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产业投资正当时|WISE2021新经济之王大会

12月13日-15日,36氪WISE2021新经济之王峰会在上海举行,今年我们以「硬核时代」为主题。“硬核”是当下时代和大环境带给中国新经济企业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要求企业关注技术创新,找到自身“硬核”壁垒;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回馈社会,展现更多“硬核”责任与担当。在从商业模式创新的“应用时代”迈向技术创新的“硬核时代”之际,我们与上百家硬核企业汇聚一堂,聚焦宏观政策、智能制造、半导体、新能源、新消费等热门赛道,全方位探讨各领域如何构建以创新驱动的硬核竞争力。

股权投资行业变幻之下,硬核科技领域崛起,这给了产业背景的投资人们更多的机会与挑战。在本就厮杀激烈的投资行业,产业背景无疑成为了一种特殊加持,但也意味着投资人们除了财务回报以外、也要考虑更加复杂交织的多方诉求。

一场以“产业投资正当时”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在36氪“WISE 2021中国产业投资峰会”展开,华兴资本投资银行事业部董事总经理徐锟主持。参与本场论坛的嘉宾有华大共赢医疗产业基金管理合伙人王磊、招商局创投董事总经理李忠桦、渣打创投总经理张斐、行知资本VMC董事徐轶。

产业投资正当时|WISE2021新经济之王大会

·

以下是对话实录,36氪编辑整理:

徐锟:大家好!欢迎来到本场产业投资圆桌论坛。这场Panel是产业背景投资人的沟通与交流,同时我们的嘉宾组合代表了非常多元化、多维度的产业背景,诸如大型央企招商局集团,有大型海外金融机构,有叱咤一时的美股上市公司、医疗诊断领域独角兽。非常期待稍后大家的分享。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华兴资本投资银行事业部董事总经理、产业互联网领域负责人徐锟,负责华兴产业互联网和to B领域企业从成长期到成熟期阶段融资、并购和IPO服务。今天在座的嘉宾,有多年合作过且非常熟悉的老朋友,也有合作过但还未见过见过面的新朋友。第一个主题,先请各位嘉宾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和所在机构。

王磊:先简单介绍一下华大共赢,我们是一个产业投资机构。产业方华大基因是国内做分子诊断基因测序的龙头企业。先简短的介绍下华大基因的情况,从业务运营模式来讲,华大基因主要业务是从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平台到中游生殖、肿瘤、传染病临床测序服务,还有司法、农业、运动健康等各个领域的测序应用;从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运营模式上来讲,华大基因类似一个由华大基因研究院发起的孵化器,不断有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商业化;目前已经孵化出上市公司华大基因股份和已过会的华大智造,同时后面还会孵化出在生殖、肿瘤、传染病等领域的其他产业实体,以上就是华大基因的基本情况。

再回到华大共赢这边,华大共赢第一大股东是华大基因。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我们的特点,那我们就是一个有产业背景的市场化运营的医疗产业VC投资机构。目前主要投资三个方向,一是围绕华大的主业方向基因科技,二是医疗器械,三是生物医药。投资的阶段,以早期为主。因为作为一个产业VC,我们希望投更早期的项目,把自己的产业资源能够给项目方做到赋能,另外也会配置一部分偏后期的项目。华大共赢从2018年开始正式运作,大概三年多时间,团队做股权时间长一些超过10年;上周刚完成了青岛基金的签约落地,目前管理的资产量大概是在20亿左右;投了20几个项目,已经有5个项目申报IPO或者并购完成,目前情况看,基金的IRR和DPI基本做到了平衡发展。

