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8日 星期二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通常,每个国家都只使用唯一的货币。货币由当局的中央银行机构强制发行和控制,中央银行有权决定本国货币的面值和发行量。在清朝和北洋政府时期大量的外国金融势力在华发行货币,包括外资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傀儡政权银行以及外国军队等外国势力在中国包括当时各国在华殖民地和租界发行货币。

根据所用单位的不同,可将外国势力在华发行的货币分为两类,制钱票、银两票和银元票等采用中国货币单位的为一类,采用外国货币单位的为一类。

清末,清朝政府于1910年颁布《币制则例》,开始筹造银元,为合法货币之一,将过去通行的银两改为银元。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大清铜币

英国

1845年,英国的丽如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在广州设立分理处,其后又在上海和福州等地设立分行,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其后英国的汇隆银行、呵加剌银行、有利银行、麦加利银行、汇川银行、利生银行、利华银行、利升银行相继进入中国。

丽如银行

也称东方银行、东亚银行、金宝银行、东洋银行、东藩汇理银行,是第一家在中国开业的银行,也是第一家在中国发钞的银行。该行先后在上海、福州等中国城市设立分行。该行在中国口的名称颇不统一,在香港称为金宝银行、在福州称东藩汇理银行;1847年在上海设立分理处,以后改为分行,称为丽如银行。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东方汇理银行在上海发行的钞票

汇丰银行

1865年,汇丰银行在香港成立,其投资人主要是英国洋行,还有美国、德国、印度、丹麦等国的洋行,是第一家总部设于中国的外资银行。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汇丰银行发行的一元纸币

1866年,发生席卷全球的金融恐慌,很多英国停止了中国业务甚至直接倒闭,仅剩丽如银行、有利银行、麦加利银行和汇丰银行仍在中国活动。

英国还有一家当时非常知名银行叫德丰银行于1872年至1878年间进驻上海、福州、汉口、厦门等地,1883年撤出上海,业务由华记洋行代理,存续时间不长,也没有发行货币。

丽如银行在1870年代达到发展极盛时期,但随着汇丰银行的崛起,经营每况愈下,在1884年停业清理。英国惠通银行和中华汇理银行分别于1890年和1891年在中国成立。先期进入中国的银行也不断进行扩张,在各大通商口岸增设了分支机构。

到清朝末年,在华营业的英国银行只有有利银行、麦加利银行和汇丰银行三家。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1959年香港有利银行伍佰员纸币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1929年麦加利银行在天津发行货币伍拾圓

北洋政府时期,虽然其他各国银行也相继进入中国,但英国银行仍占主导地位,其中汇丰银行实力最强。

丽如银行从1846年进驻香港开始就发行钞票,而且在1857年该行的钞票成为香港合法货币。英国各银行发行的纸币流通于英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即香港、上海、广州及华南部分大中城市等地。

麦加利银行如果你不是特别了解。如果说另外一个名字相信你就会熟悉了。1956年,印度新金山中国麦加利银行名称简化为渣打银行。香港渣打银行至今仍是是香港三家发钞银行之一,另外两家是汇丰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渣打银行发行的100元港币

有利银行是第二家在香港开业的银行,1854年10月2日,该行在上海设立分行。1857年该行与亚细亚特许银行合并,中文名通称为有利银行。

现在已经看不到有利银行,有利银行后期业务不佳。1959年12月,有利银行被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收购。1984年,有利银行被转予美国万国宝通银行(花旗银行),1987年再转售予日本三菱银行(三菱东京UFJ银行)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1886年的第一代上海汇丰银行大楼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位于外滩的原上海麦加利银行大楼

法国

第二个让其金融机构进入中国的国家是法国,被称为“法兰西银行”的巴黎贴现银行于1860年在上海设立分行。

上海法兰西银行、东方汇理银行、中法实业银行中法振业银行都曾在中国发行过纸币。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于1894年在香港设立分行业务扩展到中国,1889年在广州沙面法租界内开设广州分行。同年在天津法租界大法国路开设天津分行、1894年开设香港分行。1899年开设上海分行,1901年开设汉口分行。在中国的其他分行开设在沈阳、北京、蒙古(1914年)、昆明(1918年)、广州湾(1926年)接收法兰西银行的在华业务。一战后,中法合办的中法实业银行和中法振业银行设立,中法实业银行的法方股东是东方汇理银行。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1932年的100元阿斯特钞票,图像是法国东印度公司总督杜布雷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上海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中法实业银行在开业初期,业务发展迅速,开设了上海、北京、天津等22处分行,在中国经营发行纸币、借款等业务。

