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那些营收超百亿美元的半导体厂商之七——意法半导体

百亿美元“新贵”意法半导体

2021年1月29日,意法半导体公布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以2020全年净营收102.2亿美元,首次跻身百亿美元俱乐部,终于成为一线大厂。

据财报统计,汽车产品和微控制器需求推动Q4营收创新高,2020年ST全年营收102.2亿美元(同比2019年度增长6.9%),毛利率为37.1%,营业利润率12.9%,净收入11.1亿美元。在IC行情全面暴涨的第四季度,ST季度营收创下历史新高的32.4亿美元(贡献约32%的全年营收),毛利率38.8%,营业利润率20.3%,净收入5.82亿美元(贡献约53%的全年净利润)。

意法半导体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ean-Marc Chery表示:个人电子产品执行的计划,以及不断增长的需求,尤其是汽车产品和微控制器的需求,是取得这一业绩的主要因素。

那些营收超百亿美元的半导体厂商之七——意法半导体


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驱动ST的增长飞轮

在发布2020 Q4及全年财报的同时,意法半导体还公布了一项18亿美元至2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其中大部分将用于产能扩张。CEO Jean-Marc Chery表示,2021年将提高位于新加坡、法国和意大利的300mm、200mm晶圆制造厂的生产能力。在当前全球晶圆产能极其紧张,半导体芯片尤其是汽车芯片普遍缺货的大背景下,意法半导体本次宣布斥重金扩充产能、提升效率对缓解MCU、逻辑IC、传感器和汽车芯片供应短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些营收超百亿美元的半导体厂商之七——意法半导体

ST产能布局

聚焦智能出行、电源和能源管理、物联网和5G三大创新领域,低调稳健的ST正在走进它的新时代。


传奇人物带来了欧洲半导体希望

1987年,两家历史悠久的半导体公司——意大利SGS微电子和法国Thomson半导体,因志同道合,决定“在一起”,一家欧洲独立IC厂商 —— 意法半导体由此诞生。相比同年代诞生在美国西海岸硅谷及东海岸波士顿的芯片公司,欧洲的营商环境要差很多。出生在西西里岛的意法半导体第一位总裁兼CEO是一位传奇人物,不仅缔造了欧洲半导体三驾马车之一 —— 意法半导体,还开创性地通过市场联盟达成商业创新。

那些营收超百亿美元的半导体厂商之七——意法半导体

图片:意法半导体之父 Pasquale Pistorio

Pasquale Pistorio在上世纪70年代被当时最前沿的科技公司之一摩托罗拉选为半导体事业部副总裁,这是那个年代摩托罗拉公司董事会选出的第一位非美国本土的公司VP。1980年,Pasquale Pistorio应召回到意大利接手亏损严重的意大利SGS。那时,恐怖组织意大利“红色旅”猖獗,尤其对工商界人士绑架事件频发。

7年后,Pasquale Pistorio促成了当时被一致唱衰的SGS和Thomson半导体合并案,这也是他本人一直很傲娇的职业高光时刻,将濒临破产的企业带入2002年全球第三大半导体厂商,仅仅花了15年时间。

Pasquale Pistorio认为,半导体工艺不断向更小的几何尺寸迈进,给用户提供了更多应用的机会。帮助用户产品取得成功,与用户密切合作,充分了解他们对未来产品的看法,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当我们回看历史时,Nokia、HP、Dell、Seagate等都曾是熠熠生辉的头部品牌,意法半导体与这些公司合作,生产用于手机、打印机、电脑以及硬盘等产品的芯片,通过双赢战略让公司得以快速发展。

这位传奇人物也极大地推动了亚洲半导体工业的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亚洲经济的起飞,意法半导体将前后端产能向亚洲地区倾斜,以靠近用户的方式,完成国际化布局。仅在新加坡就兴建多座晶圆工厂,并在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建有后端封测工厂。1994年,意法半导体在深圳福田设立了中国第一家封装测试厂。而在此之前,ST早已作为首批在中国设立营业机构的国际半导体公司之一,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并运营多年。

21世纪之交,在新科技崛起与互联网泡沫破灭交织的时刻,意法半导体稳扎稳打打造IDM模式,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和测试等多个产业链环节于一身,跻身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公司行列。


谁的成长没烦恼

2005年,意法半导体之父Pasquale Pistorio退休后,Carlo Bozotti接任,公司在发展道路上多次出现转折。

先是在存储器市场折戟,原本期望与 Hynix 半导体合作获得相关存储器生产工艺技术,却因市场波动,不得不剥离存储器业务与 Intel 的存储器业务合并成立存储器公司 Numonyx,之后在发展的长河中灰飞烟灭。

随后整合了来自爱立信、NXP的手机无线产品业务,成立ST-Ericsson,专注基带芯片及无线产品,借力手机应用市场的高速成长实现业务腾飞。但因跟随Nokia等功能机的市场策略、坚持塞班系统的误判,随着Nokia手机业务的轰然崩塌,以及在与高通的竞争中,甚至来自当时的小弟联发科、展讯的挑战时,专利技术优势被全额抵消。ST-Ericsson 最终以倒闭收场,意法半导体的营收也呈断崖式下滑,在2013年前后跌至冰点。

