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我能不能入驻亚马逊?

关于亚马逊开店这个话题,大多数人是处于观望状态的,都说开店难度大、运营难度大、资金压力大。确实是这样,操作亚马逊店铺不是一个小项目,但是飞轮效应影响,一旦项目启动开头会很难,过程会很艰辛,没有强大外力作用轻易停不下来。今天我们从宏观上来介绍一下亚马逊全球站点的情况,开店需要哪些材料和注意事项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大环境


亚马逊从一开始的自主入驻,个人身份就可随意开店。然后到全球开店入驻中国,招商经理都背着KPI,就像电销一样大范围打电话拉新卖家开店,无论是什么资质,只要愿意来就可以开。那个时候卖家是主导方,因为亚马逊名气还没那么大,为了完成季度任务,招商经理只能从已有店铺的卖家入手,一个个打电话甚至上门拜访卖家,各种理由劝卖家多开店。

但是现在情况大反转,亚马逊的CEO贝索斯成了全球首富,直接导致大量卖家涌入亚马逊掘金。现在注册亚马逊开店,一审二审,营业执照、水电煤账单各种入驻材料限制。甚至提供了这些材料之后,亚马逊还是有一万个理由不通过审核。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因为现在平台是主导方,根据自然增长规律,平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滥到精。所以说我们很好理解,平台现在不缺卖家,缺的是优质卖家。


亚马逊全球站点


北美站点

亚马逊美国站可以说是全球版图的第一块,是当仁不让的老牌站点,我们通常称之为美亚。在全球网站排名榜上居于第12位,购物网站常年居于首位。排在它前面的是搜索引擎Google和社交网站YouTube、Twitter等,一个购物网站能跟搜索和社交网站匹敌,可想而知整个亚马逊的流量池有多大。

北美站点分美国站、墨西哥站和加拿大站,只要我们开通美国站,就可以同时开通剩下2个站点。

我能不能入驻亚马逊?

作为亚马逊的起家市场,美国用户对amazon.com有着无脑的信赖,具体体现在哪怕一个产品鲜有流量,没有评价,都能形成订单。亚马逊所有的新政策也会最先在美国站执行,然后再应用到欧洲日本等其他站点,可见亚马逊本身对美国站的重视程度。

如果你有成熟的运营思路,那美国站绝对是不可错过的站点。但流量巨大的同时带来的是更多卖家和竞争,越来越少的蓝海类目,老牌卖家早已抢占好坑位,新卖家的想要争得一席之位的难度越来越大。如果完全小白,那进入美国站无疑是九死一生。简单来说亚马逊美国站点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人们对亚马逊的认知的体现。

欧洲站点


欧洲站点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和荷兰站。只要在欧盟上开通一个国家账号,同时也能开通另外6个国家站点。而且每个月费用只有25欧元,就可以将你产品销售到28个国家。也正是因为美国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这个市场上也诞生了很多中国大卖家。只要你解决了欧洲的VAT税的问题,欧洲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尤其要重视欧洲的英国和德国市场,因为这两个站点可谓是撑起了欧洲市场的半边天,这样说一点也不过分。

英国站的优点是欧洲几个站点里面唯一一个英语为母语的站点,没有语言门槛。卖家可以轻松的把要上架的产品翻译成当地使用的语言,在SEO及推广路径上和美国没有太大差异。而缺点则是和美国站相比体量太小,因为本身没有语言门槛,卖家数量并不少,竞争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整体售价没有美国高。再加上税务问题,利润又少了一大笔。未来形势极其不稳定,如果脱欧成功,税务体系也要独立于欧盟,又要折腾一遍卖家。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不建议没有做过欧洲站的卖家盲目入驻英国站。当然,如果你本身对英国站点非常熟悉,我说的问题你都有对应的解决方案,那入驻也未尝不可。

德国站因为德语本身就是小语种,所以德国站给大家树立了一个天然门槛。大多数人会认为客服问题难以解决,无法用德语上架产品。这样的固有思维就导致了德国站卖家数量到现在也没有饱和。再加上德国本身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所以售价相较英美更高,对于卖家而言利润更高。缺点是德国同样有VAT,税局办事严谨,税务上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会导致关店等问题。其次退货率极高,德国人本身注重效率,为了尽快买的适合商品,甚至买10个退9个,因此在德国站上切忌选择高退货率商品,例如服装类目。另外还要说缺点的话就是部分类目体量很小,如果没有调研市场就进入你会发现还没出多少单就到了BSR(销售排名),碰到了销售的天花板。

法国站和德国站同样是小语种市场,于2000年8月推出市场,是法国最大的网购平台。在TOP卖家中有27%卖家的主营类目是High-Tech类产品,其次是:Cuisine & Maison-20%, Sports et Loisirs-9%, and Jeux et Jouets-8%.。可以看到,法国站点市场还并未饱和,如果有一些利基产品做法国站很容易取得成功。缺点当然是随之而来的体量小,普货类目竞争大的共性。

我能不能入驻亚马逊?

