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此文目前已有 《中华网》《搜狐网》转载,原文连接请在文章最后点击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河街初雪之夜 龚光平摄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

——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常德,古称“武陵”,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华道德文化、农耕文化、和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常德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熠熠生辉、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历史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了无数精华,承载了一代代常德人优良淳朴的品质和美好生活的回忆。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沅江 龚光平摄

一、 善德文化是中华道德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山苍苍,沅水汤汤。

德山是中华道德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

善卷和尧、舜一样,同样属于人类文明萌芽时期的精神创造者和探索者。

善德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善卷先生是“中国第一隐士”。

他在德山传承道德文化,开启民智,崇善尚德。

他用善良的美德教化我们的先祖启蒙昧,明礼仪,知廉耻,繁衍智慧和文明。

善卷是中国古代辞帝不授、隐归枉山(今德山),德播天下,道德文化渊源第一人。

他因“禅让”、传善、弘德、布道启迪后人而享誉天下。

他以其“帝者师”的美称和“善德之德,安邦治国”的佳话传颂至今。

他教化炎黄子孙要常持善德,常怀善德,常秉善德,以德修身,以德立人,以德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倡导的“善德精神”和高尚人格至今都是社会奉行的道德操行准则。

善卷先生善德美名为当世崇敬后人景仰;

常德德山山有德的美誉传颂千古。

毛泽东挥毫 “常德德山山有德”民谚让善德文化名扬海内外。

常德地名的来历就是取《老子》中“天下为溪,常德不离”的“常怀善德之心”之意。

善德文化曾对诸多历史名人产生过重大影响。屈原、樊子盖、李白、刘禹锡、朱熹、杨嗣昌、袁宏道等历史文化名人,都曾亲到德山领略过善卷道德文化的魅力,或留诗、或留文、或留画、或留书、或修纪念建筑,高度赞美了善卷开创的道德文化。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德山 龚光平摄

“善德”文化,是常德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常德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世界。

常德人崇善尚德,相信善有善报,所以常德人出类拔萃。

不同时代的常德人民,无论他是为官为民,也无论他是从事何行何业,都在努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实践着它,传承着它,并取得足以名垂史册的效果。

仅在近现代史上,赫赫有名者便不可胜数:叱咤风云的宋教仁、蒋翊武、刘复基、林修梅等辛亥元勋;

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捐躯的黄爱、向警予、王尔琢、陈辉等革命英烈;

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林伯渠、粟裕、滕代远、帅孟奇、廖汉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蜚声中外的文学大师丁玲、史学泰斗翦伯赞、解放军上将唐天标、中将许林平、语言学家余嘉锡、新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孟少农、导弹专家姚绍福新、生物学家辛树帜等新中国常德籍22名院士(桃源:余嘉锡、孟少农、翦伯赞、刘更另、姚绍福、康绍忠、印遇龙;临澧:沈绪榜、胡仕新、孙逢春、黄小卫、黄宏嘉;澧县:张尧学、雷志栋、朱作言、彭孝军;鼎城:邵明安、王振国;津市:唐本忠;武陵:戴元本;汉寿:张伯毅;安乡:贺福初)都是这块土地上哺育出来的天之骄子!

历史是城之根基,文化是城之灵魂。

善德文化是常德地方文化的源头;

善德文化是常德历史文化的灵魂;

善德文化是常德文化名城的主题;

善德文化是常德人民的骄傲和赖以寄托的精神家园。

“德行天下,和谐奋进”是常德精神。如今的常德生机勃勃,精彩纷呈,处处展现着一种善德情怀。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桃花源

二、桃花源文化——中华和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桃花源文化实质是中华隐逸文化、和谐文化及静谧祥和的田园文化。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继承了楚文化和屈原的"楚风",用浪漫主义大手笔写下了闻名遐迩、享誉千古的《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构造了一个没有纷争、没有压迫的理想之国,和平宁静、怡然自乐的生活成为无数人向往的人间仙境。

