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9日 星期三

“清风来故人”——萨“菩萨”

【编者按】

闽都之光,薪火相传。

今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州三坊七巷考察,听取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等情况介绍,还步行察看南后街、郎官巷,参观严复故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

今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留住文化根脉、守住城市之魂,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夯实文化根基,势在必行。

为此,《闽声》杂志重磅推出《清风来故人——近世闽籍名人墨迹摭谈》,该书为闽籍书画鉴藏的实物佐证,四十余位名家旧墨,两百页二十万字,百余幅配图,涉及晚清民国学界、政界、商界、书画界、收藏界、宗教界、教育界、文学界等领域,具有不可低估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本书为兰若先生书画鉴藏类随笔专著,涉及原作、释文、小注、考证、鉴赏、评论等诸多知识版块。我们将陆续刊发《清风来故人——近世闽籍名人墨迹摭谈》的精彩内容,与您一同回归“旧时明月”,触碰那些有历史、有温度、有趣味的文字,领略博大精深的闽文化精神风貌。

“清风来故人”——萨“菩萨”

萨镇冰(1859—1952),字鼎铭,福建侯官(今福州)人。近代著名海军将领。其早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后赴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驾驶,回国后任兵舰管带、广东水师提督等,民国后历任北洋政府海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等军政要职。建国后曾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等职

萨镇冰,是被老福州人称为“活菩萨”的近代著名海军宿将。

萨镇冰先世为西域色目人(一说为蒙古人),原籍山西雁门。其始祖萨拉布哈,为元世祖忽必烈所信任,使掌兵权。萨拉布哈后辈萨都剌,为“元一代词人之冠”,著有《雁门集》行世。萨都剌入闽吟咏福州“三山”的《天章台石上晚酌》,穿行闽北南平的溪舟留下抒怀之作《溪行中秋望月》等,都是诗人在闽宦迹的重要遗存。萨都剌颇擅丹青,然其丹青手迹绝少,留世仅《严陵钓台图》《梅雀图》,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风来故人”——萨“菩萨”

萨镇冰《楷书自作诗》轴 纸本

吾闽榕城,实为萨都剌旁系后裔繁衍之地,“元统年间,家于闽”,萨氏世居榕垣朱紫坊,十六世即传至萨镇冰。萨镇冰常言“雁门家世爱论诗”,其一生喜好染翰吟诗,亦见其家学渊源。

萨镇冰之父萨怡臣,以塾师为业。福州孔庙每年春秋二祭时,怡臣充赞礼官,指挥演习礼仪。萨镇冰七岁入塾读书,启蒙业师王崧辰,同治十年进士,曾任江苏华亭知县,光绪 11 年入福建船政局掌文案,亦为当时地方名士,今福州鼓山尚存其手书之殿堂楹联。

萨镇冰自马尾船政学堂毕业,光绪 2 年(1876),萨镇冰被派往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同行有严复、方伯谦、叶祖珪等人,后大多成为海军精英。萨镇冰学成归国不久,中日甲午海战爆发,他便参加威海卫港保卫战,率水兵坚守刘公岛炮台,奋勇抗敌。后升为北洋水师帮统、广东水师提督,随海军大臣载洵往欧美考察回国后为海军提督。1911 年,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纷起响应,时萨镇冰率长江舰队驻防汉口。由于海军官兵皆心向革命,萨镇冰便告病引退,所属海军遂易帜参加革命。1916 年,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后,萨镇冰出山任海军临时总司令、海军总长。1918 年冯国璋为大总统,萨镇冰入阁任海军总长,次年兼代国务院总理。1921 年 5 月,萨镇冰卸职回闽,次年北洋政府任命他为福建省长,同年 11 月解职。1923 年 2 月 “倒林(森)拥萨”风潮中,他担任“自治”省长。1933 年,十九路军将领蒋光鼎、蔡廷锴在榕发动“闽变”,他不计较个人名利和身家性命,参加抗日反蒋义举,被聘为高等顾问,被任命为福建省省长,但不久又解职。

“清风来故人”——萨“菩萨”

萨镇冰曾任“海圻”号巡洋舰管带

萨镇冰引退后,致力于慈善事业。他在福州倡设孤儿院、工艺传习所、收容所等安置孤儿、残疾者,提倡医生义诊,接受福州开元寺住持聘请,为佛教医院董事长。他函电海外闽侨募集巨资,佛教医院建成后以济世救人为本,施医赠药,僧尼、居士及贫民受惠存活者甚众。1926 年冬,漳泉镇守使军阀师长张毅率部窜袭福州,兵败后,窜到闽县,大掠南港瓜山一带,民舍悉付一炬,乡民流离失所,走投无路。萨镇冰以下台省长之身,走遍南洋群岛,向侨胞乡亲募集巨款,重建灾区,亲自督办救济事宜,乡村百姓为他建起长寿亭。从 1927 年至 1929 年三年中,萨镇冰住祠堂,睡公所,不分昼夜从事赈灾工作。他扶贫济困,广造福祉,被民众称为“活菩萨”。

早在 1908 年,清政府采纳萨镇冰建议,由他率“海圻”、“海容”二舰前往新加坡、印尼、越南等地抚慰侨胞。抗日战争爆发后,萨镇冰这位古稀老人,不辞辛苦,再次前往南洋各地华侨中宣传抗日,募集物资、医药器械支援抗日。

余庋藏萨镇冰书法墨迹,即为萨公晚年追忆抗战时期远涉南洋宣传抗日救国、怃慰华侨时的精心之作,诗云:“海外逐劳尘,侨胞蔼可亲。郊迎情倍挚,夜宴品尤珍。国事殷勤问,行踪次第询。自惭无建树,枉作座中宾。”萨公虚怀若谷,幽默风趣,从书写内容和落款不难看出,他高龄仍心系抗战事业,远赴重洋到南洋各国为祖国抗战募集资金,并以自己精心之作馈报爱国人士,其赤诚爱国之心可见一斑。

“清风来故人”——萨“菩萨”

福州冶山萨镇冰晚年“仁寿居”旧址

萨公书法以颜柳正楷为体,他的字清刚醇正,劲爽,毫无阴柔之气。书法点划到位,备具法度,却少了馆阁之习气,而蕴含难得韵致。 “书如其人”,观其书法,仿佛看到了一位卸去铠甲的老将军的从容和淡定,体会那份“无官一身轻”的潇洒和豁达。

冰心父亲谢葆璋亦为萨镇冰的海军系旧友,冰心在其忆旧文章里,直称“萨镇冰先生,永远是我崇拜的对象”,并说他是个极风趣极洒脱的人。萨镇冰三十六岁时,夫人去世。之后,他就将子女寄养岳家,不复再娶。别人问他为何不再婚,他说:“天下若再有一个女子,和我太太一样的我就娶。”

萨公生活极为清简,抗战结束后归里,居住在福州中山路仁寿堂。1949 年,李宗仁来榕见萨公,转达蒋介石之意,力劝他赴台。萨公以病坚辞之,为迎接福州解放做了不少有益工作,并被任命为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1952 年 4 月 10 日,萨镇冰病逝于福州,享年 94 岁。省政府举行隆重公祭仪式,葬萨公于福州西门外梅亭山。

来源:闽声传媒

上一篇新闻

和某某,阳性!黑龙江一地疾控中心发布风险提示:乘坐这一列车及时报备

下一篇新闻

惊艳!中老铁路正式通车,老挝人民搭上中国的快车奔向诗和远方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