之后,依赖2007年问世的STM32通用微控制器产品系列和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MEMS等明星产品,意法半导体的营收逐步回归,形成以汽车和分立器件(ADG),模拟器件、MEMS和传感器 (AMS),以及微控制器和数字IC(MDG)三大产品业务部,如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用完整的生态为用户提供全栈式服务。

如今,意法半导体已在亚太地区这一增长最快的半导体市场中树立了稳固的领导者地位,而中国是意法半导体亚太区乃至全球业务的重要部分。截止2020年,意法半导体在中国大陆共拥有5,000名员工,16个办事处 ,1个制造工厂,7个技术创新中心。


不只是STM32

意法半导体在中国耕耘多年,特别是其STM32系列MCU,如同传教士般将MCU大生态的种子播撒在全国,中国国内近50%的市占率,并且成为国产替代的热门标的,中国本土MCU厂商竞相研发对标产品,甚至连产品型号和管脚都一一对应。

自2007年意法半导体在北京发布首款STM32产品以来,十四年时间里,STM32全球的销量早已突破30亿,并且STM32被打造成为一个MCU超级平台。

STM32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产品线,庞大的资料库,以及无法令人抗拒的价格优势,让无数工程师成为其忠实粉丝,拥有一块STM32开发板来入门,是很多工程师学习嵌入式的必经之路,就连苹果和亚马逊也是它的忠实拥趸。

每年,ST都通过STM32峰会、巡回研讨会、师资培训、嵌入式系统设计大赛、技术培训课程、联合实验室等各种丰富的资源和形式,将STM32的知识触角惠及200万中国大学生。

那些营收超百亿美元的半导体厂商之七——意法半导体

2007年,STM32问世时的初心 如今,依旧坚守

然鹅,与妇孺皆知的STM32不同,深藏不露的传感器技术其实是意法半导体的另一个必杀技。

意法半导体在传感器业务上非常突出,特别是其MEMS技术,竞争力很强,也正是依托该优势技术,使得该公司在消费类电子、汽车,以及工业传感器应用方面都有较强的竞争力。另外,意法半导体在汽车和分立器件、模拟器件以及微控制器和数字IC产品都有相当比例的市场表现。

有评论说,欧洲半导体行业的“特色”依托于汽车行业全球领先,半导体行业也多围绕着汽车相关的技术,在功率器件、微控制器、射频技术、半导体设备和某些汽车芯片等传统领域表现强势,但在如嵌入式处理器等新兴消费电子领域却缺乏亮点。

事实上,意法半导体产品线非常广,在各个终端市场都有不俗的市场表现,只是规避了那些高调热门、跌宕起伏的手机基带和存储芯片,曾经受过的市场挫败无论如何都会留下些阴影。

那些营收超百亿美元的半导体厂商之七——意法半导体


有条不紊,深入布局新兴半导体工艺

相对于英飞凌和NXP,过去几年意法半导体在并购市场的动作较少。在半导体方面,印象深刻的也就是收购Norstel 55%股权,用以布局SiC。

另外,意法半导体还有几起针对软件企业的并购案,如收购软件开发工具公司Atollic,以及对GUI开发软件TouchGFX的收购,以进一步巩固其STM32系列MCU的市场地位和生态。

虽然并购动作不大,但意法半导体在对外合作,特别是在新兴半导体工艺方面,一直不遗余力。

收购Norstel 55%股权,就是为了发展新兴的SiC业务。另外,2020年2月,台积电宣布与意法半导体合作,加速氮化镓(GaN)制程技术开发,意法半导体将采用台积电的制程工艺生产其氮化镓产品。

那些营收超百亿美元的半导体厂商之七——意法半导体

2020年4月,传出华为与意法半导体深度合作,开发手机处理器和汽车芯片的消息。此举有助于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突破。同时,还将帮助华为摆脱对特定芯片供应商的依赖。此外,意法半导体在中国还有一些其它众多合作项目,意在不断加强与中国厂商的合作力度和广度。

在新兴半导体工艺技术方面,意法半导体还一直是FD-SOI的大力支持者,与三星和格芯形成了该工艺的主要推动力量。相对于FinFET工艺来说,FD-SOI最大优势是功耗低,这在庞大的物联网应用系统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承袭欧洲血统,迎接未来生机

半导体行业IDM,Fabless,Foundry三种业态中,发展最为稳定的就是IDM,从芯片设计、前端制造、后端封装测试,都拥有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工艺制程,有一种说法,如果IDM能够在全球芯片行业市占率达到5%,那么这家公司在业内的市场地位即不可撼动。

欧洲国家本身有良好的汽车工业和制造业基础,而以ST为代表的欧洲半导体又在车用和工业半导体领域深耕多年,具备完整的设计、制造和封测的IDM体系,这是其一大基础优势。

随着PC市场和移动终端市场红利期的结束,紧随5G网络普及而来的正是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智能电动汽车、无人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全新红利市场的到来,让欧洲半导体产业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ST能否抓住未来的新一轮机遇,跃上人生新巅峰?

上一篇新闻

中国企业该向三星学学!小米腾讯受挫之事,三星却在中国玩得溜

下一篇新闻

暴跌70%,比特币会归零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