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交响乐团来了群“洋首席” 感觉成都就像家

交响乐团来了群“洋首席” 感觉成都就像家

4月26日,四川省交响乐团的外籍乐手。图为低音提琴首席巴德

交响乐团来了群“洋首席” 感觉成都就像家交响乐团来了群“洋首席” 感觉成都就像家交响乐团来了群“洋首席” 感觉成都就像家交响乐团来了群“洋首席” 感觉成都就像家交响乐团来了群“洋首席” 感觉成都就像家

本期关注

他们眼中的成都:

包容又热情 家一般温暖

巴德 来自土耳其

虽然没有欧洲那般传统悠久,但成都更年轻、更新潮,对新生事物接受度更高,会经常跨界与流行乐、中国民乐合作,特别有意思,让我的工作也更加开心。

成都人会很真诚表露自己的情绪,生气就生气,高兴就高兴,一点不隐藏,就像家一般温暖

金丹一

来自韩国

的确我之前看过很多欧洲的乐团,也知道很多人向往西方的交响乐团,觉得是发源地,但为什么我们不试试了解我们东方的交响乐团?

你知道有一位韩国女演员和一位中国男演员结婚后,在韩国特别受欢迎?现在我回韩国,大家都开玩笑让我带中国男生回来。

吴建廷

来自新加坡

如果要留在法国的交响乐团,竞争会很激烈,而且他们也会倾向于本国人或者欧洲地区的乐手,很难选亚洲籍乐手。

其实新加坡也要打麻将,但我不会。在成都很喜欢这样的露天茶馆,喝碗盖碗茶,打一场成都麻将,特别悠闲。

4月的蓉城,早早迎来艳阳天,暖暖的阳光透过天府二街一间排练厅的窗户洒进去,在地板留下金色光晕……这是四川交响乐团的排练厅,一眼望去,排练厅一位金发碧眼的乐手非常亮眼,低音提琴这件庞然大物在她手中没了笨拙感,琴弦轻轻拨动,将其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音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位漂亮的外国乐手叫Bade Bayazitoglu(音译“巴德”),来自土耳其,是四川交响乐团的低音提琴(代理首席),之前她曾任土耳其共和国蔻加艾利大学助理副教授兼音乐系主任,更是在欧洲各大交响乐团工作了6年。

自从去年四川交响乐团面向全球招聘乐手后,吸引了大批海外音乐人。来自美国、俄罗斯、新加坡、土耳其、韩国等国的外籍乐手,都在川交留下了脚印。如今,在音乐总监、新加坡人Darrell(洪毅全)的号召下,包括巴德在内的五位外籍乐手都加入乐团担任首席。漂洋过海来到成都,这座城市并没有带给他们陌生感,成都人的热情、包容、开朗,让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游子有了家的感觉。甚至,不少人有了定居在成都的打算,在这座美丽的城市继续自己关于音乐、关于生活的梦想。

低音提琴首席巴德:

和面馆老板一桌吃面都不说话,但感觉像在家

“巴德的到来最让我意外,她之前在土耳其的音乐学院担任副教授,而且一直在欧洲与各大交响乐团合作,我一直没弄明白她为什么愿意来到完全陌生的成都,加入我们的乐团。”采访巴德前,四川交响乐团业务副团长牟岭虹偷偷告诉记者。“在办理一些相关手续时,她也是最积极的,经常在土耳其给我们打电话、发邮件,随时告诉我们办理证件的进度。”

这不是巴德第一次来成都,2013年她曾来到成都,与四川音乐学院有过合作。知道四川交响乐团,是因为音乐总监洪毅全的缘故,毕竟他在法国曾让一个原本要“关门”的乐团一举成为法国最具原创性的院团之一。“我很喜欢Darrell的音乐风格,之前我来过一次成都,很喜欢这里,所以希望能在这里有机会和中国的音乐家一起工作。”

今年38岁的巴德,来成都前,在俄罗斯、德国生活了9年,其中6年一直与欧洲不同的交响乐团合作。为什么会抛弃交响音乐氛围浓厚的欧洲,来到遥远的东方?“比起在欧洲,成都人更加包容。而且在音乐方面,虽然没有欧洲那般传统悠久,但成都更年轻、更新潮,对新生事物接受度更高,会经常跨界与流行乐、中国民乐合作,特别有意思,让我的工作也更加开心。”

在采访中,巴德不止一次提到“家”,她所指的“家”,是成都。“成都人会很真诚表露自己的情绪,生气就生气,高兴就高兴,一点不隐藏,就像家一般温暖。”巴德还分享了自己昨晚吃饭时的一段小插曲。“昨晚我出去吃面,当时面馆老板也在吃面。我们就在一个桌子上吃,彼此没有说一句话,但那种感觉就像在家里吃饭一样。”正是有了那种家的温暖,让巴德慢慢萌生在这里定居的念头。“很喜欢这里,平时也要去逛菜市场,还和乐团的同事一起去青城山,爬了一天,下山就吃火锅,印象特别深刻。”

爱逛菜市场,那巴德会做川菜吗?“正在照着菜谱学做川菜,上次我买了花生油,等油煎熟后,先放点蒜,然后把鱼啊、肉啊一股脑放下去,一阵翻炒,再加点红油,我的川菜大杂烩就出炉了。至于味道嘛,还不错喃!”巴德一边说话,一边两手做起炒菜的姿势,惹得大家一阵笑场。

