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5日 星期二

第七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 签约暨启动仪式在西安举行

炎炎夏日,草木蓬勃,这是一个火热的时月。7月18日,由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联合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举办的“2022禧福祥6年西凤杯 再唱山歌给党听”第七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签约暨启动仪式,在禧福祥美术馆隆重举行。

第七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 签约暨启动仪式在西安举行

王延安(中)给采风队员授旗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陕西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西安市作协副主席商子秦,著名作家、《美文》杂志副主编安黎,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兼社长张哲,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延安,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兼副社长程建设,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明,《长安大学报》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王佳等青年作家代表,以及来自西安晚报小记者团的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

据悉,大赛主办方还将组织部分散文作者赴陕南、陕北和关中采风,寻访发生在新时代的感人故事,全面展示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第七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 签约暨启动仪式在西安举行

第七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签约暨启动仪式现场合影

影响深远 涌现出多位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党的二十大将要胜利召开,这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这个重要节点,我们举办第七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再唱山歌给党听,一心向党、感恩奋进,书写新生活、建功新时代!这样的主题立意,契合时代主题、体现青年特色,必将受到广大青年作者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响应。”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兼副社长程建设在致辞时说。

据程建设介绍,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创刊近70年来扎根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沃土,坚守“文化初心”,坚持“文化立报”,长期致力于西安城市和区域文化品牌建设,通过策划、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发现、培养文学新人,宣传、支持文学陕军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陕西许多著名作家的文学之路,都是从《西安晚报》副刊上发表第一篇作品开始的,西安晚报培养了一大批影响中国当代文学的作家,因此也有了“文化的名片、作家的摇篮”之美誉。近十年来,《西安晚报》组织举办的中国报人散文大赛、全国青年散文大赛,在全国文学界、新闻界及更大范围内,都产生了经久不息的热烈反响,被称为“西安晚报文化现象”。

“全国青年散文大赛”从2015年起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在全国新闻界、文学界独树一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培养全国青年散文新人的一大品牌活动。

过去的6届散文大赛,先后征集到海内外青年华语写作者自由来稿5万多篇,参赛者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加拿大、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全国青年散文大赛”先后涌现出甘肃青年作家张子艺、四川藏族青年作家南泽仁、湖南青年作家朝颜、陕西青年作家白麟、胡宝林、王小洲、马婷、徐祯霞、王洁、杨广虎、史鹏钊、梁新会等,其中9人荣获冰心散文奖;获得柳青文学奖、孙犁散文奖、丝路散文奖、少数民族文学奖等国家级、省部级文学奖项的有20多人次,青年作者出版散文专著五六十部。

工匠精神 全力打造散文大赛品牌

昨日的陕西禧福祥美术馆内人声鼎沸,欢声笑语。“快看,这么多珍贵的书法作品!”“妈妈,快来看,这里还有红色党建展览馆!”……来自西安晚报小记者团的小记者们惊喜连连。

“非常感谢各位来宾、可爱的小记者朋友们,感谢各界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和关爱,我们要以工匠精神打造禧福祥6年西凤杯全国青年散文大赛这个品牌。历年来,参与的散文作者都是时代发展和变迁的记录者,是讴歌党、关心群众幸福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用文学的手法传承历史、记录历史。”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延安致辞说。王延安还向在座的小记者朋友们发出号召,希望他们快快长大,参加散文大赛。那个时候或许已经是第十七、十八届了。他会把这个品牌和文化传承下去,会走的更远。

参加活动的小记者和家长们还参观了由陕西禧福祥美术馆和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书法作品展览。

温馨现场

“大咖”向小记者教授写作技巧

西安航天城第三小学三年级八班袁堉桐代表小记者团队向文学前辈请教:“您小时候也爱写作吗?您对我们小记者有什么写作上的希望和要求?我周围有很多热爱古诗词的同学,作为著名诗人,您对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

记者在现场看到,陈长吟专门弯下腰,拿低话筒认真回答道,“希望你们读好的作品,要不停地、不停地去写,就像木工多做活一样,长期坚持,熟能生巧,一打眼,就知道该用什么木料,该用多少尺寸。写作和木工活是一样的,熟能生巧。这样就会知道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样写好作品。”

炎热催瓜熟,骄阳促果香。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兼社长张哲健步走上主席台,代表主办方宣布“2022禧福祥6年西凤杯”第七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正式启动。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延安给采风队员授旗。采风队员接过旗帜,缓缓挥舞。至此,“2022禧福祥6年西凤杯 再唱山歌给党听”第七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拉开帷幕。

第七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 签约暨启动仪式在西安举行

陈长吟

陈长吟

用散文歌唱伟大的祖国!

参加第七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启动仪式的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希望广大青年散文作者用散文歌唱伟大的祖国!”

陈长吟表示,“2022禧福祥6年西凤杯 再唱山歌给党听”第七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的主题词是“再唱山歌给党听”,此次的策划和定位非常精彩。一是它来自于民间,大家耳熟能详;二来它是一句经典歌词,艺术性很强;三是很符合我们征文的宗旨,旧词新用,回味无穷。“从主题词上可以看出,活动的策划者主办者是用了心的,下了功夫的。”陈长吟说。

陈长吟说,总结前几届征文的经验,要写好第七届大赛作品,需要注意几个创作特点:一是以小见大。通过一个小角度,有代表性的小事情,反映出大主题。所以,选材很重要;二是写事见人。虽然写的是小事情,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人。事情是人干出来的。短文最忌空洞无物,目中无人;三是拣词炼句。汉语的词汇很多,但要达意、出彩,就得炼句。散文是语言的艺术,尤其是千字文,要争取字字珠玑,不允许废话出现。

第七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 签约暨启动仪式在西安举行

安黎

安黎

愿丰收,成为本届征文弹奏的强劲旋律!

