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中国包揽PISA测试第一,然后呢?为什么应该拥抱新一轮PISA测试?

中国包揽PISA测试第一,然后呢?为什么应该拥抱新一轮PISA测试?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2018年PISA排名报告。中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的12058名学生,代表四省市在校生参加了测试,获全球第一。

中国的成绩站上了世界第一的位置,连之前名列前茅的芬兰和新加坡,是不是都应该从此向中国教育看齐呢?

面对2021年的PISA测试新增的“全球素养”,我们准备好了吗?Shiro老师为大家带了他的分析和思考。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

中国四省学生名列榜首

2019年12月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在巴黎秘书处,公布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排名报告。

中国学生与来自79个国家(地区)的约60万学生一同参与评估。

结果,经OECD统一抽样,我国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361所学校的12058名学生代表四省市在校生,参加了测试,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三项评比中,分别为555分、591分、590分名列榜首,获全球第一。

横向比较来看,美国的阅读排名第37名,数学第18名,科学排第13名,日本在阅读、数学、科学三项平均成绩也分别比中国低51分、64分、61分。

中国包揽PISA测试第一,然后呢?为什么应该拥抱新一轮PISA测试?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每三年发布一次,用于评估各国15岁学生利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来应对现实生活中挑战的能力,是世界上最受关注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

过去20年来,中国教育界投入大量的资源和心力,来提升中国学生成绩,本次发布的第七轮评估结果,中国得了世界第一,肯定值得庆祝。

中国站上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但这是否代表着中国的教育,不但超英赶美,连之前名列前茅的芬兰和新加坡都应该从此向中国看齐呢?

想必我们的内心,除了觉得光荣之外,应该也都存在着一个不小的问号。

名列榜首是教育成果,

还是只是纸上成绩?

最近,有位北京的家长告诉我,小学老师为了让孩子们的写作出成果,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预先给了孩子们三个题目,各写一篇,然后经过老师跟家长大量修改之后,规定孩子们回家将这三篇作文一字一句背诵下来。

期末考试作文题,保证只从这三篇当中挑一篇,孩子只要照着一字不漏地默写,就可以交卷了。这样的作文成绩,自然漂亮。

我不知道这是否反映了全国各地的现实情况,或者只是一个特例,但这种方式得到的教育成果,在庆祝成绩亮眼之余,也不免有人提出质疑的声音。

是的,无论是PISA,还是其他的评量标准,纸面上的成绩固然漂亮,却也引来质疑:

—什么才是教育真正的价值?


—应该将教育者最多的聪明才智、家长的心力和学生的学习时间,集中在破解考试制度、提升成绩上吗?


—这种教育方式所得到的好成绩,真的值得我们骄傲吗?


这样的教育制度,真的值得让全世界的教育专家前来学习吗?

早在2014年,英国《卫报》就刊登了一份包括约80位教授和相关领域专家的联名信,呼吁停止这项测试,认为PISA 正毁了全球教育,歪曲了教育的目的。这些教育专家认为:

这种量化测验无法真正衡量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的知识,也许它确实衡量了现代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同时也会导致那些不可被量化的如体育、美育和德育等个人发展,更进一步遭到忽视。

我也特别同意,如果一个国家为了追求国际排名,单以PISA测试来评价基础成就,进行学科的军备竞赛,为了面子和成绩而刻意训练考试的技巧,而不是根据未来大时代的真正需要,积极调整基础教育的方向,改进教育的方法,不但是短视的,甚至还可能会严重误导基础教育发展。

PISA其实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2018考卷中,新增了若干关于全球素养(Global Competence)的内容。

在背景问卷中,学生会被问到国际时事,了解他们对国际事件的熟悉程度;会被评测他们的语言和交际能力发展程度如何;了解他们对“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之类的问题秉持何种态度;了解他们在学校有哪些机会来发展全球素养。

学校和教师问卷将为此提供对比,展示教育系统如何通过课程和课堂活动整合全球、国际和跨文化视角。

具体的测验上,则是要测试学生是否有能力从社交媒体的信息洪流中,辨识真假新闻和信息,处理个体与集体的利益矛盾、歧视偏见和煽动性言论等。 结果虽然没有正式公布,但从阅读结果中,教育专家发现仅有9%的考生,懂得辨别什么是“意见”和“事实”。

“全球素质”到底指什么?