千百年来,桃花源人文美景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羽士高僧来此游历沉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文墨迹。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2017年10月美国、澳大利亚、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德国及港澳台地区华人游览桃花源。龚光平摄

1000多年前,刘禹锡寓住桃仙岭,在桃花源留下大量诗词歌赋;李群玉、李白、胡曾《桃源洞》诗碑真迹在桃花源碑廊的留存,无不见证了桃花源历史文化渊源。

桃花源文化之所以能征服古今之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陶渊明礼赞的是生命的乐园。

桃花源文化所体现的民风民俗特色是乐天、知足、友善、礼让、热情、好客;

桃花源文化所体现的社会特征是和谐、安宁、平等、宜居的;

桃花源文化所体现的思想特征是逃离现实、自给自足、与世隔绝、不问世事。

桃花源文化因《桃花源记》已演化成蕴含特定意境的传统文化符号,对后世文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理想信仰、心理定势所产生的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花源是全世界人民都向往的地方。

世外桃源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归属之地――在中华文化中“世外桃源”类似于西方的“理想国”和“香格里拉”。

在美国大学的教科书里面,入选过三个中国人物,第一个就是陶渊明。

1995年3月24日,江泽民主席视察并在此题字“桃花源”。

桃花源是常德人民的瑰宝。

桃花源是世界华人心灵的故乡。

常德城市的定位就是要建设成为“桃花源里的城市”。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柳叶湖司马楼边的刘禹锡塑像 龚光平摄

三、刘禹锡——千年前留给常德的珍贵文化遗产

刘禹锡是中唐名臣、著名诗人,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今常德)司马。

刘禹锡将他人生中最宝贵的十年时光,留在了常德这片土地之上。

在朗州,他读书交友,排忧遣怀,论天理人事、歌杨柳竹枝,咏历史兴替、刺阴暗时弊。

朗州这片土地,使他成功实现人生的突围,实现自我超越,走向丰富深刻的诗豪人生。他现存800余首诗歌和240多篇文赋中,有200多首(篇)是在朗州完成的,约占他一生创作的四分之一,其中奠定他文学地位、历史贡献和体现唯物主义思想的主要作品,都深深烙上朗州印迹。

常德是他成为“诗豪”的发端和奠基之作,也是奉献给常德人民的珍贵文化遗产。

常德成就了刘禹锡,研究刘禹锡离不开常德,研究常德文化离不开刘禹锡。

刘禹锡是千年前留给常德的一张文化名片。

刘禹锡是常德文化的战略资源。

常德非常注重对刘禹锡的研究和传承,先后修建了常德诗墙排云阁、柳叶湖司马楼、白马湖公园等一批有关刘禹锡的纪念性建筑。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现在正匠心建造一座刘禹锡文化名城——大唐司马城。

大唐司马城项目选址于常德市柳叶湖畔(司马楼对面),占地约500亩,计划总投资20亿元。大唐司马城以汉唐风格为主,适当吸纳融合明清、江南建筑及园林景观,集“吃、住、行、娱、购、游”六大旅游功能要素,传承千年司马诗韵情怀,弘扬精彩绚烂湖湘文化。

建成后势必将成为柳叶湖度假区的核心,成为带动柳叶湖旅游发展的全新引擎,更将成为常德旅游的新名片、新荣耀。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城头山

四、城头山——中华城祖·稻作之源,中华农耕文化的起源

7000年前,澧水悠悠,孕育了世界上最早的城池——城头山,中华农耕文明的第一缕炊烟从这里升起。

7000年前的古城址城头山,保存着迄今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田遗址、中国最早的大型祭坛。

城头山城址的发现,表明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对研究人类文明的起源、早期城池的起源以及阶级、国家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头山遗址的发掘把中华文明往前推进了2000年。

