黄志新的这一层关系,无疑加深了他与姜立夫的友谊。陈序经当时担任岭南大学校长,该校本是教会学校,在国内并不知名,数学系教授随国民党旧政权走了不少。陈序经想重振岭南大学,他首先想到原南开大学的同事——姜立夫。

姜立夫收到陈序经的邀请后,才下决心回归大陆,他便以汇报工作为名,骗过了国民党当局的眼睛,只身回到尚未解放的广州。途经香港时,陈序经已经在那里等候他。姜立夫向台北的中央研究院发电报,称患病滞留在广州,需要家人来照顾,于是姜的全家又从台湾回到广州。从此姜立夫就安心留在大陆,与他一起留在岭南大学任教的还有名满天下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姜立夫从台湾返回大陆,影响很大,留在大陆的中央研究院全体同仁联名发来慰问电。五十年代初,国家筹建新的"数研所",所长一职首先考虑姜立夫。当时姜立夫已经六十岁,他在1950年亲自赴京以年老力衰向郭沫若面辞。

姜立夫:“数学圣贤”(下)

1948年8月姜立夫任岭南大学数学系主任。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并入筹建中的中山大学,姜立夫担任了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和数学系筹备小组成员。在新的环境中,姜立夫努力工作,把中山大学建设成南中国的数学重镇。

一直让中大老校长陈序经慰怀的是,他当年以每月381元最高薪水聘请的两位教授自始至终都留在中大,一位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另一位便是姜立夫。

姜立夫在中大着手建设基础工作,除了延聘名师外,他把数学图书资料建设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亲自选购图书杂志。他认为数学研究工作跟许多学科的研究不同,它的主要活动是思维与演绎,迫切需要直接从以往文献所记载的成果和方法中吸取营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突破性的创新工作。因此,数学研究人员对数学文献的依赖性远甚于其它学科。中山大学数学系资料室现有资料比较齐全,这当中倾注了姜立夫的大量心血。"文化大革命"期间,各校的外文期刊被大量削减,数学系也不例外,姜立夫挺身坚持订阅美国《数学评论》(Mathematical Reviews)。他义正词严地说:"停订《数学评论》,就等于砍掉数学系!"在他的坚持下,这份杂志在中山大学数学系完整无缺保存下来。

姜立夫教授的夫人胡芷华主持系的图书资料室工作,她精通业务,熟悉外语,工作认真负责,把图书资料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并培养了许多年轻的资料工作人员。

姜立夫:“数学圣贤”(下)

姜立夫一生致力于圆(球)素几何方阵理论的研究。1954年校庆30周年时,中山大学举行了解放后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姜立夫充分准备,在校庆期间数学分组会第一次会议上,他作了题为《圆形几何学的新面貌》的学术报告。晚年有病在身,他仍坚持给年青助教、研究生、进修生上课并继续科学研究工作。

姜立夫教授长期为十二指肠溃疡症所困扰,1956年又患心肌梗塞,曾在讲坛上昏倒,经抢救才缓和过来。学校和广东省委都很关心他,决定不再安排他的课堂教学任务。但他却在家里竖起黑板,给助教、研究生和进修生上课。

"文革"期间,姜立夫蒙受迫害,"文革"结束后已心力衰竭,于1978年初病逝于广州。

纵观姜立夫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以一己之力,却能独木成林;他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拓荒精神,带动了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他以渊博的数学知识,教育出大批知名的弟子。他更以道德和人格的魅力,赢得学林尊敬。

1955年,他去北京开会,周恩来总理同他握手,并说自己也是"南开"的学生。7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杨振宁回国专程拜会了姜立夫,不仅仅因其父杨武之与姜同为西南联大同事,其实在联大期间,他就喜欢听姜立夫上课,钦佩他高尚的人格。国际扬名的数学家陈省身毕生无法忘记恩师,他曾对姜立夫作了如下评价:"提携后进,不遗余力,国内知名畴人,多出其门。"多年之后,他又在《立夫师在昆明》一文中说:"姜先生知识广博,见事清楚,律己严格,足为后学者的模范。"晚年陈省身回到南开大学,得知学校成立"姜立夫奖学金",带头捐献美金一千元。1989年10月16日,南开大学建校70周年校庆日,也是姜立夫诞辰100周年,陈省身和姜淑雁女士捐献出由中央美术学院傅天仇教授设计的"姜立夫半身铜像",安置于南开大学数学楼前,陈省身与诸位师生一道,深情缅怀这位"南开"元老。

注:本文转自公众号“数学中国”

上一篇新闻

中华书局与孔祥熙“缠斗”三十多年,最终如何摆脱其控制?

下一篇新闻

北京匡时2019秋拍12月23日举槌拍卖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