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谷:风云变幻的大明王朝,我是如何屹立五朝而始终不败的?
(条顿骑士团)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
按中国独有的干支纪年法,是一个辛末年。
这一年,德国条顿骑士团在摩里亚战役中失利,从此退出摩里亚半岛,开始了在欧洲大地的流亡岁月。
爪哇岛东部一个名为满者伯夷的封建王朝攻占新加坡,新加坡本地的王朝就此灭亡。
新加坡人拜里米苏拉不甘心王朝覆灭,一路逃亡,图谋东山再起,最终在马六甲海峡附近建立了全新的满刺加王朝。
世界各地风云变幻,但中原大地却呈现出一种极为祥和的安宁状态。
从元顺帝妥欢帖木儿败退漠北,洪武皇帝朱元璋建立大明,已经过去整整23年。
二十多年里,太祖皇帝励精图治,内修民生,外扩疆土,除了每天心情不好杀点大臣之外,皇帝一天之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
(明太祖朱元璋 画像)
皇帝勤勉,国家自然发展得就不错。
这一年端午时节,皇帝更有雅兴,亲自委派太子朱标巡视陕西一带,一来犒军劳民,二来替朱元璋同志提前探探路,踩踩点子。
这是满朝文武都知道的事情,皇帝在南京城待不习惯,一直想要把都城迁到北方去。
也就是在这一年,江苏省东台府,一个叫做高谷的人出生了。
这是高谷同志在史书上的初次登场,自从,史书无载。
我们不知道他家世如何,祖上何人,更不知道这位仁兄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如何度过的。
我们只知道,在史书上消失了一段时间之后,高谷再次出现在了永乐十三年,即公元1414年。
当年想要举国北迁的太祖高皇帝已经化作一捧黄土,而替父亲巡视北边的太子朱标更是英年早逝,叫老朱同志白发人送了黑发人。
现在,是雄才大略的成祖皇帝,朱棣的时代。
(明成祖朱棣 画像)
这一年,明军将领张辅出征安南(今越南),而安南人就地挖沟开壕,搞了一堆栅栏放在行军之路上,认为官道只此一条,明军又不会飞,又没有推土机,移不开路上千斤百斤重的路障,想要进攻,实在是痴人说梦。
这种“乌龟打法”虽然不太体面,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却十分有效。
正如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说道,这世上有两种常胜将军。
一种是一直打,一直赢。
而另一种,是从没打过仗,从来没输过。
可明军虽不会飞,但条条大路通罗马,明军可以绕着走。
大明将士们白天生火做饭,保证充足睡眠,而在夜里翻山越岭,另寻出路。
士兵们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山峰,十分幸运,正撞见安南人的大营,全军冲阵,很快就剿灭了当地的反动势力。
张辅将军传捷报,下西洋的郑和同志也从非洲返航回到了大明。
出门旅游一趟,当然要带点纪念品回来。
郑和同志七下西洋,次次带东西,无论瓜果梨桃还是奇珍异宝,皇帝早已见怪不怪。
(郑和下西洋)
但这次,非但皇帝大开眼界,就连文武群臣们也跟着目瞪口呆了起来。
原因不是别的,而是郑和从非洲搞了一头长颈鹿。
大臣们很会来事儿,表示这玩意鹿身牛尾,食草而生,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麒麟吗?
长颈鹿不会说话,但我想,它一定很郁闷,因为傻子都知道,就算世上有麒麟,麒麟也是独角神兽,而自己脑袋瓜子上长的角,恐怕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如此说来,这当真是精彩纷呈的一年。
而在这一年,高谷同志在史书中沉寂多年,终于重新露面,这一次,他参加科举考试,成功考中进士,成为大明王朝的一名正式公务员。
高谷最初的职位,是中书舍人。
这个官职说小,不能算小。
舍人们身在内阁,权力虽然比不上内阁大学士,或是内阁首辅,但却掌握了诰敕、制诏、银册、铁劵这四项权力。
当然了,拗口的专业术语,抑或是复杂的历史背书,很难理解,所以我更愿意用一种更加直白简单的方式来解释。那就是,明朝的中书舍人,相当于皇帝的专属秘书。
皇帝的秘书,您想想,分量得是什么样?