李忠桦:我叫李忠桦,在招商局创投服务,我在招商局已经服务15年。招商局集团是一家总资产超过10万亿人民币,利润超过一千两百亿人民大型央企。我们的主业是金融、交通物流、圆区地产。其实招商局在1999年的时候就有了CVC,类似于招商局创投的机构,我们叫招商局科技投资。那个时候就投了很多当时的火炬计划,后来都成了变成了先烈,那个时候全是老一辈科学家在创业,所以他们的企业家精神是缺失的。后来招商局科技投资,慢慢就演变成为了很有名的一家PE机构,叫招商局资本。在2015年的时候,集团就觉得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个全自有资金,为集团战略服务的一家中早期直投机构,所以2015年底成立了招商创投,这个全自有资金的投资机构。现在管理的资金规模有120亿,也有一个小的母基金,有20亿是母基金,整个120亿全是滚动投资的。我们主要关注的就是四个方向,招商局主业的三个方向+一个科技创新。

张斐:大家好,我叫张斐,我来自渣打创投,负责渣打创投北亚的业务。渣打创投作为CVC是比较独特的存在。我们有三个主要的业务,一是VC投资,二是新企业、新业务的孵化,三是银行本业的数字化。

这几个业务是什么量级?第一、第二个业务,我也可以透露一下这是什么量级。在全球范围内第一个业务VC投资过去三年大概投了两亿美金。二是新企业、新业务的孵化,过去三年有4亿美金的投资,并且在这三年当中,我们这两2亿+4亿,6亿美金是涨出来的,整个的Portfolio里面是涨了1倍的估值,是这样一个概念。其实我们还是很年轻,大概3年之前有渣打全球主导创立了渣打创投的部门。在英国我们有一个独立的基金的主体,同时在全球也在陆续设立新的基金主体,包括从最初的种子轮的投资到之后的pre-IPO, 还有战略投资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甚至在某些主题上,我们有一个专门专注于元宇宙和数字货币的投资基金,还有专注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基金。

徐轶:我是来自行知资本的徐轶。对新东方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但是对行知资本有一点点陌生。我们团队过去其实是在集团内部利用自有资金围绕集团的战略布局做战略投资。随着这个行业在上一个10年蓬勃的发展,站在人口红利的尾巴上,我们看到了非常硬核的需求,同时因为资本市场在近些年的波动,教育投资变成了逆周期抗风险的资产之一。我们发现了太多机会,于是2018年我们独立出来,跟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一起做了市场化的基金。

到目前为止,我们双币基金的整体规模来到了30亿人民币等值的规模。除了教育类的资产,我们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相关产业的交叉融合以及技术应用赋能下的新场景、新应用,我们看到了母婴健康、体育健身、养老消费、人力资源服务等泛文化消费领域。当然正是因为过去教育这个行业比较传统,我们通过对集团需求的挖掘以及产品服务的验证,很自然地看到信息科技对企业运营的赋能,比如martech、解决前端销售环节,解决数字创作和营销痛点;比如企业云通讯和云客服中心,解决企业内部沟通协同以及客服痛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大跨步前进,向以数字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升级转型的趋势是不可逆的,我们过去、现在、未来也会积极拥抱。行知资本整个团队构成也是比较简单,大部分的同事是新东方集团的战投部一起独立出来的,有丰富的产品和服务经验积累和沉淀;同时,我们吸纳了一批优秀的市场化财务基金的小伙伴。

不能说的秘密?——产业资本与企业战投的竞合关系

徐锟:谢谢各位。刚刚大家做了一轮自我介绍以后了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和趋势:从在座四位投资人的所在机构总体来看,背后的企业均是从产业中异军突起进而形成产业资本,但投资的范围远不止于自身所在的主业领域的限制,主线清晰且又比较多元化。绝大部分早已不是一个大企业战投的性质,他们的投资视角更加多元化,成立时间更新,LP背景也更多元化。同时,我自身有很深的感受,无论是华兴深入合作的企业,或是华兴旗下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Portfolio,都有比较大的意愿、也更有兴趣接受产业资本投资。

倒退5至10年看,中国市场投资机构的性质要不然是纯财务投资基金,追求的是绝对的投资回报,回报指标包括IRR、DPI等。要不然是企业战投,依附于企业本身业务的需求去做高度协同的控股和参股型布局。而我们这些新型的产业资本,从整体投资风格、投资回报要求、投资赛道选择方面有哪些特点?在某些项目上,与纯财务投资基金和企业战投是什么样的竞合关系?

