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回忆》的成功之处:最后找不到罪犯、多处暗示凶手不止一人
9月18日,韩媒报道《杀人回忆》故事原型的真凶被抓获了。
消息一出,就轰动了大半个亚洲,直接登上了国内热搜榜的第一名:
不出半日,韩媒又做出后续报道,指华城案本身虽然已经过了追诉期,但凶手已因1994年杀害自己妻子的妹妹的案件被收监狱中,被判处了无期徒刑。
也就是说,大家不必担心凶手逍遥法外了。
但这并没有结束网友们的讨论,从放出消息到公布原凶照片,大家一直在热烈关注着事件的每一个动态,发出的声讨、愤怒、叹息也从未间断过。
期间甚至连案件本身的细节,比如凶手作案时的年龄、负责此案件的警探写给凶手的信等等,都被网友挖了出来。
可见华城案对一代人的冲击有多大,在整个亚洲的知名度有多高。
甚至有网友,把此次案件的破获,称为了犯罪版的“有生之年”系列。
而它之所以会对大家造成如此强烈的影响,除了案件本身的恶劣性质之外,主要还是因为一部电影——
《杀人回忆》
喜欢韩影的朋友,对此片一定不会陌生,它被誉为韩影类型片的巅峰。
豆瓣评分在有超过33万人打分的情况下依旧高达8.8:
常年位列豆瓣top榜的前150名。
票房方面也是,2003年上映时在韩国本土拿下了年度票房冠军,之后又在日本、新加坡等国掀起观影狂潮,口碑漫延到了北美地区。
并先后斩获了东京电影节最佳电影奖、大钟奖最佳导演奖等奖项。
不仅挽救了彼时奉俊昊略显低迷的导演事业,同时也为后来他和宋康昊成为黄金搭档奠定了基础。
不然如今我们也不会看到那部风靡大半个地球、拿下韩国第一尊金棕榈的《寄生虫》了。
《杀人回忆》是一部反类型杰作,它推翻了以往犯罪悬疑片的套路,用一种叛逆新颖的方式,在保证影片戏剧性的同时,完美还原了曾经震惊全韩的华城连环杀人事件。
案件发生于上世纪80年代,根据档案纪录,首发案件起始于1986年9月15日,于1991年4月3日结束。
期间韩国京畿道华城郡共有10名女子被害,年龄从十几岁到70岁不等,其中仅1人幸存。
和所有连环杀人案一样,被害的10名女子从衣着颜色到被害的时间地点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尸体的样子也显示着凶手一贯的作案和抛尸手法。
然而最初,这些并没有引起警方的多少注意。
影片一开始,是宋康昊饰演的乡村警察,乘着拖拉机前往第一处案发现场:一片麦田旁的臭水沟里。
沟盖之下,躺着一具女尸,她的双手被绑在身后,脖颈和嘴巴部分都有被自己丝袜勒过的痕迹。
回去之后,朴警探就开始煞有介事地整理起证据来,期间还叫了许多人来审讯拍照,小本本记得满满的。
但这些都只是自我安慰的形式流程,实际上宋康昊饰演的朴警探,是一个仅凭直觉办案、喜欢屈打成招、上班时间偶尔还开个小差的浑水摸鱼型警察。
在不重视治安的小地方待得久了,朴警探对美国FBI的那一套都不屑一顾。
在他看来,美国人办案之所以要求助科学,是因为美国地太大了,而韩国只有巴掌那么大,用脚都能把案子办了。
所以严格来说,朴警探上班只是为了办案,而不是为了破案。
他抓来的第一个犯罪嫌疑人,是脑袋不太灵光的光昊。
光昊从小受人欺负,还因为被人推进火坑烧坏了半张脸,因为可怖的面目和痴傻的性格,他常常遭到女性的嫌弃,并学会了跟踪村里的漂亮女生。
因歧视而产生报复心理,加之童年的悲惨遭遇导致的性格问题,这怎么看都是再适合不过的作案动机了。
所以朴警探把光昊抓来,循循善诱教他录口供。
但很快,朴警探的案子就办不下去了,一边是首尔来的苏警探不同意他的办案理念,另一边是媒体报道带来的压力,使得他不敢再使用屈打成招那一套。
与此同时,苏警探也指出了光昊不是凶手的其中一个证据:被害人的身上都被打了精巧的结,以光昊的智商,是打不了那么复杂的结的。
一番折腾之后,他们又把目标锁定到了一位家庭压力巨大、在工地艰难维生的中年男人身上。
锁定他是因为朴警探和苏警探同时在黑夜里发现了此人的扭曲行径:穿着女性红内裤到山里解决生理问题。
而且他还带着从别处偷来的女性内衣,这和被害人身上总是绑着内衣的情况有一定的联系性。
于是朴警探又把中年男人带回了局里,搞起了屈打成招那一套。
与此同时,学校厕所的恐怖传说、半山女人的哭声等悬疑元素,也开始显露出来。
那个住在半山处、总是在夜里哭泣的女人,就是华城案件中的唯一幸存者。
通过和女人的聊天,苏警探又很快排除了中年男人的嫌疑,因为他的手太过粗糙,而女人所描述的罪犯的手,是细嫩光滑的。
就这样,朴警探再一次放走了自己辛苦抓来的嫌犯。
同时大家也深感到自己的无力,好像每一次当真相已经接近的时候,现实就又会给大家一记耳光。
到了影片后半段,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推断和误抓,警方其实已经掌握了很多线索了。
比如:罪犯总是在雨夜作案、作案之前会在电台点一首叫作《悲伤情歌》的歌曲、喜欢挑穿红色衣服的女人下手等等。
所以当抓到第三个犯罪嫌疑人的时候,朴苏两位警探是很兴奋的,因为他几乎符合以上所说的每一条特征。
