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太极拳“香”到国外!德国夫妻专门来中国学习:这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

河南商报记者 王苗苗/文 影像产品采辑部/图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线上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17日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从谋生防身技能到养生运动、文化“使者”;从江湖武学到全民健身项目,再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400年沧海桑田,这是一部浓缩在中原小村庄里的中华太极拳史。而现在,太极拳的传承人们,初心不改,正在书写着关于太极拳和更多人的新故事。

视频加载中...

洛水清,黄河浊,一清一浊两股水交汇、融合,形成一幅天然的“太极阴阳图”,而距离这里几公里外的清风岭上,就是太极拳习练者梦寐的地方,一个叫做陈家沟的小村子。

太极拳“香”到国外!德国夫妻专门来中国学习:这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

焦作温县陈家沟


数百年来,这里大师云集、英才辈出,记录了一个又一个关于太极拳的故事……

【寻源】

曾经的谋生技能,走镖时的保命手段

青砖灰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青石铺路……阳光从百年古树中散落一地,孩童们捡起地上的石子,使出全身力气将它抛出,石子飞起,重重的落在地面,又翻了几个跟头,遛进一旁的小水坑,他们仰头捂着肚子笑开。

来自山东的王楠被眼前这一幕逗乐了。几天前,她和老公自驾一路向西,因习练太极拳多年的缘故,他们将此行的第一站定在了陈家沟。

太极拳“香”到国外!德国夫妻专门来中国学习:这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

焦作温县陈家沟


王楠漫无目的地走在宁静的乡间小径,看着眼前的一步一景,以及随处可见的武校学生,听着远处不时传来的几句叫卖声,她嘴角再次上扬,在镌刻有“陈家沟”字样的石碑前拍了照,这里就是她朝思暮想,曾被教拳师傅多次提到的陈家沟。

陈家沟位于黄河北岸,河南温县县城东5公里的清风岭上,“北负太行之雄,南据虎牢之险”,在冷兵器时代,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著名的武王伐纣、楚汉之争、虎牢关之战等战役也都发生在此。

陈家沟原名常阳村,明洪武年间,因陈家沟陈氏始祖从山西移民到此繁衍生息,加之村中有三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遂改名陈家沟。后因匪盗出没,村里成立了武学社,陈家沟人开始习练家传长拳,渐渐习武成风。

明末清初,陈氏传至第九世。这一世的陈姓族人中,出现了天资聪慧,昼练武、夜习文的陈王廷。

太极拳“香”到国外!德国夫妻专门来中国学习:这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

焦作温县陈家沟,学员练习太极拳


据《温县志》记载,自幼习武的陈王廷少壮时行兵走镖,平贼剿匪无数。到晚年时,他隐居乡里,以《黄庭经》为伴,潜心收集、研究民间武术,并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汲取百家之长,融合太极八卦阴阳五行、中医经络学和道家导引吐纳术,创编了一种集技击、强体、健身、修性为一体的全新武术套路,而这种刚柔相济、阴阳互化、变幻莫测、威力无比的武术拳种就是“太极拳”。

直到清末,陈氏第十四世、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长兴及其儿子仍靠走镖谋生。“在那个年代,学武是用来保命的,太极拳如果没有技击,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根本不可能流传下来。”太极拳文化研究学者、河南省温县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副组长、温县政协副主席严双军说道。

【拾得】

太极拳濒临失传,众人拾柴点燃“星星之火”

不管习练容易与否,太极拳一直在家族内传承,可到了清代中后期,这一默认的习惯变了。

清嘉庆年间,陈长兴摒弃门户之见,将太极拳传给外姓人杨露禅。杨露禅四十艺成返乡,以走镖为业,后到北京收徒教拳,因其与人比武未遇敌手,使得太极拳名声大噪,随后,杨露禅创编出杨式太极拳,而后来的武式、吴式、孙式均是在陈氏和杨氏的基础上衍变创编而成。

到清末民国初年,国内太极拳高手辈出,涌现出陈鑫、陈照丕等大家,太极拳在国内外风光无限、盛极一时。但这一切,都在一场变故后发生改变,甚至一度到了这个太极圣地竟然多年无人练拳的境地。