徐轶:特别好的问题。抛砖引玉我就先来谈一下这个话题,我个人理解财务投资和产业投资是有一定优势互补的。一方面财务投资是基于某一价值出发延展到周边产业,延展到产业链上下游,更注重流动性和财务回报,更具有创新力,当然相对应的风险可能稍微高一些;而产业投资是基于对产品跟服务的一个认知,包括业务的核心诉求出发,所以相对来说产业投资比较的稳健,当然速度也较慢,更传统一些。当然,任何一个基于独立的认知点出发的考量都不足以把这件事情做到完美,所以我们理解产业投资和财务投资是一定要形成优势互补的。只有这样,在整个市场上才能形成一个良好合作的环境。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看,行知资本在day1开始的定位就是带有产业背景和资源的财务投资人,只不过我们除了资本还能附带给企业和创业者更多软性的东西,比如品牌和市场口碑的背书、比如企业经营的经验、比如用户客户的增长,我们也会把被投企业纳入到我们自己的企业家生态里,不管是通过新东方、俞老师还是被投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都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正如徐锟总所说,我们在很多项目上和主流的财务基金有交叉与合作并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企业赋能。未来,产业投资和财务投资的深度合作是一个大趋势。

张斐:我简单的讲一下,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对于联易融的投资,我们考虑在财务和战略之间是有优先级的。先考虑战略上的协同,满足后再考虑这件事情是不是在财务上有比较好的回报。联易融这个案子,我们首先考虑的是联易融在渣打全球对于渣打全球的业务是不是有帮助,是不是有这样一个互补的一个效应,答案是肯定的,它作为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帮助我们渣打去补上一些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短板,利用科技来做供应链金融,我们可以用它的技术,它可以作为我们的战略的合作伙伴,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当这个问题解决之后,其次我们再考虑,投这样一个公司在财务上是不是有可观的回报?这两个问题是一个优先级的问题,首先考虑什么。

李忠桦:联易融,我们当时在B轮领头,那个联易融还很小,投完以后,像张总更多的是考虑咱们的银行跟他的供应链金融的合作。我们这边考虑的更多的是我们有很多核心企业的链主,怎么利用这些链主核心企业跟联易融做合作,让联易融把我们核心企业的链主供应链金融打通。但是这种打通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你投的企业跟你的主业打通其实是很困难的。

刚刚我听联想的某位领导分享了一些经验,那都是慢慢磨出来的。我们跟联易融和招商地产,现在的招商蛇口足足推了一年半,不是你这里不行就是我这里不行,这个条件那个条件不允许。但一旦打通之后,它已经帮招商蛇口发了超过100亿的ABS。回到主持人刚刚的话题,财投和产投到底是什么竞合关系?说老实话,徐总这么资深的FA怎么调节财投和产投的机会,你应该最有发言权。

如果这个案子很红、很火,财投去定价,因为产投一般给不了最高的价。财投定价以后,产投来跟。如果这个案子没有那么火,看的人没有那么多,财投就会让产投压价,因为产投对Portfolio公司有很多的议价权,这是现在的一个真实状况。我觉得两边是竞合的关系,像华兴会跟我们的Portfolio募资的公司说,你肯定既要财投的钱,也要产投的钱,因为会给你不同的资源。