农耕文化直接影响了常德人的行事方式和性格形成。

农耕文化使常德人坚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耕耘才会有收获,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掩映在森林中的屈原公园 龚光平摄

五、屈原——中国诗文化的始祖,使古代常德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最先感受到诗意

屈原是中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

屈原在沅澧大地“行吟泽畔”十多年 ,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在常德写下的楚辞至今散发着芷草兰花般的芬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一代代常德人民。

"乘令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涉江》),"沅有芷兮澧有兰"(《离骚》),是战国时期屈原笔下常德人民的生活写照。

在太阳山祭太阳神写下了著名的《九歌》;

在澧县(古澧州)写下了“”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楚辞·湘君》;

在德山歇宿之后,从这里上船“朝发枉渚”,然后“乘舲船余上沅”。朝发枉渚,夕宿辰阳──《涉江》(德山《水经注》中称枉山)。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屈原公园中的屈原像

屈原伟大的人格精神影响着后世文人。

朗州司马刘禹锡在常德写下了近200篇诗文,留下了传世佳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代诗人李白的“可怜渔父重来日,只见桃花不见人。”还有孟浩然、陆游、朱熹、苏轼、黄庭坚、王安石等都留下了不朽诗篇,为常德诗文化增添无限光芒。

今天的常德人筑起了一座最美的诗画长城—— 中国常德诗墙。

中国常德诗墙荟萃了中国当代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镌刻于一墙,被称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获“吉尼斯之最”。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中国·常德诗墙 摄影家许山海

“中国·常德诗墙”以千年不朽的文化大业为追求目标、是当代中国民族文化积累之创意。

“中国·常德诗墙”成为一个永久展示当代诗、书、画、刻艺术的露天博物馆。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看后称赞常德诗墙不仅是常德的一大景观,更是常德一绝。

著名学者、台湾诗人余光中情不自禁地感叹常德诗墙:三绝诗书画,一墙天地人。

常德被国家授予“中华诗词之市”。

目前常德人民在春夏秋冬的生活中都充满了诗意。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柳叶湖大桥 龚光平摄

六、柳叶湖—— 一张金闪闪的水文化旅游名片

常德因水而建、因水而兴、因水而美。

沅江穿城、穿紫河绕城、柳叶湖映城,山、河、湖、城浑然一体,水在城中,城在水中,城中有景,景中有城,水与城市交融一体,城与水天一色 水城完美交融,“一城春色半城湖”,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被誉为“中国城市第一湖”的柳叶湖,其人文、历史、自然景观之美,丝毫不亚于杭州西湖,其水面之开阔、碧波之浩淼更胜一筹。

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评价“常德有个柳叶湖,是常德人的一种奢侈”。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穿紫河 龚光平摄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化之源。

常德浸润着“水”的灵气形成了地域文化。

常德人民对水的特性有着深刻的感受,对水的运动规律有着深刻的把握,这种感受和把握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形成了历史悠久的水文化。

这种水文化积千年之精华,深深地植根于常德的沃土之中,体现在常德人的性格特征中,融入了常德人的血液,成为指导常德人做人做事的重要基因,奠定了常德文化的人格精神,形成了常德文化和常德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德人大气,包容,开放,具有很强坚韧不拔、机敏聪慧、乐观旷达、勇于开拓的气质,这些都来自水文化。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柳叶湖 龚光平摄

水孕育了常德的生命,孕育了这片滋长文明的沃土,孕育了常德的文化,也孕育了常德这座城市。

围绕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水文化,常德市委市政府在治理城市水患上打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惯性思维,绘就一张把长远惠民的政绩工程埋在地下的城市管网,让雨水在吞吐自如中彰显城市肾脏功能,做足做活了清水、排水、蓄水、活水四篇文章,其海绵城市建设经验成为全国的样板享誉世界。

