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6日 星期日

股东撤退、股价腰斩,“非洲之王”传音控股,还能不能继续称王?

过去十年是全球主要经济体智能手机产业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成熟的十年,出现了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也出现了华为、小米、OPPO、Vivo等国产品牌。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品牌基本已经抢占了全球智能手机绝大部分市场


但在这些巨头瓜分蚕食主要市场的背后,在遥远的非洲却出现了一个国产手机品牌传音控股(688036.sh),因为垄断拥有10多亿人口的非洲市场而被冠以“非洲之王”的称号


这家主要业务在非洲的国产手机品牌,在2019年科创板开板后就登陆科创板,上市两年股价最高涨超6倍,如今已经是一家千亿市值公司


然而,这家千亿市值的“非洲之王”,过去一年公司业绩虽然继续保持高增长,但其股价却已腰斩。


逆天的“非洲之王”


说起“非洲之王”传音,还得说一说十年前智能手机还没开始普及时的功能机国产品牌波导。


大家还记不记得当年波导在国内功能机市场的地位,当时是被誉为“手机中的战斗机”的存在,一度匹敌国际巨头诺基亚,然而在智能手机时代就逐渐没落了。


而传音的创始人就来自波导,2006年时任常务副总的竺兆江给波导提交的非洲通信计划被否,然后他就出走波导创办了传音,以非洲本土化和低价抢占市场!


传音是如何本土化、低价抢占市场的?


简而言之就是,非洲兄弟肤色比较黑,传音就发明了一种技术叫“深肤色拍照技术”,在拍照的时候可以把黑肤色拍成咖啡色,满足非洲兄弟的拍照美颜需求;非洲地处赤道热带地区,环境温度比较高,传音就研发高硬度、轻量化、冰凉体验、导热性好、耐磨耐汗的陶瓷材料手机;非洲地区流量成本高、网速慢、配置低,传音就基于安卓系统定制开发了传音OS智能手机系统并开发了对应的应用商店,可以节省流量、提高用户体验。


这么多黑科技、高科技,一般来讲产品价格应该都不低,然而,截至到目前,传音智能手机在非洲市场的售价基本在500元人民币以下,功能手机售价更是在60元左右。


非洲经济在全球相对比较落后,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但非洲市场似乎还处于类似国内3G向4G跨越的时期,智能手机出货也还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2021年上半年,传音控股实现营收228.3亿、同比增长65.06%,归母净利润17.32亿、同比增长58.71%。去年前三季度,营收357.73亿、同比增长43.26%,归母净利润28.82亿、同比增长47.49%


要知道,传音2020年全年营收是377.92亿,去年前三季度收入都赶上了2020年全年!


股东撤退、股价腰斩,“非洲之王”传音控股,还能不能继续称王?

(数据来源:同花顺网站)


目前,传音的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东和南美等全球新兴市场国家。


在2021年半年报中传音称,非洲、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人口超30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手机行业发展滞后,人均手机保有量较小,市场空间较大。


一年股价腰斩


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7月22日首批公司上市,而传音控股早在2019年3月29日就提交了首版上市申请材料,经过三版招股书的调整更改,传音最终在2019年9月30日正式登陆科创板上市交易


传音控股首发上市,发行价35.15元/股,发行市盈率42.78倍,实际募资26.75亿。由于公司上市以来持续逆天的业绩增速以及科创板科技创新行业的高景气度,传音上市仅1年半后,前复权股价最高达到260.86元/股,最高市值触及1992亿,股价最高涨幅达634%


股东撤退、股价腰斩,“非洲之王”传音控股,还能不能继续称王?

(传音控股走势截图)


然而,当2021年2月9日股价创出历史新高之后,虽然公司业绩还在保持高速增长,但公司股价却一路下跌。


今年1月11日盘中突然暴跌超13%,令股价创出近一年新低132.33元/股,较历史高位260.86元/股基本已经腰斩,市值也从1992亿跌至当前1150.59亿,较高位蒸发841亿!


市值千亿的“非洲之王”,上市之后仅用了1年半市值就冲到了近2000亿,再用一年市值又蒸发了近1000亿。业绩持续逆天、 在非洲手机市场称王的传音控股,为何在过去一年持续下跌,主要原因还是与机构的套现跑路有关


机构跑路后,继续唱多


传音控股以42倍多的市盈率发行上市,仅一年半股价涨超6倍,市值从最低301.68亿涨到最高1992亿,相关投资者、机构获利巨大,解禁后获利盘大量抛售。


2020年11月传音发布上市以来首份减持公告,持股12.96%的公司第二大股东源科基金,在2020年10月13日-11月4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840万股。2020年12月9日公告,员工持股平台之一的传力投资在2020年12月2日-12月8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减持912.6万股。


2021年11月17日公告,源科基金在2020年12月17日-2021年11月16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减持829.15万股。2021年11月17日-2021年12月22日通过大宗交易再减持840万股。


除了这两个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外,去年三季报显示,传力投资、传音创业、传力创业、传承创业以及新政泰达均已退出十大股东,以及社保也在减持公司股份。


股东撤退、股价腰斩,“非洲之王”传音控股,还能不能继续称王?

(传音控股十大股东)


与传力投资一样,传音创业、传力创业、传承创业以及传音投资都是公司的员工持股平台,而新政泰达、GAMNAT PTE.LTD则都是新加坡财政部旗下投资机构,相互之间都通过协议或控制的方式存在一致行动关系!


股东撤退、股价腰斩,“非洲之王”传音控股,还能不能继续称王?

(传音控股2021年半年报截图)


不过,有意思的一点是,一边是初始投资机构的疯狂大撤退,一边国内卖方机构对这家“非洲之王”的大肆唱多。


去年9月传音控股共接受了230家机构的调研,10月26日公司三季报发布后,申万宏源、中信证券纷纷给出公司“买入”评级,民生证券给出“推荐”评级,中金公司也给出了“跑赢行业”评级。然而,随着传音控股股价的持续下跌,自去年10月底之后再没有机构对传音控股发布研究报告。


1月11日传音控股盘中突然没由来的大跌超13%,盘后数据却显示深股通出现巨额抛售,当日抛售超117万股。另外,公司大宗交易数据也显示,进入2022年以来,公司每天都有3000万元左右规模的大宗交易发生,说明某些股东仍然在减持


总的来看,传音控股在非洲手机市场的“非洲之王”的称号似乎实至名归,但是公司在A股科创板上市之后,国内机构、股东们似乎并不买“非洲之王”的账,想要套现的机构纷纷套现,甚至连员工持股平台也一个接一个的套现退出。


在股价腰斩,市值蒸发近千亿后,“非洲之王”拿什么在A股称王?

上一篇新闻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线调研 | 瑞声科技:“声声不息”的创新引领者

下一篇新闻

浙大科学家首次突破光学拓扑绝缘体研究,太赫兹互联技术剑指6G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