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城市徒步路线推荐,打卡网红组屋
编者按:提起徒步,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滨海湾、东海岸这些地方,但其实在新加坡还有许多隐藏的徒步好路线。网友“孙林”在《新加坡眼》APP上分享了自己徒步打卡女皇镇组屋的经历~
以下为网友全文:
女皇镇杜生庄(SkyVille@Dawson,又译道森庄)是47层楼的政府组屋。杜生庄与毗邻的杜生阁都由私人建筑师设计并于2015年建成,因其建筑风格有别于普通组屋又背山面海,最近屡创组屋转售价格新高。组屋对外开放,游人可到顶楼花园俯瞰北面的东陵山丘和南面的大海。
1. 女皇镇 (Queenstown)
星期六我们参加了由My Commmunity组织的”杜生文化遗产之旅”(My Dawson Heritage Tour)免费导览,一趟长达四小时的从女皇镇到前东陵军营的徒步行程。
早晨在女皇镇地铁站集合
导览是My Commmunity的Alex(后排左一,穿黄色T恤),Rebecca(后排左二,穿红色T恤)协助
My Commmunity是一家由本地年轻人发起已有十多年历史及500志愿者参与的公益组织(Institution of a Public Character),专注本地艺术文化历史。
女皇镇是新加坡最早的外围城区,始建于50年代殖民地时期,因此地名多以英国人名地名命名。镇名”女皇”便是为纪念当时伊丽莎白二世登基而取的。
2. 史达拉摩道(Strathmore Avenue)
位于丹迪路(Dandee Road)的圣公会善牧堂(Church of the Good Shepherd)于50年代建成。据介绍,当年因缺乏托儿服务,善牧堂开放代管孩子让父母能放心去工作。
圣公会善牧堂
跨过史达拉摩道(Strathmore Avenue)就到了1956年落成的福华大楼遗址(former Forfar House,Forfar沿用了一个苏格兰地名)。原福华大楼高14层,是当时新加坡最高的政府组屋。那时会说英语的不多,老百姓之间都以14楼(Chap Si Lau,福建话发音)称之。现在这里已经重建了更高的组屋福华岭(Forfar Heights)。
福华大厦遗址,由当地居民Ricky讲解
福华岭组屋
3. 亚历山大路 (Alexandra Road)
位于联邦道(Commonwealth Avenue)和亚历山大路(Alexander Road)交叉口的公主大楼(Princess House)是殖民地时代负责政府组屋的新加坡改良信托局(Singapore Investment Trust,建屋局前身)办公楼。后来建屋局和环境管理局都使用过。
公主大楼
亚历山大路上现在车行林立,以前这里是工业区。50年代在本地多方势力争取独立的大背景下,位于此地的福利(Hock Lee)巴士车厂发生了持续三个月的”福利”工潮并引发了全国暴动。事件造成了4人死亡,几十人受伤,后续更有工运分子被捕、学生被开除学籍。
车行里最显眼的奥迪大楼
Rebecca给大家讲解福利工潮
4. 杜生住宅区 (Dawson Estate)
杜生住宅区原为公主与公爵夫人住宅区(Princess Estate & Duchess Estate)。这里是新加坡最早重建翻新组屋的社区,建屋局引入了私人设计公司让组屋及周围环境设计得更有时代感、更有艺术和生活气息以打造高密度的宜居社区。
据报道,去年元旦前夕为看烟花与美景,大批公众涌入杜生庄和杜生阁两个组屋,引发居民投诉等电梯回家要花两小时。
杜生庄正门
居民Hui Fang讲解当地生活
杜生庄一楼刻画甘榜生活的石刻浮雕
杜生庄组屋全景
从47楼花园俯瞰北面的东陵山丘
从47楼花园俯瞰南面的高楼和大海
跨过杜生路(Dawson Road)就到了200米长的杜生社区生态廊道(Dawson Community Eco-corridor)。除了树木花草之外,这里设置了数个以回收原木制成专为蜂群鸟类栖身的”旅馆”。
杜生社区生态廊道
用回收原木制作的蜜蜂”旅馆”
5. 玛格烈通道(Margaret Drive)东段
