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千村万户看小康丨五龙河水清,“濯”出樱满枝

从“鸡粪村”到“生态村”,濯村让美丽环境变成美丽经济

五龙河水清,“濯”出樱满枝

千村万户看小康丨五龙河水清,“濯”出樱满枝

图:以前的濯村是个养鸡专业村,晴天鸡粪遍地,雨天污水横流。

千村万户看小康丨五龙河水清,“濯”出樱满枝

图:现在,濯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樱花小镇”。

报端看点视频●千村万户看小康|濯村:五龙河水清兮

□ 本报记者 从春龙 本报通讯员 李梦 海涛 志远 子良

6月15日,记者见到盖忠臣时,他正带着双胞胎孙子在村里的小公园玩。“这里以前是一片没人管的荒地,苍蝇蚊子到处飞,如今是村民消夏锻炼的好去处。”

盖忠臣是莱阳市姜疃镇濯村人。五龙河水穿濯村而过,相传村庄的名字就来源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20多年来,五龙河水由“浊”变“清”,濯村也实现了由乱到治、由穷到富、由“鸡粪村”到“生态村”的蜕变。

“以前的濯村是个养鸡专业村,全村80%的村民都养鸡。我自己也养了十来年。”提起以前养鸡的日子,盖忠臣记忆犹新,“晴天鸡粪遍地,雨天污水横流,苍蝇嗡嗡满天飞,没有人愿意到濯村走亲戚。想进村,得随身备着一条毛巾,赶苍蝇用。”

盖忠臣的邻居宫月香,1993年从董格庄村嫁到濯村,新婚当天收到的礼物是一双雨鞋。“结婚那天下着雨,村口遍地都是混着鸡粪的污水,我恨不得扭头回去。”宫月香说,她套着雨鞋从泥水里蹚了进来。夹杂着鸡粪的污水直接流进五龙河,甭说是“濯我足”了,路过都要捏着鼻子。

濯村的巨变,始于1996年。那年,35岁的高云建回村当了“领头人”。“老支书上任第一把火就是搞环境整治。拆除养鸡棚,搞绿化、种樱花。”盖忠臣想不通:养鸡虽然污染环境,但全家得靠它吃饭。连续几个晚上,他都和一帮村民蹲在高云建家不走,想要说说理。但看着高云建带着村干部和党员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干在工地,吃在工地,盖忠臣思想也慢慢发生转变,一咬牙,拆了十几年的养鸡棚。

民房搬迁了,养鸡户退出了,一株株樱花栽种下去,但濯村不能只当个好看的花瓶,还要解决老少爷们的吃饭问题。为稳妥走好第一步,村“两委”决定拿效益不好的1500亩老梨园做试点,1997年引进新加坡客商整体租赁开发。当年,村集体收入增加到150万元,300名务工村民每年增收160多万元。

试点的成功让濯村群众看到了农业规模经营的美好前景。仅用一天时间,所有村民就签订了合同,把土地交给村里整体招商管理。目前,村里8300亩土地全部实现了流转,共引进美国、新加坡、智利等6家外资企业经营管理,总投资10.76亿元,建起大梨、葡萄、花卉、苗木等果品园林基地。村集体每年创收600多万元,1300余名村民成为农业产业工人,年增加工资性收入4000多万元,综合经济效益是过去的10多倍。

农业规模经营的成功探索,让濯村人彻底解放了思想。进入新世纪,他们在巩固发展农业的同时,及时把重心调整到二三产业上来。村里陆续投资1000余万元,规划建成了占地70万平方米的莱阳市第一个村级工业园,先后引进了泰康食品等16家企业,吸纳劳动力3000多名,年增加劳务收入近亿元,村民们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

“十里八村都羡慕濯村,不用出村就能把钱挣。在苗木基地、植物园,一个普通农村妇女一天也能挣100块钱。”盖忠臣在村里的泰康食品上了多年班,一个月工资三四千元。去年“退休”后,他又干起了村里的巡逻队员,一年也有两万多元的收入。“其他时间,就养养花,到小公园锻炼锻炼,逗逗小孙子。这样的日子,你给我套城里的房子,我也不换。”

村里每年要栽上1万棵以上的树木,20多年如一日,现已种植各种美化绿化苗木60余万株,成为远近闻名的“樱花小镇”。随着村庄生态环境的持续美化,濯村把“美丽环境变成美丽经济”作为振兴发展的新路径,将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上议事日程。2006年,濯村引进了占地460亩、投资1.2亿元的中国北方植物园。从2015年开始,打造“中国最美乡村濯村”樱花文化旅游节,累计接待游客300余万人次,培育起一条以樱花游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链。

“一期打造17处民宿,在西山建设一批小木屋,进一步增加村里的旅游承载力。”村党委副书记高坤说,村里继续高标准打造文化旅游产业,让更多人来到濯村,留得下、待得住、玩得好。

上一篇新闻

叫一声“亲爱的台湾同胞”

下一篇新闻

创新需容错,更需科学决策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