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八个条件及建设路径:宜宾或成绵阳最强大的压力

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八个条件及建设路径:宜宾或成绵阳最强大的压力

四川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省域经济副中心是指省域内的行政管理机构,基于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考虑,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主动规划设置的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经济辐射能力超出了自身管辖的行政区范围,可以被赋予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重任的大城市。

从国内外发展案例来看,几乎所有体量大的发达的经济区域,都有副中心。一般讲,成为省级经济副中心的条件应该为:一是经济实力强,经济总量(GDP)达到全省12%以上或者达到首位中心城市(成都)的30%以上;二是人口总量较大,常住人口达到全省10%以上(或者达到首位城市50%以上)并且城镇化率超过50%以上;三是距离适中(150公里左右),与首位城市距离大于100公里小于300公里;四是区位优越,对周边辐射带动量占自身30%以上;五是科技创新能力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六是营商环境好,拥有大批区域外著名科研、商务机构和大型企业落地;七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知名的城市品牌;八是具有较强人才吸附能力和优良成长环境。

从这些条件来看,绵阳、南充、达州是有力竞争者。这几个地方的GDP都超过成都8.1%,但都没有单个成为副中心的优势。川南4个市GDP总和超过6000亿,打包可以成为副中心,因此,四川提出川南第二增长极。同时,我们应看到,经济副中心城市不仅涉及到经济体量,还需要考察产业结构、交通区位、人口规模,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等方面。四川市县经济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只要有特大项目落地,只要创新能力超常提升,排位随时可能刷新。谁将在这轮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大赢家,各大城市都在摩拳擦掌,群情振奋。我认为,宜宾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有基础、有优势、有竞争力,只要顺势而为,定能“戴上桂冠”。


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八个条件及建设路径:宜宾或成绵阳最强大的压力

省域经济副中心“群雄逐鹿图”




一、区域竞争力的“引力”模型

万有引力公式: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这个力的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果用m1、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可以是GDP),r表示它们间的距离(可以是交通时间),则物体间相互吸引力为F=(Gm1m2)/r2,G称为万有引力常数。

分析这一公式,F也即引力要大,可以发现两个关键点:一是物体的质量要大。质量越大引力越大;二是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要小,距离越小引力越大。

这给我们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了一个思路:一是做大体量,二是缩小距离。从做大体量和缩小距离着手,我们能找到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壮大的现实路径。

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如果我们把城市定义为M1,把城市需要吸引的各种要素定义为M2,则:做大体量就是使M1与M2的乘数变大。这对于一个城市,就是如何盘活存量、激发内生动力活力的问题。一个城市只有规模够大、体量够大,才能对区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反之则会使要素流失,直至被空心化、边缘化。从增大自身发展要素着手,做大体量,是一条经得起万有引力公式检验的公理。

缩小距离就是使M1与M2的距离变小。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当M1与M2的距离越远,他们间的引力越小,甚至趋近于零。而只有当M1与M2距离越小,他们间的引力才越大,越过临界值甚至会合二为一。当越来越多的“合二为一”持续发生,M1的体量就自然越来越大,引力也随之增强。

由此公式,我们不难得出这一结论:一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除了盘活存量做大自身体量,还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M2被M1吸引、俘获,“加入”M1,成为M1的一部分,才能不断做大M1。而缩短M1与M2的距离是做大M1的关键一招。从更大视角观,让自己靠近并融入比自己体量更大的城市,也是一种增强自身引力的策略和路径。通过快速交通(高铁、高速、地铁)缩短时间距离,是首选举措。

“体量”和“与要素的距离”是一个区域中心城市引力大小的关键。“体量”是衡量一个城市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设定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考量。“距离”既可以是表象的“空间”概念,也可以是内向的“耦合度”、“结合度”,还可以是时间维度:即,M2与M1的时间距离越大,他们之间的引力越小,甚至久拖不决、不了了之。这在项目落地、招商引资等方面有很多案例。