王磊:对产业投资和财务投资的我主要有两个核心观点,首先我认为产业投资和财务投资,永远没有竞争,只有合作;因为市场空间很大,就中国来讲100多万亿左右的GDP,一级市场现在规模15-20万亿,大家更多的是一种合作,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点,我个人认为产业投资者只是一个稍微不同的财务投资者,对收益率的要求相对偏稳健一点。另外,对于投资的胜率和概率,两者要求也是不一样。但是整体上来讲,大家还是合作为主。站在我们医疗产业投资者的角度来讲,渣打创投是一个财务投资者,打一个比方,刚刚通过会场前简短的几分钟沟通与我们渣打创投的张总基本达成一单生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家从金融的角度和医疗养老产品合作的角度就怎么样把金融和华大基因测序的产品,还有康复的产品结合到一起,快速的达成了一个共识。因为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讲,渣打就是财务投资者,财务投资和产业投资之间的合作并不难,只要找到自己的结合点就行了。

站在团队的角度来讲,因为团队之前也是一个纯市场化的VC和PE投资团队。只是从2018年之后才开始做产业VC。我们的逻辑可能跟几位的观点略微有点不同的,从我们的定位来讲,是一个产业背景的市场化运营的VC投资机构,这样我们会优先考虑LP的投资收益,然后同时还要把拟投的项目和华大基因之间的业务做一定的衔接。在这个衔接过程当中,我也同意刚刚李总所说,在跟产业结合—我们投资项目方和华大业务结合中,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肯定还是以收益在前,同时保证产业的合作效果,这样我既能够保证在基金收益的同时,又能够保持和华大集团各个业务板块之间良好的互动。另外,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方向我们也和财务投资者一样需要增加新的产业合作方,扩大资源圈。

徐锟:谢谢王总。其实大家观点都有各自的思路,但也有一些共同点:产业资本是非常具备投资魅力的新物种。不同于战投在某些项目会让企业形成选择困难症和潜在站队的风险,也不同于雷同的财务投资基金。产业资本拥有更直观和深入的产业knowhow,能够更好地分析判断行业趋势,发现企业价值。对于企业相对来说,产业资本是更懂他们的产业机构,能够陪伴他们处理更多的行业问题,协调渠道资源这是近几年来产业资本发展如火如荼的主要原因。

当然不同的机构之间会有侧重也各自。像刚刚张斐总和王磊总就有一些优先级排序的不同,渣打创投脱胎于大型海外金融机构,虽然独立募资但和企业的战略协同还是非常重要的着眼点。而华大既然叫共赢基金,项目的财务回报则是非常重要的评估指标,同时兼顾投资组合的产业协同。再比如有的互联网巨头,会同时配备产投和战投两个团队,能够更加清晰和明确各自的投资策略,这是很好的思路。

产业资本的大时代——顺应趋势的调整与思考

徐锟:其实过去的一年中,中国一级市场和创投行业的整个风向趋势也在逐步的变化。前沿技术、硬科技、卡脖子项目等方面,以及碳中和等体现国家意志的新主题走到台前,同时配合global theme的元宇宙、区块链等风向到来,产业资本在这种趋势下投资风格会做什么样的调整?如何与国家主题做充分结合?

王磊:我先说一下。刚刚徐总提到的元宇宙和碳中和,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了解不深的行业,不能随便发表观点;不擅长的行业一定不投,清楚自己团队的能力边界。既然提到“跨界”这个词,我就以“跨界”这个为关键点说一下在医疗领域的几个跨界领域。

这几年大家做医疗,原来都是医疗的产品,不管是诊断还是生物医药这几年在医疗领域有几个跨界的趋势。在生物医药领域,大家可以看到AI和新药物发现,包括一些药物的药物晶型和分子发现的结合,这是计算机领域和生物医药的一些结合。另外,计算机和生物的结合,比如说在合成生物这个方面,合成生物也是要通过大量的计算的。以及在诊断上,大家能看到的AI和影像之间的一些结合,包括一些远程的超声也是华大在做的,并且也结合了5G技术,这其实都是在AI技术和医疗器械方面的应用。我是根据前面提到的三个投资方向,从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基因科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医药,计算机技术和医疗器械,这三个方向的结合进行的阐述。