中法实业银行纸币是经北洋袁世凯政府特许发行的,年份版式有四种(1914、1915、1916和1920年)。这些纸币都是在英格兰印好了,寄回国后加盖地名供各家分行使用。(加盖的地名有8个,北京、上海、天津、汉口、广州、汕头、奉天、济南)。

当时在中国已有了一家法国政府在亚太地区的银行东方汇理银行,东方汇理银行印制的钞票采用的法郎专用纸,而中法实业银行的纸币只能找他人代理了,两家银行都是伸入中国经济的桥头堡,或多或少存在着竞争。中国也在中法实业银行里有三分之一的股份,但是董事会12个董事只有1个是中国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该行遭受重大损失,亏损严重,到1921年7月2日停业。1925年,停业后的中法实业银行改组为中法工商银行,仍为中法合资,出资比例改为法方占80%,中方占20%。中法工商银行没有发行钞票。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中法实业银行纸币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中法实业银行纸币

中法振业银行原名华法振业银行,因外界容易与“华法银行”混为一谈,后改称中法振业银行。

中法振业银行由宁波商界巨子钱达三(定海人,当时属宁波)、朱葆三(定海人,当时属宁波)、童亢聆(宁波鄞县人)、邵仁杰(宁波镇海人)等联合法商集资10000万筹组中法合资银行。1921年成立,资本额国币500万元。

1921年总行设在北京东交民巷,上海分行位于英租界天津路64号。另在天津、汉口、香港设分行。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中法振业银行1923年5圆

德国

德国的德意志银行于1872年在上海设立分行,因银货交易损失于1875年清算,存续时间不长,没有发行货币。1889年,德国成立专门对华资本输出的德华银行,该行总行设于上海。德国在华金融力量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有所减弱,德华银行于1917年为中国政府清算接收。德华银行和北洋保商银行曾在中国发行过纸币。

德华银行是由德意志银行牵头,由德商在华开办的银行,服务于德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经营存放款、外汇、发钞和投资业务,向中国政府的借款曾达到上亿美元,是1912年成立的五国银行团成员之一,在1914年以前是在华影响力仅次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的外国银行。

创办日期是1889年5月15日。德华银行总行设于上海。股本银750万两。1896年在柏林设立分行,其后又在天津(1890年)、加尔各答(1896年)、汉口(1897年)、青岛(1898年)、香港(1899年)、济南(1904年)、北京、横滨(1905年)、神户、新加坡、汉堡(1906年)以及广州(1911年)等13个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及其在山东投资的铁路,矿山公司全部被日本接收。1917年,南京政府也对德国宣战,接管各地德华银行。1920年代,德华银行重新来华发展,但其地位已经远非昔比。1945年后,各地德华银行再次由中国银行接收。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德华银行发行的5元钞票

北洋保商银行原是为了清理天津商人积欠洋商款项,维持天津华洋商务与德国合资银行,所以名为“保商”。

光绪末年,天津商人向国外进口布匹及棉织品,遇到国际市场棉价波动,遭受很大损失。到光绪三十四年末结算,尚拖欠德国等外商贷款数百万两,无力归还。到了宣统元年,当时德国的债权代表,向北洋通商大臣署提出交涉。有关此项欠款之清偿问题。经德商代表之建议,由中国政府、中国商人和外国债权人共同出资组织一银行。而从银行盈利中分期提还欠款、设立银行之旨,是纯为解决华洋商界间贸易债权欠款,和保障双方利益而设,故行名取名为北洋保商银行,行址设天津北马路。董事会由中德双方各三人组成。行务由中德经理各一人共同主持。资本定为400万两,中德双方各出资200万两。结欠德日商之贷款,经双方商定,总额为500万两,由银行出具长期债票在二十五年内全部清偿,并给年利百分之五,具体归还章则:

1919年,该银行设立时的全部目标均实现。1920年,该银行改组为普通商业银行,在西交民巷重建了新楼。1937年七七事变后停业。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北洋保商银行发行的一元纸钞

