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孩子在新加坡学习是怎样一种体验?听听这些妈妈的亲身经历吧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又到一年一度的新加坡国庆日了。
扳扳手指头,这已是我在新加坡度过的第五个国庆日。五年前的我一定不会想到,自己会从一开始的“来旅游”,变成“小住住”,最后成为“常驻”人口。
在这五年中,我最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你觉得新加坡的教育怎么样?
是啊,在我身边围绕的朋友大多已是为人父母,自然对教育的话题最为关心。
有关新加坡教育的信息,其实网上就能查到很多,毕竟新加坡真是一个非常擅长品牌营销的国家。很多人被网上的美好描述所吸引,前赴后继地来到这个国度。
不过,这些肯定不是我的朋友们想听的。他们更想了解的是,生活在新加坡的真实体验。
有幸的是,我结识了几位在新加坡待了多年的妈妈们,她们对于新加坡教育的了解,比我更全面;她们在新加坡的人生经历,也比我更丰富。

所以,我想分享一下她们的一些真实经历。

一年级才参加补习,太晚了!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以华人为主的社会(华人占比75%以上),所以教育环境和国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补习这件事。
新加坡的补习机构多如牛毛,和国内相比可谓不相伯仲。90%以上的学生都会进行课外补习,而新加坡家庭最大的育儿成本就来自各种补习班。
大家一定以为,补习班就是因为成绩不够好才去补习的吧,在新加坡却不一定如此。我的朋友S妈在为她儿子报名补习班时,就遇到一件奇葩事:
她的儿子居然不够资格进补习班。
以下是S妈的陈述:

我来新加坡6年了,不过娃一直在国内,幼儿园最后一年才转过来。现在他上小一了,我发现他英语跟不上,就想给他补习一下。毕竟我家人平时都讲中文,家里没有英语环境。
通过朋友介绍,我去了一个知名的英语补习班,据说那里有很多外教,教的英语比较地道,娃以后不至于讲一口Singlish。
到补习机构后,人家要求先做个测试,测下来后说我娃的英语不行,要从头学起。
我一看书,也就是学ABCD之类的。你说我娃都上一年级了,还要学这些啊,我可不能接受,就带他去了另外一家知名补习机构。
结果,人家说已经满了,像这种小一补习班,很多学生都是幼儿园起就开始学,然后升上小一。半路要进去补习,要么成绩很好能跟得上,要么就排队,排个半年等有位子了再进。
你说,我们本来就是因为英语不好才想去补习,现在补习班居然只收成绩好的学生,也够可笑的。


的确,如S妈所说,只有优等生才能上补习班,真是一件可笑又无奈的事。由于新加坡推崇精英教育,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分流(类似分快慢班),大家都怕掉队,所以都跑去补习,结果变成上好的补习班也要排队了……
可见,新加坡的教育理念还是比较贴近华人思维的。所谓华人思维,就是怕输,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新加坡,你会发现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不遗余力的。虽然新加坡小学下午2点就放学了,但你很难看到有学生在外面玩耍的身影,他们不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就是在去参加兴趣班或CCA课程的路上。

外国人,没法进好小学!


不过,S妈只是遇到上补习班的问题,至少她的小孩还在一所不错的邻里小学上学。如果遇到上小学报名的问题,可就真头疼了。
像M妈,来新4年,一直没有拿到PR(新加坡永久居民),今年儿子要报小学了,她就遇到了身份限制。
来自M妈的陈述:

我儿子上幼儿园很顺利,没遇到什么问题,报名就能进,只不过外国人学费比较贵。本地居民只要几百块钱,还可以享受政府补贴,外国人每月要1000多新币呢(相当于5000RMB)。
新加坡幼儿园也没教什么东西,地方又小,哪像中国幼儿园又大又宽敞。不过好歹是双语环境,儿子很快就学会了英语。
今年他准备上小学了,我一研究才发现,外国人基本没有什么好的小学可以上啊。
你看,新加坡报名分为七个阶段 (见文末小知识1),最后才轮到外国人,都是被挑剩下的学校,说句难听点,有学上就不错了!
还好,我听说小孩只要成绩好,以后还是有转学的机会,像我一个朋友的孩子通过GEP考试 (见文末小知识2) 后就成功转去名校了,还进了天才班。
我也只能期待娃用功读书了。

三年级转学新加坡,留级!