二、宜宾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的优势分析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自然属性和基本要义。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就是其拥有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如果一个地级市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省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就必须具有占据优势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参照四川省“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立足“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审视“体量”与“距离”,宜宾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绵阳、德阳、乐山、泸州、南充、达州等其他6个城市相比,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自然环境的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要谈发展首先要审视自己的“一方水土”是否能够养育“一方人”。“鼎鼎西南半壁,巍巍水陆码头。”,这是大自然赋予宜宾的特殊恩赐。从所处自然环境上讲,宜宾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一是地形地貌多样。在132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有山地、丘陵、平坝等多种地貌,最高点海拔2008.7米,最低点海拔236米,岭谷相间,宜宾的地貌可概括为“七山一水二分田”。二是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在国家生态安全中肩负重要使命。宜宾当地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5%,2017年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宜宾森林覆盖率高,是一座绿色生态宜居的城市。三是动植物基因库。地处横断山脉过渡带,地势起伏大,气候立体,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许多珍稀、古老的动植物种类,是全省乃全国珍贵的生物基因库之一,拥有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是水资源丰富。宜宾境内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金沙江、岷江在宜宾交汇成为长江,三江支流共有大小溪河600多条。宜宾每平方千米年自产水61.45万立方米,年拥有总水量2428.4亿立方米,人平年占有水量为4.68万立方米。水能以三江流域境内段为主,金沙江水能理论储量为157.2万千瓦,岷江91.7万千瓦,长江214.4万千瓦。此外,积雨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中小河流102条,水能储量62.9万千瓦,全省实际可利用水能资源居全省第一。已经建成投产的向家坝水电站,是中国第三大水电站,世界第五大水电站,也是西电东送骨干电源点。五是旅游资源丰富。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石海洞乡风景名胜区、夕佳山古民居、李庄古镇、七洞沟旅游景区、流杯池公园、南溪古街旅游景区、兴文县石菊古地景区、长宁县西部竹石林景区、蜀南花海景区 、兴文县僰王山景区等等十余处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其“风景如画”的景致,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旅游。整个宜宾概括起来就是“有山有水有田园”、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承载支撑。

二是历史人文的影响力。

历史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传统历史人文是提升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精神资源。“氐僰史载春秋,戎叙名传梁宋。”悠久的历史、古老的人文、动人的古迹,这是历史沉淀赋予宜宾的精神源泉。从历史人文上讲,宜宾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一是历史悠久。宜宾是“焕发着时代光辉的历史文化名城”。宜宾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距今4万年前宜宾市境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公元前三四千年时氏族部落出现,春秋、战国时大部为僰人聚居之地,战国后期市境已全部纳入秦之巴、蜀二郡。西汉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建宜宾城的前身三江口僰道城;西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成为犍为郡治所,治地跨今川、滇、黔、渝12县的广大区域。二是开发较早。先秦时,宜宾农业即以种植水稻,荔枝、姜、蒟(jǔ,也称“魔芋”)、橙、茶等知名于世。秦、汉年间,是“巴蜀民窃出商贾”的重要物流通道。唐、宋时,宜宾麻纺织、果品加工、酿酒、煮盐、制茶等手工业大有发展。长宁、江安的盐,筠连、屏山等地的茶,成为当时朝廷倚重的地方名产。明、清时,“水陆交会,贸易四达”。三是自古重镇。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誉。宜宾地处川滇腹地,扼西南交通要道,进可驰援巴蜀,退可守卫康藏,左右则能与滇黔策应,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是蜀汉南陲门户,川南重镇。除长期作为政权机关的郡、州、路、府治所外,唐贞观六年(632年)设戎州都督府于三江口僰道城,初辖羁縻16州,唐玄宗时羁縻36州,137县,极盛时领有羁縻州64个;远及今云南文山、蒙自、曲靖和贵州的威宁、六盘水一线,地域极广,史有“西南半壁”之称。在强化民族管理,促进金沙江以南流域各兄弟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加强边疆统治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四是文化繁荣。宜宾境内存有地面文物2000多处,出土“建设马门溪龙”化石、“筠连人”牙齿化石、珙县石碑龙化石;博物馆、文管所藏品共7130多件;在僰文化、酒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苗乡文化的研究上多有建树。阳翰笙研究、唐君毅研究、岩墓文化、李庄抗战文化、夕佳山民俗文化等方面亦多有成果。五是红色胜地。宜宾人民具有光荣斗争历史和革命传统,是四川省内最早建立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的城市之一。1926年1月即成立了中共宜宾特支,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党的八七会议后,在1928年10月发动南溪农民暴动,打响了四川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35年2月,长征中的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中国工农红军组建了中共川南特委、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转战于包括市境南部兴文、江安、长宁、高县、珙县和筠连以及云南和贵州等广大地区,为配合红军北上抗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中国和四川近现代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