俄国

俄国对外贸易银行于1876年在上海设立机构,1883年撤出,存续时间不长,未发行货币。1895年,名义上中法俄合办,实际上由沙俄控制的华俄道胜银行管理。

华俄道胜银行

1896年9月,中俄合资华俄道胜银行,清朝政府出股本银五百万两,与俄合办。别立中国东省铁路公司,又立条例九章,其第二章银行业务之第十项,规定对于中国之业务:一,领收中国内之诸税;二,经营地方及国库有关系之事业;三,铸造中国政府允许之货币;四,代还中国政府募集公债之利息;五,布设中国内之铁道电线,并订结东清铁道会社条约,以建造铁路与经理事宜悉委银行。

此后在中国北部开设了20多处分行:上海、营口、汉口、天津、烟台、北京、哈尔滨、旅顺、大连、长春、满洲里、海拉尔、吉林、海城、沈阳、铁岭、张家口、青岛、黑河、香港、乌鲁木齐、伊犁、库伦等。华俄道胜银行享有在中国代收关税、盐税、经营铁路建筑、发行卢布(羌帖)等各项特权。1910年,它与另一家俄法合资的银行—北方银行合并,改称“俄亚银行”。1917年十月革命后,在俄总行和85处分行被苏联政府收归国有,即改以巴黎分行为总行,但实力受到严重削弱。1926年9月25日因巴黎总行外汇投机失败而清理停业。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华俄道胜银行100元纸币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原来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

日本

最早进入中国的日本银行是东京第一国民银行,该行于1880年在上海设立分行,存续时间不长,没有发行货币。

横滨正金银行在1880年成立后也在东北,特别是南满发展迅速,先后在营口、大连和沈阳等地设有分行,并于1893年进驻上海。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横滨正金银行发行的纸币

中国在甲午战争败给日本,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日本于1899年成立台湾银行,该行于1911年在上海设立分行,之后又在福州、汕头、厦门等地设立分支机构,主要面向闽粤两省。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台湾银行发行的钞票

1909年,朝鲜银行在安东设立办事处。一战期间,横滨正金银行在青岛设立分行。1913年,朝鲜银行在奉天设立分行,之后在东北各地设立了十几个分行,1917年在青岛,1918年在上海、天津和济南设立分行。住友银行、三井银行和三菱银行也在这一时期进入中国。1917年,横滨正金银行的发钞权转授给朝鲜银行。

朝鲜银行是日治朝鲜的中央银行,于1910至1945年发行朝鲜银行券,而于1945至1950年发行韩圆,最后于1950年解体在韩国与北朝鲜分别由韩国银行与朝鲜中央银行取代。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朝鲜银行券

日本还在东北设立了大连商业银行、哈尔滨银行、开源银行等二十几家不设分支机构的地方性银行,这些地方性银行主要是负责向当地输出资本,没有发行货币。从1914年到1926年,日本在中国设立银行28家75个分支机构。

一战后,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设立,其日方资本来自兴业、朝鲜和台湾三家银行。

中华汇业银行由曹汝霖发起,为中日两国合办。表面上是推进国际贸易,便利中日两国汇兑为宗旨,故称汇业银行。

曹汝霖是著名的卖国贼,五四运动中北大学生放火焚烧的就是曹汝霖住宅。

1919年巴黎和会上,出任交通总长的曹汝霖由于负责把部分权益让予日本,并与货币局总裁陆宗舆及驻日公使章宗祥一同被称为卖国贼。当时其中一句著名口号是“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五四事件发生时,后来,事件演变成大规模的罢课、罢工及罢市。6月10日,曹、陆、章三人被免职。北洋政府在群众压力之下,最后正式拒绝在凡尔赛条约签字。

此后曹汝霖转入实业界,仍任交通银行总经理,中国通商银行总经理,天河煤矿公司总经理,中国实业银行总经理,正丰、井陉正丰煤矿股份公司董事长。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中华汇业银行发行的钞票

美国

美国金融机构进驻中国较晚,但1887年美国米建威曾对李鸿章提出了极具野心的“米建威计划”,即中美合作建立总部位于天津的华美银行,并在上海、费城、伦敦设分行,初设资本中美各半,中方的一半通过向美国借款和在美国发行公债筹得,并规定该行负责的业务包括经理贷款、发行货币、经理国库等,意图垄断中国金融市场,由于遭到了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反对,以及中美两国内部也未达成统一意见,计划最终流产。

