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国内mRNA药物合作开发大整理

国内mRNA药物合作开发大整理

作者;寒萧瑟

摘要:国内mRNA领域伴随着新冠疫情的快速发展,也有了足够的能力去探索mRNA疗法、治疗性疫苗等更多应用方向。

国内mRNA药物合作开发大整理

新冠疫情以来,辉瑞与BioNtech的合作的新冠mRNA疫苗做出巨大贡献,也让整个行业认识到了mRNA药物形式的巨大价值。国内mRNA领域伴随着新冠疫情的快速发展,也有了足够的能力去探索mRNA疗法、治疗性疫苗等更多应用方向。

一方面,新创mRNA企业需要成熟企业的资金、设施、渠道等资源,另一方面,头部公司则通过合作/引进密集布局mRNA赛道,未来的几年将看到mRNA多样化的临床探索。

国内mRNA药物合作开发大整理

艾博生物+沃森生物=新冠mRNA疫苗2020年5月,沃森生物发布与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带状疱疹mRNA疫苗以及签署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技术开发合作协议》的公告。

基于艾博生物在mRNA疫苗分子设计、mRNA化学修饰以及核酸药物靶向递送制剂方面拥有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基于沃森生物在疫苗注册、临床研究、产业化和市场营销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核心能力,双方就共同开发带状疱疹mRNA疫苗和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分别达成合作协议,致力于共同合作开展两种疫苗的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并实施商业化生产。

艾博生物+嘉和生物=肿瘤mRNA药物2022年6月24日,嘉和生物-B(06998.HK)公告,公司已与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订立合作开发协议,共同开发具有全球创新性的mRNA产品及相关药品。根据合作开发协议,嘉和生物的生物抗体开发平台将与艾博生物的mRNA技术平台结合,使嘉和生物与艾博生物能够共同研发用于肿瘤治疗的mRNA药物。

艾博生物+纽福斯生物=眼科mRNA新药2022年6月22日,中国专注于眼科疾病的体内基因治疗领导者纽福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纽福斯”)宣布与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艾博生物”)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脂质纳米粒(LNP)递送mRNA治疗视网膜疾病的新药研发项目。

斯微生物+西藏药业=新冠mRNA疫苗2020年6月,西藏药业与mRNA企业斯微生物达成战略合作,以总额3.51亿元拿下斯微生物新冠疫苗、结核疫苗及流感疫苗的全球独家开发、注册、生产、使用及商业化权利。其中,mRNA疫苗的预付款和注册里程碑款合计高达3.5亿元。西藏药业此举可谓重金进入风口上的mRNA疫苗领域,变身“新冠疫苗概念股”。

协议签订后,西藏药业先向斯微生物支付了7000万元。同时,为了疫苗的生产,西藏药业子公司上海欣活生物与斯微生物成立合资公司上海海脊生物,西藏药业持有55%的股权,斯微生物持有45%的股权。此外,西藏药业还支出约1.26亿元购买了上海市临港奉贤园区临港智造园厂房用于mRNA新冠疫苗生产线建设。

然而,2021年8月,西藏药业发布公告称将放弃斯微生物mRNA疫苗的全球独家开发、生产、使用及商业化权利,已支付给斯微生物的7000万元将转换成对其持有3.35%的股权,同时前期斥资1.26亿元购买的生产厂房也将用于出租或转让。斯微生物也已经退出上海海脊生物。

斯微生物+百度研究院=新冠疫苗序列2022年4月13日讯,百度研究院与斯微(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斯微生物)就新冠mRNA疫苗的开发展开了AI序列优化算法的合作,开发了专门用于设计优化mRNA序列的高效算法。该算法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word lattice parsing"概念拓展到计算生物领域,能够迅速设计出更稳定更有效的新冠疫苗序列。

斯微生物完成了这种高效算法在新冠病毒mRNA疫苗分子设计上的生物学验证。结果显示,在稳定性、蛋白质表达水平以及免疫原性等多个衡量疫苗的重要指标上,通过这种算法设计的新冠疫苗序列优于传统方法设计的基准序列;疫苗序列中和抗体滴度(疫苗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传统基准序列的20倍。除了新冠mRNA疫苗之外,该算法适用于包括传染病、肿瘤以及罕见病在内的各种mRNA疫苗或药物序列的优化设计。

斯微生物与百度研究院再度携手,双方将在现有算法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除了扩大线性mRNA算法优化研究,双方将尝试开展环状RNA等序列设计迭代技术的开发,通过提升mRNA的稳定性和翻译效率来提高抗原蛋白的表达量及持续时间,有望将mRNA的优势更加充分的体现,即提高效率,提升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

嘉晨西海+君实生物=肿瘤、传染病、罕见病mRNA新药2021年7月19日,嘉晨西海与君实生物宣布将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合作开发和商业化基于mRNA技术平台和其他技术平台进行的肿瘤、传染病、罕见病等疾病领域的新药项目。