正如M妈所言,虽然很多外国孩子来新加坡后,没有机会直接进好的小学,不过咱中国小朋友都比较聪明,我经常听到某朋友小孩成功转学的好消息。
在这些成功案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K妈,因为她女儿三年级才转来新加坡。
K妈的陈述:

我女儿在国内读书时成绩很好,就是一直想爸爸,她上三年级时,我终于决定辞职和她一起过来新加坡,全家团圆。
本来挺高兴的,结果替孩子去附近小学报名时,遇到当头一棒。
人家说,小孩不是在新加坡读书的,需要留一级。
你想,国内是9月份开学,本来就比新加坡多3个月,我小孩到了9月在国内都可以上四年级了,这里如果留级,她就只能去二年级了。这么努力的小孩,还要留级去二年级上学,我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真后悔自己的决定!
还好,新加坡学校规定如果通过AEIS测试(见文末小知识3),孩子就可以升到同年龄段的年级。
那段时期,孩子天天学到晚上12点,我也陪着她。
还好,孩子争气,好运气就会眷顾她。她顺利通过了测试,班主任也很喜欢她,还主动为她提交升学申请呢。所以没过半年,她就直接上四年级了,没耽误什么学业。
万幸万幸啊!


的确,新加坡对外国友人真是限制多多,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工作机会,一律本地居民优先。很多国内朋友抱怨上海户口制、学区房的问题,可能他们没有想到,新加坡也是一样的情况。
说到这里,可能就有人想问,既然外国人无法享受优质的新加坡教育资源,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让孩子来新加坡上学呢?
下文中,Y妈给出了她的理由。

娃参加了5个兴趣班,不多...


Y妈在新加坡已待了十多年了,育有一儿一女。某次聊天时,我发现她的儿子居然报了5个兴趣班,分别是游泳、跆拳道、溜旱冰、打羽毛球和弹钢琴,太牛了,我就忍不住向她请教一些兴趣班的事。
来自Y妈的陈述:

娃幼儿园时就去学跆拳道和羽毛球了,现在跆拳道是黑带,羽毛球也打得很好,游泳还拿了金牌。
我经常和他说,要么不学,要么就学好,花钱让他参加兴趣班不是玩玩而已。娃也是个要强的,他打羽毛球可以连续打好几个小时。有时我都觉得累了,他还兴致勃勃地继续。
当然,他在兴趣班上取得的成就,也帮他变得更自信,同时还交到很多好朋友。
不过,明年他马上要上三年级了,学业压力会变大,我觉得兴趣班可以减少几个。而且三年级学校也会有CCA(Co-CurricularActivities,就是课外活动),他原来有基础,参加CCA就不会觉得吃力。


M妈提到的CCA,正是新加坡教育的一大特色。
虽然中国小学也有很多课外活动,但本质上还是作为辅助性活动存在,并非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到了中学也基本没有了。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CCA课程则更具专业性和长远性,也是我个人喜欢新加坡教育的原因之一。
新加坡CCA课程的特色
1、新加坡教育部严格规定,所有学校必须开设足够多的CCA课程。
2、每个学生必须强制参加,至少选择一门,且记录在成绩单,一直延续到大学。
CCA成绩对于学生的升学、申请奖学金,甚至申请国外大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每个老师都要参与到CCA活动组织中,和老师的考评直接相关。
4、CCA经费主要来自学校,可以申请教育部资助,所以CCA举办得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预算划拨,换言之,一个不怎么样的CCA课程,就拿不到预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5、新加坡很多名校在CCA方面成绩显著,有不少荣获国际性大奖。
6、学生在CCA课的投入时间比较长,比如英华初院的铜管乐队每周训练时间高达15小时以上,假期也要排练——这远远超过任何一门主课花费的时间。

