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依靠产业创新华夏幸福成为地方经济的“永动机”

依靠产业创新华夏幸福成为地方经济的“永动机”

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下,众多产业相对薄弱的地区,都迫切需要借助市场、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帮助自己找到推动经济的新方向,这是华夏幸福的机遇所在。

文 / 华商韬略 赵建勋

5月17日,维信诺(固安)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在河北固安正式启动运行。其3万片/月的产能达产后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国内终端厂商的对高端显示面板需求,并打破日韩等国在AMOLED显示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改变国内智能、可穿戴终端厂商生产受制于国外垄断的尴尬局面。

这是华夏幸福为固安产业新城导入的一个龙头项目。

10多年前,这里是无人问津的工业贫瘠之地,而今,这里是京津冀、全国乃至全球产业新城的成功标杆。

【产业新城的道路越走越宽】

实现销售额1522亿元,同比增长26.44%;净利润87.81亿元,同比增长35.26%,净利润率达14.72%,创下三年来新高。截至2017年底,公司资产规模近3800亿元,纳税额达110亿元,创历史新高。

这是华夏幸福2017年的成绩单。

国内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PPP模式的实践者和创新者……这是业界和媒体给华夏幸福的定义,是被归类在地产板块的华夏幸福与其他地产企业的大不同。

这个大不同,让它格外引人瞩目,而且从第一天起就是美誉伴随争议。但从第一天到现在,它对自己的道路从未动摇,它的道路也是越走越宽广。

与很多从平凡到卓越的故事一样,华夏幸福从河北一家普通地产企业走到今天,成为一家全球化布局的产业新城运营商。

这是一首眼光、魄力、努力、机运与时代潮流的交响曲。

1998年,国家取消福利分房,国内房地产市场从此起步。当年7月,河北廊坊市新成立了一家华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它即是华夏幸福的前身。

经过在廊坊的三、四年发展,华夏幸福开始思考,如何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做一些更大更有价值的事。因循这样的思维,他们看到了一个机会:

城市的快速扩容,让北京的工业土地供应越来越谨慎,企业落地北京将越发困难。而廊坊等北京周边区域,有望成为企业的新选择。

政府也是这么想的。

北京天安门正南50公里,河北廊坊固安县,由此走到了台前。

到2002年时,固安还是个财政收入仅1.1亿元、在廊坊市排名倒数第二,镇干部的工资都无法按时发放的农业贫困县。

那时的固安,县城没条像样的路,夏天常常沙尘暴,5层楼的固安宾馆是最高的“摩天大厦”,也是唯一有电梯的建筑,至于产业倒是有个“四大金刚”的说法。

四大分别是:钓具、肠衣、滤芯、塑料。

这年年初的一天,廊坊市政府召集了几家开发商,表达了升级已有固安开发区的意愿。

领导们之所以找开发商来谈,主要的原因是,升级需要基础建设,需要产业进来,做好这些都需要能人,需要钱,但政府没有钱,也没什么人有能干好的信心。

“固安开发区”的牌子早在1992年就打出来了,但10年来前往参观考察的企业如走马灯,成果却寥寥。比如德国奔驰选址时,考察了北京的亦庄和河北的固安。尽管河北省可劲儿地给优惠,奔驰最后还是投奔了亦庄。

缺人、缺钱、缺技术、缺基础设施,谁愿意来投资呢?最终,受邀的五家企业中,只有华夏幸福,带着既是主动把握机遇,也多少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开始了全新的与政府合作开发运营产业新城的模式。

2002年,固安县政府与华夏幸福签订了正式协议,委托华夏幸福统一设计、投资、开发、建设、运营固安产业新城。

带着产业新城开发运营的转型大梦,华夏幸福只争朝夕地干了起来,甚至还退掉了此前在燕郊买下的地块,来集中资金和力量办大事。

刚开始难度很大。首先企业与政府如何界定合作的身份和关系,分工和利益;其次是产业新城前期投入资金需求巨大,固安自身财政只有一个亿左右,筹钱建设以及最终如何赚钱都只能全部靠华夏幸福想办法;最后是没有产业新城的规划运营经验。