嘉晨西海+康泰生物=人用传染病mRNA疫苗2021年7月18日,康泰生物全资子公司民海生物宣布与嘉晨西海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使用mRNA平台技术在人用传染病疫苗项目领域开展合作,共同研发、申报、生产mRNA平台技术在人用传染病疫苗方向的产品。

嘉晨西海+天境生物=体内合成型抗肿瘤药物2021年7月9日,天境生物宣布将与嘉晨西海展开项目合作,通过颠覆性技术平台研发新一代创新大分子药物,进一步加强公司创新药管线的全球竞争力。

嘉晨西海+欧林生物=新冠mRNA疫苗2020年6月30日,欧林生物宣布与嘉晨西海采用mRNA技术合作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目前,正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进行免疫原性和攻毒实验后,申请临床注册。

蓝鹊生物+沃森生物=新冠mRNA疫苗2022年1月29日,沃森生物透露,已与上海蓝鹊生物签署“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技术开发及商业化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新冠病毒变异株单价或多价mRNA疫苗。

深信生物+百济神州=多款mRNA产品200年7月6日,百济神州宣布与深信生物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深信生物是一家以 LNP 递送技术和 mRNA 药物研发为专长的生物科技公司,此次合作致力于借助深信生物的创新技术平台开发 mRNA 产品。

复星+BioNTech=复必泰新冠mRNA疫苗2020年3月16日,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医药”)宣布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获BioNTech许可在中国独家开发和商业化基于其专有的mRNA技术平台研发的针对COVID-19的疫苗产品。

百济神州+ Strand=实体瘤mRNA疗法2021年1月11日,Strand Therapeutics(以下简称“Strand”)与百济神州共同宣布,双方已在实体瘤中开发和商业化Strand新型、多功能mRNA疗法上达成合作。百济神州已获得在亚洲(除日本以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开发和商业化至多两款肿瘤免疫项目的选择权,这些项目将利用Strand的瘤内或全身性传递机制,将具备改变肿瘤微环境能力的mRNA直接传递至肿瘤病灶。

信达生物+新合生物=实体肿瘤联合免疫疗法2021年10月28日,信达生物制药集团(“信达生物”),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用于治疗肿瘤、代谢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与深圳市新合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新合生物”),一家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的AI赋能RNA创新药的生物科技公司,共同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就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与新合生物个性化新抗原疫苗NEO_PLIN2101联合治疗肿瘤开展临床研究。

复诺健+国药中生=新冠mRNA疫苗

复诺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创立于加拿大温哥华,作为全球溶瘤病毒研发领域的领跑者,复诺健依托其独创的SynerlyticTM技术平台,通过表达多个协同性免疫调控因子,显著提高病毒溶瘤活性并大幅改善肿瘤微环境,从而有效地激活抗肿瘤免疫。

瑞科生物+瑞吉生物=瑞科吉生物新冠mRNA疫苗近日,江苏瑞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科生物”)与深圳市瑞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瑞吉生物”)签署合资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武汉瑞科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瑞科吉”),聚合双方优势,着力展开mRNA疫苗领域深入、广泛的研发及产业化合作。

云顶新耀+Providence=多种mRNA产品2021年9月13日, 云顶新耀宣布与Providence Therapeutics控股公司(以下简称“Providence”)分别达成两项最终协议。第一项协议是关于在大中华区、东南亚、巴基斯坦等亚洲新兴市场获得Providence公司的mRNA新冠候选疫苗的授权许可;第二项协议是关于建立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Providence公司领先的mRNA技术平台在全球开发mRNA产品。Providence是一家聚焦信使RNA(又称mRNA)药物和疫苗开发的生物技术公司,其产品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灭活疫苗安全性高,但整体免疫原性较低

最近一年,多项研究对比了疫苗对新冠的防治效力,虽然都指出不论接种何种类型的疫苗都能有效防止重症和死亡,但综合所有技术路线,mRNA疫苗还是更胜一筹

关于这一点,张文宏医生和钟南山院士在近期的公开发言中均有提及。3月24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发表微博称,两种疫苗 (灭活和mRNA疫苗) 均可预防严重疾病和死亡,在年龄≥60岁的成人中,两针灭活疫苗对重症新冠与死亡的保护率为74.1%,但不如BNT162b2 mRNA疫苗 (88.2%) 。

以上比较数据援引自香港大学的一项研究,3月22日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发表,结果显示灭活疫苗在防感染上与mRNA疫苗差距较大,但在完成三针接种后,防重症与病死的效力上升至相当水平。4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线上为南开大学“科学指导抗疫,勇攀医学高峰”直播中提到,根据我国“动态清零”策略,建议使用异种疫苗作为序贯接种

在课程中,钟南山院士分享了在巴西开展的异源性疫苗接种的真实世界数据,该研究对超1436万的受试者观察发现,科兴疫苗接种两针后14到30天,预防感染有效率达55% ,180天后,预防感染有效率达34.7%。14-30天后防止重症有效率达82.1% ,180天后重症有效率达72.5%。