三是经济体量的吸引力。

万有引力公式告诉我们,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这个力的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质量越大引力越大。城市的经济体量就是其经济总量,是国际公认的衡量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认为,经济体量不但可反映一个城市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其核心的战略级的竞争力。宜宾在川南各市中经济最为活跃,自古以来“当舟车之冲,冠盖往来相望”。

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八个条件及建设路径:宜宾或成绵阳最强大的压力

2017年全省21个市州经济总量




从经济体量上讲,宜宾具有以下优势:一是经济绝对体量大、增速快。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7%,首次突破1800亿元,达到1847.2亿元,在全省位列第四位,和全省第二位绵阳相比仅相差200多亿元。二是人口规模大、劳动力足。人口规模直接影响到劳动力供应和市场容量,按照常住人口规模的排名,宜宾共计453万人,位列区域中心城市第四位。三是第二产业强、拉力大。宜宾是全国著名的工业大市,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 %,以918.74亿元的总额位列全省第三位。在工业的强力拉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81亿元、增长10.7%;城镇化率达到49%左右。四是县域经济发展好、排位高。翠屏区连续九年保持“全省十强县”称号,宜宾县进入“西部百强县”。五是发展后劲足、潜力大。2017年,实施市级重点项目227个,完成投资428.3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25个,协议总投资1198.1亿元。规划储备重大项目900余个,总投资1.1万亿元,其中产业项目450个、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民营经济占全市GDP比重57.9%,贡献率达64%。六是市场消费热、交易旺。以2017年的“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三大活动,实现销售收入453.7亿元。成功举办首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等展会活动350余场(次),实现销售收入430.5亿元。深入实施电商示范工程,8个区县电商园区建成运营,川红茶业集团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四是产业创新的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指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技术革命决定了一个产业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兴衰,它不因一地的特殊情况而改变其总的演变趋势。宜宾通过技术革新使传统企业焕发新活力,通过科技创新使新产业产生新突破,从而在产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八个条件及建设路径:宜宾或成绵阳最强大的压力

2017年度四川21个市州创新指数




一方面,传统产业转型稳步推进。2017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530亿元、增长33.2%,技改投资370亿元、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酒类、化工、电力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5%、6.8%、12.4%。五粮液首次进入世界品牌500强。有7户企业进入全省企业100强名单,8户企业进入全省制造业企业100强名单。五粮液十万吨原酒生产、三十万吨原酒陈酿、成品酒包装及智能仓储配送一体化等50个项目开工建设,天原海丰和泰钛白粉、丝丽雅惠美线业粘胶纤维染色等40个项目快速推进,重庆嘉酿啤酒生产线技改搬迁等70个项目竣工投产。中核建中、金川电子、红星电子进入全省军民融合发展重点培育名单。另一方面,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实现重大突破。目前,已经创建高新技术企业10家。智能终端产业快速推进,规划面积8800亩的智能终端产业园,已用地4600亩,建成和在建厂房400万平方米,签约项目108个、协议总投资388.85亿元,21户企业正式投产,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900亿元。全国手机30强企业有9户落地宜宾。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期工程总投资45亿元、占地1000亩的汽车产业园开工建设,控股具有乘用车整车生产资质的凯翼汽车公司完成在宜宾注册和项目核准。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页岩气产业可实现产值30.9亿元,通用航空、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及器械、绿色食品加工业等产业发展有序推进。引进培育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20户,建成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农产品集配中心6个,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529个。开工建设“宜长兴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区”项目159个,建成酿酒专用粮基地37.1万亩。“天府龙芽”成为全省区域大品牌,宜宾市被国际茶业委员会授予“世界著名茶乡”的称号。注册资金35亿元的四川省兴文石海天下奇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挂牌运营。蜀南竹海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创建4A级景区4个。宜宾港集装箱吞吐量达38万标箱。

五是周边区域的辐射力。

辐射力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所有方向发射出去的全部波长的辐射能的总量。城市辐射力是指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综合影响力,以及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发展带动力。“地接滇黔,水汇三川,西南半壁,雄镇一方。”独一无二的方位决定了宜宾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和毗邻地区具有强烈的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邻居”省份多。宜宾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是川、滇、黔三省交汇地。东靠万里长江,西接大小凉山,南近滇、黔,北连川中腹地,素为川南形胜。自古以来,宜宾就是川南、滇东北和黔西北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冲。

二是辐射周边城市数目多。设立区域中心城市目的是在于规划一个新的增长极和其他中心城市共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宜宾而言,其和成都构成的经济发展轴能带动乐山、自贡、内江、资阳,和重庆构成的经济发展轴则至少可以带动泸州,宜宾是辐射周边城市数目最多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