常德正在实现“江、河、湖连通”工程,使城区水体更富“活力”,使城市的河湖景观更具整体性、观赏性,进一步提升旅游品位,实现“张家界看山,柳叶湖玩水”的美好愿景。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柳叶湖 龚光平摄

七、“二战英雄城”成为中国一张响当当的抗战文化名片,这是历史已经赋予常德的殊荣

常德是一座“二战英雄之城”。

1943年11月举世闻名的常德会战在此展开,五十七师师长余程万率8千虎贲之师与10万日军血战16个昼夜,全师仅存200余人。中国军队经过6天激战,终于收复常德,共歼敌2万余人,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又一个重大胜利,谱写了保家卫国的壮丽史诗。

常德会战使这座城市被摧毁为一片废墟。

常德会战在世界军事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这场战役被外国媒体称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常德会战纪念坊

在今天常德的城市中心,耸立着常德会战纪念坊、纪念塔、将士公墓。

“天地正气”“万古军表,忠贯日月,气壮山河”“孤军浴血千秋壮,公墓埋忠万姓哀”等所有蒋介石、何应钦、陈诚、白崇禧、于佑任、孙科、王耀武等的题字真迹历历在目。

还有十几座碉堡和几百米战壕;在纪念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的公墓下,是六千具英勇抗击的英烈尸骨。

目前中国没有一座城市的中心能完整把这些保存这么好。这充分体现了常德人的一种包容精神,一种民族的正义感。

2014年9月,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的抗战纪念遗址”。

常德正在修建常德会战纪念馆。

常德“二战英雄之城”一定闻名世界。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穿紫河河街码头 龚光平摄

八、穿紫河—— 一条流淌着楚风湘韵的文化之河

常德穿紫河,画桥烟柳,潺潺如歌,这是一条流淌着楚风湘韵的文化之河。

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曾在这里闲钓解忧,临风起赋,一个伟大的灵魂长叹天地间;

唐代朗州司马刘禹锡带着回归自然的云水之心诗作《采菱行》“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 诗句清丽柔婉,活鲜鲜地勾勒出穿紫河的水韵风情,穿紫河因“紫菱”颜色之意而得名。

传说,也是在穿紫河,狐仙巧遇砍樵归来的刘海哥,两人一见钟情,喜结良缘。情真意切的爱情故事留下一座“姻缘桥”,见证这段人仙奇缘……

历史的回音,传说的缠绵和文学的浪漫,留给了穿紫河永恒的光芒,以至一街一桥一港一湾,总让一代代常德人念念不忘。

穿紫河是常德城市的金腰带,因为它那杨柳依依、水光潋滟、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景致以及人文渊薮、天人合一的风情美得让人心醉。

穿紫河畔的河街、白马湖文化公园、丁玲公园、德国风情街、爱情岛、月畔湾、七里桥是穿紫河风光带上的璀璨明珠。

河街是刘禹锡、杨嗣昌、沈从文、黄永玉等文化名人浓墨描绘的繁荣兴盛的大码头,是烙印在常德的“清明上河图”。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白马湖公园 龚光平摄

白马湖是刘禹锡著名诗篇《采菱行》:“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的源地。

丁玲公园是常德市首个以文化名人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公园,丁玲纪念馆和丁玲塑像就在其中。

爱情岛,将打造中南地区最大婚庆园。

德国小镇将被打造成常德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心。

入夜,桨声灯影里的穿紫河,一艘艘游艇载着游人溯河而上,实景剧《梦回穿紫河》在两岸次第呈现,让游人享受美轮美奂的文化洗礼。

如诗如画的穿紫河风光带多次亮相中央电视台而享誉神州大地。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穿紫河 龚光平摄

九、“茶禅一味”出夹山

夹山寺又名灵泉禅院,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夹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寺周围山水环绕,景色秀丽。

夹山寺是誉满东亚的茶禅祖庭。

夹山开山祖师善会讲禅说法品茶悟出了“茶禅一味”。

宋代高僧圆悟克勤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辩来品味茶的无穷奥妙,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其真迹被弟子带到日本,现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为镇寺之宝。

