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安徽天长:加速融入长三角人才“朋友圈”

天长市位于安徽最东部,像一只“友谊之手”深入江苏,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给这个县级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几年,该市以开放包容、加速奔跑的姿态,主动扩大与长三角的人才交流合作,为区域协同发展贡献“最强大脑”。

安徽天长:加速融入长三角人才“朋友圈”

天长市第二十九届人才科技节开幕式

人才政策向长三角“取经”。为制定出符合实际,满足产业需求,既不贪大求洋又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人才新政,天长市等高对接长三角城市人才政策,多次组织科技、经信等部门负责人,赴浙江新昌、常州武进等地考察学习,深入比较与先发地区人才政策和办事规则上的差距,不断找准和调整自身定位。该市还把散落在人社、经信、科技等部门的人才政策打包整合,召开领导干部、高层次人才以及企业家座谈会,深入研讨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出台了“千秋英才15条”。15条是主线,辅之以“科技成果转化20条”“科技创新奖补26条”“工业强市30条”,共同构成“1+N”人才政策体系。该市把“人才+项目”的“捆绑”模式作为引才首选,设立1亿元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对来天创办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可给予100万元补助、每月5000元的特殊津贴以及80万元购房补贴。在人才新政的吸引下,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武少禹与南京大学教授董平,到天长投资创办昂可特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聚合物超薄复合膜,其耐氧化、耐污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李勇带领人才团队落户天长,成立天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团队研发的“基于黑体辐射技术的接触-非接触蓝宝石光纤系列红外测温仪表”项目精度达到国家A类标准,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空白。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引进院士9名、国家领军人才10名、博士59名、高层次人才团队14个,其中八成来自长三角地区,他们为天长产业迭代升级注入强大创新动力。

安徽天长:加速融入长三角人才“朋友圈”

天长政企考察组赴上海交大智邦科技有限公司交流学习

人才平台向长三角“开放”。平台载体是人才创新创业、施展拳脚的舞台。去年以来,天长市投资10亿元,建成占地12万平米的人才科创城,将技术产业研究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高端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五大功能区有机整合、系统集成,是目前安徽省内县级集聚高端人才为数不多的优良平台。其中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全省县级唯一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已孵化企业130家。依托孵化器,还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该市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积极推进与长三角高校交流合作,如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高端装备技术研发中心、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智能制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标准建设合工大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上海、南京等地成立人才驿站和飞地。在对接大江北、融入长三角的金牛湖新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分校已落户建设。在校地合作的同时,该市积极引导校企对接,如京发铝业有限公司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共同成立新型电路基板技术研发中心,每年输送10余名硕士研究生来企业实习。目前,该市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分支机构11家,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数量居全省县级前列。高校科研成果依托这些科研机构,及时高效向地方转移,有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极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活力和产品竞争力。

人才活动与长三角“互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人才活动,是加强与长三角人才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天长市与南京江宁、浙江新昌等地建立人才工作定期交流机制,今年该市受邀参加了2020南京创新周暨全球菁英人才节等活动。天长市也每年举办人才科技节,人才科技节期间开展专家论坛、双创大赛、百名专家天长行等多项人才活动,聚集业内行内大咖,让创新的思想火花自由碰撞。该市政府部门主动出面,当好高校与企业的“牵线人”,去年以来,市领导带领仪器仪表企业多次拜访、深度对接上海交大、深圳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为企业解决了一大批技术上的痛点、难点问题。该市还与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进行深度合作,不仅为传统的仪器仪表产业提档升级带来机遇,还为年轻干部提供了跟班学习的机会。天长市特别重视与长三角高校合作培养人才,每年都要选派多个批次的优秀企业家、干部以及其他类型人才,到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江浙沪高校学习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开阔眼界格局。

人才环境与长三角“衔接”。引才靠政策,留才靠服务。天长市把营造人才环境作为系统工程来推进,从待遇保障、创业支持、生活服务、行政审批,乃至交通建设、人文环境等方面狠下功夫,创造筑巢引凤的良好环境。该市2018年创成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入选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全力建设与南京六合区交界的金牛湖新区,努力将其打造成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宁淮高铁天长段有望年内开工,宁天城际二期正式列入安徽省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该市建立党委联系优秀人才制度,38名市领导联系137名优秀人才,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子女入学等困难;对于高端人才及其团队项目,“一事一议”“绿色通道”制度保障落实。实行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季度例会、企业家双月座谈、人才办定期走访企业制度,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开展市领导“企业走访周”和“市领导送奖牌进企业”活动,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坚持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功勋企业家”“突出贡献企业家”“优秀企业家”,每两年评选一批“千秋英才”“创业新星”,为优秀企业家和人才制作荣誉墙,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增强荣誉感和自豪感。目前,该市企业家中,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创业领军人才、8人入选省“特支计划”、1人被评为“省技术能手”、12人入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王瑞 陈令东)

上一篇新闻

全球隐私计算技术专利TOP100出炉 星云Clustar、同盾等企业入榜

下一篇新闻

高速线缆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线缆组件生产企业大盘点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