从生态廊道继续往东,又走在玛格烈通道(Margaret Drive)上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加坡智障人士福利促进会(Movement for the Intellectually Disabled of Singapore, 简称MINDS)。MINDS历史悠久,其发展曾得到李光前先生大力资助。
新加坡智障人士福利促进会MINDS
玛格烈通道上学校很多。导览给我们出示了这些学校的校徽,工艺课程的课本,更有当年风靡一时在流行歌曲排行榜上超越过披头士的学生乐队The Quests。
学生乐队The Quests的唱片
位于玛格烈通道和东陵路(Tanglin Road)交叉口的女皇镇嘉美克清真寺(Jamek Queenstown Mosque)建于50年代,由马来亚部长剪彩。这座清真寺采用爪哇(Java)式建筑,看起来像普通民居,不同于很多中东式圆顶的建筑风格。
玛格烈通道和东陵路交叉路口的清真寺
6. 东陵路(Tanglin Road)
在东陵路上的神召会恩典堂(Grace Assembly of God)在2020年2月因其为最早发现新冠感染群而出名。
神召会恩典堂
凤凰公园(Phoenix Park)在二战后由殖民地政府仿英国军事情报机构所建,新加坡独立后曾长期作为内政部的办公地点。现在凤凰公园已经对外开放,场地租给了餐馆、咖啡店、啤酒屋、教育机构等。
凤凰公园大门
Alex讲解凤凰公园历史和地图
从东陵路往前东陵军营经过里德利公园路 (Ridley Park),一路上都是豪宅,导览开玩笑说是看”疯狂亚洲富豪”的拍摄地。
里德利公园路用曾任新加坡植物园主任的英国科学家亨利•里德利(Henry Ridley)命名。里德利发明了连续割胶法,为橡胶产业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堪称橡胶史的一座里程碑。
16 Ridley Park收归国有,以后也许有机会进去参观
7. 登布西山(Dempsey Hill)
在罗文路(Loewen Road),导览介绍了本地植物的独特果实,然后转入登布西山(Dempsey Hill),就是前东陵军营(former Tanglin Barrack)。
英国人自1860年代开始在登布西山建军营,还有食堂、图书馆、学校、医院、教堂等。新加坡独立后继续用作军营,直到21世纪才租给私人企业,古董店、艺术精品店、健身房、工作坊、高级餐馆等,形成一个新的时尚休闲场所。
英威特国际学校
72号建筑内有十几家兴趣学习机构
Core Collective健身休闲中心
前身为英军小孩的教堂学校(Ebenezer Chapel)的白色建筑曾经改建为The White Rabbit西餐厅,名字和装潢都取自童话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不过现在这里只是一家普通的法国餐馆了。
法国餐馆
给宠物享受的Spa和旅馆
8. 圣•乔治教堂(St. George’s Church)
1910至1913年间用红砖砌成的圣•乔治教堂(St. George’s Church),面积不大却有非常迷人的气派。教堂在1978年被列为历史古迹,也就是说,改建装修都要保持原貌。
圣•乔治教堂正面,有窗无门
圣•乔治教堂侧面
圣•乔治教堂内部
至此已走了四个多小时。当导览问还有谁愿意继续看植物园时,我一心只想坐下来休息。急匆匆告别大家,走到鹰阁医院午餐,为这次长途徒步画上句点。
(图文来自新加坡眼APP网友孙林)
如果你拥有写作分享的热情,也欢迎在《新加坡眼》APP“社区”一栏进行发帖投稿!我们将对精彩内容进行刊载,让你的才华被更多人看到。
社区投稿方式如下:
1.点击这里,下载《新加坡眼》APP。点击首页右下角红色圆圈+按钮:
2.点击“社区”按钮,选择合适的版块编辑发布您的创作内容。
3. 我们鼓励更多原创发布,优质好帖不仅可以获得现金奖励,还有机会被转载至“新加坡眼”公众号。
《新加坡眼》APP为大家提供创作平台,希望大家在这里分享生活。
— END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