最后,双语教育,跷跷板的两头


除了喜欢新加坡的CCA课程之外,很多妈妈来新加坡也是因为看重这里的双语教育。
还记得不久之前,国民老公王思聪(其实国民老公是在新加坡上的小学啊)和草根农民作家花千芳曾有过一场关于“要不要学英语”的撕逼。其实这是接触面的问题!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用不到它的人自然觉得没用,但是技多不压身,又有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困守在一处呢?外面的世界海阔天空,给孩子多一双飞翔的翅膀不好吗?

孩子在新加坡学习是怎样一种体验?听听这些妈妈的亲身经历吧

不过,即使身处新加坡这样的双语环境,能真正掌握好两门语言的孩子也不多。华语和英语毕竟来自两种不同的语系,孩子一边学华语,一边学英语,是比较吃力的。最终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两边都没学好。

而且,华语相比之下要难学很多,加上新加坡的官方语言又是英语,很多孩子在后期就慢慢倾向于英语文化。新加坡的有些华人孩子,英语讲得流利,但华语却学得一知半解,甚至不喜欢开口讲华语。
有一次我去一个朋友家,听见她的孩子一直讲英语,我就用中文问他几个问题,结果他还是用英语回答我。他妈妈提醒他:”和阿姨讲华语啊。“结果孩子翻了个白眼,对我耸耸肩就走开了。朋友只能尴尬地解释,因为家里一般都讲英语,孩子可能不习惯。

其实我很能理解孩子的这种状态,毕竟他最熟悉的语言其实就是英文。

我并不是说孩子讲英语不好,每个人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化和教育,但我总觉得,作为一名华人,学好华语还是最基本的。所以我和孩子沟通时都坚持使用普通话,在父母的熏陶之下,孩子才有可能喜欢讲华语。

选择在自己手中

回到最初大家所关心的那个问题:你觉得新加坡教育到底如何呢?相信上文中这几位妈妈的亲身体验,已经让大家看到新加坡教育最真实的一面。
一方面,新加坡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桃花源,为了保护本地教育资源,它会对外国人做出种种限制。
新加坡的教育文化是“怕输”,教育制度是精英分流,可想而知,新加坡的学生承受着怎样巨大的压力。根据新加坡援人协会(Samaritans of Singapore,简称SOS )的最新报告,去年共有94名青少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其中年龄介于10岁至19岁的男性自杀者去年创下27年来新高。
但另一方面,新加坡可以给孩子优质的课外资源,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是公平的,只要孩子优秀,即使一开始受到外国人的身份限制,之后也可以通过多种考试通道,进入心仪的名校。

那些在分流制度下,无法进入大学的孩子,在职业学校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曾有一位新加坡本地妈妈对我说,她的孩子就在职业学校学习技能,她觉得很不错。

这是值得推崇和借鉴的地方,良好的教育制度正应如此!它既能为学习能力好的孩子打开上升通道,与此同时,也能给学习能力不足但有其他特长的孩子留一条合理的退路。
不过说到底,教育制度只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之一,作为父母,我们尽量为孩子选择优秀的教育环境,但也无需为此过分焦虑和担忧,无论哪一种教育制定和环境之下,都有机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比起外在的教育环境,家庭的影响显然要更加根深蒂固。

所以,想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最终的选择权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本文作者简介:安吉拉,曾从事4A广告和金融行业多年,现居新加坡,修行亲子教育功课。

所有文章在个人微信公号“iYC亲子功课”(iyc_001)首发。在这里,我坚持原创,记录海漂人生,思考教育,关注个人成长,并不定期分享优质书籍。

上一篇新闻

世界各国国花,真是太美了,不愧是国花!大开眼界~

下一篇新闻

外媒文章:发现老年的恩赐与美好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