而接种两针科兴疫苗后,再用mRNA疫苗加强免疫14-30天后,预防感染率可高达92.7%,预防重症达97.3% 。钟南山院士介绍,通过实验室对疫苗免疫源性的分析,就观察抗体的产生以及细胞免疫的能力,两针灭活疫苗接种以后,再加混打第三针,抗体水平活性都比三针的灭活的高。

根据去年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和卫生部的冠病数据管理和分析小组进行的一项125万人真实世界研究,与接受两剂mRNA疫苗的人相比,两剂灭活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保护程度较低,认为三剂灭活疫苗才算完全接种。

为何看中mRNA领域?

mRNA,是通过“翻译”指导蛋白质的生产

,广泛应用在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治疗药物等领域,正在成为新兴生物科技技术方向。

根据Pubmed数据统计显示,预计2035年全球mRNA市场总体规模达到230亿美元,其中用于治疗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40-50亿美元。反观国内市场,随着mRNA技术积累逐渐成熟以及资本市场助力,mRNA技术也正在迈入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图表二:mRNA技术市场规模预测

国内mRNA药物合作开发大整理

作为布局前沿生物科技的嘉和生物也正是看中了mRNA技术强大的发展前景,所以才选择艾博生物签订合作协议。艾博生物是国内首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mRNA疫苗的企业,目前已经拿到新冠mRNA疫苗《药品生物许可证》,可以称之为国内在mRNA疫苗领域研发的领头羊。

而从公司公告可以看出,嘉和生物与艾博生物强强联合,并不止于mRNA疫苗领域的开发。根据双方协定条款,双方共同开发方向为具有全球创新性的mRNA产品以及相关药品。双方将基于嘉和生物抗体开发平台,与艾博生物旗下mRNA技术平台结合,合作进行肿瘤治疗的mRNA药物的探索研究。

对于嘉和生物而言,此次合作意义非凡。肿瘤仍是全球人类健康杀手之一,药物需求亟待解决。当前抗肿瘤药物治疗方式正在加速推进,从早期的手术放疗、化疗、近年来火热的抗体药物治疗,到快速发展的双多抗和免疫治疗,不断迭代更新的技术水平也正在引领时代潮流,惠及更多患者。而布局mRNA技术,有望帮助嘉和生物运用不同的技术形式管线,在肿瘤治疗领域挖掘更有潜力的早期创新产品,攻克难治性肿瘤难题。

释放底部反转信号

然而,公司与艾博生物合作仅是公司在全球创新研发布局中的一环。伴随着2022迈入下半年,公司集齐天时地利人和,正在释放底部反转信号,值得关注。

首先,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投资进入“击球区”,具备“天时”条件。

随着新冠疫情缓和后,多地开始复工复产。其中,嘉和生物作为上海市第二批复工复产白名单企业。公司在疫情期间坚持项目推进,疫情恢复期间复工复产更加快速高效。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开启后疫情时代修复行情。多家券商机构指出,当前投资主线可以关注安全边际高,确定性高板块与优质个股。

其中,医药板块随着“医药牛市估值消化+疫情受益估值消化”因素叠加下,估值泡沫已经出清。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收盘,医药生物指数(000808.CSI)PE(TTM)为31.75倍,低于机会值32.92倍,接近过去十年低位,投资机会开始显现。

图表三:医药生物指数PE/PB

国内mRNA药物合作开发大整理

WIND,格隆汇整理 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收盘

其次,从政策面上看,多个政策利好出台,鼓励创新药企发展,行业发展确定性强,占据“地利”优势。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经济、治理格局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社会经济研究所教授刘煜辉曾指出,在这样的变局环境里,“唯有确定性可以穿越情绪波动。确定性是稀缺,溢价部分。”

回到医药板块,当前国内经济结构持续调整,而我国医药产业又处于成长早期阶段,存在逆向剪刀差,比较优势强化,在这种确定性下也将暗示着长期机会

例如,今年1月,国家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国际化发展全面提速,加快产品创新和产业化技术突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持续健全创新体系,完善产业创新生态,大力推进创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促进医药工业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形成一批研发生产全球化布局、国际销售比重高的大型制药公司。”

而在最新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更有保障的新期待。鼓励生物创新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厚植发展优势,培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单项冠军。”

最后,从公司基本面上来看,多个维度符合底部反转信号,符合“人和”逻辑。

短期层面,从财务情况上来看,存在估值错配问题。根据公司2021财报显示,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01亿元,已经远超于公司目前市值2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7.94亿元)。在未将公司在研产品管线的价值进行计算的前提下,现金>市值,很显然市场并没有认识到公司的内在真正价值

中长期层面,从研发情况来看,公司主要围绕肿瘤免疫周期为中心的产品管线组合,涵盖全球前三大肿瘤靶标(乳腺癌、肺癌和胃肠道肿瘤),多款研发产品为全球FIC/BIC,研发布局具有前瞻性,实力强劲

上一篇新闻

TCL电子澄清电视产品在美下架为不实报道;海信于CES推出全系全色激光电视产品 | 美通企业日报

下一篇新闻

7000公里跨国转运,6小时05分惊心动魄,每一秒都是生的希望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