1902年,美国的国际银行公司 1974年在中国设立万国宝通银行分行。负责经理“庚子赔款”事宜,并为美国对中国和菲律宾贸易提供服务。一战期间和战后几年间,美国迅速扩张在华金融势力,新设运通银行、友华银行、大通银行和汇兴银行等9家银行25个分支机构。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万国宝通银行发行的钞票

万国宝通银行你可能不太了解。这家来自美国银行门前都有一杆红白蓝三色星条旗当时很多人都称呼为花旗银行为了跟随大众就改名为花旗银行。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花旗银行发行的钞票

一战后,中华懋业银行和美丰银行等中美合办银行建立。花旗银行、友华银行、中华懋业银行和美丰银行都曾在中国发行过纸币。

友华银行是由美国纽约保证信托公司的经理威廉联合美国商业银行、旧金山国民银行、西雅图国民商业银行、及芝加哥大陆银行等合资组成,成立于1918年,总行设于纽约,资本总额为400万美元,上海分行于1919年2月设立,凡远东各行均归其管辖。其业务以国际汇兑为主。

该行的设立,起因于美国人士认为中美贸易日益发达,在华的金融机构仅花旗一家,似嫌不足。上海分行成立后,在远东金融界中有一定的地位,与花旗同为美国在华之重要金融机构。但不久因买卖生金银的业务中遭到损失,于1924年2月发出通告,存户均并归上海花旗银行承受,定期存款到期后,统由花旗银行认付。存户未受损失。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友华银行发行的纸币

美丰银行

中外合资的美丰银行一共三家,分别为上海美丰银行、四川美丰银行和福建美丰银行。三家独立运营。钞票均是委托美国钞票公司设计印制的。

上海美丰银行1918年在上海设立,1923年在天津法租界设立分行。注册资本金折合中国银元300万元,其中美方出资美金55万元,占59%,中方资本125万元。该行经营普通商业银行一切业务,曾一度兴盛。1935年因投机失败,被迫于5月24日宣告停业。它的天津分行也以“天津美丰银行”的名义发行纸币,在天津一带流通使用。

四川美丰银行由美国商人联合中国商人合资创办,1922年2月在美国注册,4月设总行于重庆新街口。1927年,美方资本全部让渡给中方,该行成为纯粹的华资商业银行。

福建美丰银行是上海美丰银行业务扩展后在福建设立的。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福建美丰银行发行的钞票

中华懋业银行为中美合办的银行。发起人是北洋政府人员,联合美国资本家合资设立。额定资本为1000万元,实收750万元,中美各半。1919年4月拟具章程,呈奉当时财政部币制局核准,并经当时政府特许发行纸币之权。同年12月宣告成立,设总行于北京,1920年2月6日正式开业。上海分行于同年9月开幕。在汉口、天津、哈尔滨等地设有分行。

在1927年10月至11月爆发宁汉对峙。汉口分行因有桂系人物加入资本而进行改组。当时,蒋介石下令封闭该行。设立整理委员会。当时全行存款为1048万元,发钞数为115万元。到8月2日南京政府财政部设立清理处,宣告倒闭。

其他国家

华比银行为比利时通用银行子公司,总部设比利时布鲁塞尔。1902年12月,在上海设立分行。后陆续在天津、北京、汉口、香港等地设立分行。曾经为在华最大的外资银行之一。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华比银行发行的钞票

1903年,荷兰贸易公司“尼德兰商社”进驻上海,曾以上海和囒银行的名义发行货币。

尼德兰商社1964年与屯特银行合并为荷兰通用银行。也就是现在的荷兰银行的前生。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上海和囒银行10元钞票

1922年,由中国、挪威、丹麦商人合资兴办华威银行,总行设于北京,在上海、天津、汉口、重庆、广州、香港等地设立分行,享有纸币的发行权。华威银行是丹麦、挪威和中国商界合资设立的银行,英文行名是中国北欧银行。,并向在北京的挪威驻华公使馆注册备案。

盘点那些年外国银行在华发行货币史,每一张钞票都是中国屈辱见证

华威银行发行的钞票

上一篇新闻

茅台为这些企业单位定制了专属茅台酒!来看看有你的企业吗

下一篇新闻

一位老兵的自述里,有件藏了70年的心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