但说舍人官大,又并不十分客观,因为舍人们虽然掌握要职,但从品阶上来定的话,只有七品,还是从的。
并且,皇帝的中书舍人,数量是不定额的。
有时五十人,有时一百人,有时人满为患,四五百也是有可能的。
人一多,能在皇帝身边露脸的机会就少了。
像太祖皇帝朱元璋,成祖朱棣这样勤政的帝王倒还好,一天到晚,诏书敕令源源不断,舍人们总有工作可做。
但如果摊上像嘉靖那种二三十年都不上一次朝的皇帝,舍人们则全无用处,只能在翰林院里赋闲。
(明世宗朱厚熜 画像)
时人常说,读书致仕的机会很渺茫,全国万千士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最后考中进士,入朝为官的,也就那么三四百人。
但人们不知道,就算当了官,想要混出头,也是一件十分遥遥无情的事儿。
明朝政坛是个大染缸,这染缸不仅复杂,而且十分深邃,深到任何人一旦进入,就会顷刻之间变成沧海一粟。
二甲三甲尚且不论,哪怕是一甲登科,成为本朝状元郎,倘若时运不济,也很有可能落个老死翰林,终不被朝廷重用的命运。
但我们的高谷同志运气十分不错,他虽然和那些不被皇帝重用的舍人们一样,很难获得什么要紧的任务,但稀松平常的活计,高谷还是轮得到的。
这稀松平常的活计,虽看似无关紧要,但毕竟也是皇帝派发下来的,必须要严肃对待,认真完成。
什么活计呢?
抄写佛经。
皇帝叫高谷抄写佛经做什么呢?
作者本人不得而知,我估计高谷同志也是一知半解。
但帮皇帝工作和寻常工作不同,寻常工作整不明白,可以发出疑问,但帮皇帝做事儿,只能效劳,不能有问题。
谁要敢缺心眼儿去问皇帝咋回事,我想皇帝本人肯定乐意帮他长长心。
抄写佛经很枯燥, 但对人也很有裨益。
青灯古佛下,一笔一划。
暮鼓晨钟间,一字一书。
在这种环境和工作氛围的锻造之下,高谷养成了一种极为特殊的性格。
史书记载,高谷同志“鄙浮华、乐俭素”,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这人比较节约。
(高谷 画像)
那高谷节约到了什么地步呢?
他上朝时的一件朝服,缝缝补补,穿了再穿,打满了各色补丁,同僚时常取笑他“高大人锦上添花”,但高谷不以为然,一直如此。
大明官场腐败,从洪武开国便是如此。
官员们明着兢兢业业的打工,暗地里吃喝玩乐却一样也不耽误。
太祖时,官员们受贿成风,杀一个,来十个,杀十个,又有一百个站起来前赴后继地继续贪。
宣宗时,官员们又极好嫖娼,明朝嫖娼业极为发达,官妓私娼屡禁不止,皇帝亲自带队扫黄,但仍然收效甚微。
阳光之下无新事,大明既然存在好的部分,必然也有阴影存在。
但高谷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为人却非常低调。
他仕途最盛时,已做到内阁首辅,但却田无一间,地无一亩,过的和平常百姓差不太多。
按作者来看,史书虽然并非记载下高阁老的诸多事迹,但他仍然不失为一代名臣。
在人们的印象里,名臣,是要很有名气的。
永乐年间,大明第一才子解缙曾主编《永乐大典》,在读书人之间万古流芳。
正统时节,兵部尚书于谦曾在国家危难之时打赢北京保卫战,被后世称之为“救时之臣”。
万历皇帝在位时,内阁首辅张居正搞改革,搞变法,是那个时代光芒盖过帝王的存在。
(张居正 画像)
这样的人,似乎才能被称之为“名臣”。
反观高谷,一生为官,除了留下些清白的好名,似乎再无功绩可言。
是的,他很平凡。
但平凡同样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品质。
一生本分,尽臣子之责,对高谷来说,已然足够了。
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已经升任谨身殿大学士的高谷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辞职。
他明白,自己历经五朝,已经实在不适合在朝廷里待下去了。
五朝,42年,这是无数个日日夜夜。
在史书为数不多的记载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人们对他的评价:
清正廉直,勤勉处事,不谄不渎。
他虽没有一身浩然的英雄之气,但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却是十分肯定的。
高谷不是人中龙凤式的人物,反而更像一头耕牛。
大明江山的耕牛。
王朝强盛之时,他不争功冒进,王朝危难之际,他也从未退缩过一步。
(大明王朝)
如耕牛,更如磐石。
他总是认真谨慎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之上,为王朝的繁荣和发展进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江山代有才人出,高谷没有缔造过属于自己的时代,但下一个时代,他准备让出席位,留给后来人。
天顺四年,高谷病逝乡里,时年七十岁。
那一天,高谷的故乡下了一场很大的雪。
大雪无痕,仿佛在告诉世间众人,这位五朝阁老已然离开这个世界,但又好像他从未来临过这个世界一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