三是宜宾水、陆、空立体交通区位优势显著。长江这一黄金水道及其支流,将宜宾与省内各城市以及下游的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紧密相连。2022年前后成贵、渝昆、川南城际、蓉昆4条高速铁路将陆续建成,宜宾可在30分钟到内江,40分钟内达到重庆,1.5小时内达到成都,1.5小时内达到贵阳,2小时内达到昆明,宜宾将成为全国铁路交通枢纽。宜宾第二机场—五粮液机场建成后,宜宾将成为川南通用机场群的核心城市。除此以外,成贵高铁宜宾金沙江公铁两用桥全长1874.9米,大桥主跨度336米,是我国首座铁路在上公路在下形式的桥梁,被誉为大国工程。宜宾在我省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中交通最便捷,海、陆、空兼备,尤其在国家八纵八横高铁路网中规划中地位显赫。

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八个条件及建设路径:宜宾或成绵阳最强大的压力

川南城际铁路




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八个条件及建设路径:宜宾或成绵阳最强大的压力

8条高速贯穿宜宾全境




六是空间距离的牵引力。

宜宾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一是空间区位好。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提议建立新柔廖成长三角时最早提出“成长三角理论”。从几何学来看,三角形可以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稳定的面。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三个城市增长极构成的三城互动比单一城市更具有空间扩张力和规模扩展力。成长三角理论认为,成长三角是由3个(不一定固定为3个)在经济上具有互补性,空间距离上适度的区域增长极构成的经济合作开发区,通过开展投资、贸易和技术转让,在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可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在国内,成长三角理论有诸多的应用,比如“珠三角”、“长三角”。如果在宜宾设立省域副中心城市,则成都、宜宾、重庆构成成渝经济区发展“金三角”。在这个三角上,几乎一条直线的高速构成了这个成长三角的一边。

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八个条件及建设路径:宜宾或成绵阳最强大的压力

成渝与宜宾的经济“金三角”




二是距离保持好。省域副中心应该在中心城市150公里外,其主要理由是中心城市的波及效应会随距离衰减。换言之,一个经济体内的城市如果与中心城市距离在150公里之内,则可能受其强烈的波及效应影响。这种波及如果是同一经济体内,则影响正面大于负面。如果不是同一经济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如果区域外高级经济体发展一定阶段,已经完成集聚效应阶段,则会出现扩散效应和外溢效应,这时候区域外边界城市受益。比如现在的上海周边的城市。如果区域外高级经济体发展还处于极化阶段,则会吸附区域外生产要素。重庆市是一个空间巨大的区域,有中心城区,还有发展比较滞后的广大空间,经济发展将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处于极化过程中,区域外边界城市不受其利。而宜宾距离重庆直线距离197公里,和重庆有比较安全的距离,重庆对其遮蔽影响有限。同时,宜宾距离成都200多公里,也处于“安全距离”。

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八个条件及建设路径:宜宾或成绵阳最强大的压力

区域竞争的“克里斯塔勒模型”




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历史人文的影响力、经济体量的吸引力、产业创新的竞争力、周边区域的辐射力、未来定位的牵引力。以上6种力共同构成克里斯塔勒六边形模型。其中,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是前提,空间距离的牵引力是基础,历史人文的影响力是灵魂,经济体量的吸引力是关键,产业创新的竞争力是动力,周边区域的辐射力是目标。

三、宜宾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劣势分析

“雪须逊梅三分白,梅却输雪一段香”,在看到宜宾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的众多优势的同时,更要与其他6个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认真比对分析,找到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劣势,切不可沾沾自喜、痛失好局。

(一)经济体量不够大

宜宾的绝对体量在与其他6个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相比相当可观,但这是俗话说的“矮子当中充高子”。要是和省内首位城市成都相比较就相形见绌了。省内排名第一的成都市经济总量达到13889.4亿元,是排名第二的绵阳市的6.7倍,是排名第四位的宜宾市的7.5倍,体量相差极其悬殊!