1941年,河南遭遇前所未见的旱灾和蝗灾,陈家沟未能幸免,而与之同时存在战争也让民不聊生。为讨活路,陈家沟多数人逃荒到了西安等地,“那个时候活命都成问题了,谁还去练拳啊”,村里老人说,自那时起,传承几百年的太极拳几乎完全中断。

太极拳“香”到国外!德国夫妻专门来中国学习:这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

焦作温县陈家沟,学员练习太极拳


直到1946年温县解放,陈家沟才迎来春天。

彼时,外出逃荒的村民陆续回来,可由于各种原因,太极拳依旧没人练。见此景,当时江湖人称“铁捋神靠”的王雁开始暗中物色弟子,每晚偷偷在村里小学教拳。就这样过了5个春秋,1958年,曾在北京宣武门外摆擂台,17天没有对手的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丕从单位退休回家传拳。

看到村里几乎已无人学拳,陈照丕很是着急,他当即挑选几个孩子“重点培养”,而这几个孩子中,就包括陈照丕的侄子——陈小旺和陈正雷,民兵连长王西安和民办教师朱天才。1972年80岁高龄的陈照丕去世后,定居北京的太极拳名家陈照奎被陈家沟老村支书张蔚珍找回村教拳。

据村民回忆,每天清晨,陈照奎就会登上村子的大土台子上教拳。为了提高老百姓学拳的积极性,该村还制定了鼓励政策,即练拳相当于上工,直接计工分。这一举措显然奏效,短时间内,练拳的人就超过了100个。

太极拳“香”到国外!德国夫妻专门来中国学习:这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

焦作温县陈家沟,学员练习太极拳


【发展】

太极拳走出国门,国内开花国外香

上世纪70年代,随着人们开始重新学习太极拳,以及全国太极拳比赛的恢复,陈家沟太极拳传承逐渐走上轨道。

“1972年恢复太极拳比赛后,我就开始参加省里和全国的比赛。” 1950年,6岁的朱天才随母亲从西安回到陈家沟,落户外祖父家,13岁时,他开始跟随族舅陈照丕学拳。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他清楚记得,在恢复太极拳比赛当年,温县体委在陈家沟选拔了12名太极拳选手,由陈照丕带队,代表新乡地区参加河南省武术表演赛,“那场比赛比了好多天。”

太极拳“香”到国外!德国夫妻专门来中国学习:这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

焦作温县陈家沟,学员练习太极拳


到1978年时,多次获得河南省及全国太极拳金牌的朱天才,被河南省选拔到首届全国教练员进修班深造,接下来几年间,他和陈正雷、陈小旺、王西安都被选拔为河南省武术专业运动员。

对朱天才来说,1978年是极具意义的一年,而对太极拳来说,这一年邓小平会见日本友人时挥毫题词“太极拳好”,也犹如一剂强心针,让太极拳迎来了全面发展的可能。

因为太极拳,1980年,温县成为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县。次年3月,陈家沟第一次迎来19人的日本代表团,村里操场上举行了太极拳表演,围观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全是人。

太极拳“香”到国外!德国夫妻专门来中国学习:这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

焦作温县陈家沟,学员练习太极拳


这次访问之后,陈家沟封闭的大门向世界打开,日、韩、法、澳、意、美等国接连来访和学习,而新加坡更是在访问后不久,就向国家提出了外派太极拳师到该国授拳的想法。

“新加坡带队的团长说要两个太极拳师,杨式太极拳(师)可以全国选派,但陈氏太极拳(师)必须是陈家沟的。”已经从专业运动员变为教练的朱天才被国家选中,成为第一批国家外派传拳的太极拳师,在新加坡执教1年。

“当时特别轰动,新加坡100多个武馆每个馆只能派两个人来学习。”新加坡授拳结束后,朱天才就前往日本授拳,“日本学员有30万人,1984年到现在,我每一两年都会去一次,每次过去都是几百人上千人的练。”