南宋末年,日本茶道的鼻祖荣西高僧两次来到中国参禅,并将圆悟禅师的《碧岩录》以及“茶禅一味”墨宝带回日本,于1191年写成《吃茶养生记》一书,成为日本佛教临济宗和日本茶道的开山祖师。

夹山八坪牛抵茶自宋至清一直被列为贡品。

据中国茶禅学会专家考证,夹山是“茶禅”、“茶道”的正宗源头。

禅,是一种思想境界。

茶叶,具有降火醒脑、清心明目、生津止渴、祛病健体等功效。

茶与禅的结合,在中外茶文化史上可谓是一泓流淌不息的清泉,一杯品不尽的香茗。

为追求心灵的净化,茶与禅,一物质一精神,在唐朝,在湖南石门,在夹山寺,巧妙地融合为“茶禅一味”,跨越千载时空,惠泽芸芸众生,“入庙堂,进民房,渡重洋,显辉煌”,推动着中国茶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常德成为茶乡享誉全国。

武陵秀峰茶业的“武陵红茯”,“花果香•红茶”;百尼茶庵的桃源野茶王大叶茶;君和茶业主要产品“云领”系列茶叶;渫峰名茶其“渫峰”牌石门银峰、牛抵茶、石门红茶多次荣获国内外金奖。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石门夹山寺 摄影师 王勇

十、老西门——常德历史民俗文化的记忆

公元前277年,秦将张若在常德修城拒楚,成为常德城的雏形。

数千年的建城历史,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为现代常德人留下常德丝弦、常德高腔、澧州荆河戏、澧水船工号子、嘉山孟姜女传说、常德花鼓戏、鼓盆歌等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项目,桃花源擂茶习俗、安乡硪歌、刘海砍樵传说等13个省级项目。

常德也是多民族汇聚之地,民俗文化丰富。桃源木雕、织绣,沅水石雕,以其精湛的工艺闻名全国。

常德是鱼米之乡,各种风味小吃和美味佳肴异彩纷呈,盛名远扬。如常德米粉、擂茶、钵子菜等。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老西门 摄影家师罗兵

常德是一个历史悠远的老城,老西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镌刻在每个老常德人的记忆里。

老西门包含大西门、小西门、矮城墙、观音寺、常德府文庙、朗江书院(与岳麓书院齐名)、杨家牌坊、民国常德县政府所在地、丁玲居住地等诸多历史积淀。

窨子屋、丝弦剧社、钵子菜博物馆等建筑,通过多个相对独立的院落式组团形成具有历史记忆的“建筑聚落”。

「诗画常德 璀璨文化」常德十张响当当、亮闪闪的文化名片

老西门 摄影家罗兵

老西门窨子屋是灵魂的栖息之地,是人与自然天地一体的对话与沟通,它仿佛是一组山歌,在现代与远古的觥盞神往中,有唱有合。

老西门火红的缽子菜博物馆秉承常德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

在老西门丝弦剧社里续说着刘海砍樵的传说、孟姜女悲凄爱情故事……

老西门600年前,武陵盛邦,文胜商繁,烟波浩瀚沅水第一码头。600年后天下德行,古韵弦情,当之无愧湖湘文化首席。

诗画常德,璀璨文化。

常德文化十张名片如十件瑰宝,张张件件都足以让每一位常德人骄傲自豪!

常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值得挖掘,更需要传承发扬光大。

作者:龚光平2018.7.8于常德

感谢指导老师: 余志鸿 周碧华 曾盈盈等提供素材及斧正。

(来源:常德女人)

(二审:王华 终审:廖资水)

上一篇新闻

贵州文化老人 |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书如其人”何龙昌

下一篇新闻

「侨韵汕头」海邦剩馥,见字如面——世界记忆遗产侨批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