(二)产业结构不够优

宜宾三大产业的绝对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但是,细分三大产业占比会发现问题。第一产业占比在5.4%,第二产业占比55.8%,第三产业占比38.8%,三次产业比例大约是5:56:39,可以看出宜宾在经济上是过分地依赖第二产业的城市,第三产业还相对比较萎靡,从占比值看宜宾在7个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列倒数第二位。这将导致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不够,反映的直接指标为“全部金融机构各种存款余额”,宜宾为2659亿,仅位居全省第13位。

(三)辐射能力不够强

在西部对外大开放的战略背景下,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要想成为经济副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当然不该局限于周边,还得参与整个四川的对外经济联系,分担成都部分对外职能。进出口总额,是一个直观指标。从近年来进出口总额数据显示,七大城市分化明显,至少分为三档,第一档是绵阳、德阳;第二档是宜宾、乐山,进出口总额为绵阳和德阳的二分之一左右;第三档是南充、泸州和达州,进出口总额为绵阳和德阳的十分之一左右。这又影响到宜宾在川滇黔毗连区中心城市竞争力,没能取得压倒性优势;相比之下,周边城市如遵义在贵州省域副中心的政策激励下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正在对四川传统的川滇黔区域中心城市构成挑战。虽然川南城市群发展较好,尤其是宜宾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然而,由于我省长期没有突出重点建设城市,区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下降,导致出现遵义开始吸聚川南城市经济要素的迹象。

(四)比较优势不够显

“总量”是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为了精准分析,让我们来看2017年度,宜宾与我省其他市(州)的重要总量数据对比。一是土地面积宜宾排位第9:甘孜州15.3万平方公里,阿坝州8.42万平方公里 ,凉山州6.01万平方公里 ,绵阳市2.02万平方公里 ,达州市1.66万平方公里,广元市1.63万平方公里 ,雅安市1.53万平方公里,内江市1.33万平方公里 ,宜宾市1.32平方公里 。二是常住人口数量宜宾排位第7:成都1417万,南充759万,达州548万,绵阳543万,广安470万,凉山453万,宜宾446万(2017年户籍人口555万,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7万),内江427万,泸州422万,资阳366万。三是GDP宜宾排位第4:成都13889亿,绵阳2074亿,德阳1960亿,宜宾1847亿,南充1827亿,泸州1596亿。四是GDP增长速度宜宾排位第4:泸州和绵阳都是9.1%,德阳9.0%,宜宾8.8%,南充8.5%。五是社会消费品零额总额宜宾排位第4,成都6403亿,绵阳1112亿,南充888亿,宜宾868亿,达州860亿。“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通过以上“总量”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宜宾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上还存在较大空间。

(五)人才储备不够多

前面的分析,更多聚焦于经济和产业等“硬实力”。但,经济副中心城市的较量,一些“软实力”层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比如人才储备。最直观的可以通过高校数量和大学生规模,来进行对比:绵阳一共十所高校,遥遥领先;在校大学生接近13万,与国家科技城的定位,有比较高的契合度,大学生数量,也会成为建设经济副中心城市的重要加分项。宜宾仅2所高校,招生约1万人。高等教育水平,这七个城市的综合因素排名,分别是绵阳、德阳,南充,泸州,乐山,宜宾,达州;宜宾倒数第二,这将严重影响未来城市的科研创新能力。

(六)交通动脉不够畅

宜宾在上一波“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大战略背景下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竞争中相对滞后,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交通运输发展不充分,造成“肠梗阻”,影响发展质量。从水运看,宜宾水运货运总量仅 800 万吨,而广元港作为嘉陵江首港达 1107 万吨,相比之下宜宾的长江航道尚未发挥其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的作用。从铁路网看,进出口总额高的绵阳和德阳,正好位于西成大动脉上,而目前的宜宾,与外界的连接则处在支线上,与其他主要城市的铁路网,多数需要绕行,辐射能力受到不小的影响。

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八个条件及建设路径:宜宾或成绵阳最强大的压力


四、宜宾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的五点建议

综上所述,宜宾经济发展在全省具有“五位现象”,几乎所有主要指标都在全省4到6位之间,例如GDP及其增速均排全省第4位,社会投入排全省第5位,房地产排全省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额总额排全省第4位等等。因此,要抓机遇、促开放、畅交通、聚人才、大招商,特别是在大开放、大创新、大项目、大企业上狠下大工夫。要爱护民营企业,尊重民营企业家,为他们发展创造平等的宽松的环境。从宜宾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看,经济的空间形态正逐步迎来由“虹吸集聚”向“辐射扩散”发展的拐点,要切实抢抓争创经济副中心的重要契机,利用好区域发展的“窗口期”和“黄金期”,高位谋划、专注落实、扬长避短、迎接挑战,“咬定青松不放松”,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全面激活内生动力,迅速提升创新能力,努力争取特大项目落地,奋力建设内陆人才高地,全省经济副中心就大有希望。