于1985年前后来到华城工厂工作,来到一年之后这里就爆发了连环杀人案,是一位手部皮肤细嫩的青年……
以及最重要的是,电台的《悲伤情歌》都是由他点的,在跟踪他丢失的那个雨夜,华城又多了一位被害女性。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他,几乎是毋庸置疑的了。
但就在收到美国寄来的DNA鉴定结果之后,朴苏崩溃了。
根据鉴定结果,工厂青年的DNA与被害女性身上的体液不符,到头来,最有嫌疑的一个人,却被最有力的证据给推翻了。
《杀人回忆》的经典之处,就在于直到影片结束,案件也没有被破获。但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它却一直牢牢抓着观众的心,铺设一波接一波的悬念。
让观众和结尾处的朴警探一样,在金色麦田旁边,用恐惧和绝望的眼神,望向那未知却又永远萦绕在我们身旁的深渊。
如今再回头去看,我们也可以更清晰地总结出来,《杀人回忆》的成功主要可以归功为两点。
一点是影片本身作为类型片,完成了反类型的转变与革新,犯罪片最后却找不到罪犯,这在当时的亚洲电影里是很罕见的。
仅仅依靠对案件本身的细致还原,对悬念的营造与注解,《杀人回忆》就做到了让人看后久久不能走出,仿佛被吸入了导演创造的那个黑洞里,这足以体现导演的深厚功力。
另一点,则是考虑到影片上映当年的韩国社会和案件状况。
影片是2003年上映的,在当时,华城杀人案还未被破获,它依然还是那个震惊世人的世纪大悬案,曾经让一代华城人都瑟瑟发抖。
这时候这样一部讲华城案的作品出来,观众都想看看导演会怎么去拍结局。
或者说,大家是不是可以从电影里,看到现实中无法看到的结局另一面?
而当成品出来的时候,结果并没有让大家失望。
奉俊昊无法给观众一个结果,但在电影里,他为大家展示了案件之所以多年未能被破获的原因。
除了80年代科学技术的限制之外,当时的韩国有隔三差五响起的防空警报、学校的救护演习等等,混乱的大场景都能给罪犯创造一个完美的犯罪时机。
片中对此有多处隐喻,比如凶手最后一次作案时,正是防空警报拉响的夜晚。
彼时所有人都关门熄灯,空旷的夜路正是作案的最佳地点。
而防空警报的声音,刚好足够为罪犯做掩护,等警报结束,人们再出来,这个城市的某处,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多了一具女尸。
影片的悬念感和恐怖感也多从这些地方体现出来,比如当朴苏两位警官还在为中年猥琐男到底是不是凶手打架的时候,电台就再一次响起了《悲伤情歌》的声音。
雨夜、悲伤情歌……环境特征再一次逼近案发时刻,然而此时最大的犯罪嫌弃人猥琐男,还在警局。
也就是说,他们再一次抓错认了。
然而此时此刻,华城的另一端,也或许是与他们近在咫尺的某处,在所有警察都明知道会发生凶案的时刻,他们却拿凶手没有办法,只能等着第二天收尸。
除此之外,《杀人回忆》还给出了许多提示和思考,比如:凶手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这个点都还被警方怀疑,截止到9月19日,也就是《杀人回忆》凶手原型被抓的消息在热搜榜上挂了一天之后,韩媒那边又传来了新消息,表示凶手不承认自己连环杀人的罪行:
而且DNA鉴定结果显示凶手目前也只与连环案中的3起案件相符。
凶手不止一人的这种怀疑,影片至少给出过3点暗示:
1、凶手前半段和后半段的作案手法不同了。
前半段,凶手倾向于选择穿红衣的女性。
但到了后半段,凶手的嗜好改变了,不再局限于衣服颜色和风格,被害者年龄也有了较大跨度的改变。
2、作案时间的改变。
影片后半段提出凶手是在放《悲伤情歌》的雨夜作案,但到了尾声处,凶手最后一次出现的时候,影片把镜头给了防空警报夜。
到底是唱《悲伤情歌》的雨夜作案,还是拉防空警报的雨夜作案,也开始变得模糊。
3、目击者前后表达不一致。
第一个目击者光昊,曾说凶手长得很英俊;第二位目击者半山女人,说凶手手部皮肤细嫩。
但到了结尾处的小女孩那里,目击者的外形特征已经变成了普通。
也就是说,这很可能是一起多人模仿作案的连环案件,凶手可能不止一人。
影片上映当年,案件虽然未被破获,但奉俊昊特地在片尾设置了宋康昊直视观众的那个6秒镜头。
因为如果凶手依然逍遥法外的话,他一定会去看这部电影的,最后这个镜头,算是导演送给凶手的警告、蔑视,及拷问。
同时,这个镜头,也成为了宋康昊演艺生涯最经典的几个瞬间之一。
现实生活中,负责此案件的警官曾留过一封给凶手的信,信中说:
“我发誓抓到你一定不让你站在法庭上,我要亲自下手解决你。我始终没能逮捕你,对于晚辈和被害者家属来说是一生的罪人。所以请你务必不要比我先死,我们必定应该会晤的,对吗。”
字字戳心,振聋发聩。
迟到的正义不值得吹捧,但既然已经迟到了,如今的这个结果,希望能给这位警官一些欣慰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