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5日 星期二

7000公里跨国转运,6小时05分惊心动魄,每一秒都是生的希望

7000公里跨国转运,6小时05分惊心动魄,每一秒都是生的希望

12月2日,

印尼哈马黑拉岛发生一起汽油桶爆炸意外,

一名中方工人不幸全身85%被重度烧伤,

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

伤后一周出现感染、休克,

生命危在旦夕,

时间就是生命!

在国际SOS救援中心、两地医院、白云机场、通航公司等多方反复沟通、评估后,11日下午,伤者通过专机、直升机两程飞机,跨越7000公里,从印尼转运至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据介绍,这是广东省内首次无缝接驳的航空跨国医疗转运,实现了危重病人的国际空中移动ICU。

7000公里跨国转运,6小时05分惊心动魄,每一秒都是生的希望

危急!85%面积皮肤烧伤 出现感染休克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李孝建介绍,伤者是一名30多岁的男性海外务工人员。12月2日在印尼哈马黑拉岛工地上进行焊接工作时,由于油桶里有残留油料引发爆炸,全身除了脚背、会阴部位皮肤幸免,烧伤面积达85%,且大部分属于三度烧伤。经过48小时内两三次转院,伤者进入当地较大的医院ICU治疗。

事发后一周,国际SOS救援中心收到伤者工友求助希望转运回国治疗,并与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取得了联系。“我们通过救援组织向当地医院了解到,由于烧伤面积大而所在医院没有烧伤专科,伤者进入危险的感染期,并发脓毒血症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高烧超过40℃,无法自主呼吸,情况非常危急。这种情况需要烧伤专科治疗,否则可能就没有救治希望。”李孝建说。

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李斯明介绍,经过向当地医院详细了解伤者病情,与白云机场、直升机公司多次沟通,评估这次转运的安全性后,该院决定启动医疗直升机救援机制,直接将中国籍伤员从白云国际机场接回院内烧伤ICU救治,实现空中无缝转运,减少路途颠簸和拥堵,缩短转运时间。

该院在2008年修建外科大楼时,就在顶层设置了专业医疗直升飞机停机坪;2017年起便与负责本次直升机转运的公司开展航空医疗急救业务,并多次开展航空应急培训和演练。本月初,国家卫生健康委本月初确定了首批航空医疗急救试点医院,市红会医院是广东省5家试点医院之一。

空中救援!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缝接驳

7000公里跨国转运,6小时05分惊心动魄,每一秒都是生的希望

据了解,这次空中接力救援分为两部分:

12月10日晚上,国际SOS新加坡援助中心的医疗专机和医疗团队提前抵达印尼马卡萨;

11日凌晨,SOS医疗队到医院对伤员进行了出发前评估,为伤员更换了敷料,随即送往马卡萨机场办理出关和登机手续。

9:30

9:30飞往广州。与此同时,市红十字会医院选派的经过航空救援专业训练的医疗团队,也已携带烧伤急救药品到达直升机基地,对机上的医疗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调试。

13:00

救援直升机从深圳基地起飞,奔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等候伤员。

14:30

经过5小时飞行,专机顺利到达白云国际机场,国际SOS和市红会医院双方医疗团队就伤员病情进行现场交接,并再次检查评估伤员情况。

负责本次直升机空中转运的烧伤整形科钟晓旻主任发现,伤员的气管插管因为停留时间较久,已经有松脱迹象,早上刚换的创面白色敷料已经呈现绿色,发出难以忍受的腥臭味,这是绿脓杆菌感染特有的表现,情况不容乐观,唯一方法是尽快转运回医院进行气管切开术挽救伤员生命。在机场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协助下,伤员随即被转运至医疗直升机上。

7000公里跨国转运,6小时05分惊心动魄,每一秒都是生的希望

由于感染严重,伤者在转运过程中完全靠呼吸机、升压药来支持基本生命体征,直升机上监护仪除颤、吸痰机、输液泵等共同工作。

15:15

完成了所有安检和通关手续后,直升机顺利从白云机场起飞,轰鸣声在广州市区上空划过。红会医院的医疗团队全程紧密监护、吸痰,确保了气道通畅。

7000公里跨国转运,6小时05分惊心动魄,每一秒都是生的希望

15:35

承载着各方团队希望的救援直升机缓缓降落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外科大楼楼顶停机坪。早已等候在场的烧伤紧急医学救援队地面队员仅用了3分钟就将伤员直接送入烧伤ICU,已经在烧伤手术室做好准备的烧伤科、麻醉科医师和手术室护士第一时间进行术前准备,开始施行气管切开手术和创面清创处理。

机场到医院 节省40分钟

“这段时间应用秒来计算!”

从白云机场到医院原本1个多小时的车程,因为直升机救援直接缩短为20分钟,为伤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伤者受伤后治疗超过一周,病情越来越恶化,对这种极度危重的伤者,每一分钟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用直升机转运,不是说节省了40分钟简单,节省的时间应该以秒来计算的!因此这么做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伤者。”李斯明说。

李孝建说,伤者危重程度高,下一步治疗要在维护器官功能基础上,尽快做烧伤专科处理,把肢体感染坏死的皮肤组织要尽快切除掉,否则没法控制感染,后续治疗难度相当大。“随着安全意识提高,现在重度烧伤的病例越来越少,但救援所需的专业性安全很高。从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不可能每家医院都建烧伤中心,根据国家要求是要建立区域性烧伤中心,这样对救援网络建设、转运就提出更高要求。”

本次救援系广东地区首次通过国际SOS组织无缝合作开展航空医疗转运危重病人,也是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移动ICU”首次实现从陆地向空中延伸,完成从“院内ICU”到“陆地移动ICU”向“空中移动ICU”的发展,是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获国家首批航空医疗急救试点医院后开展的首次实战救援。

据了解,由于伤者单位为伤者购买了人身保险,本次直升机救援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伍仞 通讯员胡颖仪、孙冰倩

图片/院方提供

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廖嘉明

星标广报君

想第一时间找到广报君了解最新资讯?

办法很简单,

先找到广报君,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7000公里跨国转运,6小时05分惊心动魄,每一秒都是生的希望

上一篇新闻

国内mRNA药物合作开发大整理

下一篇新闻

广东人保财险“空中ICU”助力中国伤员医疗转运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