意大利站和西班牙站放一起来介绍,因为两个国家的风格和环境大体相似,特征比较明显。相信大家都知道意大利米兰时装周吧,意大利可谓是众所周知的时尚之都。意大利人的颜色喜好一般偏向绿色和灰色,意大利工业生产和技术比较繁荣,因此很多技术顶尖的产品实际上在意大利非常常见,意大利米兰是算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潮流趋势都市,所以亚马逊意大利站的选品中卖家一定要具备时尚潮流的目光。西班牙是一个斗牛士和足球文化盛行的国度,当然意大利也不例外,相关类型的产品在这两个站点的需求量非常大。对比于其他类产品,百货类,日常用品类目不建议中国卖家来操作,因为市场需求量和毛利空间低是适合当地卖家操作的。

荷兰站点在2020年1月15日,亚马逊官方宣布荷兰站点对全球卖家正式开放注册。作为欧洲市场新开放的一个站点,平台无论在政策、流量还是其他的方面的资源或多或少都会对卖家有一些倾斜。如果我们是一个小微型企业也可以直接在荷兰站点入驻,前提是要解决欧盟体系下的VAT税务问题。

澳洲站地广人稀,市场容量小,整体消费能力不高,不建议大家做,我也不做过多介绍。

亚洲站点

亚洲站点现在有日本,印度,新加坡和中东站。

说到亚洲开辟最为成功的站点不得不提到日本站。在亚马逊进入日本之前,日本的网购被雅虎和乐天二分天下,随着亚马逊的强势进入,现如今已经抢到了第一的位置。日本站有着运送速度快,经济发达的优点。由于跟中国距离几百公里,海运补货相比欧洲美国要快上很多,这就直接提高了日本站卖家的资金流转率,有更多流动资金去备货跟抗压。缺点是电子产品类即将饱和,各种恶意进攻屡见不鲜,做到BSR的防守不比美国站轻松。加上日本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产品质量的过高要求,也有着和德国人类似的挑剔,想要进驻日本站在质量上务必特别注意。

其他几个站点可以说是鸡肋,和澳洲站情况类似,市场的容量非常小,实操过程中会感觉到吃力不讨好,人均消费能力也跟不上,很难做,不建议大家去入驻。

开店注意事项

1,注册为亚马逊上的卖家时,卖家即为卖家的业务创建了一个卖家账户,一个企业不要对应多个卖家账户,这个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入驻材料防关联的主要内容之一;

2,确保企业联系信息为最新信息(电子邮件地址和电话号码 ),以便平台在必要时与我们能联系上;


3,确保用于支付和结算的信用卡及银行账户信息始终为最新状态;

4,设定店铺政策的时候,是否包邮、是否含税、配送时效、退换货政策等内容要交代清楚;

5,不要在产品页或者店铺中展现和平台无关的第三方链接;

6,上架产品使用纯文本格式,设计数字用阿拉伯数字符号,产品图片白底图,图片仅展示要销售的商品,而且无辅助物即买家实际上会收到的商品;


7,检查自己的产品。包括产品的logo及品牌,避免出现侵权。


8,查看需要提交产品资质的产品明细及具体要求,避免影响产品上线时间。


9,我们入驻无论通过哪种渠道只能提交一次申请,禁止通过多渠道多次重复提交;


10,开店材料一定要是真实且之前没有用于亚马逊注册的;


11,填写报名表格时,务必如实将 QQ,计划多久开店和公司运营实力(如公司规模,电商经验和销售额,团队语言能力,是否发 FBA 等)填在备注栏处;

12,准备好开店入驻所需的资料,,就可以开店了。




开店材料


1,公司营业执照
亚马逊对于营业执照上的公司名没有特别的规定,营业执照上面的营业类目虽然不会影响到亚马逊店铺的开设及运营,但建议不要完全不相关,容易审核不过;

2,法人身份证明和地址证明

身份证正反面照片,且把正反面合成在一张图片中。地址证明是指信用卡、水、电、煤气的对账单,需要是公共事业单位的。房东开的收据及物业小区开的收据都是不行的,必须是真实且有效的。法人地址证明上的地址不要和营业执照上的地址一样;

3,双币种信用卡

注册过程中需要用到信用卡,信用卡可以是法人的,也可以是其他人的,但信用卡必须是双币种的信用卡,就是卡面上带有VISA或者Mastercard标识的信用卡。注册前,需要将信用卡开卡激活,同时,卡内的可用额度要超过40美元,因为要缴纳店铺租金;

4,电子邮箱

建议提供新浪等主流邮箱(尽量避免使用gmail、163、126邮箱、QQ邮箱也是可以的,但尽量别用QQ企业邮箱,以免由于亚马逊系统原因不兼容导致收不到邮件;

5,电话

电话号码需要是之前没有在亚马逊平台注册使用过的电话号码;

6,文件

身份证正反面(高清无反光,边角都拍到)放在一个 word 文档里,并导出为 pdf;信用卡近 3 个月的纸质版对账单,有账单地址那一页的照片(高清无反光,边角都拍到。可以让银行邮寄过来,主要核实账单地址是否真实有效)

7,VTA税务登记材料

需要准备VAT税务登记材料,包括法人护照、营业执照等。


有需要亚马逊代入驻的朋友可以联系我,配置亚马逊实操运营培训内容一套!

上一篇新闻

波音“最不畅销”的机型

下一篇新闻

2020亚马逊全球开店13大站点简析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