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宜兴茶”书

“宜兴茶”书

宜兴,古称“荆邑”、“阳羡”,位于太湖西岸,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宜兴独有的紫砂壶造就了中国著名陶都的城市名片。紫砂壶作为上等的茶具,诞生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有茶。宜兴自古就是一个重要的产茶区。浙江的西天目山逶迤到这里变成丘陵并湮没于浩淼的太湖之中,太湖上湿润的水汽在春天由东南风沿丘陵换换上升,加之土壤肥沃,竹茶共生,这里的茶树品质就优于其他地域。唐代中期,湖北的陆羽到此把“阳羡紫笋”推荐做贡茶,开创了到清代同治年间才停止的共876年的贡茶史。在此期间,因茶而起的礼仪、习俗、文词书画、茶具发展也得到旷世未有的发展。从全国的茶区看,宜兴的贡献是巨大又不可比的。

“宜兴茶”书

紫笋茶之名源自陆羽《茶经》,认为茶叶是“紫者上”、“笋者上”。以茶芽色紫形似笋而为上品。当然,除茶芽的外相之讲究的,更不能忽略中国自隋朝开始直到今天的文化传统上有个“崇紫”的情节。列如隋朝,最高级官员腰间系印玺的丝带是紫色的,在下是红、绿、蓝等色阶。唐代改在穿着的袍服上:皇帝穿明黄,一、二品大臣着紫,依序类推不得僭越。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原位三品着红,可是贬到九江时已是六品以下,自叹“江州司马青衫湿”,只能穿青色的了。因有这个礼制的原因,陆羽把给皇宫的用茶以紫笋为名是完全正确的。这也说明,“茶经”虽然是世界上第一本关于茶科学的书,但不等于完全不讲文化内涵。中国人喜红,更要红得发紫,如天上紫薇星,人间紫金山、紫阳山、紫禁城、紫光阁等等。宜兴的紫笋贡茶在北宋时期沉寂了约100年。那是因为这一时间气候变冷,清明时节茶芽未吐,不能按时急程送到长安祭祖上供。所以改向福建要茶,也因此,北苑的茶就应运而生,宋徽宗又是尚之爱茶的,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所说的全是建茶,当时,人们几乎忘了紫笋之名。

“宜兴茶”书

明代朱元璋下令废饼茶改散茶,散茶的始祖安徽休宁的松萝茶技术传开,宜兴的紫砂壶就大兴其道。紫笋紫砂组合,开始普遍用的砂质较重的红砂壶都称紫砂了,有茶有壶也是宜兴独有。又是,20世纪末中华茶文化在大陆复苏之后中,壶发展迅猛,茶相对滞后,这其中原因也是很清楚的。

松萝茶的技法传到武夷山,他们创制了小种红茶(约1567-1572),又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窃取了茶种与技术传到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他们以他们的大叶种红茶销到60多个国家成为消费主流,甚至反宾为主地散步茶的母国是印度。这一说法知道20世纪初才以多种考察和实据,国际上才承认中国才是茶树的母国。

“宜兴茶”书

今天,世界生产红茶的总量约年产200万吨,有30亿人在饮用。其品种基本是小种红茶、条形红茶以及分级的红碎茶,还有的是近年不断出新的花色茶。我国是条形红茶为主,有祁红、滇红、川红、宜红(四川宜宾)、苏红(宜兴红茶为主)。近年红茶大兴,一些出产黑茶、绿茶、白茶为主的地方也不管所产的茶种是否适宜做成红茶,也都在做红茶或似红非红的茶了。有人形容这是“全国山河一片红”现象,我认为这是一种时尚茶,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非传统非文化的利益驱使,茶科学的存在是难以颠覆的。

世界上的红茶消费区大致分为4个区域:

(1)西欧:以英国为主的红碎茶冲泡过滤加奶与糖。茶产地以印、斯为主。近年他们领略了中国的条形红茶,虽冲泡方式不太习惯单人位茶叶的芳香口感更好,完全不必加糖,喝到茶的本味更惬意舒畅。

中亚及北非:其中以土耳其为代表,红茶的饮用量比英国更甚,茶叶是他们的“国饮”。

(2)东欧独联国家以及东南亚诸国:这些前苏联解体后的国家需求红茶量大,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等在法国殖民的影响下还是以喝咖啡为主,他们中的华裔都来自中国南方,喝岩茶和红茶并重,新加坡人认为绿茶性生寒湿,喜欢红茶、岩茶。

“宜兴茶”书

(3)美洲及澳大利亚:喝咖啡与茶的比例是10:1.在美国许多城市的超市,基本上找不到中国的成品茶,大都是配拼成各色的袋泡茶。

(4)国内市场:这是有地域性的,例如江苏宜兴与浙江湖州两地只隔一条茗岭,两地语言相近,姻亲互通,但宜兴习惯喝红茶,湖州则喜欢绿茶。现在云南也在生产老树红茶饼,名目繁多。

比较而言,中国虽是茶的母国,红茶又是创造了最广泛的世界各族人民融合的饮料,但我们的科技含量还是不足,例如其形状影响了快速的出厂时间。肯尼亚的红茶已经变成了任丹大小的圆柱状,沸水中冲泡立即变为晶莹的红色,香味四溢,而且冲泡五、六次后,颗粒不会涣散成淀粉状,只是颜色变淡了。如果用同样的量,他们可泡四杯,我们只能泡两杯。巴基斯坦是进口红茶最大的邻居,他们宁可远去肯尼亚要红茶。有人到过印度、尼泊尔、越南、柬埔寨、缅甸访茶,尼泊尔人说“没有中国和印度给我们茶,我们就没茶喝。但中国的茶比印度的好喝,印度的茶太苦了。”确实,作为一个喝过许多茶的人,印度的茶的确不堪入口,那是必须加奶和糖的。我想,人的口感是不断求新的,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菜茶芽烘焙的农耕方式制茶,也可充分利用夏季的茶制成红碎茶,更可以制出茶香、果香型的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茶。

“宜兴茶”书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议获得了世界的认同。历史上,中国东方的茶路由宁波开始到朝鲜半岛和日本;西方的由澳门开始到欧洲。茶走过了路上丝绸之路到中亚、非洲。现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大都是穆斯林国家,他们的教义不能饮酒只可喝茶,大量吃牛羊肉又要以茶来消化补充维生素,所以,宜兴的红茶一定要走科技的茶产业之路,沿着“一带一路”再来一次复兴。

宜兴,紧依茗岭,是翠竹依依、茶山相连的茶区,一直生产着“香高、形美、味醇、色艳”的红茶 ,在与时俱进的今天,结合现代技术发展和宣传方式,走科技的茶产业之路,充分综合利用茶树的特性,走进各个领域,相信一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使我们茶区的人民更加富足,使宜兴这个名字更能广为流传,使中国的茶文化受到世界更多人的青睐。我们都在期待!

“宜兴茶”书

茗茶汇茶文化体验中心

关注我们愿与您一起分享茶魅力,享受茶生活

联系我们更有好礼相送哦。

上一篇新闻

重磅:在新加坡乱停共享单车要罚款!

下一篇新闻

2018全球“最美空姐制服”设计评选!但最后赢家居然是越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