经过反复研究和探索,最终确立了“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形成了 “权责分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机制,就是后来大家都熟悉的PPP模式,厘清边界,齐心协力。

依靠产业创新华夏幸福成为地方经济的“永动机”

资金难题,华夏幸福自己想出了一个办法,并得到政府的首肯:通过住宅等配套物业的销售回款为园区建设运营、产业孵化并购提供资金支持。

这些都解决了,规划相对好说,自己不会,就请最会的人来帮忙。新加坡邦城、麦肯锡、罗兰贝格等国际顶级咨询机构纷纷应邀而来,在经济相当拮据状况下豪气地拿出3000多万元来做规划,并设计出一条“转移—整合—孵化”的产业之路。

转移是指,利用区位优势,承接北京传统机械加工制造等产业项目转移。整合是指,企业增多后,进行产业整合,在传统产业中增加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建立较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围绕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链招商。孵化则包括,等更有能力之后,进一步从创新源头抓起,通过搭建平台,引进科研机构,强化产学研结合,创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实现化学反应,催生更多产业企业。

如今,这套针对地方政府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缺产业而创新出来的模式,被概括为“一六四四”模式,即以产业发展为一个核心,提供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套建设、产业发展服务、城市运营六种服务,一站式地为所入之地弥补短板,提升其城市的魅力、吸引力、承载力和竞争力。

历史总是垂青提前做好准备的人。

不久,申奥成功的北京加大企业外迁力度,人口和产业加速外溢。在此东风下,栽下梧桐树的固安迅速引得凤凰来,而且是一批接一批的来。

到2006年,固安一跃成为廊坊下辖的GDP第一大县,固安产业新城也被河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

依靠产业创新华夏幸福成为地方经济的“永动机”

如今,固安已彻底改变模样,成为现代化工业强县,并以“3+1+3”的产业结构,即新型显示、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汽车先导产业,以及临空服务、文体康养和都市农业三大特色产业傲立于京津冀。

这期间,固安产业新城累计引进企业近600家,累计招商引资达1500亿元,并走出了一条“产城融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在此支撑下,固安财政收入在16年间增长近100倍,2017年达98.5亿元,在全省各县市排名中位居第二。此前一年,固安还跻身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并荣登“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榜首。

再往前年,华夏幸福在固安实践的产业新城运营模式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并入选国家发改委首批PPP项目典型案例。

获得这个国家的最高认同,也是能力得到最高检验后,公司开始了在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复制这个模式。

依靠产业创新华夏幸福成为地方经济的“永动机”

因为固安的马步扎得扎实,迈开全国化步伐之后,华夏幸福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

截至2017年年底,公司已在全国15个城市群布局了80余座产业新城,已为所在区域累计引入签约企业超1900家,招商引资4000多亿元,创造新增就业岗位8.2万个,成为引领国内产城融合、区域发展的最具标志性企业。

其中,单是2017年,公司投资运营的园区新增签约入园企业635家,新增签约投资额约为1650.6亿元,同比增幅达47%。公司来自于产业新城的全年营收高达284亿元,同比大增65%,在整体收入的占比也由2016年的32%上升到2017年的48%。

而其产业新城的布局,也已围绕国家战略重点区域,拓展到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并且沿“一带一路”走出了国际化的步伐。

【打造产业集群推动区域转型升级】

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下,众多产业相对薄弱的地区,都迫切需要借助市场、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帮助自己找到推动经济的新方向,这是华夏幸福的机遇所在。

机遇能变为现实生产力,则得益于华夏幸福始终坚持的“产业优先”的战略,并通过对这一战略的实践,走通、走好了一套“建设新城+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通过产业园区的高标准建设和运营,引领优势产业聚集,同步建设运营居住、商业、教育、医疗、休闲等城市配套,最终实现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与市民生活可持续发展。

依靠产业创新华夏幸福成为地方经济的“永动机”

