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4357-不丹

不丹 Bhutan;Druk

亚洲南部的内陆山国。全称不丹王国。国名Bhutan的语源,一说来自梵语Bhotant,意为“(西藏的)边陲”;或说来自梵语Bhu'uttan,意为“高地”。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4357-不丹

不丹人称自己的国家为Druk-Yul,意为“雷龙之国”。雷龙是不丹国家的象征,不丹国旗正中,便绘有一条威武雄壮的龙。中国旧称不丹为布鲁克巴或布鲁克部。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南邻印度,东、西、北三面与中国接壤。国土东西长305千米,南北宽145千米,面积3.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3万(2005)。全国分为4个行政区,下属20个宗(县)。首都廷布,但行政机构多驻在其西南的帕罗。

自然地理

国土一般海拔超过3000米,有“山顶之国”之称。地势自北向南递降。全境分为3个横向自然地理区: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4357-不丹

喜马拉雅山脉

①大喜马拉雅山脉区。多积雪山峰、冰川、湖泊,平均海拔7000米上下。

②小喜马拉雅山脉区。由大喜马拉雅山脉向南延伸的一系列相对较低的山体形成,海拔1000~3500米。受布拉马普特拉河右岸各支流切割,形成众多南北纵贯的陡峭岭脊和深邃河谷,风化层深厚。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4357-不丹

③山前的杜阿尔斯平原区。由小喜马拉雅山麓南侧直迄不、印边界,自海拔1000米迅速下降,宽10~15千米不等。

矿藏丰富,有白云石、石灰岩、大理石、石墨、石膏、煤、铅、铜、锌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4357-不丹

气候垂直地带性明显,北部常有降雪,积聚难化,形成冰川。中部河谷区地势低洼,向阳面气候温和湿润。北受高山屏障,1月平均气温可高于4℃,夏季西南季风沿谷地深入,降水量可达1000~1500毫米。南部山麓丘陵平原区,属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终年湿热多雨,平均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某些迎风坡地,甚至高达5000毫米。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4357-不丹

全境属于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有的支流源自中国西藏。主要河流,西有桑科希河,东有马纳斯河,概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左岸支流。它们的支流也多斜向而下,构成树枝状河网,具有山岳河流特征,水力资源丰富,水电潜能高,但利用率极低。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4357-不丹

森林覆盖率72.5%。野生动物多种多样。北部时有麝香鹿、兰羊和稀少的雪豹出没,还有各种野鸡;中部林中有象、虎、野牛、犀牛和不丹特有的小金猴。还是鸟的乐园,并有各种彩蝶。国境东北部建立有吉格梅·多吉野生动物保护区,东南部建有马纳斯野生动物保护区。面积合计占国土面积的1/6。

居民

人口的地理分布极不均匀。居民大部分集中在小喜马拉雅山地的桑科希、马纳斯等河及所属支流的河谷地区,聚落小而相对密集,沿河谷和山间小道大体呈纵向串状分布。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4357-不丹

位于廷布的王宫

城市化程度低,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4%。3个最大城市是:首都廷布;庞措林,不丹通往印度的门户、新兴的工商业中心;帕罗。不丹族分两大支,东部称为夏曲巴人,传说祖先来自缅甸等地;西部称阿洛巴人,为西藏人后裔,余为尼泊尔族(19世纪从尼泊尔移入不丹南部)。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4357-不丹

塔肯帕尔弗修道院

居民大多数信奉藏传佛教(喇嘛教),信徒占总人口的70%;次为印度教(占20%);还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信徒(分别占5%和1%)。官方语言不丹语,又名宗卡语、菩提亚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文字。各地说多种藏语方言。

历史

5~6世纪,本教(俗称黑教)从西藏传入,7世纪起为吐蕃王朝的属地,9世纪成为独立部落。喇嘛教宁玛派(俗称红教)和噶举派(俗称白教)随后相继传入。

到13世纪,藏传佛教竺巴噶举派成为唯一执掌世俗权力的教派。1616~1907年,由“转世”的宗教领袖沙布隆和由贵族产生的世俗领袖德布同掌政权。1907年,旺楚克王朝建立,取消沙布隆职衔、废除德布,成为世袭的不丹国王。

1865年,英国同不丹签订不平等的《辛楚拉条约》,强迫不丹割让包括噶伦堡在内约2000平方千米的土地。1910年,英国又逼迫不丹签订《普拉卡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接受英国的“指导”。1949年,印度与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继承英国特权,规定不丹在外交上接受印度“指导”。

政治

1968年宣布为立宪君主国,但尚无宪法(是世界上唯一从来没有制定过宪法的国家)。2001年着手宪法的起草,2005年向社会公布了宪法草案的第四稿。没有政党和工会(不丹国民大会党在国外活动)。议会实行一院制——国民议会,1954年设立,原为国王的咨询机构,1968年11月起获得一系列立法职能,现为最高立法机构,由154名议员组成。大臣委员会为最高行政机构,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等于内阁,其主席为不丹首相。

