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21日 星期二

微宣讲丨文化河之南④:古今中国的社交密码——汉字文化

大河网讯(记者 王怡潇 实习生 任昱炎)文字是人类跨越蒙昧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是人类在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有了文字,信息才能远播,思想才得以积累。“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对汉字、对民族最深刻的情感体现。大河网联合河南省委宣传部理论教育讲师团推出《文化河之南》系列微宣讲第四期——汉字文化,让我们一起体会在“点横撇捺”之间沉淀的汉字文化之美。

汉字的起源之谜

几千年来,绘声绘形的汉字如同一面面镜子,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真切而鲜活的历史画面,成为打开华夏民族心灵奥秘的钥匙。关于文字的起源有不少传说,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仓颉造字说、结绳记事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现代古文字学家郭沫若、于省吾认为汉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仰韶文化。半坡陶钵口沿上刻有二三十种刻画符号,这些具有了文字特征的符号被称为“初文”,其字体结构与甲骨文的象形字十分相似,但要比甲骨文早1000多年,这些刻画符号与后来的甲骨文系统具有密切的联系。

汉字的前身——甲骨文

想要探寻汉字的奥秘还要从甲骨文说起,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

“破译一个甲骨文奖10万。”2016年11月,位于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一篇“悬赏公告”。公告称,破译未释读的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做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可谓“一字千金”。

甲骨文的来源有史可考,清朝末年,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进行耕作的时候,经常在地里挖到一些刻着符号的碎骨片。当地人把这些“骨片”称为龙骨。认为它可以用来治疗“痢疾”,因而经常有药材商跑来收购。1899年,一位叫王懿荣的金石学家偶然间买到这种药材,出于好奇,对上边的图形符号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这些符号其实是一种远古文字,并起名“甲骨文”。

后来,经过刘鹗、罗振玉、王国维等学者的收藏、整理、研究,甲骨文的名气越来越大,“甲骨学”成为一时显学。郭沫若先生曾用“一片甲骨惊世界,蕞尔一邑震寰宇”道出了甲骨文的重要价值。作为中国已知的最早成体系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蕴含着汉字的主要造字方法,也奠定了汉字方块形态和发展框架。

文字统一的意义

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汉字历史悠久,造字方法灵活多样,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认识和理解,都可以为同一个字创造出不同的汉字形体,但汉字的多样性不利于汉字作为社会通用的文字符号进行信息的传播和交流,甚至妨碍社会的统一和稳定。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统一文字是社会的强烈要求。秦始皇统一文字,把整理后的小篆字体作为全国通行的标准文字,对汉字的字形和字数作了规范,成功地实现了“书同文”的伟大理想。

从笔画到文化的演变

汉字从甲骨文、大篆、小篆,发展到隶书、楷书,线条变成了笔画,字形结构呈现方块形,内部笔画分布匀称,各个部分又相互制约,遵循平衡得规律,产生和谐的美感,汉字的书写不仅出于实用的目的,还逐渐演变成可供欣赏的艺术,书法、篆刻,笔墨纸砚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包括东亚大陆及周边半岛和岛屿在内,即今天的朝鲜、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都曾以汉字为载体,其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乃至政治制度等颇多类似,具有基本相同的文化特征。因此,汉字作为文化载体,不仅承载着古老悠久的华夏文明,也为这一文化圈中各国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汉字的应用与传播,拉近了国家之间的感情,促进了国家之间的交流,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友谊的桥梁。

上一篇新闻

2018世界各大拍卖地域分析(港澳台、迪拜、新加坡、纽约)

下一篇新闻

临汾各县的名人,看看都是谁?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