李忠桦:招商局创投是挺好好玩儿的机构。刚刚说的美团、小米把既要又要分成两个团队,我们既要又要就在一个团队里面,所以我们有时候也要左右开弓的。说出来大家可能都不信,作为大型央企的自有资金,元宇宙我们已经开了一枪,你说我们完全看明白了么?我不觉得,实话说,就是fomo心态,有一个看起来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团队,我们投了不多,反正我们就先参与一下。

在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我们作为最大的央企旗下的CVC,我们应该会比下般的机构更会读政府工作报告和解读监管政策,所以我们在去年气候雄心大会之后,我们就作为一个非能源主业央企,开始布局碳中和、碳达峰,我们现在已经投了五个碳中和、碳达峰的项目了。你说潮的东西,我们也会试一试,党需要的东西我们也会试一试,我们有一句话,国家所需,招商所能,创投所向。

张斐:国家所需,创投所向。作为一个外资银行,在国内要做好生意也确实是要对于国家的政策导向非常地敏感,这一点上面,我们一直是“一带一路”政策的忠实拥护者。这反映在我们投资主题上面,我们有五个投资主题,一个投资主题就是国际贸易和中小企业这样的投资主题,我们帮助全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去更加好地做国际贸易这件事情。当然这些主题是投资和孵化新企业共有的一些主题,就是在这个主题下面,国际贸易在印度,我们就有这样一个创业企业叫Solv,相当于是一个印度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商平台,帮助印度中小电商完成整个企业运营,提供所有的企业运营的服务。

其他的主题还包括比如,数字银行和生活方式。这里面我们也有一些香港的数字银行Mox,新加坡的数字银行Phoenix,新加坡还有一个叫公司叫Cardspal帮助C端用户自动寻找最好的信用卡的offer。这也是我们银行孵化的。

还有一个主题叫支付和电商。我们在澳大利亚跟一个叫Assembly Payments的公司成立了一个JV,做的是聚合支付。

还有就是碳中和,这也是我们的主题,我们把它更加扩大一些,我们叫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这方面我们自己孵化了一些企业,比如说做了一个Simba,它是做可持续储蓄账户,让发达国家的居民有这样一个储蓄账户,这个储蓄账户背后投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还有一个叫Metis,它是帮助东南亚的农民工和保姆能够更好的去把他们赚到钱发回到他们原来的家乡。

当然元宇宙也是我们布局,作为一个银行,数字货币是我们关注的一个点,这方面我们也建立了一个数字货币的托管银行Zodia。

徐轶:是的,这几年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产业交叉融合不断在加深,甚至产业链上下游中也出现很多创新机会,涌现不少极为优秀的公司。其实我们理解新的行业、新的方向一方面是通过我们在生态圈内的产业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在利用我们过往所积累的经验去验证。

第一,新东方集团不知不觉也是经历了近30年的时间,过去我们在集团内部能看到整个企业运营的全貌,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迈进的升级转型是必须更加积极主动推进的。我们看到了大量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件,例如数据采集、数据沉淀、数据分析对于企业运营的赋能,我们理解这是最底层的东西。如果没有数据,那企业运营过程当中有很多的核心信息是被错过的,会对企业的运营效率造成比较大的挑战。所以基于这层面,我们一直在看企业经营各个环节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和技术革新。所以对于企服这个领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云通讯就是我们在产业链上持续探索的思路和案例之一。

第二,对于新的领域的机会和产业升级,简单举个例子:时间线拉回到20年前可能线上教育这件事情还是比较遥远的,但到现在尤其是疫情后,线上教育成为了一个非常普遍的事情。只不过当时由于底层的技术不够,尤其在音、视频领域,在通信领域的技术手段还是相对来说水平比较低。从历史经验的角度出发,从底层的技术成熟度出发,最终落实到软、硬件,落实到产品、内容、服务是必然要关注的;另一个角度则是ESG,我们其实一直以来非常关注社会责任以及环境治理,在生产环节、服务环节蕴含着大量的显性和隐性的创新机会,很大程度上社会价值跟商业价值是统一的。