著名作家、《美文》杂志副主编安黎在参加第七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启动仪式时说:“辅之以勤勉耕耘,必然迎来硕果满枝的丰收——愿丰收,成为本届征文弹奏的强劲旋律;愿征文,化为敲响中国散文迈向新征程的铿锵锣鼓。”

安黎说,企业与散文结盟,带来的无疑是水涨船高的双赢局面,既可以增强企业的文化内涵,使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得以大幅提升,又可以激活散文内在的创造活力,使散文驰骋的沃野更为辽阔无疆。在文学的家族里,散文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支脉,参与者众多,作品琳琅满目,呈现出一派农贸市场般的既繁荣又芜杂的纷纭景致。而文学青年源源不断地入场,预示着散文的香火绵延,繁盛可期。

就华夏的文学史而言,最早生根发芽的是诗歌,继而就是散文。散文的第一次鼎盛,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络绎不绝的粉墨登场,缔造出了散文百花齐放的壮美奇观。接着千年之后,以唐宋八大家为旗舰的散文,又一次犹如霞光炸裂,辉映天宇。散文的第三次高潮跌宕,是五四时期。破旧立新的白话文运动,破除的,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方式,还有人们的思维模型。这个时候的散文创造者,以一种全新的视觉,全新的书写,赋予散文以全新的样貌和气质。新时期,伴随改革开放的滚滚热浪,散文又一次显露出井喷之势,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在于散文不再将自身束之高阁,为士大夫阶层所专属,而是门户大开,更加地大众化,更加地具有烟火气,更加地与普通人无缝链接。

中国的散文之河,奔涌万里,流淌千年,给华夏文明的灿烂云锦,涂抹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给后世的散文写作者,积淀了一份可供借鉴的丰厚的精神样本和文学资源。梳理与打量中国散文的足印,就会发现,尽管各个时段散文的外在形式有所变化,但深藏内里的骨血却一脉相承。关注弱小,关怀生命,洞察人性,关照人心,以仁善之心怀,抒写生活之斑斓;以苍劲之笔力,追踪命运之沉浮等等,既是散文之道统,更是散文之宗旨。鲁迅通过“一件小事”,孕育出了一篇大杰作;柳宗元通过对捕蛇者境遇的描述,成就了自己在散文领域的巅峰地位。小的也是大的,大的也是小的。散文之大,不是叙事之宏大,亦不是篇幅之悠长,而是作者的格局之大和境界之远,是作品的立意之高和思考之深。

“希望本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的参与者能以先贤为标杆,以这次大赛的启动仪式为切入点,来审视自己写作的得失和调整自己写作的靶位,以真诚之心,以真实之笔,深入生活的腹地,呈现生命的本相,捕捉人性的风云,从而写出既有现实厚度又有艺术高度、既有理性思考又有生命体温的力作,以使本届征文的整体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安黎说。

第七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 签约暨启动仪式在西安举行

商子秦

新开端,必将结出新的硕果!

陕西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西安市作协副主席商子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第七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的启动是新开端,文学盛事,必将结出新的硕果!”

商子秦说:“七月是一个充满阳光和热情的月份,也是一个催生创造和新潮的时光。在刚刚落成的禧福祥大厦举办第七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签约暨启动仪式,特别是以‘再唱山歌给党听’为主题,紧扣七月的天时地利人和。应该说这是一个新的开端,一件文学的盛事,必将结出新的硕果,为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献礼,为我们的文学大业增添新的篇章。作为一名西安的文学人,由衷感谢禧福祥公司一贯支持关心文学事业,在增强文化自信,弘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王延安董事长一直用行动体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支持和关注”。

商子秦表示,禧福祥公司和西安晚报合作连续举办了多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活动,已经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全国闻名的品牌。2020年,陕西禧福祥公司承办了“抗疫 扶贫·大爱前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慈善书画展览活动。去年,尽管新冠疫情给各个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很大影响,王延安却拿出巨额资金支持吴京安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在西安排演了话剧《原上的星》,反映了企业关爱特殊儿童群体的动人事迹。在西安抗疫的特殊时期,他们迅速推出了由著名朗诵艺术家徐涛朗诵的诗作《风雨过后禧福祥》、歌曲MTV《我的西安我的城》,在网络平台上广为传颂,为西安抗疫助力鼓劲。王延安董事长还策划拍摄著名表演艺术家禧福祥百集人文纪录片,由各地经销商用方言解说,带领观众走进陕西的各个县区,深入解读各区县的深厚文化积淀。去年初冬,禧福祥举办了以“一首诗、一幅字、一本书、一朗诵、一坛酒”为内容的“诗酒墨香”西凤酒捐赠仪式,把美酒和文化相结合,成为陕西酒文化乃至中国酒文化的独创品牌,他们又推出《诗书同窗》,在荧屏上显示诗歌、书法和酒文化的魅力,普及传播书法教育。

“我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作者,见证这样一个时刻,不由想起老一辈革命家胡乔木的几句诗作:‘如此江山如此人,千年不遇我逢辰。挥将日月长明笔,写就雷霆不朽文’,祝愿广大青年作家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诗意和大美,散文这种文学形式,更多是属于青年的,衷心祝愿广大青年用自己勤奋的写作推动文学事业大繁荣,有更多优秀作品问世。”商子秦说。(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松)

来源:西安新闻网

原创稿件,版权所有,严禁转载、抄袭、摘编,如有侵权,本网将依法取证并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新闻

陕西柳林酒业集团倾力打造通达“一带一路”的“酒业航母”

下一篇新闻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