1962年开始建立本国的武装力量。18~50岁的男子均须服兵役。现有皇家陆军1万人,武器由印度供给,在印度军官指挥下进行训练(印度驻有4000人的军事训练团)。另有皇家警察部队。

经济

2005-2006财政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约8.04亿美元,2005-2006财政年度GDP增长率6.5%。

1961年起实行五年计划,某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给予了援助。

头两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修建道路,建立技术和管理机构。

随后两个五年计划集中开发农业、林业、电力、矿业和卫生保健。

第五个五年计划强调经济上实现自力更生。

第六个五年计划突出强调保持民族特性,教育“不丹化”,推行和保护民族语言、文字及文化传统。

第七个五年计划(1992~1997)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包括修建公路,发展工业、公共交通,修建水电站,改善灌溉条件,开发自然资源,增加教育、医疗设施。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7~2002),主要目标是在“八五”基础上,进一步贯彻“国民幸福总值”理念,追求经济和环境、社会、文化均衡可持续发展,力争保持7%~9%的经济增长率。

强化环保意识,经济方面的基本国策之一是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1999年,政府宣布不丹为无塑料国家。全国约63%的就业人口从事农、牧、林业,但整体经济结构变化明显,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已下降至23%(2005-2006)。

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6%。50年代初实行土地改革后,98%以上的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平均每户拥有土地1公顷多)、住房。粮食基本自给。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大麦、荞麦、马铃薯和小豆蔻。畜养黄牛、牦牛、水牛50万头,猪、羊16万只。森林占有全国面积的71%,年采伐木材160万立方米(2000)。还以名木花草繁多和盛产水果闻名。农业年增长率2.5%。外汇储备约4.79亿美元(2005-2006财政年度)。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4357-不丹

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在稳步上升,2005-2006财政年度分别约占GDP的35%和42%。工业有少量中小采矿、水泥、化工、电力、小商品(盛产蜡烛、火柴、肥皂、铅笔等)和食品加工企业。唯传统手工业仍占主导地位。水电资源已开发利用1.5%。

旅游业是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1974年开始对外开放旅游业,但控制较严,一般只接受团体旅游,且所有寺院、宗教圣地均不对外开放。3~6月和9~12月是旅游季节。2005-2006财政年度外国游客1.5万人次,旅游收入2080万美元。

没有铁路,公路总长4392.5千米(2005)。已经做到宗宗通公路。现代运输工具不足,民间运输仍以役使马、牛、骡居多。河流多而湍急,不适航行。国际机场设在帕罗(距离首都廷布65千米)。国有的不丹航空公司1983年组建,以辟通向加尔各答、达卡、仰光、加德满都、曼谷和新德里的航线。

1999年建成不丹电信公司和全国计算机互联网络。2005年,共有电话约3.27万部,邮局约101个。财政赤字约5800万美元(2005-2006财政年度)。皇家货币局即不丹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政府的货币政策,代表政府处理外币存款业务。

2002年,印度国家银行把对不丹银行的管理权归还不丹。1996年不丹政府允许金融部门公开发行股票。货币名称努扎姆,简称努,与印度卢比等值;后者也可在不丹流通。

对外贸易主要在南盟成员间进行。印度是不丹最大的贸易伙伴。2005-2006财政年度对印出口分别占进出口分别占进出口总额的87.6%和75.1%。出口额2.55亿美元,主要包括农产品、酒类、木材、水泥、电力、小豆蔻、松香和手工艺品;进口额4.12亿美元,主要为电脑、工业设备、石油、汽车以及纺织品、日用品等。

2006年与中国的双边贸易总额为16万美元,同比下降65.4%。每年均接受大量的外国和国际组织援助。印度是主要援助国,一些西方国家和联合国组织也给予优惠贷款和赠款。

文化

实行免费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6%。国民识字率为60%。全国有各类学校512所,在校学生19万余名。均实行双语制。宗卡语为必修课,英语为授课语言,还教授宗教、传统手工艺及农业知识。2003年不丹第一所大学不丹皇家大学证实成立。

设有新闻与广播局负责出版《昆色尔》周刊,《德鲁克·洛塞尔》季刊。均用英文、不丹文和尼泊尔文出版。不丹广播公司建于1973年,用不丹语、英语、尼泊尔语广播。1999年建成全国电视网。射箭是全国普及的体育活动。几乎每个村庄都有靶场。全国实行免费医疗。与中国藏医药学有传承关系的传统医术仍广泛使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丹多次表示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有权处理自己的外交事务。1971年加入联合国,次年设立了外交部,1973年又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从而缓慢打开了同印度以外国家交往的渠道。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简称南盟)成员国。已同南亚所有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在联合国有常驻代表团,在科威特设有领事馆,在新加坡设有名誉领事(为发展贸易)。尚未同中国建交,但关系友好,边境地区总体安谧。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第2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上一篇新闻

六小龄童的商业版图:代言皮鞋开发奶糖泡面,告游戏侵权要百万败诉

下一篇新闻

谢雪心,回回演奸角照样次次出彩,做得有气势有架子让人过目不忘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