太极拳“香”到国外!德国夫妻专门来中国学习:这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

焦作温县陈家沟,学员练习太极拳


自上世纪80年代起,走出国门传拳的陈家沟拳师将太极拳传播到了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如今的河南焦作,习练太极拳早已蔚然成风,在这里,太极拳成了中小学体育课上的一个项目;在这里,3500多人太极拳师队伍中,外出授拳的就有2800多人;在这里,仅3000人左右的小村就有4个太极拳学校、30多个家庭拳馆和300多名拳师;在这里,陈家沟建成的中国太极拳博物馆,成了传承太极拳文化的重要场所……

【传承】

学拳先明理,太极拳是世界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太极拳作为表演项目向世界人民展示;在天宫一号上,宇航员刘洋打起太极……作为中华武术瑰宝,太极拳具有鲜明的“中国范”,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优秀文化符号之一。

太极拳“香”到国外!德国夫妻专门来中国学习:这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

焦作温县陈家沟,学员练习太极拳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习练太极拳的人已达数亿。众多习练者中,有人为了学太极拳背井离乡多年,有人已把教授太极拳作为职业,也有人将太极拳作为“贵族文化”来学习并会自豪地向别人讲:“我会打中国太极拳”……

法国骨科医生Matthieu就是其中一位。他在陈家沟学拳十多年,于2011年在法国开了一家武馆推广太极;而热爱中国文化的英国人Dan Nichols到陈家沟学拳后,将名字改为陈子丹。他说,学习太极拳不光修身也修心,他要坚持练太极拳,希望有一天能有他自己的风格。

德国的Anita夫妻对太极文化的作用更有感触。他们因德国老师在陈家沟学过拳只身前来中国,在他们眼中,太极拳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珍贵礼物,是一个可以让身体和心灵都能锻炼的,讲究自我控制的拳法,而太极文化倡导宁静的生活态度,反对暴力,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的文化理念,不仅对个人有好处,对当今世界也益处无穷。

正如Anita所理解的,太极拳理根太极,离不开儒道两家的思想引导,也离不开中医医理、经络学说的指导和吐纳导引术的应用。

太极拳“香”到国外!德国夫妻专门来中国学习:这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

焦作温县陈家沟陈氏十九世,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正雷


“太极是中国文化和哲学的重要概念,太极拳则是符合大自然运转规律、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要求的一种运动方式。”陈家沟陈氏十九世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武术最高段位九段陈正雷说,中国哲学中阴和阳是组成宇宙的两个要素,它们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而太极拳讲究阴阳变化,每招每式都贯穿着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转化的原理。

太极拳“香”到国外!德国夫妻专门来中国学习:这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

焦作温县陈家沟,学员练习太极拳

在他看来,太极拳是武术与文化结合的产物,是文化的载体和缩影,要想更好地习练太极拳,了解研究太极文化就必不可少,正所谓“学拳先明理”是也。

为让国外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拳,这些年,陈正雷在50多个国家设立了上百个教学分支机构,上万个辅导站分布在世界各地,其著作及宣传片分别编译成俄、英、日、韩、法、西班牙、阿拉伯文等9种语言,数百万份教学资料在全球传阅。

太极拳“香”到国外!德国夫妻专门来中国学习:这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

焦作温县陈家沟陈氏十九世,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正雷


“要增强太极拳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弘扬太极文化,但做好这件事,凭一个人、几个人、几十个人的能力是不行的。”为实现向全世界传播太极拳的理想,陈正雷已绕着地球走了数十年,如今,看到不少外国学生已由痴迷拳脚功夫转变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不少弟子成为太极拳在国外的义务推广者后,他满是欣慰。

采访结束时,等待陈正雷的车已停在门外,刚出院的他要启程赶回陈家沟为“申遗”助力。太极拳“申遗”路上,或提供资料、拍摄节目,或翻译文字内容,陈正雷全程参与其中。“总感觉能为太极拳做点事,很自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太极拳终于被世界人民认可,我真的很激动、很开心!”他笑着对河南商报记者说道。

(编辑:刘梦鸽 吉倩倩 首席编辑 华丽娟 )

上一篇新闻

国庆人才需求 2019.10.14

下一篇新闻

ACL 2022奖项公布!达摩院、华为等机构获奖,陈丹琦、杨笛一亦榜上有名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