第三,我们整个的团队经验其实挺大一方面是来自于集团,另外一方面来自于我们自己做产业链延伸及交叉融合的投资,所以我们理解想要做到这些,最基础的还是人的因素和技术应用。对于我们来说,产业的交叉融合确实很早就发生了,尤其在泛文化领域。举一些例子,从母婴亲子到母婴健康再到健康消费,比如从职业教育到人力资源服务,比如从运动健身的产品服务角度看到体育消费,再比如SaaS对于企业的赋能。一部分是内容产品的服务,另一部分是底层算力、工具的应用。一方面是人,一方面是科技。我们还是选择在相似的核心用户画像上,专注人才对于技术革新的重要性和消费者、受众群体的多样性需求。一方面,我们会持续的去看职业教育产业链如何延伸。不光是白领、考证,其实更多的我们会关注到蓝领这个领域,我理解相对来说这是一个被大家所忽略的部分。另一方面,产业链的延展还是从核心用户画像的角度出发,其实很多领域付费群体和受众群体是不一样,你需要同时用你的产品和服务把这两波人服务好,这是比较大的挑战,和我们过去的经验是高度吻合的。当然了就像刚才提到的,技术应用是一个must,是大前提。

徐锟:行知资本自从成立以来完全没有去聚焦在线教育和K12教育,而是非常广泛的在人力资源、企业服务、协同办公、兴趣教育、数字创意等相关领域,全面结合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趋势做产业布局。我们总结产业资本,一是充分结合了自身产业优势和视角做更大、更宽的投资布局。二是充分的结合了在线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投资趋势,最终形成兼具产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价值判断体系。

关于价值创造的决心

徐锟:从企业融资角度来看,我调研过许多头部企业的观点和思路。刨去估值因素和融资效率不谈,企业通常会对产业资本有非常独特的情愫,因为这是一波懂投资、懂企业、又了解产业的独特群体,成为企业家长期的朋友。最后请大家各自用一两句话来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或者阐述机构定位,以及未来希望如何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和产业发展创造价值?

王磊:我们对企业的投资需求,主要希望看到企业的三点能力,一是要有很好的愿景,看大势的能力。二是有很强的团队分享的精神。三是从落地的角度,项目要有真正基于临床的需求,差异化并且有推陈出新的产品化能力。未来希望我们能够跟这样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一起同行,也欢迎志同道合的投资人加入我们华大共赢的大家庭,谢谢大家!

张斐:我简单的讲两个维度,一是主题,会对今后中国经济有很大影响,并且是在我们这个银行的范围之内的一个主题是大健康、养老这一块,在这方面我们非常感兴趣。对人的要求和对团队的要求,我举一个例子,我们最近有一个团队非常不错,我可以总结三点,一是他们非常具有创新精神,二是他们非常有毅力,三是他们不仅能够坚持自己观点,而且能够保持谦虚,对团队,对其他的供应商,对各方面的人都能保持谦虚,这三点都是非常重要。

徐轶:因为我们的产业背景,可以说我们应该是最能理解创始人的。我们知道在创业这条路上,其实是非常孤独的,用俞老师的著作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其实我们理解很多时候企业家们行走在人生路上,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不如意的世界里全力以赴。所以我们还是希望优秀的创业者能够把自己的这一份情怀坚持住,这条路上满是荆棘,只有无比坚定才最终能够到达彼岸。

徐锟:谢谢大家的精彩分享!

上一篇新闻

马来西亚榴莲有22个种类,你都吃过哪几种?

下一篇新闻

青建国际(01240)附属拟4260万新加坡元于新加坡透过投标购买物业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