长笛二首席金丹一:

韩国朋友叫我带个中国男友回去

交响乐团每天的排练上午9点-12点,中间休息一个小时,下午1点继续排练。为了让乐手们没有后顾之忧,交响乐团提供每天早中两顿工作餐,食堂就在排练厅旁边。每天中午,来自世界各地的乐手用英文、韩语、普通话、成都话聊天,畅谈对音乐、对生活的热爱。外籍乐手中年龄最小的Kim Dan Yi(音译“金丹一”)很受大家的喜爱,身旁总是围了一群人。而川菜也似乎很对她的胃口,当天她餐盘里的回锅肉、麻婆豆腐很快就一扫而光。

作为交响乐团的长笛二首席,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的金丹一,和中国有着不解之缘。“当时我在新加坡读书,我的老师是中国人,乐团的巴松首席也是中国人,他们也是有西方留学的经历,但是身上更有中西方融入的文化个性,这一点很吸引我。当然,我也知道音乐总监Darrell,但并不认识他。”大学毕业后,金丹一并没有前往西方的交响乐团,而是选择了来到成都,加盟了川交,一个很陌生的乐团。“的确我之前看过很多欧洲的乐团,也知道很多人向往西方的交响乐团,觉得是发源地,但为什么我们不试试了解我们东方的交响乐团?”热爱各地文化的金丹一,最终选择了做一名“蓉漂”。

初到异乡的陌生感、不同的文化体验、焕然一新的生活方式,居然没有给金丹一带来任何困扰。“虽然我不懂中文,但是觉得也没有交流的困难。就像我第一次在成都坐出租车,虽然司机听不懂我说什么,但也会一直对我微笑。”更重要的是,很多人眼中的麻辣川菜,对她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之前也去过中国其他城市,但要么太咸,要么太清淡,总是不合我胃口。到成都之后,非常习惯川菜、火锅,家里人也很会吃辣,特别喜欢。”

一切的舒适,让金丹一很享受,坦言很想留在成都。当然,最吸引她的还有一点。“你知道有一位韩国女演员和一位中国男演员结婚后,在韩国特别受欢迎,就是因为这位中国男演员,现在韩国女生对中国男生很有好感。”金丹一歪着脑袋,想了许久都没有想起这对夫妇的名字。一旁的摄影记者提醒了她一句,秋瓷炫。她张大了嘴,使劲点头。“对对对,就是秋瓷炫,他们还参加了韩国的综艺节目,在韩国人气超级高。现在我回韩国,大家都开玩笑让我带中国男生回去。”

长笛首席吴建廷:

这里节奏比法国快一点更适合我

27岁的新加坡男生吴建廷,个头不高,戴着眼镜,很是斯文。可是他的长笛水准,在整个西部地区都算高手。前些日子在成都举办了他的首场独奏音乐会,让更多人了解到他作为四川交响乐团长笛首席的实力。与其他外籍乐手不同,他加入交响乐团,一开始仅仅是需要一份工作。“我在法国里昂音乐学院学习了三年,如果要留在法国的交响乐团,竞争会很激烈,而且他们也会倾向于本国人或者欧洲地区的乐手,很难选亚洲籍乐手。”吴建廷的中文马马虎虎,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我认识Darrell,他也是新加坡人,他告诉我这里有个工作机会,我就来试试看。”

去年3月份,吴建廷第一次来到成都,参加了四川交响乐团的业务考核。排练厅内,评委席上五位评委专注地聆听对面乐手的表演,为了确保公正,乐手所在区域用拉幕遮挡。左右两侧,观察组的人员不时地记录演奏者的表现,统分组正迅速计算之前考生的成绩。“还是有些紧张,毕竟是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考试,而且在一个陌生的场地,幸好后来发挥得还不错。”尽管吴建廷的简历很不错,但他也很紧张。

顺利通过业务考核后,吴建廷成为四川交响乐团的长笛首席。生活中的他很内向,但是很快感受到成都人的热情、友善。“之前在法国生活了三年,觉得节奏很慢。到了成都,发现这里的节奏比法国快一点,更适合我。而且大家都很热情,同事会带着我去逛街,吃好吃的东西,还教会了我打成都麻将。”对,没错,一位新加坡籍的长笛首席在成都学会了打成都麻将。“其实新加坡也要打,但我不会。在成都很喜欢这样的露天茶馆,喝着盖碗茶,打一场成都麻将,特别悠闲。”

吴建廷和同样来自新加坡的双簧管首席李俊豪住在同一个宿舍,“他每天就带我逛街啊,逛着逛着就开始吃东西。虽然我不太能吃辣,但偶尔也会吃火锅,特别好。”相比室友的外向,吴建廷内向了许多。“比较喜欢一个人待在房间,喜欢安静一点。我希望在音乐上能够做好自己,一直进步一直进步。”

没有继续在法国深造,而是跨越半个地球来到成都,吴建廷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音准音色、团员的默契,我们都在变得越来越好。”(记者 任宏伟 摄影记者 王红强)

交响乐团来了群“洋首席”感觉成都就像家

上一篇新闻

后续报道|中国领队发声,剧情大反转,真相终于大白天下

下一篇新闻

交响乐团来了群“洋首席”:感觉成都就像家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