华夏幸福很早就通过实践认识到,单一产业的发展前景有限,只有实现高质量产业集群的有效聚拢,才能促进整个产业新城的发展升级,实现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这种思路下,华夏幸福扎根实体经济,坚持科技创新和资本创新双轮驱动,围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通创新链条,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寻求创新集聚培育的新突破,针对不同区域打造不同的产业集群,并最终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10大产业,在合作区域全面打造了百余个产业集群。

依靠产业创新华夏幸福成为地方经济的“永动机”

其核心做法包括:首先根据地区各种要素秉性,集中力量引入并服务好具有强大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然后通过龙头企业吸附和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入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集群集聚,实现以科技驱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至今,围绕10大产业,华夏幸福已累计签约几十家龙头企业,其中包括富士康、奥钢联、钢宝利、京东方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大型央企。

为让产业新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更高境界,华夏幸福还创造性地提出“全球技术-华夏加速-中国创造”的创新发展战略,建立出一条“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产业新城”的产业培植链,并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产业资源与创新要素,对园区企业和整个产业生态赋能增值,最终构筑起一个链接全球产、学、研的创新网络,来支撑起产业新城的创新发展需要。

依靠产业创新华夏幸福成为地方经济的“永动机”

从2014年年初布局硅谷至今,短短三年时间内,华夏幸福的全球创新网络已经覆盖7个国家与地区,在美国硅谷、以色列特拉维夫、德国柏林、韩国首尔、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立了70余个产业孵化器(其中11个为国家级孵化器)。以培育和加速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待项目成熟后引进国内进行产业化转化。

依靠产业创新华夏幸福成为地方经济的“永动机”

与此同时,华夏幸福还与清华、中科院、北航等30多家高等学府、科研院所达成战略合作,建设起多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助力创新技术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与麦肯锡、IBM、罗兰贝格、AECOM等全球顶尖咨询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建立起包括来自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的200多位行业精英组成的产业研究院和城市规划研究院,以及聚集200余家央企、大型外企的“产业中国”等智库。

这些组合拳下来,华夏幸福得以通过自己的产业新城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破解了地方政府基建投资债务膨胀、产业层次低且转型升级慢、城市病持续恶化、创新动能不足等难题,真正成为了牵引地方经济的发动机。进而越来越被众多地方政府欢迎,也让自己的天花板越来越高。

【用业绩展示“道路自信”】

科研成果产业化一直是我国的一大难题,很多科研成果只限于实验室,走不出科研机构。华夏幸福产业新城模式的成功关键,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公司始终着眼于科技成果产业化,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培育产业集群。

刚刚在固安产业新城正式运行的维信诺(固安)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项目,就是一个代表性成果。

OLED作为新一代的显示技术,已成为国际高技术领域的一个竞争热点,而柔性AMOLED更是代表了OLED的技术高点和未来方向。

维信诺(固安)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融合了多项自主创新技术和关键工艺,设计产能为3万片/月,不仅能够生产目前的曲面屏、全面屏,而且能够生产折叠显示屏、全柔性显示屏,是前瞻布局的、能够支撑未来产品升级的6代线,也是目前国内最专业、最先进的全柔生产线。

依靠产业创新华夏幸福成为地方经济的“永动机”

更重要的是,该生产线投产后将促进中国AMOLED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破日韩等国的垄断地位,改变国内智能、可穿戴设备厂商生产受制于国外垄断的尴尬局面,也改变OLED全球市场格局,带动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

依靠产业创新华夏幸福成为地方经济的“永动机”

而该项目的诞生,正是华夏幸福战略研判未来产业,追踪先进技术,凭借“产学研用”一体化培育产业的硕果。

维信诺的前身是1996年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起初主要以学校为创新主体,从事OLED材料、器件技术基础研究。2001年,项目组变身为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进入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阶段,开始打通基础研究到中试到量产全链条。

华夏幸福始终追踪该技术进展,认准维信诺拥有中试到量产的完整技术储备和量产潜力,积极与之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固安产业新城导入这一项目后,华夏幸福与各级政府通力合作,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为项目做好各项服务。

