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 星期二

本土馆藏助力中国“海丝叙事”

本土馆藏助力中国“海丝叙事”

“南海一号”出水金颈饰

本土馆藏助力中国“海丝叙事”

清银鎏金累丝烧珐琅番莲纹盖盒

本土馆藏助力中国“海丝叙事”

金花泡

本土馆藏助力中国“海丝叙事”

船纹铜提筒

12月28日,由中国航海博物馆主办,云集全国10省市25家博物馆文物重器的“大海就在那:中国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将在上海正式开幕。记者发现,这个在岁末吸引了多方关注的重磅大展中,有不少来自广东的“熟面孔”。

广东是航海大省,包括广州在内的诸多沿海名城,是中国和世界海洋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记者了解到,近来广东、广州本土的“海丝”相关文物频频被各地借展,成为构建中国“海丝叙事”的文化使者。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卜松竹

(部分图片由各博物馆提供)

年度航海大展里的广东帆影

史学名家钱穆曾在名著《国史大纲》序言中写道:“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有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对今天的一般公众来说,了解中国“海丝”历史,走入广东“海丝”往事的“温情”媒介,最直观的来源,就是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中那些历千万年积累起来的起眼或不起眼的文物。

在“大海就在那:中国古代航海文物大展”中,我们能看到10件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馆藏精品,比如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船纹铜提筒,器身刻画四艘首尾相连的海船,每艘船上第五位羽人操持的大弧度狭长物体疑为尾橹,是目前关于橹的最早形象证据,说明了岭南先民早期领先的航海技术。

能展现海丝商贸往来的东西就更多了:南越王墓出土精品蒜头纹银盒,工艺、纹饰、造型是古代西亚波斯金银器的风格;墓主人衣服上的纹带饰物金花泡在古希腊遗址中有类似出土物;南越王博物馆收藏的进口乳香,广州博物馆馆藏东汉水晶玛瑙珊瑚珠串,是至少在汉代时就开始的大规模宝石、香料进口的见证;广州博物馆收藏的明代威尼斯银币不仅是当世仅存两枚的珍品,而且说明了当时中欧之间货币的流通;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明酱釉堆塑双凤纹六狮系瓮“南澳一号”沉船出水,让我们看到这艘可能是民间走私船的海上冒险。

文化方面呢?广东省博物馆藏宋代金项饰出自“南海一号”,在国内未曾出土过,可能是船上外国商人之物;明青花象首方足军持“万历号”沉船出水,是十分少见的动物型军持;清代“史溢泉、开利店”铭银浮雕人物龙柄啤酒杯是1889年12月26日专为克拉克船长(Capt.Clark)定制的礼物;清代广彩潘趣大碗则让我们看到欧洲人用中国瓷器调制果酒的时风;还有瑞典商船“哥德堡号”上打捞出来的福建白毫茶,虽然是中国茶叶博物馆的馆藏,但当时也是经广州出口的。

与国内航海名城联手传播“海丝”

不仅是“大海就在那”展,实际上本土文博机构近几年通过借展文物的方式,传播广东海丝文化的频率、规模都在提升。本月10日在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幕的“白银芳华——从外销银器看清末民初社会和商贸变迁”展中,我们也能看到广州博物馆送去的“清银鎏金累丝烧珐琅番莲纹盖盒”和“清银鎏金累丝珐琅人物山水花卉纹折扇”。这个展览是广州博物馆和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继2017年合作举办“海帆流彩万里风——18、19世纪中国外销艺术品展”、2019年合作举办“银饰人生——19至20世纪中国‘洋装’银器展”“辉煌印记——广州博物馆藏中国外销纹章瓷展”之后再度联手举办的大展,进一步推动了两座航海名城的文化交流。

记者了解到,2019年仅广州博物馆就参与了三个相关主题的全国性大型联展,如选送馆藏精品“海丝”类文物参加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办的“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联展”,与杭州工艺美术馆等10个博物馆联合举办“海市蜃楼——17至20世纪外销装饰艺术展”,与上海历史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大连现代博物馆、郑州博物馆、德国杜塞尔多夫—德国陶瓷博物馆、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联合举办“白色金子·东西瓷都——从景德镇到迈森瓷器大展”。这些展览以异地展或者多地巡展的形式,扩大了广州、广东海丝文物和相关历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走出去” 讲述中国海洋故事

本地博物馆的一些展览步子迈得还要更远,比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文化机构沟通联系,外送或引进跟“海丝”相关主题的精品展览,增进彼此间文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

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广州博物馆组织策划了“海丝映粤——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精品展”赴葡萄牙埃武拉市博物馆展出,展示汉至清代2000多年广州与海外诸国贸易交往与文化交流的历史。

2018年3月到6月,广州博物馆与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博物馆、宁波宝德古船研究所联合举办“舢板女孩的微笑——源自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博物馆的影像图片展”,以中国传统木帆船为主题,遴选近百幅英国摄影师大卫·沃斯特在20世纪30年代所摄我国广东、福建、江浙、山东等地及东南亚、越南、新加坡等地传统木帆船与风土人情影像图片。展览将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与历史影像资料的融合,向大众呈现西方镜头下的近代中国舟船万象。该展亦是广州博物馆借助国际博物馆协会海事专委会这一平台,与英国海事博物馆进行展览合作的一次有益尝试。

上一篇新闻

让经济高素质与生态高颜值协同并进——南宁市良庆区全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下一篇新闻

向上独家|解析一个你从未了解的新川创新科技园(上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