(一)抢抓机遇,双向开放,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宜宾应充分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力争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前列。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抢抓开放机遇,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宜宾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大战略,充分利用其“水、陆、空”交通优势,倾力打通大通道。要真正以国际视野、战略远见,深刻洞察和辩证思考国内外发展大势,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盆地意识,以全域思维和全局视野,研究谋划新形势下宜宾全面开发开放问题,建设开发开放新高地,推动和引领新形势下全面开发开放。建议尽快组织编制“一带一路”南向开放规划,长江川江段库岸国土保护开发综合规划,并争取上升为国家层面规划。要重视新阶段开放的双向性,在大幅度引进来的同时辐射扩张出去。在开发中促开放、在开放中促开发,特别是以最高质量开发建设之后辐射出去,走向世界产业链条的顶端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中端末端环节。例如,宜宾应输出优秀的酒茶竹文化产业产品,聚力打造打造全球酒都、竹都、茶都等。

(二)借鉴经验,后发先至,倾力打造开放高地

宜宾应充分借鉴广西、云南、重庆、宁夏、贵州等地开放高地建设的成功经验,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后来居上。全方位融入已有的开放体系。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及内陆开放体系,宜宾建设开发开放新高地,不仅仅是通江达海,还要联结沿边、沿江、沿路重要开放节点区域,例如接入重庆的一江两翼大通道,接通广西防城和钦州等北部湾港区,广西凭祥、广西东兴、云南瑞丽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在构筑大通道的同时,不忘打通中小循环甚至是微循环。在借鉴重庆开行蓉欧班列、成都—宜宾—钦州班列及海铁联运的同时,打造某些省市没有做成功的西南到印度洋通道,打造成都—宜宾—西昌—攀枝花—瑞丽—缅甸皎漂的江铁海联运通道,近期可先行打通宜宾—西昌—攀枝花重载铁路。结合这些新通道建设,支撑打造有全中国乃至全亚洲、全世界重要性的宜宾开发开放新高地。

(三)集聚要素,打造强极,加快构建新增长极

将宜宾打造成为川南强支,构建长江经济带作为新的增长极,以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和引领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2017 年四川 GDP过千亿的前 10 位城市中,川南算上凉山占 6 席,区域实力强劲,而沿江的宜宾最强,以宜宾为中心打造这个长江经济轴带为新的增长极,集聚全省要素资源推动川南沿江集聚发展,疏解成都部分功能。

(四)打通动脉,突破瓶颈,集中力量建设交通大通道

建设南向陆路大通道和东向长江大通道。一是尽快开通蓉昆高铁成都至宜宾段,以及成宜高速。二是向西积极推进宜宾—西昌重载货运铁路建设,向南升级内昆铁路为重载铁路。三是积极推进宜宾至重庆长江航道浅滩整治,启动泸州港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建成宜宾港志城作业区散货泊位,打通攀枝花至宜宾、泸州水运航线。四是同步规划港铁、公铁、空铁联运,仓储物流和城市交通,真正使东向南向交通运输大通道畅通起来。

(五)战略规划,承载重压,争夺“副中心”桂冠

四川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中,作为“支点”的宜宾所在的川南经济区,位于川渝滇黔结合部,拥有得天独厚的“长江黄金水道”,食品、机械、化工等产业基础厚实,智能终端、轨道交通、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很大,人口、教育、财力等比较优势明显,最可能率先成为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要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建成南向开放重要门户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

“相信经过几年努力,一定能够形成几个经济总量3000亿元到5000亿元左右的城市,到时候我们会敲锣打鼓把“副中心”的桂冠给你戴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宜宾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就能够靠实实在在的业绩脱颖而出,去赢得这一永载史册的桂冠!

注:本文作者李后强,知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选自公众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有删节。

从李后强对宜宾优势的分析和他提出的四川省域副中心的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八个条件及建设路径中,宜宾无疑是四川最有希望晋级副中心的城市,这给保持了20多年的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形成了强大的压力。绵阳能否超常发展,摆脱追兵的围困,我们将拭目以待!当然,千个优势万个优势,都不如经济实力,经济总量这一最大的优势!奔跑吧,绵阳!

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八个条件及建设路径:宜宾或成绵阳最强大的压力


上一篇新闻

「CAPSE民航新鲜事」你被川航红刷屏了吗?

下一篇新闻

王老吉5年开5000家茶饮店?玩电竞、品茯茶?来看每周观茶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