2016年10月21日,华夏幸福为固安产业新城成功导入的维信诺(固安)第6代全柔AMOLED项目正式启动。只用短短310天,到2017年8月29日就顺利实现厂房主体结构封顶,创造了同行业主体结构建设最快速度,今年1月15日开始搬入设备,今年下半年项目将实现量产。

【挑战中创造更多幸福】

华夏幸福的发展自然也面临诸多的挑战。和所有高速发展的企业一样,其核心挑战之一便是对资金的需求,而华夏幸福的模式决定它的资金需求还非常庞大。

过硬的资本运营和财务管理能力,也是华夏幸福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之一。

华夏幸福应该算是融资渠道和能力最强的地产企业之一,公司不但与国内多家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获得充足的授信额度和稳定的贷款利率,而且积极通过发行公司债券、中期票据、超短期融资券、PPP资产证券化等多渠道、多种类融资工具来满足资金需求。

股票市场通常被视为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华夏幸福是利用股票市场融资的积极者,也为其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而在成熟市场,比如美国,企业更加重视的则是债券市场,这方面,华夏幸福也是走在前列,专业而精明。

仅2017年内,华夏幸福就成功发行了16亿元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19亿元中期票据,6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10亿元短期融资券及10亿美元境外债。通过对债券市场低成本优势的利用,2017年华夏幸福的融资成本从2016年的6.97%下降至5.98%,降幅比例达14%。

众多项目建设进入高潮,让2018年的华夏幸福备受市场关注,关注的核心之一就是资金和财务的安全,甚至不乏质疑。但数据显示,华夏幸福依然凭借其良好的信用在资本市场如鱼得水。

一季度,华夏幸福已成功发行25亿元超短期融资券,10.9亿元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获得证监会核准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50亿元公司债券的批复,以及上交所对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0亿元公司债挂牌转让无异议的函。通过这些举措,仅第一季度,华夏幸福就已经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融资额超过375亿元。

2017年华夏幸福净负债率仅为48%,现金短债比为2.59,短期内无还款压力,长短债务比2.89,负债情况相对健康。而到2018年一季度末,公司在手现金480亿,为一年到期长短期负债的199%,短期偿债压力较小,现金流压力可控。

最重要的,华夏幸福还将自己过硬的资本运作能力创新应用到产业的培育和复制上,综合运用银行、信托、基金、债权抵押、应收账款收益权转让、售后回租式融资租赁、债务重组、委托贷款、银行承兑、资产支持证券等多种金融工具,并整合会计师、律师、评估师、信用评级等中介服务,通过资本干预加速产业集聚,为创业企业和新兴产业成长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进而为其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再添动力。

依靠产业创新华夏幸福成为地方经济的“永动机”

在这一套综合金融服务的支持下,华夏幸福产业新城内的不同阶段的企业,从最开始的天使投资到PE,到上市公司以后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定向增发,甚至是一些企业的并购,都能得到各自所需的金融和投资服务。比如,其固安产业新城形成的几大高端产业集群,背后都有其资本支撑的强势引导。

中国是一个差距巨大的区域经济集合,市场竞争往往导致经济要素的集中与分化,在共同富裕,均衡发展的国策之下,各地因时因势因地有效规划本地经济发展蓝图、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增加财政收入、改善民生的压力依然巨大。

而伴随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在城市竞争、资金短缺等挑战下,城镇的发展也急需转变以往的粗放的增长模式,转而与特色产业相结合、与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相结合,并引进市场力量,从城市建设向城市运营转型。

这样的趋势下,通过过往10多年练就出强大产业和产业新城建设与运营能力的华夏幸福,大概率上会给更多地方造就更好“基业”,也会让自己更加幸福。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上一篇新闻

委员风采丨中国电信号百控股董事长李安民:强化“人均算力”

下一篇新闻

曾江突发离世,还有人中风,肾衰竭,这些港圈老艺人个个值得尊敬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