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扛起“因民而生、为民而兴”使命担当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在第七届中国—新加坡领导力论坛上强调“中国共产党因民而生、为民而兴”,这为党员干部新时代找准了干事创业的出发点、积淀了厚重的历史使命、指明了奋斗的前进方向。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干部干得怎么样,分量有多重,不是靠自己说出来的,而是在老百姓心里称出来的,他们心中都有个“明白秤”。焦裕禄在兰考战风沙、斗内涝、治盐碱,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树起一座县委书记的不朽丰碑;谷文昌尽管已去世很多年,但在百姓心里却留下了无尽思念;人民的“樵夫”廖俊波,背石上山,像一盏明灯,点亮了闽北乡亲奔小康的征程。“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他们用担当作为,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最响亮的政治宣言,人民群众不会忘记他们。

心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当前,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对上负责,对下吆喝”,唯上不唯下,眼里只有领导没有群众;有的不愿不会不屑与群众打交道,在办公室决策、依靠电话指挥,工作中听不到真声音、摸不到实情、找不到好办法;有的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走访,只为凑热闹应景“摆拍”走过场,门没进、凳没坐、水没喝,就躲在车里“自娱自乐”,把“鱼水”情异化为“蛙水”关系,不仅访不到真情,问不到真相,更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寒了民心,是不可能得到人民真心拥护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担当作为是好干部的底色,也是共产党人最响亮的政治宣言、最厚重的使命担当。没有群众的认可,我们什么都不是。党员干部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奋斗的目标,永葆赤诚为民情怀,把群众呼声、群众需求作为干事创业的第一信号,扛起“因民而生、为民而兴”的使命担当,多练真功夫,不搞花架子,真正将群众观点、群众利益深深地植根于思想中,把政绩体现在人民的幸福里,把功德建在群众的口碑上,把铿锵誓言融入执政为民的行动中,用实干成就光辉岁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始终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标准,对个人名利想得透一些、看得淡一些,对群众利益想得多一些、看得重一些,主动去除思想深处的“官气”,勇挑重担,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时刻把群众当镜子,照照自己言行的不足,照出群众的疾苦,多与群众换位思考,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同人民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做群众的贴心人。

回首过去,岁月峥嵘;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党从嘉兴南湖上的一条小船出发,燎起了陕北延安的星星之火,再到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执政党,永不改变的是人民本色,永不消褪的人民情怀,永不磨灭的是历史担当。只要永葆初心使命,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能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不断破浪前进。

上一篇新闻

深圳餐饮业渐复苏

下一篇新闻

“诗谶”——那些在自己的诗中预言了自己死亡的诗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