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生科女杰获第22届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表彰
五位生科女杰获第22届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表彰
在“妇女和女童参与科学国际日”之际,欧莱雅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第22届“杰出女科学家奖”的获奖者。该奖项每年表彰5位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杰出女科学家,今年的受表彰者集中在生物科学领域,包括生态学、表观遗传学、流行病学和传染病学。
颁奖仪式将于2020年3月12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5位获奖者将各获得10万欧元奖金,与她们一同受到表彰的将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5位年轻女科学家。
2020年杰出女科学家奖得主
非洲和阿拉伯国家
阿布拉·梅哈维·希拜伊(Abla Mehio Sibai,医学和健康科学),贝鲁特美国大学健康科学学院流行病学教授。她的获奖原因是为改善中低收入国家的健康老龄化,及其对健康和社会政策的影响所做的开拓性研究和宣传。
亚太
费道希·卡德里(Firdausi Qadri,生物科学),孟加拉国国际腹泻病研究中心传染病科粘膜免疫学和疫苗学部门负责人、高级科学家。她在理解和预防影响发展中国家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促进具有全球意义的早期诊断和疫苗接种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
欧洲
伊迪丝·赫德(Edith Heard,生物科学),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法兰西公学院表观遗传学和细胞记忆教席教授、居里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组前负责人、英国皇家学会会士。她在表观遗传过程控制机制方面取得了基础性发现,这些机制能调节哺乳动物基因表达,对生命至关重要。
拉丁美洲
埃斯佩兰萨·马丁内斯·罗梅罗(Esperanza Martínez Romero,生态与环境科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基因组科学中心环境科学教授。她在利用环保细菌支持植物生长以增加农作物产量,减少化肥使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北美
克里斯蒂·安塞斯(Kristi Anseth,生物科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教授、外科学副教授。她在融合工程学和生物学以开发有助于组织再生和药物输送的创新生物材料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15位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得主
非洲和阿拉伯国家
劳拉-乔伊·博罗斯(Laura-Joy Boulos,神经科学)
黎凡特地区,黎巴嫩圣约瑟夫大学
诺新·古努(Nowsheen Goonoo,生物医学)
撒哈拉以南非洲,毛里求斯大学
努芙·马赫穆德(Nouf Mahmoud,健康科学)
黎凡特地区,约旦阿扎伊图纳大学
乔吉娜·尼雅沃(Georgina Nyawo,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
撒哈拉以南非洲,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
亚太
白蕊(生物科学)
中国,西湖大学
罗睆倩(Huanqian Loh,物理学)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
申美京(Mikyung Shin,生物材料学)
韩国,成均馆大学
拉丁美洲
宝拉·吉拉尔多·加洛(Paula Giraldo Gallo,物理学)
哥伦比亚,安第斯大学
帕特里西娅·梅德罗斯(Patricia Medeiros,生物科学)
巴西,阿拉戈斯联邦大学
北美
伊拉莎白·特朗巴斯-莱希特(Elizabeth Trembath-Reichert,地球科学/环境科学)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欧洲
维达·恩曼(Vida ENGMANN,材料工程学)
丹麦,南丹麦大学
瑟拉普·埃瑞克(Serap ERKEK,分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
青年人才奖 - 土耳其,生物医学和基因组中心癌症表观基因组学实验室
詹妮弗·加尔顿(Jennifer Garden,化学)
青年人才奖 - 英国,爱丁堡大学
克里斯蒂娜·罗梅拉·卡斯蒂罗(Cristina Romera Castillo,海洋科学)
青年人才奖 - 西班牙,海洋科学研究所
叶莲娜·瓦内娃(Olena Vaneeva,数学)
青年人才奖 - 乌克兰,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女性参与科学:1998年以来的不懈追求
教科文组织和欧莱雅基金会秉持“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的信条,积极支持从事科学工作的女性,以使他们得到更多关注,提高人们对她们才能的认识并激励更多的女性投身科学事业。
“女性参与科学”项目自1998年成立以来,每年向来自世界各地区的5名杰出女性科研人员致敬并提供资助,迄今为止已有112人获奖者。该项目还在超过118个国家资助了3300多名有才华的年轻女科学家,包括博士候选人和博士后科研人员。
每年有近260名有才华的青年女科学家、博士候选人或博士后科研人员得到各国和各地区的“女性投身科学”项目资助。其中15名最有前途的科研人员将于3月10日在法兰西科学院举行的一场颁奖典礼上获奖。
在全球范围内,女性仍然只占科研人员总数的29%[1]。尽管在某些学科中她们占的比重更大,但从科研领域整体来看,阻碍女性科学家发展的隐形天花板依旧存在。因此,男性担任了欧洲89%的高级学术职位[2],只有3%的诺贝尔科学奖授予了女性。
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