作为一个推广思考教育的工作者,我特别期待PISA关于全球素养这个新项目。

因为全球素养从定义上来说,是指青少年能够具备以下这四项特别重要的能力,包括:

1. 能够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的问题;

2. 能够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

3. 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

4. 能够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总的来说,全球素养框架是建立在知识(knowledge)、认知技能(cognitive skills)、社会技能和态度(social skills and attitudes)和价值(values)的四个基础之上的。


中国包揽PISA测试第一,然后呢?为什么应该拥抱新一轮PISA测试?

而2018这次的测试,还没有将全球素养中的价值领域包含进去。

在当今全球化大幅增长的环境中,社会和经济形态、数码科技、人口结构和生存环境都在加速转变,无时无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

这一次,新冠病毒疫情就在短时间之内的影响就辐射到了全世界,在航空业、观光业、国际金融、新闻业甚至全世界生产口罩的工厂方面,在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上,都对全世界都造成了立即的冲击。

这绝对不会是人类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次性事件,因为除了疾病,还有毒品问题、难民问题、走私问题、恐怖主义问题、全球气候变迁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能源和天然资源问题、网络金融和在线支付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将全世界人的命运联系在一块。

全球化带来许多好处,但也无可避免地带来许多坏处,我们的下一代将无可避免地面临更多跨文化冲击、不同价值的碰撞以及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难题。

未来中国学生

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现今世界有太多打着道德正义、宗教或政治口号而引发的暴力事件,所以中国下一代的年轻人,除了要懂得如何在阅读、数学和科学学科的考试上得到高分,更重要的是:

是否知道在复杂多样的全球化环境下,无论我们参与或不参与,一项特定社会活动带来的影响?

中国的青少年是否能够跟全世界的青少年一样,通过学习、体验、思考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差异?

同时,中国青少年也必须懂得如何跟不同意见的族群相处,才能在每一次类似新冠病毒疫情的全球疾病爆发时,知道在个人层面以及集体层面如何思考和紧急应变,而不是相互责怪,或是天真地以为自己能够置身事外。

正如,PISA负责人施莱瑟(Andreas Schleicher)所说的:“我们的教育需要教导包容的能力。”

—未来的中国学生,要如何通过教育,学习批判审视当代议题在本地、全球和跨文化间的重要意义?

—未来的中国学生,能够通过什么方式,能够学习到真正理解和欣赏自己和别人不同的文化视角,并处理分歧与冲突?

—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家,学生如何能够通过学校教育,互相尊重文化差异?

—中国学生如何能够学会关心世界、采取行动,来对他人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和保护环境?

—年轻一代的中国人,要如何学会看待国家和国家间,在全球素养教育机会中存在哪些不平等现象?

—在学校系统和世界上最通常和经常使用的多文化、跨文化及全球教育方法是什么?

—为了要达到这些目的,中国的教师为发展学生全球素养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

或许中国教育界,已经用传统教育的方式,破解了PISA全球素养框架的测试,但真正值得更多人期盼的,是教育是否能教导我们下一代成真正具备“全球素养”的世界公民。

2020年的寒假期间,我有幸带着童书妈妈的一群家长和孩子们,一行三十人深入到缅甸的内战地区,进到难民营。我们看到了战乱、天然资源的争夺、开发水资源、大型农业投资和矿业,对于地球环境的破坏,以及种族冲突对于区域和平的影响。

中国包揽PISA测试第一,然后呢?为什么应该拥抱新一轮PISA测试?

我们在亲身接触过后,通过讨论和思考,形成自己的意见,而这就是进行“全球素养”里强调的四种重要能力的训练,可惜的是,在一般学校的课堂里,这样的能力,是无法单单通过老师的口述、书本知识的传授达到的。

所以,面对2021年的PISA测试新增的“全球素养”,我们准备好了吗?

撰文:褚士莹(Shiro):国际NGO工作者,毕业于埃及AUC大学新闻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2015年赴英国伦敦瑞士哲学作家阿兰·德波顿成立的The School Of Life(人生学校),以及法国Institute of Philosophical Practices(IPP),师从奥斯卡·伯尼菲,学习哲学咨询。中文出版了包括《给自己十样人生礼物》《我为什么到法国上哲学课》等五十多本作品。

上一篇新闻

郑永年:贤能民主与中国民主百年实践

下一篇新闻

马凯硕:建设和谐世界秩序面临三大矛盾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